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煉鐵廠材料備件計劃申報管理制度
1目的
規范全廠各車間的材料備件計劃的申報程序和管理辦法,使其計劃申報流程清晰,相互之間責任明確,高效能滿足各車間的生產所需。
2使用范圍
煉鐵廠各車間所申報的材料備件計劃。
3材料備件計劃申報要求
3.1各車間在申報材料備件計劃時,根據生產、計劃執行與車間庫存的材料備件情況,要有依據、有核算進行編制,力求準確、全面。要本著實事求是、物盡其用的原則,杜絕浪費現象,減少庫存資金,并確保本單位材料與備品備件計劃符合工程和維修生產需要。
3.2在編制計劃時應按規定和要求填寫物資名稱、規格型號、計量單位、數量、技術要求、供應時間和地點等。各車間所申報的材料計劃中,所申報的材料必須附準確的計量單位,如:鋼材、油脂、石棉板等材料單位必須為公斤、噸,不得用根、捆、桶、卷等計量單位。
3.3主要材料備件或大型的材料備件在申報計劃時,必須注明上次更換的日期和下次使用的日期,以便設備科根據壽命管理原則合理利用資金申報材料備件計劃。
3.4各車間所申報的備件計劃,圖紙由設備科專業技術人員繪制和查找,并附到材料備件計劃中。
3.5根據公司新《招標管理辦法》的要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備件及時供應,要求將通用備品備件(水泵、皮帶機、行車、電葫蘆等備件)計劃按季度上報,因此,廠各單位在每年的2月10日前、5月10日前、8月10日前、11月10日前分別上報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和下年度一季度的通用備品備件計劃。
3.6根據煉鐵廠2008年11月21日下發的《材料備件管理流程與考核辦法》規定,設備科每月20日前將材料備件計劃交總計劃員的要求,要求各單位需在每月的10日前將本單位下月所需的材料備件計劃交于設備科相關技術人員審核,各車間申報計劃一式兩份,由車間主任和設備主任簽字報設備科。月度計劃必須以文字版和電子版兩種格式申報。
3.7特殊急需的材料備件計劃執行計劃執行煉鐵廠2008年11月21日下發的《材料備件管理流程與考核辦法》的相關規定,也以文字版和電子版兩種格式申報;
3.6材料備件計劃審核
3.6.1審核程序
區域組長設備主任車間主任設備科專業技術員計劃員設備科長設備廠長總計劃員
3.6.2專業分為:機械類、電器類儀表類、自控類、液壓類
3.6.3專業審核負責人及其責任
機械類負責人:負責審核廠下屬各單位所申報的機械類材料備件的名稱、規格、型號、圖號、數量,并負責所核定備件的配圖工作。
電器儀表類負責人:負責審核廠下屬各單位所申報的電器類儀表類材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
自控類負責人:負責審核廠下屬各單位所申報的自控類材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
液壓類負責人:負責審核廠下屬各單位所申報的液壓類材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
3.6.4在審核計劃時,計劃人員如發現某些計劃的名稱、規格型號不全、不清、不明時,各車間設備主任應積極、主動在最短時間內落實材料及設備、備件規格/型號,并確保正確無誤,否則因型號、規格不全、不正確造成的損失由本車間自行負責承擔。如造成浪費或影響生產處以價值的的20%罰款。
3.7材料備件計劃申報管理
3.7.1各車間如不按時送報計劃,如無特殊情況,考核責任車間500元(10分)。
3.7.2材料備件計劃不按規定要求申報,影響整體計劃申報,考核責任人50元(1分)/項;
3.7.3各車間的材料備件計劃必須有車間主任和設備主任簽字審核,缺一方簽字考核責任車間200元(4分)。
3.7.4對未報備件和材料計劃而引起設備停產或檢修不能更換扣車間5000元(50分)。
4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以前的版本作廢。希各單位嚴格按規定辦,如各個環節有誤扣個人或單位的工資。
篇2:備品備件管理制度范本
1、儀表、工具、備品、備件(備盤)、技術資料應由專人(兼職)負責管理,妥善保存。
2、定期編制元器件和材料計劃,建立領用和消耗帳,做到帳物相符。
3、常用工具、元器件、應定量,定位,分類放置,做到一目了然,使用方便,消耗后,及時補充。
4、破損工具和元器件,應及時清點處理,防止新舊混雜。
5、儀表應符合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并定期進行校驗。
6、長期不使用的儀表每月通電試驗一次,通電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
7、各種設備、儀表的圖紙,說明書,技術資料必需齊全完整。
8、各類資料應登記造冊,分類存放,卷目清楚。
9、各種報表、記錄按月整理,裝訂與歸檔,按保存期妥善管理。
10、機房內使用的儀表、工具、資料一般不得外借,如確需借用或借閱,應經分管領導同意,并辦理借用登記手續。
篇3:設備管理處材料備品備件計劃安全生產職責
1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檢修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3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4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檢修規程的行為;
5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6審核與自己業務相關的危險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防護措施方案,做好檢查落實工作;認真審核車間備件及材料計劃,對標準、規格型號、材質等技術參數進行審核確認;
7掌握滅火和火場逃生知識,熟悉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8積極參加安全文化建設,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和安全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