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東汽660MW超臨界空冷汽輪機安裝要點及實踐(3)

東汽660MW超臨界空冷汽輪機安裝要點及實踐(3)

2024-07-24 閱讀 6867

東汽對蒲電三期工程#5、#6兩臺機組各轉子聯軸器均未做出“G”標記,為對輪接工作設置了障礙。建議同類型機組在制造廠總裝監造過程中,對此問題予以關注。

3.8高中壓缸支撐方式轉換該汽輪機高中壓缸采用上貓爪支承方式,即:機組安裝調整過程中由位于下貓爪部位的安裝墊片支撐,運行過程中由位于上貓爪部位的運行墊片支撐,轉換工作在扣蓋后進行。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DL5011-92》中2.9.6條要求“鑲配或倒換上貓爪墊塊時,都應用百分表監視貓爪的位置變化,一般應不大于0.02mm”,而東汽《安裝說明書》未給出明確要求。

蒲電#6汽輪機扣蓋后,在高中壓缸由下貓爪支撐的情況下測繪并加工好運行墊片,但在隨后由下貓爪支撐轉換為上貓爪支撐的過程中發現:轉換前后,貓爪位置架設的百分表變化不超過0.02mm,但是汽封口處的中心變化達到了0.24mm(調速端)與0.26mm(電機端)。即轉換為上貓爪支撐后,汽缸發生了約0.25mm的下沉(汽封口處)。以上數據經多次測量,排除了測量因素的影響。

針對此情況,在與東汽廠代表及業主共同分析后認為:《規范》2.9.6條是具有一般性的要求,而東汽660MW汽輪機上缸貓爪懸伸部位剛性較差,因而由下貓爪支撐轉換為上貓爪支撐后產生汽缸下沉。汽缸下沉后,汽封動靜間隙將與設計值產生較大的偏差,高中壓缸動、靜部分蒸汽流道也會產生細微的錯位,這些均是誘發蒸汽激振力產生的重要因素。最終決定“保證轉換前后汽封口處的中心變化不大于0.02mm”。現場在對高中壓缸四個上貓爪增加0.30mm墊片后,汽封口處中心恢復至轉換前狀態。

3.9外部管道與汽缸連接為減少外部管道安裝對汽輪機的影響,所有與汽輪機連接的管道均須在汽輪機扣蓋前連接完成,特別應注意低壓缸與排汽裝置、主蒸汽導汽管與高中壓缸、冷段再熱管道與高中壓缸、中聯門與高中壓缸、各抽汽管道與汽缸的連接。針對以上管道與汽缸的連接,需制定詳細的對口、焊接、熱處理以及防止產生應力的措施,以盡可能減少管道安裝時對汽缸產生附加應力。現場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與汽缸連接的所有管道施工前交底時強調不得進行強制性對口,不得將起吊管道的倒鏈鋼絲繩直接懸掛在汽缸、軸承座上。導汽管道安裝時還專門制作了吊裝托架。

②管道對口及焊接前,在汽缸四個貓爪處(軸向、橫向和垂直方向)架設百分表,全程監護對口及焊接過程中汽缸的變化和位移,當汽缸貓爪處任何一塊百分表位移變化超過0.03mm時,立即暫停焊接,待恢復原狀后再進行施焊。

③高、中壓導汽管安裝時汽缸左右兩側對口、焊接及熱處理必須同時對稱進行,且不允許將管道應力集中在與汽缸連接的最后一道焊口處。

④高壓導汽管法蘭螺栓緊固工作應在與汽缸連接的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前完成。

⑤所有與軸承座連接的管道安裝時也必須架表全程監護,確保不對軸承座產生附加應力。

4汽輪機的安裝效果

蒲城電廠#6機組從首次沖轉至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結束、熱態移交電廠商業運行,歷時12天時間,創造了我公司歷史上的最好成績,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機組168小時整套試運期間運行平穩,汽輪機振動優良,各軸瓦及推力瓦鎢金溫度、回油溫度,軸封蒸汽壓力、溫度均達到設計要求。試運行期間,機組進行了50%、100%甩負荷試驗,發電機漏氫試驗,真空嚴密性試驗、汽機超速試驗等,均達到優良質量標準。168小時試運期間機組最大負荷670MW。

