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制度范本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1 閱讀 3989

1、病房護士長負責護士的職業安全監管工作,在醫院現有條件下提供防護設備。

2、護士在執業活動過程中,嚴格遵守管理規定、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3、嚴格按照化療藥物使用說明書配制藥物,配藥時帶手套。

4、嚴格執行接觸放射線安全防護措施和操作規程。

5、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

6、操作有可能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氣管、粘膜或破損的皮膚時帶手套。當估計操作會有血液、體液可能濺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皮膚時,采用適當的保護用具(戴口、面罩、圍裙等)來防止感染。

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或一項操作,操作完后立即丟棄用過的手套。

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對手進行徹底清洗。

9、使用針具進行消毒時,帶手套,用過的針具立即扔到廢物桶內,嚴格執行普及性預防措施:回套針帽(必要時用單手法)不擺弄針頭、不徒手分開針頭與注射器。

10、用過的針具、刀片或其他銳器置于不易被刺破的專用容器內。

11、操作后及時料理污染場地,不留給他人料理,禁止用污染的手接觸開關、清潔區和清潔物品。

12、受到(甲類傳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類傳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過的尖銳器械損傷后,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被刺或損害的傷口。

用清水沖洗被血液或體液濺到的鼻腔、口腔和皮膚。

用清水、生理鹽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沖洗被血濺到的眼睛。

13、報告程序和時限:一旦受到乙類傳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過的尖銳器械損傷后或帶傷接觸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級報告,當事人傷后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接到報告后立即向護理部、感染辦匯報。

14、用過的污染物品或被傳染病源污染的物品,嚴格按照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的關規定處理。

15、其他處理程序按醫院有關規定處理。

16、護士受到職業暴露后有義務接受醫院有關部門追蹤,對當事人做好保密工作。

篇2:醫院護士職業安全管理制度(3)

醫院護士職業安全管理制度(三)

1、護理部應根據醫院制定的職工職業安全管理有關制度處理護士職業意外事件。

2、護士接觸血液、體液時,需戴手套。

3、一次性針筒、針頭用后應直接放入密閉盒內統一處理(無需徒手分離或將針梗套入塑料套內)。

4、護士接觸銳利或玻璃器材時,應小心謹慎。萬一受傷,應及時作出相應處理。

5、化療藥物應用時的原則及防范措施。

(1)原則:護士應經過有關防護知識的培訓、體檢(WBC在4000以上),盡可能少接觸少污染。

(2)防范措施:

配置化療藥物前:

1護士在配置藥物前,必須戴口罩、眼罩,戴聚乙烯手套,穿隔離衣。

2化療藥物配藥應集中配置,配置場所有條件的可在單獨的層流間配置,或在凈化臺配置。

3化療臺面應鋪以一次性的無紡布。

配置化療藥物時:

1使用玻璃藥瓶時應用保護套。

2沖化粉劑藥物時要緩慢。

3抽藥時針栓不能超出針筒的2/3。

4注入輸液瓶時,為避免瓶內壓力過高,需回抽瓶內氣體。

5若有外漏即刻用25%酒精擦拭或用清水沖凈。

6接第二瓶液體時需戴聚乙烯手套。

化療藥物使用后:

1化療藥物的空瓶應放在密閉的容器內,外面做好標記,集中處理。2用后的針筒、輸液器、無紡布需集中放在做好標記的塑料袋內。

3教育病人在沖洗排泄物時須沖兩次。排泄物需經過污水處理。

篇3:護士職業職責要求

護士一詞是來自1914年鐘茂芳在第一次中華護士會議中提出將英文nurse譯為“護士”,大會通過,沿用至今,以下是具體的護士職業要求,請瀏覽。

護理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取得護士執業資格;

護士被稱作天使的職業,它需要愛心、細心以及耐心,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需要了解診療護理常規,熟練掌握護理三級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強的親和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敏銳的洞察力。

按照《護士條例》規定,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并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畢業生(包括2010年應屆畢業生),可報名參加護理初級(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一)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中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學歷,擔任護士職務滿5年;

(二)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護理、助產專科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

(三)獲得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滿1年;

考生的報名資格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審核,考試合格者由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發給考試成績合格證明,作為申請護士執業注冊的有效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