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工程施工工藝(九)

鋼筋工程施工工藝(九)

2024-07-11 閱讀 2252

鋼筋工程的施工工藝(9)

[1、鋼筋加工

1)加工場地的設置

加工場地設根據現場平面布置圖設置,鋼筋配筋工作由負責土建施工的分包專職配筋人員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規定要求執行。結構中所有大于300洞口,全部在配筋時,按照結施-2中圖一進行施工,不允許出現現場割筋留洞的現象。

2)加工工藝

加工工藝:鋼筋除銹、除污→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a、鋼筋除銹可采用手工鋼絲刷除銹,一級鋼的調直冷拉率不大于4%,鋼筋調直后應平直,且無局部曲折。

b、鋼筋切斷時,應根據不同長度搭配,統籌安排,一般先斷長料,后斷短料,減少耗損,切斷時避免用短尺量長料,防止產生累計誤差。因此在工作臺上標出尺寸刻度線,并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用的擋板。在切割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必須切除。鋼筋的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長度允許偏差±10mm。

c、鋼筋彎曲前,應計算好起彎點的位置,在鋼筋上劃好線,進行準確的彎曲成型,鋼筋彎曲成型后,彎曲點處不得有裂縫,二級鋼不得反復彎折,鋼筋成型后的允許偏差全長為±10mm。

d、一級鋼筋末端需作180度彎鉤,其圓弧彎曲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直徑的3倍。

[2、鋼筋定位、間距、保護層控制

墻體、暗柱在底板中插筋定位措施:墻體的鋼筋采用定位筋保證墻體、暗柱主筋間距位置準確,墻、柱側面鋼筋保護層采用塑料卡,墻體外墻水平筋放在豎筋內側。(底)板、梁使用大理石碎片墊塊。

保護層厚度確定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主筋保護層必須按設計要求,筏板40,外墻外側25

篇2:鋼筋混凝土箱涵施工工藝

鋼筋混凝土箱涵施工工藝

本合同段目前涵洞剩余主要是線外涵。施工前要先改道或改勾,以保證被交道路的通行和當地排水系統的通暢。涵洞的臺背回填須對稱進行,涵頂填土需達到規定厚度后可在其上行車。鋼筋混凝土箱涵施工工藝如下:

1、施工放樣:施工前先放出基坑位置,放出中線樁,并引至不宜破壞的地方以備校核用。

2、基坑開挖:采取機械開挖配合人工修整的方法進行基坑開挖,并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如地基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應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3、基坑施工完后,鋪設砂墊層。支立模板,在涵身中部設變形縫一道,澆注箱涵基礎混凝土,然后測量放樣,并用墨線標出箱涵的軸線、邊線。

4、綁扎底板鋼筋和側板預埋筋,支立模板,采用就地澆注工藝。全箱涵分為兩次澆注。第一層澆至底板的內壁以上30

篇3:鋼筋混凝土護坡施工工藝規程

鋼筋混凝土護坡施工工藝

1、素噴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坑圍護冠梁上部土方開挖采用放坡素噴圍護,深度85公分,坡度1:1。分層開挖,為保護坡面不受擾動,即時進行邊坡素噴圍護。

1.1工藝流程

1)修整邊坡,埋設噴射砼厚度控制標志。2)噴射第一層砼。3)掛網4)噴射第二層砼5)設置坡頂排水系統

1.2素噴范圍

坡面至-1.95m支撐梁范圍采用素噴混凝土支護,放坡系數1:1。素噴范圍沿基坑四周,噴射高度為0.85米。

1.3工藝要求

面層采用C20噴射混凝土,素噴厚度為60,配雙向鋼筋網片ф6.5@250*250。噴射混凝土采用干噴法,分二層施工。噴射第一層混凝土厚度為30-50mm完成后,綁扎鋼筋網片,然后噴射第二層混凝土至設計厚度。鋼筋網片鋼筋的搭接長度為300mm,橫向加強連接筋的搭接采用焊接。

1.4施工要點

①¢6.5@250×250鋼筋網片,網片用插入土中的鋼筋固定,并與加強筋焊接牢固,端部應與加強筋互相焊接牢固。每步鋼筋網片均應與上步搭接,給下步留茬,兩步的鋼筋網片接頭應上下錯開焊接,橫向壓筋交叉與錨桿焊接在一起。

②面層內的鋼筋網片應牢固固定在邊壁上并符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要求,經檢驗合格后進行面層噴射混凝土施工,表面平整,噴完后按規范進行養護。

③本工程上部素噴范圍內,土方開挖分段進行,修整后的裸露邊坡能在規定時間內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支護,對穩定性不好部位必須立即進行支護。

④噴射混凝土的槍頭距坡面宜再0.8m~1.5m的范圍內,噴射方向應垂直指向噴射面,并從底部向上部噴射。

1.1.5施工注意事項

①素噴施工期間,不得在基坑頂面堆載,以免施工期間邊坡坍塌,施工完成后,支護區應避免重車沿基坑邊行駛,堆載控制在15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