表1、2列出了蒲電#6機組168試運期間額定工況時的軸振和瓦溫數據,其中軸振的報警值為125μm,支持軸瓦瓦溫報警值115℃,推力軸瓦瓦溫報警值110℃。從這些運行數據來看,蒲城#6汽輪機的安裝質量達到了優良水平。

5結論

通過安裝測量數據和機組運行各項指標來看,此次汽輪機安裝,從砂漿墊塊制作、水平面找正、汽缸(軸承座)標高調整、汽輪機合缸找中心、推力軸承的修刮、轉子軸系的軸向定位、轉子對輪連接、高中壓支撐方式轉換以及外部管道連接等各環節采取的方法、措施科學合理、效果明顯,值得在后續的施工中推廣,以提高安裝效率和運行指標。

篇2:超超臨界鍋爐防磨防爆技術措施

?針對超超臨界鍋爐可能發生的四管泄漏型式與原因,可以對不同型式的爆管采取以下措施。

1.節流孔堵塞

?為防止節流孔堵塞,必須在鍋爐選型、制造控制、安裝、調試、運行與維護中采取以下措施。

1.1.?選型

?在鍋爐選型時應盡量要求鍋爐廠少設計節流孔調節阻力的結構。如果必須設計應控制節流孔尺寸不能過小。安裝節流孔的換熱管應設計在集箱上部進汽,減少雜物進到節流孔的幾率。節流孔結構盡量不采用節流短管結構,可以考慮在集箱開孔時平衡換熱管阻力。在水冷壁進口處安裝節流孔時,應將集箱出水口設計在上部,宜在集箱端部設置捕積雜物的結構。

1.2.?制造控制

?制造檢驗時應注意清理干凈加工雜物與屑末,清除干凈銹皮、焊渣。按工藝要求進行防腐保護和密封。在運輸與儲存過程中注意按要求儲存和密封。

1.3.?安裝

?在安裝過程中注意清除干凈制造遺留的雜物和內壁氧化皮,對鍋爐系統及其附屬系統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該防腐應防腐,該保護應進行保護,該酸洗的應該進行酸洗。防止處理不當引起管道內積聚雜物和銹皮、氧化皮等。在安裝密封時應注意檢查管道內雜物清理狀況,盡量降低系統內積存雜物的可能。

1.4.調試

?在調試過程中應改善鍋爐沖管效果,對于有節流孔結構的鍋爐不宜完全采用穩壓沖管的方式,建議采用降壓沖管或穩壓沖管與降壓沖管結合的方式,增大沖管系數,提高沖管質量。在每階段沖管結束后打開有節流孔的受熱面進口集箱,對積存的雜物進行人工清理。

1.5.運行

?在運行過程中加強對壁溫監測,盡早發現節流孔堵塞現象。

1.6.?維護

?在鍋爐檢修時對節流孔及其進口集箱進行檢查與清理,重點檢查聯箱和管道的盲端等死角區域。同時對節流孔結構受熱面上游的受熱面出口集箱進行清理。增加換熱管壁溫測點,增加堵塞后能被發現的可能。如果某個受熱面堵塞過多時可考慮在進口集箱進汽管安裝濾網,并對濾網定時清理。

2.氧化皮脫落

?對于氧化皮脫落主要在設備選型,運行與維護上采取以下措施。

2.1.設備選型

在設備選型上主要是審核鍋爐廠高溫受熱面材料設計是否合適,在選用高溫受熱面管材時除考慮高溫強度、材料組織與性能變化外,還應當重點考慮材料抗高溫氧化性能。超超臨界鍋爐大量采用國外進口不銹鋼,國內沒有這方面的使用經驗,國外對這些管材的使用經驗也有限,沒有完全掌握其各方面的性能。其性能數據也不斷修正。對高溫受熱面管材選用時建議采用以下原則。

