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磨磨輥軸承的安裝及維護使用2
2.3進行正確裝配的方法
在進行磨輥的裝配時,首先要將磨輥軸和磨輥軸承清洗干凈,對軸承原始徑向間隙進行檢測,根據原來的徑向間隙數據將軸承裝緊,然后進行軸承間隙的確定,在測定軸承間隙時,要將塞尺從兩個滾道塞入,并在沒有潤滑脂的情況下進行。在裝配的過程中,要在磨機內部溫度超過100℃的熱風工況下進行安裝,工作的過程中,磨輥的軸承需要保持良好的自由游隙,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求磨輥體內兩種大型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和雙列球面滾子軸承之間的自由游隙在常溫狀態下分別為0.38~0.50和0.60~0.76,根據這個要求,在進行軸承的實際組裝時,對磨輥體內軸承孔的直徑和兩種軸承外直徑的公差帶進行控制,組裝結束后,使用塞尺對兩個軸承之間剩余的游隙進行檢測,要求圓錐滾子的軸承為0.40~0.47mm,球面滾子的軸承分別為0.62~0.65mm左右,當磨輥體軸孔和軸承外徑的內徑盈量或軸承的內軸承和外徑的公差帶增大時,將會導致軸承的剩余游隙降低,對磨輥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1]。
3從案例看軸承的維護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3.1磨輥軸承的潤滑性要保持良好
在立磨磨輥運行的過程中,由于處于傾斜的狀態,軸承的一側會浸泡在油中,磨輥支架端的圓錐滾子軸承,從導線油葉片經過后,將油順利導入,在沖擊、高溫、重載和低速的環境下,很難形成良好的潤滑條件。遇到惡劣的環境時,會進一步對潤滑造成影響,經過實際應用證明,大部分磨輥軸承出現損壞都是因為對軸承進行潤滑時操作不正確,為了保證軸承可以正常運行,需要選擇正確的潤滑方法,潤滑油要適度。由于軸承潤滑油可以將接觸表面分離開來,具有防止腐蝕、降低摩擦、散熱等方面的功能,在選擇潤滑油型號時,要根據磨輥的工作溫度和工作荷載來進行潤滑油的選擇,由于磨輥軸承工作的過程中,工作荷載比較大,為了提高軸承的性能,潤滑油要使用相對黏度比較高的潤滑油。一般情況下,使用在100℃下,粘度仍然在90cst的潤滑油,通過形成具有足夠厚的的潤滑油膜,來提高磨輥軸承的使用年限[2]。
3.2確保磨輥軸承密封性
立磨磨輥在使用的過程中,磨輥的密封性會對磨輥軸承的使用壽命造成很大的影響,在裝配好立磨磨輥后,要進行磨輥軸承腔室進行打壓試驗,在試驗的過程中,壓力為0.05MPa,保壓的時間為半個小時,允許壓力降低到0.025MPa,進行密封性的試驗主要是為了使磨輥軸承腔保存一個良好的密封性,使用專門的旋轉油封進行磨輥軸承蓋的密封,而且還具有良好的防滲、潤滑作用,外側密封主要是為了防止粉塵、水和風進入,密封的氣體會從環形密封區溢出來,防止磨機中的粉塵進入到運動軸承的內部,在顆粒比較小的環境中進行工作時,如果密封被損壞,會有很多比較微小的硬質顆粒進入到軸承的內部,會導致軸承的工作環境惡化,使潤滑效果降低,甚至會導致軌道的表面有壓痕出現,起點受到腐蝕,甚至會導致滾到面出現剝落,軸承滾道在磨粒的影響下,會被磨損,甚至會導致軸承在短期內出現損壞解體的情況[3]。因此,密封部件的可靠性,是保證軸承壽命的基礎,立磨磨輥軸和密封結構耐磨襯套是使用”o”型密封圈進行密封的,而軸承蓋和耐磨襯套之間使用帶有彈簧圈的旋轉油封進行密封,使用隔環將兩個油封隔開,利用軸承蓋1上的油杯定期將ZL-3鋰基脂注入到旋轉油封中進行潤滑。
3.3控制和處理磨輥承油池的溫度
立磨磨輥在運行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軸承潤滑油池溫測溫電阻監控溫度,不可以隨意將磨輥軸承潤滑油池溫度控制連鎖摘掉,要保證控制邏輯的正確性,在任意一個溫度大于100℃時,測溫電阻會將警報發送到控制室,在溫度超過120℃時,磨機會自動將主電機停止,有的地方測溫電阻和主電機連鎖解除后,溫度控制值設定不正確,會動作軸承的保護失去,導致軸承損壞,當磨輥油池溫度過高的時候,在排除信號和測溫電阻元件完好的基礎上,要首先對磨輥的油質、油位等進行檢查,然后查看密封管路是否有漏風的情況出現[4],最后對限壓閥的完好性進行檢查,限壓閥主要是為了調節腔內的壓力,調定的限壓閥放氣壓力為0.07MPa,在腔內的壓力大于調定壓力的時候,為了確保腔中溫度和壓力的正常性,要將壓力氣體從限壓閥出口放出,在以上情況都排除后,要檢查磨輥軸承的內部,對球面滾動軸承的內圈和外圈、圓錐滾子軸承、保護圈、滾子體等位置的擦痕、研磨、磨損、裂紋、尺寸大小等進行檢查,并判斷軸承是否可以繼續使用,如果需要更換的要立即進行更換。
4結論
在立磨磨輥的使用過程中,除了需要注意上面的幾個方面外,還需要注意避免磨機出現復合超載、磨機振動過大、磨機提升過程中溫度升高過快等對磨輥使用壽命造成影響的因素出現,從而更好的對軸承進行維護,提升磨機的運轉效率。
篇2:軸承溝道磨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空轉試車,砂輪運轉速度應符合規定的線速度。
2.工作前或更換砂輪后,須先將砂輪頭開進去。調整好自動進刀的距離,再退出磨削位置,然后進行工作。
3.裝卸工件時,砂輪必須退到最后位置,以防磨手。
4.換工件時,必須停止機頭擺動。
5。第一次進給時,用—只手準備按退出按鈕。砂輪接近工作物約30毫米時,檢查有無危險,并往復兩次,察看機床各部情況。
6.自動吃刀不準用手搖,退刀時注意退刀手把。
7.胎具與工件桿,要有一定長度,不允許松動,以免工件崩出。頂尖與頂尖孔要相符。
8.產品不能擺放過高,防止傾倒。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軸承內徑磨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往復變向油閥要靈敏,安裝位置要適當,防止砂輪與工件、卡具碰撞。
2.檢查砂輪、工件時,不能靠近金剛石。安裝金剛石的螺釘要擰緊。
3.調整行程擋鐵,使磨削中的砂輪,從孔口退出量等于砂輪寬度的1/3至1/2。修整砂輪時,金剛石要緩慢進行并通過砂輪全部表面。換向不準時,要移動擋鐵。
4.用塞規或儀表測量工件時,必須在卡頭停止和砂輪退出后,才能進行測量。如塞規因太緊拿不下來時,應立即停車。
5.裝卸工件時防止砂輪磨手或砂輪失靈現象。
6.修整、更換砂輪應遵守磨工一般安全規程。
7.第一次進刀要用手搖,以免撞擊。工作中如發生砂輪破碎,應先停車。
8.產品不準擺放過高,以防傾倒。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