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
方案計劃參考范本
【精】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
1/8
發文號:令2016年第32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等
發布日期:2016-01-06
實施日期:2016-07-0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控制和減少電器電子產品廢棄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促進電器電子行業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鼓勵綠色消費,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和進口電器電子產品,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下列術語的含義是:
(一)電器電子產品,是指依靠電流或電磁場工作或者以產生、傳輸和測量電流和電磁場為目的,額定工作電壓為直流電不超過1500伏特、交流電不超過1000伏特的設備及配套產品。其中涉及電能生產、傳輸和分配的設備除外。
(二)電器電子產品污染,是指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質超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對環境、資源、人類身體健康以及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破壞、損害、浪費或其他不良影響。
2/8
篇2:塔式起重機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塔式起重機簡稱塔吊,其主要特點是吊臂長,工作幅度大,吊鉤高度高,起重能力強,效率高。由于上述特點,塔式起重機成為現代建筑吊裝施工和垂直運輸的主要機具設備。但是,近年來隨著塔吊的使用數量不斷增多,重大事故也不斷增加。塔吊事故頻發的諸多因素中,人為因素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值得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塔式起重機常見的事故包括脫鉤、鋼絲繩折斷、安全防護裝置缺乏或失靈、吊物墜落、起重機傾翻和碰撞致傷等事故類型。起重機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第二類危險源,包括人為因素、設備因素和環境因素三個方面。
1.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主要是指管理者或操作者存在僥幸心理沒有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及誤操作。
(1)施工現場設備安全管理機制混亂,沒有落實機具設備安全責任制,各級安全部門沒有進行監督檢查。
(2)司機未經專業訓練或未取得資格證進行上崗操作。、
(3)司機酒后或患病時進行操作。
(4)在氣候環境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如溫度大于40℃或風力大于6級)強行進行
操作。
(5)大修或拆卸重新組裝之后,未進行試驗即投入使用。
(6)違反操作規程,如超載或未確認吊運物品重量,斜拉斜吊,吊重下站人、吊重捆扎不可靠,吊鉤不可靠等。
(7)起重機帶病運轉。
(8)起重機在作業運轉時進行維修。
(9)起重作業人員或檢修人員不按規定佩戴防護用品。
(10)工作前沒有對各控制器的轉動裝置、制動器閘瓦、傳動部分潤滑油量及鋼絲繩磨損情況等進行檢查。
(11)起重作業人員誤操作。
(12)在沒有指揮信號或司機沒有得到指揮信號的情況下進行操作。
(13)在下班或休息時候把重物吊在空中。
(14)安裝或拆卸作業前無作業方案,作業分工混亂,指揮無序。
(15)安裝、使用及拆卸作業時,高空作業人員不遵守高空作業規程。
(16)在用旋轉塔身方法進行整體安裝及拆卸時,準備工作不足(如沒有規定架設程序與安全措施、對地錨的埋設位置及受力性能、起重機在旋轉中的障礙和起升機構制動等進行檢查)。
2.設備因素
設備因素是設備未在要求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維修和保養下,造成設備部分或全部功能的失效,埋下安全隱患。
(1)起重機設計不合理或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生產,達不到合格產品的要求。
(2)使用起重機沒有日常檢查、保養及常規檢驗,導致起重機的安全狀況不明,存在鋼絲繩、卡環、連接螺栓、銷軸等部件損壞。
(3)起重機的基礎及軌道鋪設隨意,未對路基及軌道進行檢驗的情況下即進行起重機安裝,主要存在以下情況:
1)基礎選擇不合理。塔機基礎一側座在建筑物地下底板或頂板上,另一側座在樁基或地基上,造成不均勻沉降。
2)基礎表面水平偏差較大,塔機安裝時未調整,造成安裝后垂直度偏差較大。
3)基礎層的耐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加上塔機單一方向工作頻率較高,引起塔機基礎傾翻。
4)在塔機基礎混凝土范圍內,有不明的暗溝或土層擠壓后排水滲透,使地耐力差異過大,導致塔機向地耐力小的一方傾斜。
5)塔機基礎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值便安裝塔機機身,荷載驟然增大導致混凝土開裂移位。
(4)安裝時,沒有嚴格的作業方案,安裝達不到標準。
(5)安裝時對零部件(螺絲、吊鉤等)選擇不夠專業,隨意替代。
(6)起重機安全保護裝置未裝或失效,如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轉限制器、行走限位開關及夾軌器等安全裝置,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
