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各階段的稅收優惠
企業各個發展時期的稅收優惠
企業初創期,除了普惠式的稅收優惠,重點行業的小微企業購置固定資產,特殊群體創業或者吸納特殊群體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退役士兵、軍轉干部、隨軍家屬、殘疾人、回國服務的在外留學人員、長期來華定居專家等)還能享受特殊的稅收優惠。同時,國家還對扶持企業成長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創新創業平臺、創投企業、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等給予稅收優惠,幫助企業聚集資金。具體包括:
(一)小微企業稅收優惠
1.個人增值稅起征點政策;
2.企業或非企業性單位銷售額未超限免征增值稅;
3.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未超限免征增值稅;
4.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
5.重點行業小型微利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6.企業免征政府性基金;
(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
7.重點群體創業稅收扣減;
8.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稅收扣減;
9.退役士兵創業稅收扣減;
10.吸納退役士兵就業企業稅收扣減;
11.隨軍家屬創業免征增值稅;
12.隨軍家屬創業免征個人所得稅;
13.安置隨軍家屬就業的企業免征增值稅;
14.軍隊轉業干部創業免征增值稅;
15.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免征個人所得稅;
16.安置軍隊轉業干部就業的企業免征增值稅;
17.殘疾人創業免征增值稅;
18.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單位和個體戶增值稅即征即退;
19.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的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增值稅即征即退;
20.殘疾人就業減征個人所得稅;
21.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殘疾人工資加計扣除;
22.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單位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
23.長期來華定居專家進口自用小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24.回國服務的在外留學人員購買自用國產小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三)創業就業平臺稅收優惠
25.科技企業孵化器(含眾創空間)免征增值稅;
26.符合非營利組織條件的孵化器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27.科技企業孵化器免征房產稅;
28.科技企業孵化器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29.國家大學科技園免征增值稅;
30.符合非營利組織條件的大學科技園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31.國家大學科技園免征房產稅;
32.國家大學科技園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四)對提供資金、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助力的創投企業、金融機構等給予稅收優惠
33.創投企業投資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34.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法人合伙人投資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35.公司制創投企業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36.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法人合伙人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37.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個人合伙人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38.天使投資人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39.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確認的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所得分期繳納企業所得稅;
40.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確認的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所得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41.金融企業發放涉農和中小企業貸款按比例計提的貸款扣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42.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
二、企業成長期稅收優惠
為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稅收環境,促進企業快速健康成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不斷增強轉型升級的動力。對研發費用實施所得稅加計扣除政策。對企業固定資產實行加速折舊,尤其是生物藥品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4個領域重點行業的企業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不超過100萬元的,可以一次性稅前扣除。企業購買用于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教學的設備享受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免稅和國內增值稅退稅等稅收優惠。幫助企業和科研機構留住創新人才,鼓勵創新人才為企業提供充分的智力保障和支持。具體包括:
(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43.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44.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
(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
45.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或一次性扣除;
46.重點行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三)購買符合條件設備稅收優惠
47.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征增值稅;
48.內資研發機構和外資研發中心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
49.科學研究機構、技術開發機構、學校等單位進口符合條件的商品享受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四)科技成果轉化稅收優惠
50.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免征增值稅;
51.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
(五)科研機構創新人才稅收優惠
52.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股權獎勵延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53.高新技術企業技術人員股權獎勵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54.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個人股東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55.獲得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遞延繳納個人所得稅;
56.獲得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適當延長納稅期限;
57.企業以及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繳納個人所得稅;
58.由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國際組織對科技人員頒發的科技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三、企業成熟期稅收優惠政策
