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計劃與控制規范

項目計劃與控制規范

2024-07-10 閱讀 8602

項目計劃與控制

1.工程項目是一種一次性的、為實現某種目的、相互關聯的各項活動的整體,這些活動在完成整項工程中必須按一定的程序執行。

與一般項目相比,工程項目具有如下特點:(1)一次性;(2)時限性;(3)程序性;(4)新穎性。另外工程項目還具有規模大、占用資金多、消耗資源多、牽涉面廣和管理比較復雜等特點。

2.工程項目的管理目標是將完成項目所需的有限資源,在必要的時間,按需要的數量進行合理分配以求得資源的最佳利用。具體目標涉及:工程項目的成本、進度和質量。

3.工程項目的成本、進度和質量目標之間密切相關,相互影響。按正常的作業進度,一般可使時間、成本和資源得到較好的結合,有助于項目成本的控制。

4.工程項目管理是自項目立項開始,為確保項目的整體目標,并依據明確的可利用資源約束條件而進行的一系列計劃、組織與控制活動。一般包括:①工程項目的前期管理。②工程項目計劃。③工程項目控制等方面內容。

5.工程項目控制是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監督每項作業的進度、成本和質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效的項目控制是項目成功的基本要素。

6.工程項目計劃要對項目整個實施過程的目標、任務、進度和責任委派作出具體規定和總體部署。項目計劃是整個項目壽命周期中最基本、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在做出影響項目整個過程的主要決策的初始階段。工程項目管理的首要內容是制訂一個良好的項目計劃。

7.網絡計劃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從需要管理的任務的總進度出發,以任務中各作業所需要的工時為時間因素,繪制出網絡圖,明確而直觀地反映出該任務的全貌、各項作業的進度安排、先后順序和相互關系。

8.作業又稱活動、工序、工作,是指工程項目中相對獨立的具體活動過程,往往需消耗一定的資源和時間來完成。

9.虛作業是指,既不需要消耗時間,又不需要消耗資源的工序或活動。

10.結點也稱節點、時點或事項,指在網絡計劃技術中連接各項作業、表示作業的開始或結束的瞬間。

11.路線又稱線路,是指從網絡圖的起始結點出發,沿著箭線方向,經過一系列結點和箭線,到網絡圖的終止結點為止所經過的通道。

12.繪制網絡圖一般應遵循如下規則:①網絡圖中只能有一個起始結點和一個終止結點。②網絡圖中不允許出現循環線路。③箭線的首尾必須都有結點。④相領兩結點間只能有一條箭線。⑤結點編號應正確標注,編號不能重復,且箭頭結點的編號大于箭尾結點的編號。⑥網絡圖應正確反映作業間的邏輯關系。⑦當作業平行、交*進行時,應增加結點并引入虛作業。⑧避免出現橋路,實在無法避免時,可采用“暗橋”的方式。

13.作業時間指在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下,為完成一項作業或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時間。作業時間的確定可以采用:經驗法、統計分析法或技術測定法。

14.結點最早開始時間指從該結點開始的各項作業最早可以開始的時刻,在此時刻前,各項作業不具備開工條件。計算結點最早開始時間應從網絡的起始結點起算,等于起始結點至第j個結點的最長路線上所有作業時間的總和。具體可用以下公式,按結點編號的順序從小到大逐步算。

15.結點最遲結束時間指以該結點為結束的各項作業最遲必須結束的時刻,否則將影響后續作業的開工。

16.作業最早開工時間tES(i,j)等于代表該作業的箭線的箭尾結點的最早開始時間,即tES(ij)=tE(i);作業最早結束時間tES(i,j)

篇2:飯店酒店廚房生產流程控制計劃

飯(酒)店廚房生產流程控制計劃

廚房生產流程包括加工,配份和烹調三個程序。三個程序將分為不同班組或崗位,這其間有許多環節,要使每個環節緊密聯系又明顯劃分,就要對廚房生產流程加以控制。

廚房生產控制是對生產質量、產品成本、制作規范,在三個流程中加以檢查指導,隨時消除一切生產性誤差。保證達到預期的成本標準,消除一切生產性浪費,保證員工都按制作規范操作,形成最佳的生產秩序和流程,計劃如下:

