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廠部門戰略業務計劃控制程序
工廠部門戰略業務計劃控制程序
1.目的
為確保工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以優質的產品提高工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通過與同行競爭對手的比較,制定企業的戰略計劃并實施。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廠各部門業務活動的整體規劃。
3.定義
3.1經營計劃:針對工廠特定的、戰略的項目和目標的文件,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3.2經營結果:表現企業有其策劃的經營成效方面能達到的情況。
3.3員工滿意度:員工對企業的感覺、員工的需求和期望應通過廣泛的質量活動來實現。
4.職責
4.1廠長依據市場趨勢和工廠運行狀況闡明工廠總體經營方針、目標。
4.2計劃供應部是企業戰略策劃控制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匯總各部門業務計劃,制訂工廠的總體近、遠期經營計劃。
4.3各部門根據工廠總體經營方針、目標制定本部門的業務計劃交計劃供應部匯總。
5.工作程序
5.1企業戰略的策劃
5.1.1由計劃供應部按《服務控制程序》要求對顧客進行訪問/服務時,盡可能了解和調查同行的有關市場、質量、研發、生產能力、經濟狀況等信息,以便了解同行的經營狀況以及顧客的要求和未來的期望,并及時將信息傳遞到相關部門。
5.1.2各業務計劃制定部門除根據計劃供應部提供的信息外,還須通過參加行業活動、各種展覽會、研討會等了解國內外同行的產品和經營情況,每年將計劃供應部提供的和本部門收集的同行和顧客資料匯總編制各項業務調查分析報告,交計劃供應部歸檔,并通過對工廠的質量趨勢、運行能力(生產率、效率、有效性、質量成本)以及關鍵產品/服務質量水平通過統計技術確定目前工廠水平。
5.1.3各業務計劃制定根據業務調查分析報告和工廠目前水平進行比較分析,確定業務目標,制定長期(3年以上)和短期(1-2年)業務計劃,計劃須說明總體目標和各階段完成的目標和時間以及具體的措施等,并考慮顧客目前和未來的期望,確保業務計劃內容的可實現性。
5.1.3.1由計劃供應部制訂以下業務計劃:
a.預期銷售額;
b.市場占有率以及市場開發計劃;
c.顧客滿意度計劃;
d.分承包方供貨產品實物質量方面。
5.1.3.2由財務部制訂以下業務計劃:
a.財務策劃(如預期利潤、流動資金/資金周轉期控制、資產運轉及增值投資等);
b.產品的目標成本;
c.產品的質量成本。
5.1.3.3由廠辦制訂以下業務計劃:
a.人力資源開發(如人員配備、人員培訓和教育、技術水平、人員引進、員工升遷等)計劃;
b.企業形象計劃;
c.健康安全方面業務計劃;
d.企業發展計劃;
e.員工滿意度計劃。
5.1.3.4由技術開發部制訂以下業務計劃:
a.產品研究與開發方面(如產品發展趨勢、產品開發計劃、產品改進計劃、技術改造計劃等)及環保方面的計劃;
b.參與制訂工廠/設施規劃和調整計劃。
5.1.3.5質量保證部制訂以下業務計劃:
a.產品質量目標;
b.關鍵內部質量指標(Cpk、PPM值等);
c.分承包方質量保證體系方面。
5.1.3.6由生產準備部制訂以下業務計劃:
a.制訂工廠/設施規劃和調整計劃;
b.制訂關于設備、工裝模具等的利用率等計劃。
5.1.3.7由生產部制訂關于生產率、人員利用率方面的業務計劃。
5.1.3.8以上業務計劃必要時須各部門共同參與、并由廠長負責協調,確保各項業務計劃的一致性,經計劃供應部匯總后報廠長審核批準。
5.1.3.9所有業務計劃均須受控,業務計劃和業務調查分析報告均為工廠機密文件,未經計劃供應部許可不得調閱和分發,員工應知曉業務計劃中目標要求。
5.2業務計劃的實施和監控
5.2.1由各部門組織實施業務計劃,在實施中廠長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業務計劃的實施必須采用跨部門方式進行,部門間應充分溝通,以利于產品、過程的質量改進。
5.2.2由計劃供應部負責定期對各部門業務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匯總、記錄各項指標趨勢(包括質量趨勢、生產率、工作/設備效率、內外部故障成本、產品/服務水平、工廠利潤、現金流量、銷售額、資產增值、資產運轉、流動資金、市場份額、廢品率、產品變異、技術改造周期、倉庫周轉頻次等),以測定工廠的經營情況,并與業務計劃中所確立的目標對比,采用圖表法表示目標值與目前達到的指標的對比情況。通過對比了解工廠目前狀況以便于在下一階段采取相應措施以確保和超過計劃的目標值。
5.2.3將業務計劃實施情況提交管理評審,并重新審核所制定業務計劃的可行性和適宜性,必要時對業務計劃進行更新和修訂。
5.2.4通過將實際達到的指標與業務計劃中所確定的目標值的對比,發現工廠經營狀況的優劣,同時由廠長負責組織各部門制訂改善計劃,優先解決與顧客有關的問題,并利于工廠長期規劃和決策。
5.3由計劃供應部按《服務控制程序》每年通過向顧客發出《顧客滿意度調查表》
了解調查結果,并以圖示方式對企業業務計劃中的目標值和同行情況進行對比,了解工廠目前的活動使顧客滿意的程度,并報告廠長審閱。
