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煉鐵廠施工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確保人身安全、設備運轉正常,有效規范在煉鐵廠區域內施工作業。
2適用范圍
廠屬各工段、科室及所有在煉鐵廠區域內施工作業的隊伍。
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技術開發項目,改造性大修項目,大、中、維修項目,環保項目及市政建設項目等。
3引用文件
本文件發布時,所引用文件均為有效版本,所有文件均會被修訂,使用本文件的各單位應使用文件的最新有效版本。
4定義
本文件采用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的定義。
5職責
5.1本規程由工程技術員編寫,由廠領導審批。
5.2由各工段、直屬領導負責執行。
5.3設備科監督、考核。
5.4本規程需修訂、更改要上報設備科。
6內容及要求
6.1外工在煉鐵廠施工過程中,施工所在工段管轄區域的工段將作為第一項目管理單位,負責施工期間施工隊伍的區域性管理。
6.2沒有接到施工通知的工段有權阻止外工在管轄區域內的一切活動。
6.3接到設備科通知施工,準備施工前工段要對施工的范圍進行劃定界線。
6.4項目管理單位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管理,包括施工質量、安全、工程記錄等。
6.5工程完工后,由項目管理單位提出驗收,并附有工程記錄材料,方可驗收,驗收時必須有項目管理單位的主要領導簽字認可,設備科方可進行結算。
6.6在煉鐵廠內進行施工作業的人員,必須首先到煉鐵廠設備科報到登記,帶全各種證明和作業文件,包括:營業證、稅務登記證、安全許可證、經營范圍許可證、公司安全培訓證等各種證件,不具有法人資格的要帶有法人委托書。
6.7施工作業準備過程前,必須有設備科的許可確認及設備科下發的開工通知單,由設備科介紹到項目管理單位及廠安全生產科學習有關的安全知識。
6.8施工作業準備過程中,材料堆放要整齊、有序,不得亂堆亂放。
6.9施工作業開工前,由區域內的人員書面作出在施工作業時須采取的措施。
6.10施工作業開工時,作業單位要寫出書面《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分別報設備科和安全生產科進行審核,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
6.11施工作業時要在施工區域外圍設置防護裝置,不許無關人員在內亂竄,勞保用品要穿戴齊全;有高空作業的,要有高空作業保障措施及高空作業計劃。
6.12施工作業前、中、后期,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廠規,未經許可不得到煤氣區域內亂走動,不得亂動廠內的物品,更不準盜竊廠內的物資。
6.13施工過程中,如開挖出地下不明物(電纜、管道等),須經設備科確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進行,施工隊伍不得隨意拆除、更改。
6.14施工完畢后,要及時清理現場,并上報設備科,由設備科組織進行以后的相關手續辦理。
6.15施工單位在施工前、中、后期無論何種原因撤離煉鐵廠,都要通知設備科及項目管理單位。
6.16在煉鐵廠區域內施工的隊伍,沒有辦理以上手續而進行施工作業得,出現意外情況煉鐵廠概不負責。
篇2:施工現場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施工車輛必須服從指揮、聽從調度,在指定地點作業,在指定路段行駛,未經許可不得將車輛駛出施工區域。
第二條施工車輛不得亂停亂放,盡量避免妨礙施工現場通行。
第三條超重、超長、超寬、超高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應瞻前顧后、兼顧左右、謹慎行駛,最好指揮車在前開道。
第四條未經指揮長批準,施工現場的交通道路不得隔斷或挖斷。
第五條起重車起吊、挖土車作業時周圍應設安全距離并有防護圍欄和警告標志。
第六條施工車輛脫離施工現場行駛時,應注意文明整潔,必須將車輛清洗干凈。
第七條違章作業或違章行駛造成交通事故或經濟損失由車方負責。
第八條工程施工,要求各施工單位盡量使用自己的車輛運送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在確有困難情況下需雇請社會車輛時,應嚴格查看車方的牌照、執照、行駛證、年審年檢、車輛保險等各種證件及相關手續,確認齊全合格后方可雇用。
第九條凡違反道路行駛規定的,每車次處罰用車單位500-1000元。
篇3:養護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直接關系高速公路安全暢通,不僅涉及施工管理和操作者的安全,而且涉及行駛車輛和周邊環境的安全。為加強高速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管理,保障高速公路事業科學、協調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制定本制度。
一、養護施工安全合同管理
