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110噸電爐余熱回收系統安全運行規程

110噸電爐余熱回收系統安全運行規程

2024-07-24 閱讀 5985

1、整個系統啟動以前值班操作人員首先檢查各手動閥門是否開啟,汽包、蓄熱器液位是否正常;

2、檢查確認風機高壓變頻系統是否合閘,變頻器柜面板上的控制開關是否達到遠傳位置,各水泵、閥門、儀表控制電源是否有電;

3、啟動主控室電腦,檢查系統運行是否正常,各顯示畫面,煙氣治理與余熱利用工藝流程監控畫面(主畫面)、余熱回收利用檢測控制畫面,除塵風機監控畫面,報警畫面,狀態參數畫面上的顯示數據、指示是否正常,畫面間相互切換的按鈕,鼠標點擊相應按鈕就可以進入并顯示;

4、正常情況下電腦畫面中的各閥門、水泵控制應當處集中(遠程)控制狀態;

5、系統啟動時確認電爐爐蓋處于旋開狀態;

6、首先檢查變頻器是否準備就緒,變頻器無報警信號、無故障信號,無高壓電機事故信號時,點擊電腦畫面中的"啟動"按鈕,風機即可啟動,點擊"停止"按鈕,風機則停止運行;

7、在風機控制畫面中有一個"低頻率輸入"窗口和一個"高頻率輸入"窗口,事先將頻率設定好,當電爐爐蓋旋出,離開電爐時,風機以設定好的低頻率運轉,當電爐爐蓋旋進去時,風機以設定好的高頻率運轉。當有"變頻器故障"信號或"變頻器報警"信號時,點擊畫面中的“復位”按鈕,即可對變頻器進行復位,啟動風機,除塵器同時投入,然后開啟鍋爐給水泵,啟動鍋爐;

8、整個系統啟動運行后,值班人員密切監視電腦監控畫面上的顯示數據,并且按照點檢內容要求定時點檢設備并做好記錄;

9、各閥門操作時,應避開蒸汽、熱水噴射方向,避免接觸高溫管道;

10、操作人員應注意煙氣入口溫度,及時提前開啟混風閥,禁止煙氣入口溫度超過800℃;

篇2:余熱鍋爐崗位責任制

1、做好原始記錄工作,按操作記錄表中項目內容每小

時認真如實記錄一次,記錄必須整齊、清潔、清楚,不得涂改或偽造。

2、對設備開、停、檢修故障、操作情況等問題應及時記錄清楚。

3、嚴格執行工藝操作指標和安全操作規程以及余熱鍋爐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4、經常檢查余熱鍋爐各點溫度、壓力、液位、電機電流等變化是否在指標范圍內。