5.4工廠的一切工作都依賴于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投入,因此員工對工廠的態度直接影響工廠的經營結果,為確保員工能積極投入工作,由廠辦負責每半年向全體員工發出《員工滿意度調查表》,以了解員工對工廠的期望和需求,并通過統計員工的缺勤率和生病率以及員工的流動情況,確定員工對工廠提供的各種設施、工作條件、福利、工作環境以及各項資源滿意程度,編制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由廠辦對員工滿意狀況采用排列圖確定主要改善課題,并制訂相應的改善措施。
6.相關文件
QR/SH01.02-01《員工滿意度調查表》
QR/SH19.01-03《顧客滿意度調查表》
篇2:貨柜裝柜安全控制程序
目的設立本程序以規范運輸過程,防止貨物丟失或非準許進入,滿足GSV防恐要求。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所有從事運輸的貨倉人員和司機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3.職責由貨倉主管策劃和安排貨場倉工作貨物運輸,具體運輸工作由海關人員和司機人員負責。4.程序4.1貨物運輸4.1.1有成品外運時,貨倉人員必檢驗司機的運輸通知并與船務部發出的指示精神核實后,方能裝載貨物。4.1.2一般物料,半成品對外運輸時需憑采購部或船務部出具的通知進行裝載。4.1.3所有貨車集裝箱在裝載貨物前后必須接受例行貨柜車七點檢查并清潔干凈。如發現車門不嚴或車箱破爛,應向貨倉負責人提出拒絕給該類車箱裝載貨物。4.1.4在裝載區域裝載貨物時,需由安全經理或制定安全人員進行監控,未經許可的人員或車輛不得進入該區域內。4.1.5貨物在裝載完畢就即時上鎖或使用一次性封條,于運輸單上填寫封條號碼,收貨方對運輸車輛進行檢驗是否在運輸的過程中被篡改過,如有異常應即時向廠部和客戶報告,商討有效的處理方案。4.1.6所有車輛由貨倉統一管理??汀⒇涇嚤仨毞謪^停泊,對貨車停車區域實施監控,禁止準許人員進入。貨倉內所有的物料的儲存環境必須由同一門口進出的唯一途徑,窗口需要有玻璃關閉緊密,不能讓外界進入任何物件4.1.7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不得隨時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4.1.8成品、貨物的裝載有獨立的區域,裝載區域內不準未經允許可人員及車輛進入,裝載人員接受貨倉主管的管理,并需要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載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4.1.9貨物裝載過程需要有貨倉負責人監督,防止未經許可人員,車輛的進入及異常事情的發生,當發現有不尋常事情或不允許人員進入裝載區域時,貨倉負責人應即時加以阻止,
并對此進行相應的記錄保存。4.1.10貨物被裝好后應即時由貨倉管理人員將車門封好/上鎖,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被開鎖,一般不可以讓司機接觸車門鎖匙。外運出口貨物應由貨倉負責人貼上廠封條紙,待海關檢查后再插上海關發給的封匙
篇3:貨柜封條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加強對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避免運輸途中貨物的丟失,調包,或被不法分子,恐怖組織利用制造恐怖事件,確保貨物及時運到,安全結關。
2.適用范圍適用于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
3.工作職責海關人員或相關指定代表負責貨柜封條安全管理。
4.工作程序
4.1所有貨車須在指定貨,在未得到安全經理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在非裝卸區域裝卸貨物.
4.2裝貨前由落貨員檢查貨柜內壁的編號是否一致.記錄下號碼于《落貨單》.檢查貨柜外表的號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應作退柜處理.如果號碼有更改過或重新噴上去的痕跡,應記錄在報告上.
4.3落貨員應檢查貨柜是否有損壞,如柜壁有穿孔,則作退柜處理.并檢查貨柜內是否有異物或異味.如果有,應作清潔處理。
4.4落貨員要檢查柜門是否可以關嚴,手把及門扣是否完好。
4.5落貨員作清單核準,核對箱嘜并開箱檢查(至少5箱)箱內貨物是否與清單一致。
4.6確認無誤后,由指定的裝卸員負責裝卸.未經許可,不可由他人代替或幫手。
4.7所有貨物需在指定保安員人員監控下裝車及卸貨。在此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不得有任何非準許人員或物料的接近或進入。
4.8裝卸員應小心輕放貨物,如有“此方向上”標致的,應按要求方向擺放。
4.9落貨員統計所有裝箱數.并記錄于《落貨單》。
4.10裝卸完畢,經安全經理或安全代表進一步檢查確認后,對貨物進行拍照,照片中需明顯地看到箱嘜跟紙箱日期印,即對運貨車進行鉛封或貼上封條,對貨柜車之集裝箱上鎖。
4.11集裝箱封條由報關員統一保存和控制,所有封條采取流水號方式編號,在裝貨完成后,由安全經理檢查確認后,通知報關員,報關員發出封條,對貨柜進行貼封。封條號碼需記錄于《落貨單》上,以便在有需要時追溯。
4.12貼好封條好,拍照,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