(1)對于運行經驗少的管材選用時應相對保守,選用材料時應選高一個等級的材料。

(2)盡量選用國內運行經驗較多的材料,少選或不選運行經驗很少的新材料。

(3)一根換熱管盡量采用二種以下的材料,不宜采用很多種材料。

(4)換熱管內經盡量選用一致,避免過多的變徑結合面造成堵塞。

?在設計上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調溫手段和旁路容量選擇,從防止氧化皮大尺寸脫落的角度看,不宜選擇無旁路系統。對噴水減溫器的選擇特別應注意其漏流問題,不能選擇漏流量大的減溫水調節閥(不論在高壓或低壓)。

2.2.運行

?在運行中防止氧化皮大尺寸脫落是減少氧化皮堵塞最重要的環節。我們在2003年就提出了一些措施,今天我們看到很多電廠都采取了類似的措施來防止氧化皮堵塞。

?(1)在鍋爐停爐時應避免鍋爐快速冷卻,降低換熱管壁溫降低速率。同時避免在低負荷投用減溫水。

?(2)在鍋爐啟動過程中盡量早地投用啟動旁路,縮短換熱管內“U”型彎內積水的蒸干溫升時間。

?(3)在沖轉和初始升負荷期間,采用帶旁路啟動,盡量建立較大的主蒸汽流量,同時提高沖轉及并網時蒸汽參數。

?(4)在剛并網時,減小機組升負荷速度,降低主蒸汽溫度升溫速率。防止主蒸汽升溫過快影響汽輪機運行安全而在很低負荷時投用減溫水。

?(5)注意在機組開始升負荷時應保證蒸汽流量的同步增加,避免出現蒸汽流量不增加,蒸汽溫度快速增加的現象。

?(6)在第一次投粉時,盡量減少磨煤機初始給煤量,同時減慢磨煤機給煤量增加的速率,減緩機組升負荷速度。

?(7)開始投減溫水降溫時,應嚴格控制減溫水流量,控制屏過與高過進口汽溫有一定的過熱度。如果減溫水調門漏流量大,必須避免在低負荷時投用減溫水。

?(8)建議首次投用減溫水時,盡量投一級減溫水,不要同時投一級減溫水與二級減溫水。

?(9)若開始投減溫水時減溫水量難以控制,建議增加容量小、低蒸汽流速狀況下霧發好的啟動旁路減溫器。

?(10)建議每次啟動時,帶負荷至機組一半負荷時,應保持一段時間采用低參數振蕩負荷運行方式。之后較長時間運行在2/3~3/4?負荷區,并采用大流量、低參數運行方式,最好蒸汽流速能超過滿負荷運工況;由于氧化皮的堵塞是一個亞穩態結構,擾動有可能將這種亞穩定狀態破壞,可以在此負荷范圍內采用蓄壓變負荷或者同時采用調節旁路等措施,采用較大流量擾動等類似沖管方式沖洗換熱管內可能存在的氧化皮搭橋現象。

?(11)建議增加鍋爐高過、屏過與高再等高溫受熱面出口壁溫監測點,防止運行中換熱管超溫,同時也能使換熱管堵塞現象盡可能多地被監測到。

?(12)在運行過程中加強壁溫監視,做好燃燒調整工作,減少高溫受熱面換熱管的壁溫偏差。防止個別換熱管超溫運行,內壁氧化皮生成速率大大加快。

?(13)特別提醒的是在機組搶修事故時應注意氧化皮脫落問題。應注意控制鍋爐蒸汽溫降速率;維持正常的悶爐時間,不能過早進行通風冷卻。防止因搶修一次事故引起另外的一次或多次事故。

