聯合站潤滑油檢測計劃及要求
為規范管理,明確職責,確保設備潤滑管理的高效性,加強對設備潤滑管理的力度,確保聯合站各類設備的安全、高效、穩定運行,保證各項生產的暢通,特制定此制度。
一、設備潤滑油取樣安排
1、取樣時間:每月3日早上9:00
取樣種類:當前在用的冬季或夏季機油油樣、齒輪油油樣(無減速箱的不需取此類油樣)
取樣地點:聯合站大站及各小站外輸泵潤滑油排油口、減速箱潤滑油排出口
送樣時間:每月3日上午12:00
送樣地點:聯合站設備辦公室
責任人:擴建崗、儲罐崗、水區崗、外輸泵房崗、輕烴站,各計轉站
取樣數量:每個樣0.5kg
2、要求
機泵潤滑油的定期化驗監測能夠對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維護保養起到促進作用,同時可指導潤滑油的更換頻率,避免浪費。為確保數據錄取的及時和準確,做出以下幾點要求:
(1)機泵潤滑油取樣每年錄取四次,設備物資辦公室負管理責任;
(2)機泵潤滑油所取油樣要有代表性,取樣前啟泵運行5分鐘,以保證機泵內潤滑油充分混合,同時取樣前必須停泵,取樣完畢后做好記錄,同時注明所取油樣機泵編號、油樣名稱、型號,取樣地點,取樣人,取樣時間;
(3)機泵潤滑油化驗數據由設備物資辦公室在最近一周生產例會做匯報分析,并在生產信息欄內張貼;
二、其他要求
1、潤滑油化驗檢測報告及數據由設備物資辦公室負責存檔,電子檔要求在固定電腦上儲存,各項數據和資料確保及時歸檔。
2、每次化驗數據和報告出具后,責任辦公室要進行及時分析,并在周報、月報和年報中認真總結,如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對生產參數進行調整,并向主管站領導匯報;
3、各項化驗數據和報告要及時傳達到相關生產班組和崗位,崗位人員必須了解最新化驗和檢測數據;
4、各類樣品采集和送檢責任人要認真對待取送樣管理工作,責任班組長和相關辦公室對取送樣過程要進行監督和檢查。
5、本規定發布之日起實施,解釋權歸聯合站管理委員會。
篇2:潤滑油與壓縮機安全運轉措施
一、壓縮機油與著火爆炸問題
根據壓縮機裝置著火與爆炸原因的分析,最危險的因素是油積碳沉淀的自燃。油積碳沉淀物不僅可以促使可燃性混合物自燃,而且使油從沉淀物中蒸發,又不斷形成可燃性的烴類混合物。因此使含有氣、液兩相潤滑油的壓縮空氣具有產生爆炸的條件。
潤滑油在壓縮機的氣缸和管道裝置內的動態特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潤滑油的質量。因此正確選擇潤滑油對壓縮機的正常運轉具有重要意義。
一味追求采用閃點高的潤滑油是錯誤的,因為閃點與自燃溫度彼此之間并無關系。壓縮空氣的溫度通常不會高于180-200℃,在這樣的條件下潤滑油蒸汽或積碳沉淀物不一定會發生自燃。閃點決定于有爆炸危險的油蒸汽壓力,即燃油的物理性質;燃油的著火和自燃溫度則取決于它的熱穩定性。對于化學結構相同的烴類,復雜分子物質的沸點高于簡單分子物質,蒸汽壓力則前者低于后者,或者說前者閃點高于后者。但是隨著分子結構的復雜化,其熱穩定性和燃溫度均要降低。
閃點高的潤滑油容易產生較多的積碳,閃點較低時不僅積碳少而且穩定。在難以預測壓縮機中潤滑的動態特性和某種工藝工況下形成積碳的情況下,應特別注意使積碳層最小。因此不要使用閃點太高的潤滑油。
根據對油的氧化速率及化學成分的研究,環烷基油的積碳比常用的石蠟基油少。為了延緩氧化過程和減少積碳,在壓縮機油中增加抗氧化的添加劑是有效的。常用的抗氧化添加劑有酚類化合物和芳氨類有機硫化物等。
從形成油積碳沉淀的觀點,壓縮機潤滑油最本質的特性,是與餾分有關的蒸發性能和粘度。較好的潤滑油不應含有低粘度及高粘度的寬餾分,而應是一種均質的窄餾分。因為氣缸內的熱作用非常強烈,所以希望注入氣缸的潤滑油在瞬間完成潤滑氣缸的摩擦表面后,迅速離開氣缸。否則便會因溫度的作用,使潤滑油過度氧化,從而導致積碳的增加。這樣就要求氣缸內的潤滑油迅速蒸發,并隨氣流一起帶至壓縮機裝置中的冷區。
在空氣流中,油的液體餾分移動過程及在該過程中的蒸發作用,均受到油的粘度影響。粘度越大,蒸發溫度越高。換而言之,粘度越大,油在壓縮機裝置中的熱區滯留時間越長,積碳沉淀物就越多。
二、防止著火與爆炸的措施
徹底解決壓縮機中潤滑油的安全問題,是完全消除系統內的可燃物質,即采用無油潤滑壓縮機。由于受到成本、使用壽命及運轉可*性的限制,在某些使用場合使用無油潤滑壓縮機既不經濟也不合理。在有油潤滑的壓縮機中如何解決潤滑油的安全問題,這就必須尋找另外的途徑。
對于氣缸采用潤滑油潤滑的壓縮機裝置中,保證其安全運轉的措施是:
(1)改善油的物理化學性質
在保證氣缸與活塞組件正常的摩擦與磨損的條件下,即使閃點低一點也要使用熱穩定性較好和粘度較低的潤滑油。
在潤滑油的煉制過程中,因保證油中具有適量的瀝青芳香族組分,以防止潤滑油的氧化。
在潤滑油中加入防止氧化和積碳沉淀的添加劑。
