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工程索賠簽審制度
現場監理工程索賠簽審制度
1索賠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而遭受損失時,向另一方提出賠償要求的行為。
2監理單位必須以獨立的身份公正處理索賠。因而必須對合同條件、協議條款等有詳細的了解,以合同為依據,公平處理雙方的利益糾紛。
3監理單位應及時提醒業主正確履行自己的義務,以避免承建方可能提出的索賠。
4索賠應按嚴密的程序辦理,步驟如下:
4.1提出索賠的一方應在事件發生后的28天內書面提出索賠要求正本報監理單位;同時向被索賠一方抄送一份副本,索賠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①索賠的理由和依據;
②索賠的費用和工期;
③索賠的依據和證明材料等;
4.2監理單位在接到索賠報告后,由總監組織有關人員研究索賠材料,同時,運用監理單位信息庫資料進行核實。當事件不清時可要求索賠方再次提出索賠證據。
4.3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合同條款,與被索賠一方協商。直至雙方對索賠都能接受為止。
4.5.由總監簽發索賠處理通知單,通知當事人雙方。以上程序應在接到索賠報告28天內完成;
4.6.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對監理單位處理索賠仍不滿意,可提請仲裁或法律訴訟。涉訟過程中監理單位應協助法律部門(或仲裁部門)弄清情況。
5為正確處理索賠,監理單位應注重信息管理,積累資料,包括:
5.1.歷史記錄:工程進度情況及已完工程記錄,承建方的機具、人力情況,氣象報告,會議紀要,設計變更通知單,其它影響工程的重大事件;
5.2.工程量和財務記錄:監理單位復核的所有工程量和付款資料,包括:工程計量單、付款憑證、計日工、變更令、各種費率、價格變化、現場材料、設備實驗報告等;
5.3質量記錄;
5.4.竣工記錄,包括:竣工證書、竣工圖等。
篇2:工程索賠制度范本
日前,整個國內建筑業處于買方市場,正規通過法律途徑索賠的案例并不多見,但作為工程變更等原因出現的簽證導致投資增加的事例都很普遍,因此為控制投資,同時保護承包商的合理權益,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在合同補充條款中盡量明確涉及索賠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
(一)、承包商向業主的索賠
1.工程條款變更
承包商只負有完成合同約定工程任務的義務,對于合同之外的工程任務,承包商有權拒絕。如業主或監理工程師堅持要求承包商完成非合同約定的工程任務時,承包商有權要求業主簽訂補充協議,并提出索賠。
為了避免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以此“坐地講價”,同時理順現場管理,建議在合同中補充:“在紅線范圍內,業主提出的工程變更或工程增加要求,承包商必須接,結算以簽證工程量及有關定額為依據。”
2.現場條件的變更
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或遇到與原設計、施工圖紙或說明書所示的自然條件有重大異常,并給施工增加難度或增加費用時,有權向業主要求賠償。
3.工程因故暫停
承包商因執行非自身責任所引起的業主命令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而暫停工程作業時,受到損失或造成額外支出,以及工地上應付出的經常開支、薪水、設備折舊費、維修保養等項費用,有權向業主提出索賠。
4.工程數量條款的變更
工程施工及竣工時,合同實際結算的工程量及合同總價,與報價時的估計數量和總價往往不符,若實際工程數量增加過大,承包商有權利要求調價。
5.檢查驗收條件的變更
凡是合同文件中已有規定的試驗,經甲方代表或監理工程師指示另外要求增加檢測,而檢測結果又表明工藝質量或材料符合有關規定要求時,承包商有權要求業主承擔此項試驗費用。
6.業主提供的設備材料延誤
依據合同約定,由業主負責提供的設備、材料和機具等,未能按照工程進度及時交付的,以及提供的設備、材料等規格不符或有缺陷而不宜使用的,承包商有權向業主索賠。
(二)、業主向承包商索賠
1.由于承包商的責任引起的工期拖延。
承包商由于自身的原因而未能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工程,則業主有權根據合同的規定對拖延期予以罰款。
2.施工缺陷
承包商施工不當造成工程有缺陷時,業主有權對由此而引起的損失提出索賠要求。
索賠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即工期索賠和價格索賠,加強現場的簽證管理,嚴格簽證程序,賦予有關人員適當余額的簽證權是控制索賠依據的一個有效手段。
篇3:超市集團索賠辦公室職責
**超市集團索賠辦公室工作職責
1.遵守**超市集團營運部的規章制度。
2.遵守收貨部的各項規章制度。
3.遵守相應的收貨程序和退貨程序。
4.嚴格控制人為損耗,做到全員防損。
5.合理的編排供應商退貨時間表。
6.及時通知賣場供應商的退貨時間。
7.建立退貨登記冊,準確無誤的登記退貨過程,有問題的單據要追查原因。
8.與財務部保持密切聯系,交接單據要及時準確,并了解庫存情況。
9.與賣場和采購保持密切的聯系,及時準確的向賣場和采購反饋退貨情況。
10.做好索賠區域的清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