2.3.?維護

在維護過程中主要是檢測內壁氧化皮厚度和氧化皮脫落后堆積狀況,清理堵塞在換熱管內的氧化皮,同時維護好壁溫測點與減溫水調節閥門。

3.水冷壁、包覆管鰭片焊縫拉裂泄漏

(1)制造廠鰭片焊縫端部檢查發現存在裂紋、未熔合和深度大于等于0.5mm?的咬邊及其他易引起應力集中的尖銳缺陷,均需打磨補焊,并采取圓滑過渡處理。

(2)考慮在安裝鰭片和制造廠鰭片交接部位的鰭片中部開膨脹縫,安裝補板側開至一半位置,端部需打止裂孔,制造廠鰭片管中間安裝拼縫如已開裂,可不補焊,否則建議開膨脹縫,為防止裂紋向管子延伸,可繼續在膨脹縫前端磨出導向槽。

(3)檢查修復溢流水箱及平衡水箱。防止水位過低。選型時盡量選用撈渣機等連續出渣方式。

(4)適當縮短出渣時間,防止出現堆渣現象;可在下彎頭區域的鰭片上加裝測溫元件,控制使渣斗內熱負荷不至于過高。

(5)使用恰當的固定方式在渣斗上部的寬鰭片管表面加裝保溫澆注料,使其不易損壞和大面積的剝落。

?對于渣斗水封板吊耳焊縫拉裂應采取以下措施

(6)對彎頭等密封焊縫端部、吊耳板拼接處,檢查發現裂紋或咬邊等及時消缺。

(7)吊耳板拼接焊縫凡采取不開坡口單面焊的,均需采取雙面焊或單面全焊透形式。

(8)檢查水封板與吊耳間螺栓連接處是否存在卡澀現象,腰形孔預留膨脹間隙是否足夠。

(9)最好對水封板吊耳與水冷壁的密封連接方式進行改造,盡量不要直接與水冷壁管進行焊接。

4.異種鋼焊接接頭早期失效

(1)首先在設計上,盡量避免使用奧氏體和鐵素體類鋼的異種鋼焊接接頭,確實無法避免時,應盡量使異種鋼焊接接頭位于低應力區。

(2)建議在今后異種鋼接頭的焊接嚴格按規范要求操作,確保根部焊接質量。

(3)建議TP347H/T91異種鋼接頭應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焊后熱處理。熱處理一般應先冷卻至100℃左右,然后進行760℃左右的高溫回火。

(4)提高異種鋼焊接接頭對未焊透、咬邊等缺陷的驗收要求。建議新建機組異種鋼接頭在安裝前應擴大無損檢測抽檢比例,重點檢查焊縫熔合線及根部焊接缺陷。

(5)針對異種鋼接頭容易發生早期失效的特點,異種鋼接頭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應列為檢查重點。可采用100%宏觀加10%射線或超聲波檢測的檢查比例。

5.不銹鋼溫度測點焊縫頻繁開裂

(1)在現場能夠進行熱處理的條件下,應盡量選用與母材相近的焊接材料進行施焊。因此,從焊接角度上考慮,為保證焊接接頭的組織與性能,建議在今后的檢修中,將不銹鋼溫包或管座更換為與母管同組別的材料。

(2)更換時,如原始測點結構型式為騎座式,建議采用溫包與管座焊接,管座與母管焊接的接頭型式進行,而不采用溫包直接焊在母管的接頭型式。

(3)對于此類異種鋼焊接接頭,即使采用Ni基填充金屬,P91鋼側也要嚴格按照P91鋼的焊接工藝要求進行熱處理。

(4)加強對此類焊接接頭的定期檢查,對于插入式焊接結構,除進行表面無損檢測外,還應采用超聲波方法對焊縫坡口面積性缺陷進行監測。

6.再熱器小R急彎彎頭不等厚對接接頭斷裂

(1)該類型焊接接頭有條件盡量全部更換;

