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工廠產品過程檢驗管理制度

某工廠產品過程檢驗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3613

工廠產品過程檢驗管理制度

一、把好三關

(一)原材料關:

1.原材料進廠后,化驗室應根據品種的質量標準或規定進行檢查化驗,并將化驗結果通知有關部門,不符合質檢標準的原輔材料,不得投產使用。

2.供應部門采購新的原畏材料,必須先提供小樣,送檢驗部門化驗,合格方可購買。其大樣必須與小樣質量相符。

3.各車間班組領回的原輔材料,應進行必要的感觀檢查。遇有問題及時和質檢部門聯系解決。

(二)半成品工序關

1.加工半成品的部門或車間,必須按質量要求及有關規定加工,必須對所加工的產品質量負責。

2.車間班組長要加強對半成品與每道工序的檢驗工作,同時依靠職工“自檢”、“互檢”層層把關,下道工序有權退回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班組長有權對半成品與工序進行檢驗并提出處理意見。

(三)成品關

1.成品入庫前必須嚴格檢驗,車間班組長根據質量管理重點進行巡回檢查控制,對產品進行不斷的感觀檢驗。

2.產品入庫前,由廠質檢人員進行抽查、檢驗、化驗入庫的產品。

(四)產品檢驗規則

1.感觀指標(指標全部內容)、氣味、滋味、透明度、凈含量允差為每批必檢項目。

2.理化指標:色澤、水分及揮發物、雜質為每批必檢項目。

(五)原輔材料檢驗規則

感觀指標為每批原材料的必檢項目。

(六)產品的定期檢查和型式檢查應由質量監督機構和衛生防疫部門檢驗,并出示有法律效力的檢驗報告,每年不少于一次法定機構檢驗合格的全性能合格報告。

(七)包裝材料應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八)產品應該儲存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中,嚴禁露天堆放、日曬、雨淋或靠近熱源。

(九)搬運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扔摔、撞壓,不得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易揮發或有異味的物品混裝。接觸地要離地離墻15公分。

(十)不合格產品組織有關部門專題討論,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及時處理。

二、成品檢驗報告的管理

1.成品檢驗報告由專職檢驗人員出具,并做到準確、無誤。

2.專職檢驗人員每月向質檢部、廠長書面匯報一次,并做好原始記錄歸檔管理。

3.出現質量事故,應該做到四個及時:及時報告、及時分析、及時處理、及時改進。

4.對不合格產品出現要做到“三個不放過”: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職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篇2: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工作人員操作時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消毒。

四.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五.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處理(焚燒、入污池、消毒或滅菌)。

六.報告單應消毒后發放。

七.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毛巾專用,每天消毒。

八.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九.菌種、毒種按《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

篇3:八一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員要著裝整齊上崗,操作前后要洗手。

2.嚴格區分工作區與生活區,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工作臺面、地面。

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有關操作規程。

4.廢棄的標本,如尿、胸水、腹水、腦脊液、關節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克攪勻后作用2―4小時倒人廁所或糞池內,痰、膿、血、糞及其他固形標本,放人雙層黃色塑料袋內,每日專人回收焚燒處理。銳器放人防滲漏容器內進行焚燒。

5.用后的玻璃器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4小時,再清洗干凈、烘干。

6.細菌室用過的一切有菌物品均高壓滅菌后再洗刷。一次性使用的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雙扎口送焚燒。

7.無菌生理鹽水應24小時更換。

8.工作間每天通風,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碘伏、酒精應每周更換2次,容器每周滅菌2次,應保持密閉。

9.化驗報告單消毒后再發出。

10、菌種、毒種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

11、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匯報。

1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嚴防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