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車裝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槽車進入規定位置對中后,關閉發動機,拉緊手動制動器,并用三角木阻止槽車滑動。
2.檢查槽車罐體、各閥門及液位計、壓力表、溫度計是否正常,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待用。
3.槽車與卸車臺的靜電接地線接牢,與槽車押運員一起校訂槽車液位并記錄。
4.卸車臺的氣、液相軟管與槽車快速接頭接駁,接駁前要檢查密封膠圈確保其處于完好狀態。
5.打開放氣角閥,放出軟管中的空氣,然后關閉角閥。
6.壓動槽車油泵手柄,使油壓升至3~4MPa,以打開槽車氣、液相緊急切斷閥。
7.打開槽車手動氣、液相閥門。
8.打開貯罐罐至槽車液相管路上所有閥門。
9.打開貯罐→壓縮機→槽車的氣相閥門,卸車時,槽車氣相管接至壓縮機出口,貯罐氣相接壓縮機進口。
10.按照壓縮機操作規程,開啟壓縮機。
11.卸車過程中,嚴禁儲罐超裝,卸車速度不宜過快,槽車與儲罐之間壓差約為0.2MPa。
12.卸車結束,先停壓縮機,并關閉液相管線上閥門。
13.停止卸車后,調整壓縮機氣相閥門組,將槽車罐體內氣相用壓縮機抽到儲罐中,直至槽車內壓力接近0.05MPa(不低于0.05MPa),關閉壓縮機。
14.打開槽車油泵的油路泄壓閥,泄掉油壓使槽車的緊急切斷閥關閉。
15.關閉氣相管線上的閥門。
16.打開槽車排氣閥,排盡快速接頭內的殘留氣體。
17.卸下裝卸軟管,并將槽車和裝卸臺靜電接地線拆開,關好槽車操作箱。
18.核定卸車后液位,與押運員在卸車操作記錄上簽字。
19.檢查現場,并在通風5~10分鐘后,方可起動行車。
20.凡出現雷雨、附近發生火災,氣體泄漏、壓力異常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停止裝卸作業。
篇2:液氨槽車裝卸安全技術規程
1、保衛科門衛負責對進廠液氨槽車“五證”(駕駛證、檢驗使用證、準運證、押運證、上崗證)的檢查,核對證件是否正確有效。并對車輛進行檢查是否符合化工部禁令的要求,確認無誤后方可辦理液氨槽車入廠許可證。凡證件不全或證件無效的車輛一律不準入廠。
2、司磅員核對液氨槽車入廠許可證、車輛牌號無誤后,方可對槽車進行稱量。根據稱量結果,槽車充裝量小于槽車最大允許充裝量才能填寫單據。否則,不許槽車出廠或卸氨。
3、槽車到達液氨裝卸現場后,液氨裝卸工對槽車“五證”進行復檢,確認證件有效后,通知當班調度和值班長。
4、調度和值班長到達現場,組織液氨裝卸工對槽車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閥、壓力表、氣相閥、液相閥、液位計、緊急切斷閥等)進行全面檢查,靈敏好用。并對液氨槽車的緊急切斷閥進行調試,確保油壓在48小時內不致引起緊急切斷閥自然關閉;緊急切斷閥應在10秒內關閉。
5、核對所有證件有效、檢查緊急切斷閥靈敏好用后,液氨裝卸工填寫液氨裝卸許可證,經當班調度同意簽字后方可進行液氨的裝卸作業。當液氨槽車需充氨時,槽車內的壓力須不小于0.05Mpa。
6、液氨槽車根據裝卸氨的要求,停在指定的位置。熄滅發動機,用手閘制動。車輪前后雙向加固定塊,防止溜車。車鑰匙交與液氨裝卸工保管。在液氨裝卸的過程中駕駛室內不得留人。
7、液氨裝卸使用的膠管必須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具有合格證的耐壓膠管(壓力等級可提高)膠管的進卸料接頭處必須有倒牙,并裝有緊固鐵板,必須用螺栓把接頭緊固。膠管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嚴防曝曬,定期對膠管進行打壓試驗。
8、液氨槽車氣、液相管由槽車押運人員和液氨裝卸工共同拆裝,確保緊固合格。
9、在膠管緊固合格后,微開槽車卸料閥或微開來自液氨貯槽的液氨充裝閥,待膠管內壓力與閥門前持平后,液氨裝卸工仔細檢查膠管是否有滲漏或鼓包現象,確認無缺陷后,方可進行液氨的裝卸工作。液氨裝卸須連續進行,不得中斷。
10、在液氨裝卸過程中,有關人員必須位于指定的位置操作,嚴禁擅離職守。槽車押運人員位于槽車緊急切斷閥1.5米的范圍內。操作工位于與液氨貯槽相連的液氨裝卸閥處,嚴密監視槽車壓力、各密封點、膠管是否有異常。發現異常緊急關閉液氨裝卸閥門,并按下報警按鈕。槽車押運人員迅速關閉緊急切斷閥。
11、液氨槽車的最大充裝量小于槽車容積的80%;充裝系數為0.52t/m3。裝卸液氨的流速應小于1.5m/s。卸氨后的槽車內應有不小于0.05Mpa的余壓。
12、向液氨槽車充裝液氨時,在膠管靠近槽車端須設有止回閥,防止膠管破裂后槽車內的液氨倒流。由槽車向系統內卸液氨時,在膠管靠近系統端須設有止回閥,防止膠管破裂后系統內的液氨倒流。在止回閥的下部須設有固定的支承,防止止回閥的重力對膠管接頭產生破壞作用。并定期對止回閥的密封性能進行檢查。
13、裝卸液氨的現場應備足消防器材和防護用具,并隨手可用。
14、液氨裝卸完畢,關閉液氨槽車及貯槽裝卸液氨的閥門和氣相閥門,關閉液氨槽車的緊急切斷閥。把膠管內殘余的液氨排凈、回收,確認管內無壓力后,方可拆卸膠管接頭。
15、膠管拆卸完畢,妥善保管。液氨裝卸工檢查槽車與系統相連部分全部拆除后,方可取出車輪固定塊,將車鑰匙交與槽車司機,允許車輛啟動。
