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東汽660MW超臨界空冷汽輪機安裝要點及實踐(2)

東汽660MW超臨界空冷汽輪機安裝要點及實踐(2)

2024-07-24 閱讀 9476

3.3汽缸(軸承座)標高調整汽輪機臺板采用砂漿墊塊支承方式,按東汽說明書要求:汽缸(軸承座)水平、標高需要調整時,可采取在臺板與砂漿墊塊之間加裝墊片的方法。蒲電#6機組施工時發現,每次標高、水平調整完緊固地腳螺栓時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除前軸承箱(10條)及中低壓軸承箱前部(4條)采用貫穿式地腳螺栓,地腳螺栓可以在基礎下部緊固外,低壓缸周圍(48+28=76條)及中低壓軸承箱(10+8=18條)、低壓間軸承箱(8+8=16條)、低壓后軸承箱(10+10=20條)部位地腳螺栓均有上部穿透式及沉孔式兩種形式的預埋地腳螺栓(如下圖1所示),這兩種預埋式地腳螺栓只能在上部緊固,而且沉孔式預埋地腳螺栓緊固時還必須將汽缸(軸承座)吊開。

為了迅速調整汽缸(軸承座)水平及標高,減少砂漿墊塊部位加裝墊片的次數,現場采取多點、多次測量的方法,減小測量誤差;吊開汽缸前在汽缸(軸承座)周圍架設百分表監視,確保下次汽缸吊入時與原位置吻合;螺栓緊固使用力矩扳手,保證各次緊固力矩均勻。采取以上措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除低壓缸后軸承座吊開三次外,其余均經兩次調整后即滿足要求。

同時應注意,現場在計劃安排汽缸(軸承座)找正工序的時間進度時,應充分考慮在砂漿墊塊部位加裝墊片時吊開汽缸及軸承座的影響。

3.4汽輪機合缸找中心傳統安裝過程中,只在半缸狀態下進行隔板中心、汽封間隙的調整;未考慮測量的半缸狀態與運行中的全缸狀態下隔板中心、汽封動靜間隙、動靜蒸汽流道等細微的差別。

對于超臨界汽輪機,由于蒸汽密度的增加,必須考慮蒸汽激振力的影響。為防止蒸汽激振力引起的低頻振動,在機組設計時首先考慮了調速器門開啟順序的關聯影響,即由于調節級噴嘴進汽的不對稱性,對軸承負荷及動特性的影響。在安裝階段則應重點考慮汽封動靜間隙漏汽氣流力的影響。

在超臨界660MW機組安裝中,東汽要求半缸狀態下拉鋼絲找中心后,再進行合缸狀態下拉鋼絲找中心,以測取半缸與全缸狀態下找中心數據的偏差值。

汽輪機隔板找中心及汽封間隙調整時,均應在考慮此半缸與全缸狀態下偏差值后,滿足東汽《主機證明書》的要求。

半缸與全缸狀態下中心偏差值測取,現場一般安排在汽缸上、下半合缸檢查中分面間隙、螺栓試裝的同時進行。

3.5推力軸承的修刮東汽660MW機組推力軸承由兩個旋轉推力盤和正、反向兩組推力瓦組成,每組推力瓦分為上、下個兩半環,推力盤表面經機加工及研磨形成光滑的平面,兩側推力瓦表面澆注有巴氏合金,并且推力盤表面為斜面,在旋轉推力盤和推力瓦之間形成油楔。

推力軸承安裝前要求用研磨板修正接觸寬度,使其接觸面超過設計寬度(外弧側24mm,內弧側8mm),同時接觸寬度也不應太寬,應滿足:

在接觸寬度滿足要求的前提下,要求用研磨板修正接觸面,在周向及徑向均成比例減少,扇形體斜面部分外側表面減少值0.15mm,內側表面減少值0.23mm以致使沿著設計接觸寬度和斜面之間的邊線減少值為0mm的圓滑傾斜,如上圖2所示。

現場修刮時,需特別注意接觸面與斜面之間過渡應光滑、連續、傾斜。

3.6轉子軸系的軸向定位如上圖2所示,鑒于作為軸向定位基準的推力軸承正、反向推力瓦均由上、下兩個半環組成,且每塊推力瓦塊的接觸寬度由扇形接觸面在周向及徑向均成比例減小,推力瓦塊呈彈性且收縮量較大,實際安裝中很難靠死工作側瓦塊;且推力軸承球面配合間隙為0~0.025mm,推力軸承內、外瓦套之間也會產生一定的相對軸向位移(說明書允許不大于0.13mm)。

現場推力軸承安裝及軸向定位推拉轉子時,除保證推拉力量(≈5t)符合要求外,在軸承座與外瓦套、內外瓦套之間、軸承座與汽缸、汽缸與轉子相對位置均架表監視,反復推拉,確認轉子軸向定位滿足要求。

各轉子與隔板軸向定位確認后,測量軸承座與各轉子聯軸器端面的距離(K值),在測量位置打上記號并做好書面記錄,作為扣蓋后從汽缸外部測量轉子軸向位置的依據。同時測量加工對輪墊片。

3.7轉子對輪連接軸系轉子各聯軸器中心容許偏差:軸心偏差及張口偏差均不大于0.02mm。聯軸器中心在找正后還應在扣蓋后及對輪連接前進行復查。轉子對輪的螺栓孔在制造廠內已經過鉸制,現場無需進行鉸孔工作。

