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否決和激勵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否決和激勵
9.5成本否決和激勵
標準條文
組織應建立適宜的成本否決和激勵機制,以支持成本管理體系、成本發生過程和成本水平的持續改進。應制定、執行和保持文件化的成本否決和激勵方案,并確保:
a)職責和權限得到規定和履行;
b)成本否決和激勵的范圍、內容、時機、方式、方法、條件、程序和準則得到規定和實施。
目的和意圖
成本否決和激勵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和支持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以及成本管理體系和成本水平的持續改進,體現成本管理在組織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地位,提高組織全體人員的成本意識和成本控制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本要素條款給出了成本否決和激勵的要求。
理解要點
●組織應建立適宜的成本否決和激勵機制,以支持成本管理體系、成本發生過程和成本水平的持續改進。應制定、執行和保持文件化的成本否決和激勵方案,并確保:
a)職責和權限得到規定和履行;
b)成本否決和激勵的范圍、內容、時機、方式、方法、條件、程序和準則得到規定和實施。
●成本否決(CCA2101:2008標準第2.6.21條)是指用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的非預期結果來否定其他方面的業績。成本否決是組織深化成本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實行成本否決以成本作為組織業績的最終評價指標是組織強化成本控制的一種管理機制。組織實行成本否決的實質就是追求經濟效益,用效益說話;成本否決的指導思想就是講求代價,效益第一。任何工作或活動都不能脫離成本和效益這個綱。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經濟效益,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提高成本、損失效益,即使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業績也是違背組織最終目的的,是不可取的。組織實行成本否決有利于促進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人員的成本意識和對成本的重視程度;有利于控制成本、降低成本,實現成本目標和提高經濟效益。
●成本否決的內容通常應體現在成本管理制度中,應按制度規定實施考核,并保持透明、堅定和一視同仁,做到客觀、公正、公平和公開,這樣才能達到成本否決的促進作用和效果。
●一般情況下“非預期結果”指的是:未實現成本目標、未控制和消除提高成本因素、未實現成本計劃、超出動量標準、超出資源預算等(不限于此)。
●成本激勵(CCA2101:2008標準第2.6.22條)是指激發和鼓勵成本改進的手段。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成本否決和激勵涉及所有其他體系要素條款,是保證、支持和促進成本管理體系所有要素條款有效實施的活動。
篇2:成本核算員安全生產職責
1、遵守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安全生產政策,嚴格執行上級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按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負責統計與核算機械單機成本;
3、負責編制單機成本報表、非計劃修理質量分析表、機械高值材料消耗報表等;
4、負責裝卸機械輔助生產費用、車間費用的分類、統計、核算工作;
5、負責編制輔助生產成本報表和機械成本總表;
6、負責編報機械維修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7、負責登記機械變動情況;
8、按照要求,按時報送或提供各類報表;
9、負責本崗位責任范圍內安全、防火及衛生工作;
10、積極主動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篇3:酒店康樂中心成本管理制度
酒店康樂中心成本管理制度
1、部門實行成本費用管理責任制,部門經理應對本部門的成本費用負責。
2、成本費用是指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項成本與費用,應做好營業成本和費用的預測,并與各項營收、經營毛利率相銜接。
3、經營預算中的成本費用控制,應落實到各部位,并與考核和獎懲掛鉤。各部位要對員工進行教育,使每個員工明確成本費用控制目標,不斷提高員工的成本核算意識;同時要結合日常的經營活動經常檢查成本費用執行情況,嚴格控制在計劃范圍內的正常開支。
4、結合部門經濟活動分析,對月度、季度的成本費用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影響成本費用的各項因素和在成本管理上的薄弱環節,研究和提出改進措施和方法,進一步探索降低成本費用的途徑,保證計劃目標的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