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潤滑密封管理員職責標準

潤滑密封管理員職責標準

2024-07-25 閱讀 7879

一、組織制定設備潤滑油(脂)的消耗定額,貫徹潤滑的“五定”、“三級過濾”規定,并組織定期檢查考核。

二、監督潤滑油(脂)的選購、貯存、保管、發放、使用及器具管理。

三、審查代用油品申請報告,監督、檢查廢油的回收再生。

四、組織交流、推廣先進潤滑技術,提高設備潤滑管理水平。

五、協助中央化驗室做好潤滑油(脂)的質量檢驗與鑒定工作。

六、負責設備、管道的密封技術管理,研究密封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并積極推廣使用。

七、建立健全設備潤滑及密封的檔案和統計臺賬。

篇2:冶煉廠設備點檢巡檢潤滑評比標準

為了更好的維護、保養好設備,更好的履行設備點檢,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特制定如下評比標準:

1、設備記錄情況

包括設備點檢、巡檢記錄,設備運行記錄,設備臺賬等。

2、設備點檢效果真實情況

3、設備發現問題的處理情況

4、設備維護的四項要求:

4.1、整齊:即工具、工件和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完整。

4.2、清潔:即設備的內外清潔,各活動面、絲桿、齒輪、齒條無油污、無碰傷、無泄漏,渣物除凈。

4.3、潤滑:即按時加(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具、油杯、油氈、油線清潔齊全,油標明亮。

4.4、安全:即實行定人定員交接制度,熟悉設備結構,遵守操作規程,精心保養,防止事故。

5、設備潤滑工作的“五定”

5.1、定點:確定設備的潤滑部位,潤滑點,明確規定加油方法,設備操作人員及維修工均應熟悉各供油部位。

5.2、定質:正確確定設備各潤滑部位、潤滑點加什么牌號的潤滑劑。油料應有檢驗合格證,如系摻配代用油料,應符合有關規定。潤滑裝置、油路及器具應保持清潔完好。

5.3、定量:確定設備各潤滑部位的加油數量,做到計劃用油、合理用油、節約用油。

5.4、定期:確定設備各潤滑部位及潤滑點的加油間隔期。根據設備運行及油質情況,合理地調整加油、換油周期,以保證正常潤滑。

5.5、定人:確定設備由誰負責加油、換油,明確潤滑工作的責任者,定期換油應做好記錄。

6、設備保養,每天做到五勤

6.1、勤看:看有無松動部位,有無不正常的振動,有無跑冒滴漏,儀表有無不正常指示。

6.2、勤聽:聽有無不正常聲音。

6.3、勤摸:手摸各軸、瓦、減速器、電機等有無過熱現象。

6.4、勤清:對設備經常搞清潔工作,保持設備各部位清潔美觀。

6.5、勤測:對需要定期監測的部位,要保持定時監測。

7、電氣控制設備除每天檢查外,每隔10天至15天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電氣開關是否靈活可靠,有無松動螺絲,接觸點是否良好,儀表指示是否正確,警報器是否有效等,并經常進行清潔除塵。

8、設備保養,除每天進行的保養工作外,每隔1至3月對無箱體齒輪傳動的各齒輪、鏈條、鏈輪、軸瓦的軸襯等設備進行一次清洗檢查換油工作。冷油器、濾油器的清洗,除塵器的清掃、電動閘閥的檢查加油和手動閘閥,旋塞添加盤綠肥等工作,也要每月進行一次。

9、滾動軸承(盤珠)和齒輪箱(減速器)每隔半年至十個月必須清洗換油。

9.1、軸承:打蓋洗去舊的潤滑脂,加入新的潤滑脂,然后蓋好蓋,如果發現軸承有異?;驌p壞則換新。

9.2、齒輪箱:放出舊機油,用汽漬從加油孔沖洗,然后緊好放油孔螺塞,加入新油或經過濾后的原油,蓋好蓋。

10、設備的安全設施一定要符合安全標,如平臺、扶手、梯子、防護罩等,如發現螺絲松動,焊口開裂或變形斷裂等,必須及時修復,以確保安全設施的完好有效。

11、評比方法:

11.1、依據每月衛生大檢查中的項目。

11.2、每月設備檢查、不定期檢查出的項目(各車間抽查相同數量的崗位或設備作為一個平臺)進行評比。

11.3、根據查出的內容項目進行評比排隊(取前5名和后9名)

此項標準評比共分為兩大項:設備清潔衛生和設備點檢、巡檢、潤滑。

篇3:潤滑系統工程師崗位職責要求

1.潤滑系統設計。

2.冷卻系統、節溫器等設計。

3.油底殼設計。

4.潤滑系統和冷卻系統零部件分解、測繪及零部件附圖繪制。

5.配合采購、配套完成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技術協調,與相關零件設計工程師進行協調,對潤滑油品進行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