(2)不等厚對接接頭設計加工時應盡量減小焊接接頭處的應力集中,如壁厚過渡區宜盡量遠離焊縫。

(3)制造過程中應加強對內鏜管子坡口實際加工尺寸的驗收,嚴格控制內鏜處管子的內徑、壁厚及偏心等。

(4)提高焊接質量,特別是要注意打底焊道的成形控制。

7.集箱疏水管與放空氣管積水熱疲勞

(1)放空氣管等小管安裝布置時應充分考慮盡量縮短露天布置的長度,盡量采取回熱、伴熱措施,如可以考慮穿過爐頂大包箱或與蒸汽管道并行等。

(2)可以考慮在靠近集箱的合適位置設置一次門。

(3)運行維護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定期疏水措施。

(4)檢修時,加強對此類管座內外壁的檢查,加強對此類管道的保溫檢查和維護。

(5)對發現大管道或聯箱內壁熱疲勞裂紋嚴重時,盡量采取局部更換問題管段的方法解決,如換管確有困難,才可考慮擴孔挖除嚴重裂紋部位,重新設計變徑加強管座的辦法。

(6)一旦發現此類問題,應考慮加強小管道的保溫和伴熱,必要時對管線布置進行改造。

8.熱膨脹受限導致應力集中部位疲勞失效

(1)首先分析焊接工藝有無問題,如焊接材料是否用錯,組焊時是否未預留足夠膨脹間隙等。

(2)對三通焊縫裂紋位置、重復性以及結構柔性等進行分析,如出現以上案例的特征,建議對管系布置進行局部改造,如上例中可將兩路疏水管匯合三通移至一兩個彎頭之后,以增加管系柔性。

(3)從增加管道柔性的角度出發,合理調整管道走向和支吊架布置。

(4)更換或改善管座變徑部位的應力集中情況。

9.T91、T23材料管子安裝焊接接頭頻繁開裂泄漏

(1)加強基建時的全面焊接質量管理,焊接質量監理到位,實際施焊時嚴格執行焊接工藝。

(2)加強焊接質量驗收,嚴格控制根部過燒和未焊透缺陷。

(3)一旦發現存在此類焊接質量問題,應充分利用檢修機會,加強宏觀檢查和無損探傷抽查。

(4)由于現場檢驗條件限制,不能滿足100%射線檢驗,應采用射線與超聲波相結合的原則。

(5)為了提高裂紋檢出率,射線檢驗時應注意控制傾斜透照角度不宜過大。

六、結論

?為了加強電廠防磨防爆工作,降低超超臨界機組的四管泄漏事故,在機組選型,制造監督,調試與運行維護上采取以下措施。

1.?機組選型

(1)注意鍋爐受熱面材料選擇,對使用經驗較少的新材料降低一個檔次使用;

(2)注意設計中盡量不要采用節流孔結構,即使選用也應限制節流孔徑不能過小;

(3)結構中應盡量避免使用奧氏體和鐵素體類鋼的異種鋼焊接接頭,確實無法避免時,應盡量使異種鋼焊接接頭位于低應力區;

(4)對冷灰斗水冷壁采用寬鰭片結構的盡量選用撈渣機等連續出渣方式。

2.制造監督

(1)對容易失效的焊接必須選用科學的焊接工藝,并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施焊;

(2)加強聯箱或管道與三通對接焊縫的焊接質量控制和檢驗;

(3)加強大型鑄件如閥體、三通的驗收檢查,對重要設備最好采取駐廠監造形式;

(4)加強高強度鋼T/P91和T23管子焊接接頭的焊接質量控制和檢驗,采用科學的檢測手段和方法;

(5)加強水冷壁和包覆過熱器鰭片焊接質量的檢查,嚴格控制漏焊、虛焊、過燒和咬邊等缺陷,杜絕隨意在管子上焊接承力或影響膨脹的附件;