1、對菜譜、菜單進行標準、標最化制訂。

2、對三個流程的產品制作標準加以規格化,包括加工規格、配份規格、烹調規格、加工規格主要對原料的加工規定用量要求,成形規格、質量標準。配份規格是對具體菜肴配制規定用量品種和數量。烹調規格是對加熱成菜規定調味汁比例、盛器規格和裝盤形式。以上每一種規格將制成文字表格張貼于工作處隨時對照執行,使每個參與制作的員工都明了自己的工作標準。(或制成卡片如制備方法卡,制作程序卡……)

3、按生產流程實行程序控制,每一道流程生產者,對上一道流程的食品質量,實行嚴格的檢查控制,不合標準的要及時提出,幫助前延程序糾正。使整個產品在生產的每個過程都受到監控。

4、廚房的生產分工,實行責任控制法。每個崗位都擔任著一個方面的工作,崗位責任要體現生產責任。首先每個員工必須對自己的生產質量負責。其次,各部門負責人必須對本部門的生產質量實行檢查控制,并對本部門的生產問題承擔責任,把好菜品質量關,對菜肴產品的質量和整個廚房生產負責。

5、對那些經常和容易出現生產問題的環節或部門,作為控制的重點,這些重點是不固定的,哪個時期,哪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就把哪個環節作為重點來檢查控制,隨著重點的轉移,逐步杜絕生產質量問題,不斷提高生產水平,向新的標準邁進。

篇3:某工廠產品工藝質量計劃控制程序

工廠產品工藝質量計劃控制程序

1.目的

為滿足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規定要求而采取專門措施和資源。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新產品工藝開發或老產品工藝改進時的質量策劃活動。

3.定義

質量計劃:是針對特定的產品、服務、合同或項目,規定專門的質量措施、資源和活動順序的文件。

4.職責

4.1跨部門項目小組組長組織質量策劃。

4.2技術開發部負責質量計劃的制定。

4.3質量保證部負責質量計劃實施的監督。

5.工作程序

5.1總則

5.1.1質量計劃是針對特定的產品、服務、合同或項目,規定專門的質量措施、資源和活動順序的文件。

5.1.2質量計劃應符合質量方針和政策,成為質量手冊支持性文件的一部分,作為現有體系文件的補充。

5.1.3制定質量計劃前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統籌安排,確保所制定的質量計劃具有可操作性。

5.2質量計劃的編制

5.2.1編制依據用戶的質量要求,產品圖樣及有關技術規范和文件,產品協議書等。

5.2.2質量計劃的內容

質量計劃的內容隨著產品的結構技術復雜程度及生產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內容一般包括:

a.開發工作流程;

b.質量措施及組織分工;

c.工藝路線安排及工時定額;

d.設備、工裝的配置;

e.工序控制計劃;

f.檢驗規程;

g.必要時可包括生產基礎設施配置及上崗培訓計劃。

5.2.3質量計劃的編制要求

a.明確質量目標和必須達到的質量水平,滿足用戶的期望,符合適用的標準和規范,以有競爭力的價格實現產品的可用性并實現以最低的成本生產。

b.開發工作程序應針對不同產品的技術難度,規定其特定的程序,并以書面文件加以明確,確定質量保證措施及組織分工,視實際需要,針對單項質量措施編制更為具體的實施計劃。

c.制定經濟合理的工藝路線,綜合考慮工藝特點,工裝、設備條件,生產部的分工和物流,搬運條件,生產場地等因素。

d.確定合理的工時定額及材料定額。

e.考慮產品實際是否需要專用工裝及增加新的專用設備。

f.對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分析研究、制定工序控制點文件、研究控制手段和方法、提出對資源的具體專門要求、并形成文件。

g.質量計劃的格式和標識應符合《技術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的要求。

5.2.4對于新產品質量策劃按《產品先期質量策劃程序》執行。

5.3質量計劃的審批、修訂和存檔

5.3.1質量計劃由技術開發部部長審核后報廠長批準。

5.3.2質量計劃實施過程中,認為有必要修訂時,由該計劃的原編制者修訂,并報技術開發部部長審核,交廠長批準。

5.3.3質量計劃實施后交技術開發部資料室妥善保管。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02.02-01《質量策劃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