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設施個體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
1目的和適用范圍為了加強施工現場各種安全裝置、設施及個體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確保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本制度適用徐州市三環東路高架快速路建設工程二標項目在施工全過程中所需安全裝置、設施及個體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2程序2.1項目部購置程序2.2施工隊發放程序3職責3.1安保部根據人員作業及工種需求編制采購計劃,3.2物資部負責向項目提供符合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要求的防護用品信息和負責采購。3.3物資部負責對安全設施進行質量檢驗,安保部負責發放、設施的檢測和監督使用。3.4施工隊負責人提供作業人員數量和作業人員工種,及相關危險區域和需求防護設施的信息。3.5安保部負責確認施工隊提供的信息,并建立安全設施、勞動防護用品的購置計劃。3.6施工隊安排專用的安全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的倉庫,重要設施安排專人負責看管。3.7由財務部提供安全生產經費的費用,建立安全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經費臺帳。4規定和要求4.1安全安全裝置、設施及個體勞動防護用品內容:工作服、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工作服、防護口罩、護目眼鏡、耳塞、絕緣鞋、手套、袖套、安全繩、手套;鋼管腳手扣件、擋腳板、避雷針、防靜電柱、滅火器、護目鏡及面罩、絕緣鞋、臨邊防護設施(高處作業臨邊、卸料平臺臨邊、基坑周邊)的材料;洞口、樁口安全防護設施的材料;為安全生產設置的安全通道、圍欄、警示繩、彩條旗、企業安全文化彩旗;臨近高壓線隔離防護的材料;配電柜(箱)及其防護隔離設施、漏電保護器、臨時供電電纜、電焊機二次側保安器、臨時供電用配電箱(柜)、低壓變壓器、斷路器、低壓配電線、低壓燈泡;中小型機械設備防砸、防雨設施的材料;機械設備、設施的安全裝置維護設施;消防設施、器材、消防水管、消防箱、滅火器、消防水帶、沙池、消防鏟;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檢查所用的設施設備;施工現場安全標志、標語及安全操作規程牌等設施裝置。4.2在生產過程中,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而產生的有害因素和勞動過程中及作業現場的安全衛生設施不良產生危害因素,均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勞動防護用品配備。采用能增強防護能力的,物美價廉、新穎耐用的新產品。4.3安保部在施工前根據工程的需要編制安全防護設施、用品計劃。安全總監和項目經理簽字確定后可購置。4.4購買特種防護用品,要求到提供以下證件的單位購買:1.廠家的營業執照;2.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合格證;3.有效的檢測報告;4.5勞動防護用品采購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按規定入庫,發放給使用人員,填寫《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登記臺帳》,由安保部發放。4.6勞保防護用品和安全設施(可移動)在各施工隊設立一個專門倉庫,安排一個責任人進行管理,避免其丟失、損壞、被盜。4.7新職工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后才允許建卡。由項目部統一購置和配發統一的工作服。配發崗位證、安全帽、其他的勞保用品。其他的非統一配發的勞動用品根據從業人員的崗位安全需要配發。4.8安保部根據領用人的工作性質、勞動條件及作業環境的標準進行發放。使用前要嚴格檢查,發現破損、失效、影響安全時,應及時修理或停止使用。4.9員工進入施工作業現場,必須按照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否則,不允許進入現場。不聽勸阻者,按有關規定予以罰款。4.10任何個人都必須愛護自己和他人的防護用品。屬于從業個人備用的勞動防護用品,均由個人負責保管。對各種防護裝置需愛護使用,不得隨意拆卸。4.11主管領導和安全員負責組織作業人員對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和安全標識進行安裝,拆改、變動安全防護技術裝置、設施,需經項目安全員批準驗收。4.12已到使用期限或損壞的勞保用品應及時報廢,安保部確認后重新購置配發。4.13安保部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勞動防護用品使用佩戴情況,不能滿足隨時配置。個人保管使用的物品由保管者個人拆洗修補。4.14現場的防護措施必須隨時維護、檢查,出現問題及時糾正,出現重大隱患下達隱患整改通知,督促整改。4.15按季節特點對防護裝置、設施進行專門檢查,查出問題隨時糾正。4.16各部應做到在相關設施和勞保用品在其壽命周期內能夠使用,對使用時間低于其2/3壽命周期的部門,安保部對施工隊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由故意造成的,安保部有權進行經濟處罰。4.17相關安全裝置、設施及個體勞動保護用品購買的費用,由安保部根據發放的相關臺帳,交由財務部,財務部從各施工隊工程款中扣除。5表式《勞動防護用品購置計劃表》《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登記表》《安全防護設施裝置購置計劃表》《安全防護設施裝置登記表》《安全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具進場驗收記錄》《安全物品(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設施裝置)配置計劃表》6附則本制度修訂權、解釋權歸徐州市三環東路高架快速路建設工程二標項目安保部,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勞動保護安全方針