16、液氨槽車裝卸完畢,司磅員稱量后,核對液氨槽車裝卸前后的重量。若槽車充裝量超過最大允許充裝量,不許槽車出廠,并聯系調度處理。若槽車卸氨量超過最大允許充裝量,超出部分不予計量,液氨重量按最大允許充裝量計算,否則,不允許液氨槽車出廠。
17、液氨槽車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累。
18、液氨裝卸現場須設有報警裝置,一旦發生液氨泄漏,緊急報警。當班調度接警后,立即按照應急預案安排相關人員啟動消防噴淋裝置、泄漏點堵漏工作和人群疏散工作。
19、制定出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氨泄漏應急預案,調度室每月至少組織每個大班進行一次演練。檢查噴淋裝置是否好用有效,及調度大班的人員組織情況。
20、加強對液氨裝卸工的教育,熟悉液氨的特性,本崗位工藝流程,會使用各種消防器材和防護用具。定期對液氨裝卸工書面和現場考試,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21、安全科對于液氨裝卸的各種證件、膠管使用、打壓情況;各種演練都須建立專門的臺帳。
22、加強對液氨槽車司機和押運人員的安全教育,嚴格遵守廠內安全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液氨裝卸操作規程。按廠定路線行車指定位置停車,指定位置操作。
23、液氨的裝卸須在晝間進行,特殊情況夜間需裝卸液氨時,須經廠長批準并簽字后,才允許液氨槽車進廠。
24、在液氨貯槽和液氨裝卸現場須設有噴淋裝置,隨時保證有效好用。
25、各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魯西化工集團有限任公司液氨槽車裝卸安全技術規程,制定出具體的液氨裝卸管理制度和具體的操作規程。
篇3:槽車罐車裝卸料安全管理規定
1、槽車進入規定位置后,關閉發動機,拉緊手動制動器,并用三角木阻止槽車滑動。
2、槽車與裝卸車臺的靜電接地線要接牢,現場必需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防護用品。
3、車輛停靠待裝卸時,應服從工作人員指揮,待裝卸車輛與正在裝卸料的車輛要保持一定距離,要留有安全通道。
4、裝卸車前要認真檢查裝卸料管是否完好、裝卸管與槽車接管結合是否嚴密、儲罐頂部出氣管是否暢通和儲罐進料閥是否開啟。
5、駕駛員及押運人員不得攜帶火種和穿戴鐵釘鞋進入作業現場,在裝卸料前和裝卸料過程中嚴禁在駕駛室內逗留、隨意啟動車輛,嚴禁調整車輛或對車輛油、電路等進行維修作業。
6、裝卸車車輛進站前必須在門崗進行登記并接受檢查,服從站內工作人員管理,按指定路線行駛,車速控制在5km/h以內。
7、裝卸車操作人員在作業前,應觸摸人體靜電釋放接地體,確認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裝卸車作業。
8、以下情況不準進行裝卸車作業:
雷雨天氣;大霧天氣;地面濕滑或結冰;發現油氣泄漏或區域內可燃氣體濃度超標;附近發生火災或50m內有明火作業;裝卸車設施有缺損或故障以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槽車超過有效檢驗期的;槽車的漆色、銘牌和標志不符和規定,或與所裝介質不符,或脫落不易識別的;滅火裝置及安全附件不全、損壞、失靈或不符和規定的;未判明裝過何種介質;罐體外觀檢查有缺陷,不能保證安全使用或附件有泄漏的;槽車無使用證,駕駛員或押運員無有效證件的;槽車罐體號碼與車輛號碼不符的;罐體與車輛之間的固定裝置不牢靠或已損壞的;罐內剩余壓力低于0.05MPa的。
9、裝卸槽(罐)車液相閥、槽車液相閥,排盡管內空氣后將兩者嚴密對接,然后接通氣相管閥。
10、與儲罐區裝卸車壓縮機崗位及時進行聯系。裝卸車開始時,要控制流速,不超過1m/s(通過儲罐液位計及泵壓判斷),而后逐漸升速,但最高不得超過2.5m/s。裝卸車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嚴密監視液位、流量,并隨時與罐區聯系。
11、在裝卸料過程中,作業人員及押運人員要始終堅守崗位,強化責任,遇有突發事件要及時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
12、高溫季節裝卸料時要避開高溫時段,在早晚進行。
13、凡出現雷雨。附近發生火災。氣體泄漏及其他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停止裝卸料作業。
14、在裝卸料時操作人員要嚴密注意儲罐液位,嚴禁超過安全警戒液位。
15、裝卸料完畢后,要將裝卸管管內余留物料回收泄壓。拆下靜電接地線后檢查現場,并在靜置5~10分鐘后方可啟動行車。車輛不得長時間逗留在裝卸車區。
16、按槽車證件上最大充裝量的85%充裝.
17、槽車裝卸完畢后,要進行下列檢查:
1、復檢充裝量;
2、各密封點是否泄漏;
3、檢查槽車壓力;
18、作好記錄,其內容包括槽車使用單位、車型、車號、充裝介質充裝量、充裝人、復檢人等。
19、靜置十分鐘,檢查槽車底部可燃氣體達標,啟動車輛拆除靜電接地線后,離開裝卸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