(6)提高設備內部清潔度的控制要求,原材料內壁應清潔,注意防止儲運過程中長期露天放置導致設備內部生銹,制造過程中對鉆孔、切割、打磨等工序結束后均應進行清理。

3.安裝

(1)應注意對安裝焊接工藝的審查,確保嚴格按照工藝要求施焊;

(2)對易失效結構進行重點檢查,按要求的方法與手段進行檢驗,檢驗時應注意方法的有效性;

(3)加強機爐外管道安裝時的管線布置的現場審查,注意保證管系的柔性及注意防止疏水水位過高或冷凝水回流導致高溫部件產生熱疲勞;

(4)加強對安裝驗收,并對設計合理性進行審查,防止出現很不合理的設計通過驗收。

(5)注意檢查清理制造和輸運儲存過程遺留的雜物,在安裝過程中對鉆孔、切割、打磨等工序結束后均應進行清理,聯箱封口前應履行內部清潔度驗收手續。

(6)注意對鍋爐系統的處理,該防腐應防腐,該保護應進行保護,該酸洗的應該進行酸洗。防止處理不當引起管道內積聚雜物和銹皮、氧化皮等。

(7)在安裝時加強鍋爐保溫檢查,特別是集箱疏水管及放空氣管等容易發生積水的小管道。

4.調試

(1)對有節流孔結構的鍋爐建議采用降壓沖管或穩壓沖管與降壓沖管結合的方式,增大沖管系數,提高沖管質量;

(2)超(超)臨界鍋爐需酸洗、沖管結束及首次試運行(注:鍋爐首次啟動最好不要帶滿負荷)后應對聯箱和節流孔處進行檢查。并注意對系統內焊渣、泥沙、金屬碎屑類雜物的清理。

5.運行

(1)應加強超溫管理。監督超溫預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切實做好金屬超溫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

(2)應進一步關注鍋爐汽水品質以及爐管結垢情況,防止大面積應力腐蝕等缺陷產生危害設備運行安全;

(3)做好燃燒調整,降低鍋爐煙氣溫度分布偏差。降低受熱面壁溫偏差;

(4)控制鍋爐升降負荷速率,防止受熱面壁溫發生大幅度波動和瞬間波動。加強蒸汽溫度控制,防止很低負荷時投用堿溫水。

6.維護

(1)對易失效的部位、焊接接頭和結構加強檢查,選擇有效的檢測手段和方法;

(2)加強對內壁氧化皮厚度和氧化皮脫落后堆積狀況的檢查;

(3)加強對有節流孔結構的受熱面進口集箱及其上游出口集箱檢查與清理,加強對小直徑節流孔處雜物檢

查;

(4)加強壁溫測點維護,保證運行人員監視需要。

(5)加強鍋爐受熱面,集箱及相關管系的膨脹檢查,防止膨脹不暢發生拉裂。

(6)加強受熱面防磨防爆檢查,盡早暴露缺陷,減少泄漏和爆管損失。

(7)做好設備改造,提高設備安全水平。

篇3:東汽660MW超臨界空冷汽輪機安裝要點及實踐(3)

東汽對蒲電三期工程#5、#6兩臺機組各轉子聯軸器均未做出“G”標記,為對輪接工作設置了障礙。建議同類型機組在制造廠總裝監造過程中,對此問題予以關注。

3.8高中壓缸支撐方式轉換該汽輪機高中壓缸采用上貓爪支承方式,即:機組安裝調整過程中由位于下貓爪部位的安裝墊片支撐,運行過程中由位于上貓爪部位的運行墊片支撐,轉換工作在扣蓋后進行。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DL5011-92》中2.9.6條要求“鑲配或倒換上貓爪墊塊時,都應用百分表監視貓爪的位置變化,一般應不大于0.02mm”,而東汽《安裝說明書》未給出明確要求。