(2)改善油的工作條件
應盡可能地降低壓縮機氣缸中的工作溫度,限制高溫對潤滑油作用的區域和時間。
采用高質量的潤滑油,工作溫度不高于150℃或者低于潤滑油閃點28℃時,可以認為能保證壓縮機的安全運轉。但限制氣缸溫度并不能保證絕對安全,這是因為即使對同樣的壓縮機,在正常溫度下也有可能出現局部過熱。在一定條件,油積碳沉淀物吸收潤滑油后發生的氧化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其本身就成為溫度升高的燃燒源,并且與氣缸內的溫度無直接關系。
避免潤滑油在壓縮空氣流通區域內的聚集非常重要。如果積碳和鐵銹浸入潤滑油,則會強烈地阻止潤滑油的流通。用不銹鋼材料或者管道內表面涂以特殊涂層,管道的熱區就難以形成油積碳沉淀物。
正常選擇潤滑油耗量,能大大減少油積碳沉淀物。據有關資料表明如果潤滑油的耗量減少一半,油積碳沉淀物就可以降至原來的1/20-1/30。一般說來壓縮機制造廠規定的氣缸潤滑油耗量均偏高,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運轉試驗來確定潤滑油的耗量。
為減少管道內的油積碳沉淀物,冷卻器應盡量*近氣缸安裝。在壓縮機后面應考慮設置高效的油氣分離器。在壓縮空氣管路系統中,應避免促使油蒸汽或積碳聚集的結構缺陷,如容器中的死區、盲管及管道直徑的突然變化處。
(3)排除油積碳沉淀物
完全避免油的氧化和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應適時和定期地清除壓縮空氣系統中的老化的潤滑油及其分解物。容器進行吹除時,除吹除油水乳濁液或壓縮冷凝液外,另一個作用是對容器的死區進行通風凈化。
我國《固定式空氣壓縮機安全規則和操作規程》規定:有油潤滑空氣壓縮機的任何積碳應定期予以有效清除。對于一般動力用空氣壓縮機,
篇3:防止潤滑油污染基本方法措施
1.潤滑油的選用.選用合適粘度和優良質量的潤滑油,對內燃機的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壽命都有重要意義.因此,選用潤滑的基本原則是:(1.根據負荷和轉速選用.負荷大轉速低的,如一些大型柴油機應選用粘度大的潤滑油;而負荷小轉速高的,如汽油機應選用粘度小的潤滑油.(2.根據地區、季節和氣溫來選用.冬季寒冷地區,如東北和西北地區應選用粘度小、凝點較低的潤滑油;全年氣溫均較高,如江南地區應選用粘度稍大的潤滑油.(3.根據內燃機磨損狀況選用.使用年限長,零件磨損較大的適當選用粘度大些的油品,新內燃機可選用粘度較小的潤滑油.(4.裝有增壓器的內燃機應選用專用潤滑油.(5.根據內燃機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選用指定牌號的潤滑.參考:
2.潤滑油清潔.加注潤滑油時應確保加油口和加油器皿的清潔,防止灰塵砂土的侵入;按時保養潤滑油濾清器;按時保養空氣濾清器和燃油濾清器,以免雜質從汽缸進入曲軸箱.
3.潤滑油溫度.潤滑油的正常工作溫度是45~90℃.內燃機啟動后應先預熱,待機油溫度高于45℃時再投入作業或行駛.當環境溫度高,工作時間長,潤滑油溫度高于90℃時,應怠速運轉,待溫度下降后再進行工作.
4.防止水分混入潤滑油.加油時防止水分或雨水侵入潤滑油.運行中當發現曲軸箱油面升高時,應及時分析原因,檢查水泵水封、缸體、缸蓋等部件的工作情況,排除故障.
5.防止燃油混入潤滑油.保持冷卻系的正常工作溫度,水冷式內燃機正常水溫是80~95℃,風冷式內燃機缸蓋溫度應小于120℃.溫度過高會加速潤滑油的氧化變質;過低則會使進入汽缸的混合氣,有一部分冷凝成液態流入曲軸箱.保持燃油系的良好工作狀態,及時檢查、調整高壓泵和噴油器的供油提前角及噴油霧化質量,避免燃油霧化和汽化不良、而順缸壁流入潤滑油中.
6.防止廢氣對潤滑油的污染.正確安裝活塞環;活塞與缸套之間的間隙、氣門與導管之間的間隙要適當;保持曲軸箱通風良好和密封清潔.
7.潤滑油更換時機.每班內燃機啟動前要檢查潤滑油的數量和質量,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考慮更換:抽出油尺時,尺上的潤滑油迅速流光,或將潤滑油滴在紙上,迅速滲散,則說明潤滑油過稀;用手指捻捏潤滑油,感覺無光滑油膜并發黑,并有燃油味;潤滑油內金屬屑過多等.
更換潤滑一般是在新車或大修后的機械完成試運轉后;柴油機每運轉600h,汽油機每運轉400h(約行駛14000km.;入冬或入夏時克服只加油不換油、以補油代換油的不良現象.
8.潤滑系清洗.更換潤滑油時應清洗潤滑系.其方法趁熱放凈潤滑系的舊潤滑油,加入清潔潤滑油與柴油的混合油(4:1.至油尺下刻線處,發動機怠速運轉3~5min后停機放出,加注新潤滑油到規定油面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