發展壯大有成長性的企業,同樣具有稅收政策優勢,國家充分補給“營養”,助力企業枝繁葉茂、獨木成林。目前稅收優惠政策覆蓋科技創新活動的各個環節領域,幫助搶占科技制高點的創新型企業加快追趕的步伐。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不斷擴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范圍。對處于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地區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軟件和集成電路企業,可以享受“兩免三減半”等企業所得稅優惠,尤其是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企業,可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自行開發生產的計算機軟件產品、集成電路重大項目企業還給予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的優惠。具體包括:
(一)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
59.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60.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
61.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享受低稅率企業所得稅;
62.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
(二)軟件企業稅收優惠
63.軟件產業增值稅超稅負即征即退;
64.新辦軟件企業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
65.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66.軟件企業取得即征即退增值稅款用于軟件產品研發和擴大再生產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67.軟件企業職工培訓費用應納稅所得額扣除;
68.企業外購的軟件縮短折舊或攤銷年限;
(三)動漫企業稅收優惠
69.動漫企業增值稅超稅負即征即退;
(四)集成電路企業稅收優惠
70.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
71.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8微米(含)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
72.線寬小于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73.投資額超過8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74.線寬小于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
75.投資額超過80億元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
76.新辦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
77.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78.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職工培訓費用;
79.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生產設備縮短折舊年限;
80.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
81.集成電路關鍵專用材料生產企業、集成電路專用設備生產企業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
82.集成電路企業退還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在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依據中扣除;
(五)研制大型客機、大型客機發動機項目和生產銷售新支線飛機企業
83.研制大型客機、大型客機發動機項目和生產銷售新支線飛機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
篇2:某稅收征管資料檔案管理員崗位職責
一、堅決貫徹執行國家《檔案法》及上級部門制定的各項檔案管理規章制度。
二、熱愛本職工作,自覺學習檔案管理業務知識,認真做好征管資料的歸集、整理、裝訂、歸檔、保管、銷毀工作,努力提高檔案管理水平。
三、督促各部門及時移交檔案資料。
四、熟悉本單位檔案管理情況,及時、準確地提供檔案資料,為征管工作服務。
五、按規定做好檔案資料的防火、防盜、防蟲、防潮、防塵、防高溫等工作。
六、按規定做好檔案資料目錄編寫、查(借)閱登記及報批、檔案資料移交工作。
七、按規定做好檔案室硬件設施維護工作。
八、在工作變動時,須辦好交接手續。
九、嚴格做好保密工作。未經主管領導批準,不得擅自公布納稅人的信息、數據等,違者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篇3:稅收管理員崗位職責要求
一、負責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稅收政策宣傳送達、納稅咨詢輔導工作。
二、負責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戶籍管理。
(一)新辦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及稅種鑒定;
(二)變更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
(三)申請認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調查;
(四)注銷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
(五)納稅人停業、歇業、復業的調查;
(六)對納稅人戶籍的巡查、漏征漏管戶的清理,以及非正常戶的處理。
三、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申報納稅情況進行核實和監督管理;對納稅人逾期申報,欠繳、查補稅款以及滯納金、稅收罰款的催報催繳;配合稅收保全和稅收強制措施的實施。
四、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異常申報情況的調查核實。
五、負責對分管區域內實行定期定額和核定征收納稅人定額核定、應稅所得率等征收方式核定或調整的調查核實以及有關通知的送達。
六、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一般性違規違章行為糾正處理意見的提出和稅務處理文書的送達。
七、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納稅申報方式、延期申報、延期繳稅、申請減免稅、稅前扣除項目、申請退稅的調查核實。
八、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納稅情況及相關涉稅事宜的日常監督檢查。
九、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發票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繳銷等情況的監督管理。
十、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稅控裝置的推廣應用和日常管理。
十一、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設置帳簿情況的督促檢查,對納稅人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處理方法備案的管理;對會計制度與稅收差異建立臺賬進行管理。
十二、負責對分管區域內代征稅款的單位和人員資格的調查核實與監督管理。
十三、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的調查核實。
十四、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納稅評估或審核評稅工作。
十五、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其他涉稅事宜的調查核實工作。
(一)對納稅人申請自印發票的調查;
(二)對納稅人申請外出經營活動的調查;
(三)對外埠納稅人銷售貨物報驗登記的審查、使用經營地發票的初審及發票的繳銷;
(四)對納稅人申請領購發票種類、數量、版面的初審;
(五)對納稅人申請開具《進貨退出及索取折讓證明單》的調查核實;
(六)對納稅人發生丟失、被盜發票和稅控裝置,以及遺失稅務登記證件的調查核實;
(七)對有合并、分立、破產、欠繳稅款等情形的納稅人或其法人代表出境事宜的調查核實。
十六、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年度征管檔案資料的歸集、整理、保管和歸檔。
十七、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稅源的監控管理,掌握稅源變化情況,調查核實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核算情況,做好稅源動態分析,定期編報稅源分析和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