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土建項目其它施工過程檢驗和試驗管理制度

土建項目其它施工過程檢驗和試驗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3817

土建項目其它施工過程檢驗和試驗管理制度

1放線檢驗

根據技術部提交的并經有關部門審查的規劃平面圖,測量施工工程圖定位軸線是否與規劃及現場實際情況相吻合,及時辦理《施工放線記錄》。若有問題即時反饋給技術部解決。

重要工程或施工放線較為復雜的工程,應由專業測繪單位進行復線。

在正式施工之前,須通知規劃部門到現場進行規劃驗線并辦理有關手續。

2驗槽檢驗

根據結構施工圖,挖至設計標高時,應通知質監站、地勘單位、設計單位代表一起對基槽、坑進行驗槽,檢驗土質是否與地勘報告是否吻合,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形成《地基驗槽記錄》。

3土方工程

3.1總包單位進場后應對所施工區域進行方格網測量,并向甲方提交測量記錄;

3.2總包單位應配合土方施工過程中的標高及軸線放線操測;

3.3土方挖至設計標高后,由總包方負責釬探。

4樓地面分部(分項)工程

4.1基層(找平層)分項工程

4.1.1查基層是否清理干凈,均勻密實;

4.2.2抄平,找出地面的標高(貼灰餅或沖筋),若地面有坡度和排水要求,應坡向地漏;施工方應按三檢制管理,并形成操測記錄報甲方檢查鑒認;不按此執行,按200-500元/次對施工單位進行處罰;

4.2.3找平層具備施工強度后,乙方應對按檢驗批驗收記錄檢查并形成記錄報甲方驗收;

4.2.4檢查面層色澤是否一致,有無翻砂、空鼓、裂縫等現象,表面是否平整。

5整體樓地面分項工程

5.1檢查配合比及試驗報告;

5.2抄平,找出地面的標高(貼灰餅或沖筋),若地面有坡度和排水要求,應坡向地漏;施工方應按三檢制管理,并形成操測記錄報甲方檢查鑒認;不按此執行,按200-500元/次對施工單位進行處罰;

5.3面層具備施工強度后,乙方應對按檢驗批驗收記錄檢查并形成記錄報甲方驗收

5.4地面色澤是否一致有無空鼓、裂縫現象;并檢查表面平整度等檢驗項目。

6屋面分部(分項)工程

6.1屋面找平層、保溫(隔熱)層分項工程:首先應檢查產品出廠合格證和配合比報告;找平層用坡度尺檢查坡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是否按規定設置了排氣孔;保溫隔熱層應檢查構件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檢查水泥砂漿面層有無脫皮、翻砂現象及平整度,分格縫寬度是否一致。

6.2油膏嵌縫、細石砼屋面分項工程:首先應檢查產品合格證、配合比和試驗報告;用外觀目測檢查和尺量檢查油膏嵌縫是否嚴密,粘結是否牢固,有無開裂現象等,蓋縫條寬度是否達到要求;細石混凝土面層施工前應抄平,找出地面的標高(貼灰餅或沖筋),按設計坡度和排水要求,坡向地漏及排水口;施工方應按三檢制管理,并形成操測記錄報甲方檢查鑒認;不按此執行,按200-500元/次對施工單位進行處罰;檢查細石混凝土層是否平整、均勻、厚度一致、有無裂縫缺陷;閉水無滲漏。

7防水工程

7.1由施工單位根據工程特點就不同部位、不同做法與甲方溝通后編制專項方案;

7.2甲方對防水專項方案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

7.3對管洞周邊進行處理(分兩次澆筑混凝土至低于地面2CM,在管洞周邊留寬2CM,深1.5CM的凹槽,在槽內嵌油膏),對防水基層處理達到防水施工要求(基層干燥、密實、陰陽角處理成R型且為圓弧、泛水基層達到設計要求);

7.4防水基層檢查及交接(形成檢查記錄,總包單位、防水單位、甲方三方簽字認可),未按此執行,按200-500元/次進行處罰且返工按程序重作;

7.5按專項方案組織施工,先作樣板,待甲方確認后,再大面積施工,特別要注意細部施工,甲方實行旁站監理;

7.6達到規定時間后,作閉水試驗,總包單位、防水單位、甲方共同檢查確認;

7.7保護層或面層施工后,應再次作閉水試驗檢查有無滲漏且需三方簽字確認;

7.8交房后再出現滲漏,按2000-10000元/處進行處罰,在工程款中扣除。

篇2: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工作人員操作時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消毒。

四.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五.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處理(焚燒、入污池、消毒或滅菌)。

六.報告單應消毒后發放。

七.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毛巾專用,每天消毒。

八.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九.菌種、毒種按《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

篇3:八一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員要著裝整齊上崗,操作前后要洗手。

2.嚴格區分工作區與生活區,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工作臺面、地面。

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有關操作規程。

4.廢棄的標本,如尿、胸水、腹水、腦脊液、關節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克攪勻后作用2―4小時倒人廁所或糞池內,痰、膿、血、糞及其他固形標本,放人雙層黃色塑料袋內,每日專人回收焚燒處理。銳器放人防滲漏容器內進行焚燒。

5.用后的玻璃器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4小時,再清洗干凈、烘干。

6.細菌室用過的一切有菌物品均高壓滅菌后再洗刷。一次性使用的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雙扎口送焚燒。

7.無菌生理鹽水應24小時更換。

8.工作間每天通風,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碘伏、酒精應每周更換2次,容器每周滅菌2次,應保持密閉。

9.化驗報告單消毒后再發出。

10、菌種、毒種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

11、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匯報。

1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嚴防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