5、經常檢查安全閥和測量儀表是否安全可靠、指示正確,有無跑汽、泄漏現象,汽、水管道或閥門是否有泄漏現象。

6、認真操作,密切注視鍋爐汽壓和液位,經常與梵硫爐崗位以及用汽崗位聯系,確保汽壓穩定。

7、在當班過程中發生設備、電器、操作、安全等事故時應及時向班長報告。

8、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注意事項。

9、每班對本崗位所管的設備和區域進行打掃衛生后,才能進行交接班。

篇3:35th余熱鍋爐安全檢修規程

1.技術規范1.1鍋爐型號:QC85/1050-35-3.82/4501.2設計參數1.2.1額定蒸發量:35t/h1.2.2額定蒸汽壓力:3.82Mpa1.2.3額定蒸汽溫度:450℃1.2.4給水溫度:104℃1.2.5排污率:2%1.2.6排煙溫度:≤230℃1.2.7鍋爐水容量:43.5m31.3進口煙氣參數1.3.1進口煙氣量:85000Nm3/h1.3.2進口煙氣溫度1050℃1.3.3煙氣含塵量:6g/Nm31.3.4SO2含量:1500mg/Nm31.3.1進口煙壓力:-150~-80Pa1.4煙氣成份(%):CO2:7.1;O2:8.1;N2:74.5;H2O:10.32、余熱鍋爐主要受熱面的規格和材質名稱管子規格材質備注蒸發管φ42×3.520#/GB3087過熱器φ42×3.515CrMoG省煤器管φ32×420#/GB3087平臺、扶梯型鋼鍍鋅柵格外護板型鋼冷軋δ=3mm3、省煤器的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檢修項目工藝過程質量標準準備工作1.準備工器具、省煤器防磨瓦、省煤器管及其它材料。1.省煤器管需要更換時,新管應具有化學元素分析及機械性能檢驗報告。2.安裝36V以下行燈照明。3.準備清灰用壓縮空氣膠管。4.省煤器處溫度降至40℃以下方可進入工作。5.檢查管子外壁積灰及管夾損壞情況,并作好記錄。6.檢查防磨鐵有無開焊脫焊。省煤器積灰清掃l.省煤器處溫度降至40℃以下方可進行清掃工作。1.省煤器管壁、管排清掃干凈,無積灰和某他雜物。2.接通壓縮空氣,自上而下清掃省煤器3.用0.6-0.8Mpa壓縮空氣,或用消防水逐排清掃管子外璧積灰,對于粉結于管璧上的灰垢,可用鋼絲刷等清掃工具予以清除。省煤器檢查與檢修1.用標準卡規或游標卡尺測量省煤器管的脹粗磨損腐蝕情況。必要時用測厚儀檢查。1.磨損超過管壁厚度1/3時應更換。2.省煤器管脹粗≤原直徑的3.5%。3.更換省煤器管段時,新管≥200mm。4.局部腐蝕深度不超過管壁厚度的10%,最深不大于壁厚的l/3。2.檢查省煤器的支吊架和管夾。1.管排整齊,管夾牢固,管排間隙均勻,誤差不大于±5mm,個別管子彎曲突出不超過20mm,吊架、管夾及防磨裝置完整無缺。3.檢查調整防磨裝置,對已經磨損和脫落的防磨板要更新。歪斜扭曲的防磨板要校正。4.檢查均流板磨損情況。均流板完整5.檢查管子有無磨損腐蝕、鼓包、變色等缺陷,管子外壁磨損較為嚴重的部位應增設防磨板。器煤管省割省管1.按化學監督的要求及檢查后的情況,確定割管位置。1.切割點距彎頭或聯箱不小于lOOmm,兩焊口間距不小于200mm。2.管子不準強行對口。3.坡口加工為30度,對口時不能錯口。4.對接管口應與管子中心線垂直,其偏斜度不大于管徑的1%,最大不超過1.5mm。5.對接管口內外壁平齊,錯口不得超過壁厚的1%,最大不超過1mm。6.焊縫不得有裂紋等缺陷,咬邊不大于焊縫兩側全長的10%,深度不大于0.5mm,須經金屬探傷合格。7.若管口不能及時焊接時應將管口封堵。省煤器聯箱檢查與檢修1.根據化學監督要求確定切割聯箱封頭位置。1.切割封頭位置要作好記錄。2.切割時應在聯箱封頭原焊口上(原手孔)劃線,用火焊按線切割,并注意盡量靠近封頭處,但又必須考慮到封頭能繼續使用。2.聯箱內部無水垢銹垢等雜物。3.封頭切割后,應作好記錄,并通知化學檢查聯箱內部。3.焊縫經金屬探傷合格。4.用手電或12V行燈觀察聯箱內部有無銹蝕或臟物,并清理干凈。5.打磨坡口,聯箱封頭焊接。4.焊后進行熱處理。6.省煤器支吊架檢查。5.支吊架完好,無松動脫落。4、過熱器的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檢修項目工藝過程質量標準準備工作1.準備檢修工具、材料、備品。2.裝設足夠數量的36V以下行燈。3.準備好腳手架的架桿木板、鐵絲,并運至現場。4.待工作區溫度降至40℃以下方可進入搭架子,1.腳手架符合(安規)要求5.檢查過熱器積灰及缺陷并作好修前記錄,清掃積灰1.清掃工作由前屏開始順煙氣流向進行清掃。1.過熱器清掃后,管壁、水平煙道不得有積灰。2.用0.5-O.8Mpa壓縮空氣清掃管子表面浮灰,水平煙道積灰可用鐵锨清除。l.清灰人員要戴好防塵罩及風鏡,并系好安全帶。2.清灰時爐外應有專人監護。過熱器檢修l.宏觀檢查各過熱器是否有彎曲、鼓包、重皮、變色、碰傷、裂紋、腐蝕等情況。1.