蒲電#6汽輪機扣蓋后,在高中壓缸由下貓爪支撐的情況下測繪并加工好運行墊片,但在隨后由下貓爪支撐轉換為上貓爪支撐的過程中發現:轉換前后,貓爪位置架設的百分表變化不超過0.02mm,但是汽封口處的中心變化達到了0.24mm(調速端)與0.26mm(電機端)。即轉換為上貓爪支撐后,汽缸發生了約0.25mm的下沉(汽封口處)。以上數據經多次測量,排除了測量因素的影響。

針對此情況,在與東汽廠代表及業主共同分析后認為:《規范》2.9.6條是具有一般性的要求,而東汽660MW汽輪機上缸貓爪懸伸部位剛性較差,因而由下貓爪支撐轉換為上貓爪支撐后產生汽缸下沉。汽缸下沉后,汽封動靜間隙將與設計值產生較大的偏差,高中壓缸動、靜部分蒸汽流道也會產生細微的錯位,這些均是誘發蒸汽激振力產生的重要因素。最終決定“保證轉換前后汽封口處的中心變化不大于0.02mm”。現場在對高中壓缸四個上貓爪增加0.30mm墊片后,汽封口處中心恢復至轉換前狀態。

3.9外部管道與汽缸連接為減少外部管道安裝對汽輪機的影響,所有與汽輪機連接的管道均須在汽輪機扣蓋前連接完成,特別應注意低壓缸與排汽裝置、主蒸汽導汽管與高中壓缸、冷段再熱管道與高中壓缸、中聯門與高中壓缸、各抽汽管道與汽缸的連接。針對以上管道與汽缸的連接,需制定詳細的對口、焊接、熱處理以及防止產生應力的措施,以盡可能減少管道安裝時對汽缸產生附加應力。現場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與汽缸連接的所有管道施工前交底時強調不得進行強制性對口,不得將起吊管道的倒鏈鋼絲繩直接懸掛在汽缸、軸承座上。導汽管道安裝時還專門制作了吊裝托架。

②管道對口及焊接前,在汽缸四個貓爪處(軸向、橫向和垂直方向)架設百分表,全程監護對口及焊接過程中汽缸的變化和位移,當汽缸貓爪處任何一塊百分表位移變化超過0.03mm時,立即暫停焊接,待恢復原狀后再進行施焊。

③高、中壓導汽管安裝時汽缸左右兩側對口、焊接及熱處理必須同時對稱進行,且不允許將管道應力集中在與汽缸連接的最后一道焊口處。

④高壓導汽管法蘭螺栓緊固工作應在與汽缸連接的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前完成。

⑤所有與軸承座連接的管道安裝時也必須架表全程監護,確保不對軸承座產生附加應力。

4汽輪機的安裝效果

蒲城電廠#6機組從首次沖轉至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結束、熱態移交電廠商業運行,歷時12天時間,創造了我公司歷史上的最好成績,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機組168小時整套試運期間運行平穩,汽輪機振動優良,各軸瓦及推力瓦鎢金溫度、回油溫度,軸封蒸汽壓力、溫度均達到設計要求。試運行期間,機組進行了50%、100%甩負荷試驗,發電機漏氫試驗,真空嚴密性試驗、汽機超速試驗等,均達到優良質量標準。168小時試運期間機組最大負荷670MW。

表1、2列出了蒲電#6機組168試運期間額定工況時的軸振和瓦溫數據,其中軸振的報警值為125μm,支持軸瓦瓦溫報警值115℃,推力軸瓦瓦溫報警值110℃。從這些運行數據來看,蒲城#6汽輪機的安裝質量達到了優良水平。

5結論

通過安裝測量數據和機組運行各項指標來看,此次汽輪機安裝,從砂漿墊塊制作、水平面找正、汽缸(軸承座)標高調整、汽輪機合缸找中心、推力軸承的修刮、轉子軸系的軸向定位、轉子對輪連接、高中壓支撐方式轉換以及外部管道連接等各環節采取的方法、措施科學合理、效果明顯,值得在后續的施工中推廣,以提高安裝效率和運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