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學校突發地震氣象災害預警應對制度

職業學校突發地震氣象災害預警應對制度

2024-07-11 閱讀 6283

工作思路

為貫徹*同志關于“經常性做好應對風險、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堅持防患于未然”的指示精神,增強做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學校建立和完善應對各類突發安全事件的預案、機制和制度,以確保全體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

制訂《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是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的基礎和關鍵。制訂應急處理預案應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科學評估學校所面臨的事故和危險,健全和完善師生安全培訓和演練的制度與計劃,全面提高學校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本應急處理預案的要點是:保證救災應急工作有效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

1、本預案指的自然災害主要是指地震、臺風、暴雨、雷擊等災害性地質氣象造成的危害。

2、地震災害的應急處理:

⑴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全面負責學校地震應急處理工作,進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識和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地震應急意識和抵御地震災害的能力;制定學校破壞性地震的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臨震預報發布后,負責對學生進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的強化宣傳和學校應急預案的實施;地震發生后,全面負責學校地震應急救援工作,指揮各行動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抗震救災;負責向上級匯報災情,積極爭取外援。

⑵宣傳通訊組:做好災情調查、統計、上報工作;承擔草擬幼兒園開展地震應急工作的報告、總結;負責宣傳報道,起草簡報;組織開展學校防震知識的宣傳、培訓,防止地震信息誤傳和謠傳,穩定學校秩序;安排應急期間的值班工作。

⑶疏散引導組:組織開展師生避震、疏散演練。制定學校地震應急疏散平面圖和各年級疏散路線圖,包括設立緊急避難場所并設置標志等。以方便疏散為原則,充分好利用操場、綠地和空曠地帶。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時,引導師生就近避震,并組織有序、快速疏散;當地震發生時,正在上課的師生,誰上課誰負責組織學生就地避震,或在震后快速、有序疏散;

⑷警戒保衛組:盡快組織人力,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校園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加強對學校公共財產、救濟物品集散點、重點部位的警戒。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后,在危險的建筑物周圍設立警戒線,負責重點部位安全保衛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撲救等工作

⑸排險保障組:負責組織搶險救災隊伍進行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妥善安置受傷師生;做好生活必需品的分配、供應、保障工作;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等設施;負責可能發生的火災預防和撲救。

⑹醫療救護組:負責輕傷員救治、聯系急救中心搶救重傷員;協調醫藥管理部門迅速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協助衛生醫療救護部門開展校區疾病預防控制和水源監督、食品衛生監測工作

3、臺風、暴雨、雷擊災害的應急處理

⑴臺風、暴雨等來臨時段,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各處室、年級組應當在學校各處巡視,若發現險情,立即向當日值班人員和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啟動應急處理預案。

⑵臺風、暴雨、雷電來襲時,應立即停止在操場上的活動,有關老師和班主任要迅速組織學生到室內躲避。如在下課或放學時遇暴雨雷電,應將學生暫時滯留教室內。

⑶若建筑物在臺風中發生傾斜、開裂、坍塌:

①疏散引導組立即組織引導師生撤離現場,疏散至安全區域,同時切斷建筑物電源。

②醫療救護組在有人受傷時進行現場救治,或派車送醫院。

③警戒保衛組在所有存在事故隱患的建筑物和高架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把人員活動限制在安全區域內。

④排險保障組組織對建筑物進行加固、排險。

⑷若電線桿、樹木或其它高架物傾斜,排險保障組要立即組織人力進行支撐和加固。對不牢固的空中懸掛物或屋頂材料要進行加固或拆除。

⑸關閉學校所有的玻璃門窗。

⑹若有雷電,應當盡可能地切斷除照明以外其它設施設備的電源,防止電器遭到雷擊。配電房和電氣設施周圍不要放置可燃物。

⑺若暴雨造成房屋進水、校園積水:

①應當切斷電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

②應當盡可能防止廁所進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

③組織師生,有秩序地轉移,避免推擠踩踏、堵塞通道。

④房屋積水時應當把設備、資料等物品往高處轉移。

4、保安要維護好學校門口秩序,安撫家長,疏導交通。

5、排險、救護等應急人員應當做好救援準備。

6、學校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應當把人員受傷、財產損失和嚴重事故隱患情況及時向市教育局報告。

篇2:突發地震氣象災害預警應對制度

(一)突發地震應對制度

1、明確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地點及通訊方式,在學校明顯的位置張貼使用,并印發給相關部門和應急人員。

2、指揮部辦公室(校辦公室)定期修訂學校預案,并組織指揮部成員學習和熟悉預案,適時組織演練;周密計劃和充分準備抗震救災設備、器材、工具等裝備,落實數量,明確到人。經常組織學校廣播、宣傳欄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宣傳。

3、利用已有的宣傳陣地和載體宣傳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應急疏散、逃生途徑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識,并向師生發放地震安全知識畫冊、應急疏散路線圖。

4、應急疏散組要制定并讓全校師生熟悉應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線、疏散場地和避難場所。

5、搶險救災組定期進行訓練和演練,熟悉預案,明確職責,負責搶險工具、器材、設備的落實。

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強對重點部門、設施、線路的監控及巡視;

7、出現地震謠傳時,校辦公室、團委要及時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宣傳培訓,提高師生識別地震謠傳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證學校穩定。

8、備足備齊并及時補充更新地震應急所需要的藥品、器械、消毒、隔離、防護用品等(具體列表)。

9、安排人員負責應急物資儲備庫管理。預案啟動后,應急物資由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調用。

(二)氣象災害應對制度

學校應根據不同季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制定校內預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及時接受上級關于臺風、暴雨、酷暑、寒流、暴雪、地震等災害性天氣預報,搞好應急防范工作。

1.在汛期來臨之前,組織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特別是對危房簡屋和建筑物上的標牌、懸掛物等進行檢查,并將情況及時通報各相關部門。

2.在汛期來臨之前,對學校下水道、明溝的污泥雜物進行疏通清掃,保證排水通暢,要對教室、宿舍所有門窗進行安全檢查,如有損壞及時報修,確保安全。

3.落實值班巡邏制度,隨時應付各類突發事件,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防止次生災害事故的發生,保證學生人身和學校財產安全。

4.針對暴雨、雷擊及各種強對流惡劣天氣的危害性,加強對廣大師生的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及家長的思想穩定工作。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秩序。

5.教育學生遇到雷雨天氣要及時躲避,不在空曠地帶停留,不到高聳的物體下站立。雷電交加、無處躲避時,盡量到低凹地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降低身體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導電的物體,應迅速拋到遠處。停止使用電視機,并拔下室外天線插頭,不打電話,不使用手機,防止遭受雷擊。

6.龍卷風時,不待在車里或大篷里,遠離門、窗和房屋的外圍墻壁,躲到與龍卷風方向相反的墻壁或小房間內抱頭蹲下,或待在最堅固的地下室里或半地下室,也可躲藏在溝渠中或地面低洼處,用手保護頭部。看準龍卷風到來的方向,朝其垂直方向逃跑。在電桿倒、房屋塌的緊急情況下,應及時切斷電源,以防止電擊人體或引起火災。在野外遇龍卷風時,應就近尋找低洼地俯臥于地面,但要遠離大樹、電桿,以免被砸、被壓和觸電。

7.下冰雹時,要在室內躲避。如在室外,應用書包、課本等手中現有物品保護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