養護工程的安全責任必須納入承包合同內容,運營管理單位要與所有進入高速公路養護市場的承包單位簽定安全合同,明確安全管理要求,落實安全責任。養護工程的施工設計應當兼顧安全措施。凡是拒不執行安全規定的承包單位,要適時取消其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的準入資格。所有的養護責任單位都必須按規定為各自的勞動者辦理有關強制安全保險。各運營單位應當對承包單位的安全保險情況予以監督。
二、施工前期安全準備
養護責任單位要對養護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培訓。養護工程開工前,運營管理單位在召開技術和安全交底會議時,應對承包單位的安全工作明確具體要求,對進場施工的安全準備情況進行核查。承包單位要制定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崗位職責、制度和操作規程,配備施工安全必需的設施、設備,辦理安全施工各項手續,繳納安全保證金。
三、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維修保養作業人員必須穿戴統一設計式樣的安全制服,養護工程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反光背心和安全帽。路面施工點要按規范規定合理布置,需要部分封閉車道時應保證過度區最小長度。施工現場要按照部頒規程設計的圖例規定擺設安全標志,傾倒的標志應及時扶正,破損的標志要隨時修復。施工作業點應當采取隔離措施,防止飛濺、灑落物件干擾行車;現場要有專人指揮,控制并盡量減少施工與交通的相互影響,配合有關部門維持現場交通秩序。需要過夜的施工現場,必須安放反光標志,并適當設置警示閃光標志。加強巡查,及時發現并清除路面影響行車的拋灑廢棄物件。路面施工需要進行交通分流、管制等措施時,必須事前與路政、交警部門密切協調配合。養護施工和搶修工程要盡快完成,嚴格執行質量和時效規定,并且認真清理施工現場,及時開放交通。凡是來不及安排處治并且直接影響交通安全的情況要采取緊急預案處理,對路面坑洞要采取臨時填補,對邊坡坍塌要采取圍欄隔離并清除等措施。
四、養護設備安全管理
養護單位的所有養護設備運行必須嚴格執行安全規定。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資質證書,應會基本知識,熟悉操作技能,養護管理單位要定期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考核。養護施工作業車輛不準帶病出車,不準隨意掉頭和逆向行駛,夜間行車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嚴禁疲勞和違規駕駛。維修保養車輛必須配備電子情報板,路況巡查車、專用搶修車、高空作業車等要懸掛警示燈,路面清掃車要安裝電子方向指示牌。起重、發電、供電、管道等設備設施必須制定運行制度并按照規程操作。
五、突發緊急情況處置
高速公路養護系統的突發緊急情況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是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洪水災害、惡劣氣候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山火災害等。第二類是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第三類是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危害等。第四類是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經濟安全事件、社會治安事件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各運營管理單位應當針對上述情況,分別制定處置預案措施,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提高處置突發緊急情況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情況造成的損害。
六、養護安全信息管理
運營管理單位必須堅持路況巡查制度、信息發布制度和緊急情況報告制度。及時掌握所轄路段的路況和養護施工信息,凡是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的施工作業情況,都應當及時將信息匯集至相關部門,通過電子情報板、廣播、電視、報紙等渠道向社會予以發布。突發緊急情況必須及時上報。養護單位應當將收集和轉發的養護信息認真予以記錄。
七、安全檢查考核
養護部門必須堅持安全檢查和督察,長抓不懈,警鐘長鳴。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各高速公路管理單位將養護安全工作納入目標責任管理,分級進行考核,嚴格獎懲。對管理不善、監督不為、執行不力導致的重大以上養護安全責任事故,堅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嚴重違反規定、且拒不整改的單位,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將依法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要求其停業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