(7)多臺(含2臺)起重機之間的距離小于2米,并且沒有調整起重機工作高度和加設行程限位、回轉限位等措施。
(8)塔吊升降駕駛室卷揚機保養差,管接頭不嚴密而漏油,聯軸節螺釘松動,彈性件缺損,彈塞保險不靈敏可靠。
(9)起重機電纜、電線絕緣損壞,接線錯誤。
(10)起重機無可靠接地或接地損壞,漏電保護失效。
(11)起重機設置不能保證作業時設備及吊運物品與作業環境中的電線安全距離。
(12)卷揚機繩頭固定不牢固,鋼絲繩排列不整齊,壓扁現象較多。制動帶厚度超標(磨損)。
(13)吊鉤保險損壞,行走限位過橋裝置不牢固甚至不起作用。
(14)駕駛室破損,門窗玻璃不齊,電線凌亂。
3.影響起重機安全運行的主要環境因素
(1)因雷電、陣風、龍卷風、臺風、地震等強自然災害造成的出軌、倒塌、傾翻等設備事故。
(2)因場地擁擠、雜亂造成的碰撞、擠壓事故。
(3)因亮度不夠和遮擋視線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篇3:施工外用電梯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施工電梯又稱人貨兩用電梯,是建筑施工機具中唯一可以運送人員上下的垂直運輸設備。主要用于工業、民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物料和人員的垂直運輸。如果沒有施工電梯,高層建筑施工的凈工作時間將會損失30%左右;并且施工電梯結構堅固,拆裝方便,不用另設機房,所以應用較為廣泛。
施工電梯有齒條齒輪驅動式施工電梯和繩輪驅動式電梯。齒條齒輪驅動式施工電梯的構造原理是利用安裝在吊箱框架上的齒輪與安裝在塔架立桿上的齒條相嚙合,當電動機經過變速機構帶動齒輪轉動時吊箱即沿塔架升降。繩輪驅動式電梯是利用卷揚機滑輪組、鋼絲繩懸吊吊箱升降。
施工電梯由于不僅載物,而且載人,因此施工電梯安全工作尤為重要。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1992),綜合考慮電梯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及傷害方式等特點,將施工電梯危險源分為以下幾類。
1.物理性危害
(1)設備、設施缺陷
各種結構有變形;連接螺栓有松動;鋼絲螺栓固定不牢,質量不符合使用要求;運行范圍內有障礙;機件、齒輪箱漏油;齒輪和齒條嚴重磨損;減速箱發熱,各齒輪嚴重磨損;制動片嚴重磨損,裂紋,松脫;鋼絲繩嚴重磨損(鋼絲繩一米內斷絲數超過總數的10%或整個鋼絲繩內出現一股鋼絲繩斷裂或鋼絲繩表面磨損達40%以上時,該鋼絲繩應報廢換新)。
(2)防護缺陷
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GB10055)及說明書規定,施工升降機應安裝限速器、安全鉤、制動器、限位開關、籠門連鎖裝置、停層門(或停層欄桿)、底層防護欄桿、緩沖裝置、地面出入口防護棚等安全防護裝置。當無安全防護裝置或安全防護裝置失效時,將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如:制動器故障,可造成施工電梯失控甚至機毀人亡;無籠門連鎖裝置或連鎖裝置失效,可能造成高處墜落事故;電梯周圍無可靠防護棚,交叉作業時可能發生高空墜物傷人等。
(3)電危害
施工電梯內部帶電部位裸露、漏電、雷電等都可能引發觸電事故。施工電梯觸電危險因素有:電梯沒有單獨安裝接地保護和避雷裝置;電源電纜破壞漏電;無漏電自動保護開關或保護開關失效;電氣系統存在故障等。
(4)運動物危害
電梯作業同時進行交叉作業,易于造成運動物傷人事故。運動物危害主要有高空作業操作不合規范、物料堆放不合理,高空墜落的機具、材料等物體對人體造成打擊;安裝、拆卸電梯時,零部件墜落對人體打擊傷害;運動電梯對誤進入電梯運行區域的人員造成擠壓、打擊傷害等。
(5)作業環境危險因素
作業環境危險因素主要有作業環境不良、基礎沉降、安全過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風不良、空氣質量差、氣溫過高或過低、自然災害等。如視線不良或有雷雨、風暴天氣時開車即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6)信號缺陷
電梯無信號設施、信號選用不當、信號位置不當、信號不清及信號顯示不準等都屬于信號缺陷。多層施工交叉作業,同時使用電梯時,如無聯絡信號或聯絡信號不明極易造成電梯對人員擠壓事故及高處墜落事故等。
(7)標志缺陷
在作業危險區域要設置警告、指示等標志。如存在無標志、標志不清楚、標志不規范、標志選用不當、標志位置缺陷等,將為誤操作、誤進入危險區等不安全行為引起的事故埋下隱患。
2.心理、生理性危害
(1)健康狀況異常
健康狀況異常主要包括情緒不穩定、飲酒或醉酒、身體不適等異常情況。
(2)從事禁忌作業
從事禁忌作業主要是指未經身體檢查或身體檢查不合格者、未取得考試合格證者從事電梯操作。
3.行為性危害因素
(1)指揮錯誤
在電梯安裝、拆卸及使用時需有專門人員進行統一指揮、管理。如指揮錯誤致使操作人員無法接收信號或接收信號錯誤可能直接導致傷害事故的發生。
(2)操作失誤
操作失誤是指人的行為結果偏離了被要求的標準,即沒有完成規定功能的現象。操作失誤會造成能量或危險物質控制系統故障,使屏蔽破壞或失效,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由操作失誤引起的事故在電梯事故中占較大比例,電梯作業操作失誤包括:每班首次運行沒有對電梯試運行和檢查;荷載不均勻或超載仍開車;電梯運行至最上層或最下層時用行程限位開關自動碰撞方法停車;電梯未切斷總電梯開關時司機離開電梯;風力達6級以上強行使用電梯;不使用聯絡信號;安全限位、限速裝置、剎車不靈時使用電梯;裝卸貨或門未關開車等。
(3)監護失誤
在安裝、拆卸電梯時需要圍好場地,由專職人員來監護。如果監護失誤有閑雜人員進入危險場地,將可能造成傷害。
(4)其他行為性危害因素
其他行為性危害因素有工作方案設計、結構上有缺陷;作業現場安排設置不合理;教育、培訓、指示、對施工作業任務和作業人員的安排方面存在缺陷;管理工作的失誤等。
4.其他危害因素
除上述項以外其他可引起事故發生的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