管子局部腐蝕不得大于管壁厚的10%。2.用標準卡規或游標卡尺按檢修記錄卡片指定的位置測量管徑,檢查管子磨損與脹粗情況,并作好記錄。2.管子局部磨損面積不得大于lOOmm,磨損厚度不得超過管壁厚的l/3。3.包覆過熱器必要時可配合金屬組進行測厚檢查。3.管子脹粗,合金鋼管不能超過原直徑的2.5%,碳鋼管不能超過原直徑的3.5%。4.對彎曲超過標準的管子要進行校直,彎曲嚴重的管子要進行更換。4.各管排整齊、固定牢固、間隙均勻,誤差不得超過士5mm,個別管子彎曲突出不得大于20mm,管排申各管子不得接觸。5.檢查調整更換過熱器夾持定位,吊掛,防磨裝置5.定位、吊掛、防磨裝置完整。6.檢查焊口有無裂紋、咬邊、砂眼等缺陷,必要時重新焊接,不得補焊。過熱器割管1.根據化學要求確定割管位置,在指定部位割管時連同上一次大修更換的一段割下,不得補焊,以便比較腐蝕及結垢情況。1.割下管段應注明割管位置并作好記錄。2.碳鋼管可用氣焊切割,合金鋼要用鋸割,管子割下后若不能及時恢復要加臨時堵頭,并貼上封條,以免雜物落入管內。2.切割點距彎頭起點或集箱壁至少大于70mm,兩焊口間距要大于150mm。3.割下的管段應注明割管位置,做好記錄,送金屬、化學檢查試驗。3.管子不能強行對口,保證在無應力下焊接。4.將留下的管段上下打好坡口,根據割管長度配制新管段。4.焊條應有合格證,化學元素分析報告單。5.管子焊接前將焊口兩端部10-15mmn范圍內外表面油漆銹垢等清理干凈,用砂布打出金屬光澤。5.新管須經金屬光譜分析,并且有金屬元素分析報告單。6.用對口鉗把兩端焊口卡好。6.對接管口端面與管子中心線垂直,其偏差不應大于管徑的1%,且不大于20mm。7.施焊7.對接管口內壁應平齊,局部錯口不得超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8.合金鋼管焊接后,要按工藝要求進行焊后熱處理、探傷8.焊接角變形在距焊縫中心200mm處偏斜差不大于lmm。9.恢復管夾等定位固定及防磨裝置。9.焊縫邊緣應圓滑過渡到母材,不得有裂紋,未焊透氣孔和夾渣現象,咬邊不能超過兩側焊縫全長的10%,且不大于40mm,濃度不大于0.5mm。焊縫外尺寸余高1.5-2.5mm,最高不大于3mm,焊縫寬度比坡口增寬2.6mm,單側增寬l-4mm。10.水壓試驗,檢查10.焊接12CrlMoV、鋼研102管子,焊后要進行熱處理。過熱器集箱檢查1.集箱、吊掛桿檢查1.吊掛桿完整無搖動、脫落。2.各集箱工藝孔,探傷孔,溫度測點,管座檢查。2.無泄漏,焊口無砂眼、氣孔、咬邊。5、汽包檢修工藝序號項目工藝過程質量標準l修前準備辦理檢修工作票。聯系廠用班接好行燈電源接好壓縮空氣管子。2檢修工藝用專用扳手緩慢拆開倒門螺母,拆后的螺栓、螺母送至金屬作硬度檢查并測量其長度,作好記錄。開啟倒門后,安裝鼓風機進行強制通風冷卻,待內部溫度降至40度以下才可進入工作。進入內部開始工作前首先應通知公司、化學、金屬、鍋爐監察、工地專工,進行檢查鑒定。各種內部裝置腐蝕深度最大不得超過其原來厚度的1/12。進入內部開始工作前,先將下降管、再循環管、事故放水管孔用專用堵板或膠皮等封堵好,以防雜物落下。取下上次檢修后所放的腐蝕指示片交化學拆下旋風分離器的波形板分離器,搬出汽包并按順序編號,放置于汽包層地面上。拆下旋風分離器的筒體,搬出汽包并按順序編號,放置于汽包層地面上。拆下立式百葉窗,搬出汽包并按順序編號,放置于汽包層地面上。組裝前檢查及清理內部應拆除的裝置全部拆后,對各管座角焊縫,人孔加強圈焊縫,縱環焊縫的T型接縫及其他予焊件焊縫用10部放大鏡作表面宏觀檢查,對發現問題的部位作出記錄。對各旋風筒分配箱接合面進行檢查清理。檢查并清點內部固定裝置可拆卸式固定件如銷子、螺栓、螺母等,如有掉失應查找。汽包內壁及各部件的銹垢清理干凈。用鋼絲刷、砂紙等清理拆下的旋風分離器及立式百葉窗的銹垢和水垢。用壓縮空氣吹通給水管、給水分配管、加藥管、取樣管及連排管,對堵塞的加藥管用手捶敲振并疏通。給水管、各連通管、加藥管、排污管應暢通無阻固定牢固,各法蘭接合面加好墊子,螺栓必須擰緊。清理倒門接合面。汽包人孔門的結合面應平滑,無明顯溝槽,結合面應大于全寬的2/3汽包支吊架檢查。汽包吊架應完整無損,支座與橫梁接觸平整嚴密,在接觸角90度內,圓弧應吻合,接觸良好,個別間隙不大于2mm。組裝待內部清理,修補工作全部結束后,按順序裝復立式百葉窗。按順序裝復旋風分離器波形板和筒體,旋風筒與分配箱法蘭應嚴密牢固。聯系化學放置腐蝕指示片通知工地進行封門檢查驗收裝復人孔門,保證螺栓緊力均勻。汽包人孔蓋應無扭曲,螺絲應無滑扣拉毛現象,在擰緊螺絲時應無明顯的拉長現象。用橡皮管測量汽包兩人孔門中心水平、若有疑問應找出原因汽包兩端人孔門縱向及橫向水平誤差不大于2mm。膨脹指示器調整正確,安裝位置合理、牢固。點爐升壓后宏觀檢查無明顯的殘余變形,當主汽壓力達0.5MPa時,緊汽包人孔。水壓試驗應無滲漏,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