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液化氣事故緊急處理操作規程

液化氣事故緊急處理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9310

一、液化石油氣外噴泄漏事故處理:液化石油氣系統的管道、閥門、儲存容器突然破裂而引起液化石油氣大量噴出,但尚未造成火災爆炸事故,應立即采取果斷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1、現場人員必須冷靜、沉著。立即組織現場搶救小組,由在場的最高安全生產負責人為總指揮,在場人員必須服從指揮;

2、現場人員立即進行分工,同時展開如下工作:(1)搶救事故受傷人員;(2)關閉上游閥門,切斷氣源;(3)報告上級有關領導,維修小組趕赴現場搶救;(4)向城市消防部門報警;(5)集中滅火器材,防止發生火災事故;(6)設立臨時警戒線,其中:①屬于站內可切斷氣源的液化氣噴出時,警戒線范圍為距離圍墻以外20米,屬于管道漏氣的,警戒線范圍為距離事故點方圓20米。②屬于不可切斷氣源(如容器破裂或與容器道接連接的管道、閥門破裂)液化石油氣噴出時,警戒線范圍為距離生產區圍墻上風向以外60米,下風向500米,無風時為200米:③對警戒線內的一切火源,不直接用于事故搶修的電源采取緊急切斷措施,命令所有非搶救人員離開警戒線范圍,并隨氣體擴散情況做好擴大警戒線范圍的準備。(7)所有搶救人員不允許在位于噴出口氣流中作業,在進入有可能形成火災區域內進行短時間搶修作業時,必須聽從現場指揮命令。(8)在未形成火災時,嚴禁一切車輛進入警戒線范圍。搶救完畢后,現場必須嚴格檢查,搶救人員方可撤離。

二、液化石油氣火災爆炸事故處理:

1、發生事故時,立即組成有安全生產負責人為指揮的搶修小組,一切聽從指揮:

2、指揮人員同時進行如下工作:(1)及時運出現場傷員進行搶救;(2)向市消防部門及上級有關部門及人員報警;(3)集中一切滅火設備進行滅火工作;(4)組織好現場警戒工作;(5)在上述搶救無效時,要密切注意相鄰設施、設備的危險情況,必要時由現場指揮小組作出決定,命令現場所有人員離開,并通知波及區以內人員進行撤離;

3、事故后,立即派人保護現場,以便確認事故原因;

4、在發生上述事故時,對臨陣脫逃、不聽指揮者,事后必須追究其責任,嚴肅處理。

篇2:某某液化氣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關規定,有公司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通訊與信息保障

消防工作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經理、副經理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7.2物資保障

按照有關規定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臺帳,保障應急救援物資管用有效。

7.3應急隊伍保障

消防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組要加強訓練,針對模擬事故進行應急演練,并加強救援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定期演練制度,實戰性的綜合應急演練每年不少于1次,確保救援隊伍能適應急搶險救援的需要。

與臨近消防隊,定期開展各專業聯防活動,需要時通過消防值班室電話聯系,充分發揮聯防力量。

8附則8.1培訓和演練

每月對所有職工進行1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熟悉應急預案和所有消防設施,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8.2預案修訂

根據場所變化和演練評估結果,定期對預案進行修訂,并組織學習。

9附件

(略)

篇3:液化氣站事故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液化石油氣事故主要有泄漏、燃燒(爆炸)兩大類。(一)泄漏1、基本情況:蒸氣沿地面擴散并易積存于低洼處(如污水溝、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風處停留,切勿進入低洼處。2、隔離(1)無關人員應立即撤離泄漏區至少100米;疏散無關人員并建立警戒區。(2)大泄漏:考慮至少隔離800米(以泄漏源為中心,半徑800米的隔離區)。3、應急行動(1)中毒處置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吸入氣體: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及時就醫。(2)泄漏處置①報警(119,120等),并視泄漏量情況及時報告縣政府及縣質量技術監督局。②建立警戒區。立即根據地形、氣象等,在距離泄漏點至少800米范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志,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③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濕,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設備應確保接地。④控制泄漏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后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法暫時封堵。⑤導流泄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態烴導入緊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將液化石油氣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⑥罐體掩護。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噴霧水槍對準罐壁和泄漏點噴射,以降低溫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⑦控制蒸氣云。用中倍數泡沫或干粉覆蓋泄漏的液相,減少液化氣蒸發,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云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⑧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注意事項: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警戒區直至液化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二)燃燒(爆炸)1、滅火劑選擇小火: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大火:水幕、霧狀水。2、應急行動(1)、火場內如有儲罐、槽車或罐車,隔離1600米(以泄漏源為中心,半徑1600米的隔離區)。(2)、燃燒(爆炸)處置報警(119,120等),并視現場情況及時報告縣政府、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等相關部門。②建立警戒區。立即根據地形、氣象等,在距離泄漏點至少1600米范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志,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③關閥斷料,制止泄漏。④積極冷卻,穩定燃燒,防止爆炸。組織足夠的力量,將火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用射流水冷卻著火及鄰近罐壁,并保護毗鄰建筑物免受火勢威脅控制火勢不再擴大蔓延。在未切斷泄漏源的情況下,嚴禁熄滅已穩定燃燒的火焰。干粉抑制法:待溫度降下之后,向穩定燃燒的火焰噴干粉,覆蓋火焰,終止燃燒,達到滅火目的。⑤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注意事項: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水槍或水炮撲救;切勿對泄漏口或安全閥直接噴水,防止產生冰凍;安全閥發出聲響或儲罐變色,立即撤離;切勿在儲罐兩端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