按照東汽《安裝說明書》的要求:軸系各轉子聯軸器外表面上均標記有“G”,對輪連接時,應使相鄰轉子的“G”標記處互成180°分布。

實際安裝過程中,檢查制造廠并未在轉子聯軸器做出“G”標記。現場以兩相鄰轉子0°刻度標記互成180°分布作為轉子連接對正的基準。但低壓A、B間聯軸器按照此方法對正并臨時連接后晃度較大,后打開聯軸器按0°刻度標記對正進行連接,晃度滿足要求。

篇2:東汽660MW超臨界空冷汽輪機安裝要點及實踐(3)

東汽對蒲電三期工程#5、#6兩臺機組各轉子聯軸器均未做出“G”標記,為對輪接工作設置了障礙。建議同類型機組在制造廠總裝監造過程中,對此問題予以關注。

3.8高中壓缸支撐方式轉換該汽輪機高中壓缸采用上貓爪支承方式,即:機組安裝調整過程中由位于下貓爪部位的安裝墊片支撐,運行過程中由位于上貓爪部位的運行墊片支撐,轉換工作在扣蓋后進行。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DL5011-92》中2.9.6條要求“鑲配或倒換上貓爪墊塊時,都應用百分表監視貓爪的位置變化,一般應不大于0.02mm”,而東汽《安裝說明書》未給出明確要求。

蒲電#6汽輪機扣蓋后,在高中壓缸由下貓爪支撐的情況下測繪并加工好運行墊片,但在隨后由下貓爪支撐轉換為上貓爪支撐的過程中發現:轉換前后,貓爪位置架設的百分表變化不超過0.02mm,但是汽封口處的中心變化達到了0.24mm(調速端)與0.26mm(電機端)。即轉換為上貓爪支撐后,汽缸發生了約0.25mm的下沉(汽封口處)。以上數據經多次測量,排除了測量因素的影響。

針對此情況,在與東汽廠代表及業主共同分析后認為:《規范》2.9.6條是具有一般性的要求,而東汽660MW汽輪機上缸貓爪懸伸部位剛性較差,因而由下貓爪支撐轉換為上貓爪支撐后產生汽缸下沉。汽缸下沉后,汽封動靜間隙將與設計值產生較大的偏差,高中壓缸動、靜部分蒸汽流道也會產生細微的錯位,這些均是誘發蒸汽激振力產生的重要因素。最終決定“保證轉換前后汽封口處的中心變化不大于0.02mm”。現場在對高中壓缸四個上貓爪增加0.30mm墊片后,汽封口處中心恢復至轉換前狀態。

3.9外部管道與汽缸連接為減少外部管道安裝對汽輪機的影響,所有與汽輪機連接的管道均須在汽輪機扣蓋前連接完成,特別應注意低壓缸與排汽裝置、主蒸汽導汽管與高中壓缸、冷段再熱管道與高中壓缸、中聯門與高中壓缸、各抽汽管道與汽缸的連接。針對以上管道與汽缸的連接,需制定詳細的對口、焊接、熱處理以及防止產生應力的措施,以盡可能減少管道安裝時對汽缸產生附加應力。現場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與汽缸連接的所有管道施工前交底時強調不得進行強制性對口,不得將起吊管道的倒鏈鋼絲繩直接懸掛在汽缸、軸承座上。導汽管道安裝時還專門制作了吊裝托架。

②管道對口及焊接前,在汽缸四個貓爪處(軸向、橫向和垂直方向)架設百分表,全程監護對口及焊接過程中汽缸的變化和位移,當汽缸貓爪處任何一塊百分表位移變化超過0.03mm時,立即暫停焊接,待恢復原狀后再進行施焊。

③高、中壓導汽管安裝時汽缸左右兩側對口、焊接及熱處理必須同時對稱進行,且不允許將管道應力集中在與汽缸連接的最后一道焊口處。

④高壓導汽管法蘭螺栓緊固工作應在與汽缸連接的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前完成。

⑤所有與軸承座連接的管道安裝時也必須架表全程監護,確保不對軸承座產生附加應力。

4汽輪機的安裝效果

蒲城電廠#6機組從首次沖轉至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結束、熱態移交電廠商業運行,歷時12天時間,創造了我公司歷史上的最好成績,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機組168小時整套試運期間運行平穩,汽輪機振動優良,各軸瓦及推力瓦鎢金溫度、回油溫度,軸封蒸汽壓力、溫度均達到設計要求。試運行期間,機組進行了50%、100%甩負荷試驗,發電機漏氫試驗,真空嚴密性試驗、汽機超速試驗等,均達到優良質量標準。168小時試運期間機組最大負荷670MW。

表1、2列出了蒲電#6機組168試運期間額定工況時的軸振和瓦溫數據,其中軸振的報警值為125μm,支持軸瓦瓦溫報警值115℃,推力軸瓦瓦溫報警值110℃。從這些運行數據來看,蒲城#6汽輪機的安裝質量達到了優良水平。

5結論

通過安裝測量數據和機組運行各項指標來看,此次汽輪機安裝,從砂漿墊塊制作、水平面找正、汽缸(軸承座)標高調整、汽輪機合缸找中心、推力軸承的修刮、轉子軸系的軸向定位、轉子對輪連接、高中壓支撐方式轉換以及外部管道連接等各環節采取的方法、措施科學合理、效果明顯,值得在后續的施工中推廣,以提高安裝效率和運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