安全生產方針,又稱勞動保護安全方針。是我國對安全生產工作所提出的一個總的要求和指導原則,它為安全生產指明了方向。要搞好安全生產,就必須有正確的安全生產方針。
1983年國務院在[1983]85號《批轉勞動人事部、國家經委、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和勞動安全監察工作的報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導下搞好安全生產,是經濟管理、生產管理部門和企業領導的本職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預防為主,安全第一”。
這個安全生產方針,強化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強調在生產中要做好預防工作,盡可能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個方針,其含義是:
1、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是生產發展的客觀需要,特別是現代化生產,更不允許有所忽視,必須強化安全生產,在生產活動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生產要服從安全。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義。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生產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政策,是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和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維護社會安定,促進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安全生產也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原則,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性質所決定的。
2、安全與生產的辯證統一
在生產建設中,必須用辯證統一的觀點去處理好安全與生產關系。也就是說,企業領導者必須善于安排安全和生產。越是生產任務忙,越要重視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則,就會招致工傷事故,既妨礙生產,又影響安全。這是生產實踐證明了的一條重要經驗教訓。
怎樣理解安全和生產的辯證統一關系呢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和生產既有矛盾性,又有統一性,所謂矛盾性,首先是生產過程中不安全因素與生產的矛盾。要對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時,就要增加支出,或影響生產進度。所謂統一性,對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勞動條件,職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勞動熱情,勞動生產率就會提高。沒有生產活動,安全工作就不會存在;反之,沒有安全工作,生產就不能順利進行,這就是安全與生產互為條件,互相依存的道理,也就是安全與生產的統一性。
3、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強調預防為主
安全生產以預防為主是現代生產發展的需要。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問題十分復雜,稍一疏忽就會釀成重大事故。預防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要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要依靠技術進步,加強科學管理,搞好科學預測與分析工作,把事故消業在萌芽狀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基礎,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預防措施。預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證生產安全。
篇3:危險廢物崗位勞動保護管理制度
1生產部負責編制危險廢物崗位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發放標準,并按生產實際及時做出調整。
2各責任單位按規定擬訂歸口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的采購計劃,并報采購部門采購。
3采購部門負責按各責任單位制訂的采購計劃及時采購勞防用品和保健品,負責所采購的勞防用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負責供應商具有勞防用品生產資格,選用“三證”(生產許可證、安全鑒定證、產品合格證)齊全的勞動防護用品。
4倉庫負責按《勞防用品發放標準》準確核發歸口勞防用品,并建立各類勞動保護用品和保健品的發放臺賬。
5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器具發放到各操作崗位。
6生產管理、人員、保衛、安全檢查以及實習、外來參觀者等有關人員,應根據其經常進入的生產區域,配備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7倉庫負責按責任單位核批的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種類、數量發放勞防用品和保健品并妥善保管庫存的勞動防護用品和保健品。
8各種防護器具都應定點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每次校驗后應記錄或鉛封,主管人應經常檢查。
9各單位負責按核批的勞防用品和保健品種類、數量正確領取、發放勞防用品和保健品,并建立本單位勞動防護用品和保健品的發放臺賬。
10各部門負責保管本部門未發放的勞防用品和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