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公司信息管理辦法
地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辦法
為使公司的信息管理規范化、系統化,特制定本辦法。
一、公司按集中與分散與結合、縱向與橫向的結合的原則實行信息分級管理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公司級信息管理由公司行政部統籌和協調,各部門負責各職責范圍內的信息管理工作。
二、信息管理目標的原則
1、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實行管理自動化,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效率,減少雇人員;為公司經營、管理輔助決策,提供優化的決策依據;
2、加快企業內外部信息流通速度;為企業適度分散、分權管理和連鎖經營、跨區經營,提供物質硬件保障。
三、信息收集職能部部門與范圍
1、發展信息系統由開發部負責。主要范圍為國家、地方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動態投資環境,投資項目,技術專利市場。
2、行政信息系統、經濟合同信息系統由行政部負責。主要范圍為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公司整體規劃、計劃,企業成功、失敗安全匯集等為公司所有檔案材料,國家、地方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公司訂閱的圖書、報刊、雜志資料,地方政府、上級文件、指示,公司各類公文、來函記錄,辦公用品功能和市場價格,車輛運行、維修及消耗情況。經濟合同信息系統主要范圍為集團所有簽約合同文本,付款進度與條件、違約責任。經濟案件的原始憑證,集團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結構的法律文書等。
3、人事信息系統由行政部負責。主要范圍為國家、地方勞動人事,工資福利,社會保障政策,人才信息,人事、工資檔案,以及人員培訓、考核、考勤等人事執行情況。
4、財務信息系統由財務部負責。主要范圍為國家財務、會計、稅收、利率、匯率制度、政策,公司上級、本部和下屬企業財務報表,獎金使用狀況,國家通用的會計、審計、稅收慣例、準則,公司融資、社會資金走向,金融、貨幣、財政信息;
5、計劃信息系統由財務部負責。主要范圍為國家統計規章制度,企業年度經營計劃、本公司及上級企業經營管理。及有關綜合統計匯總信息、材料,固定資產購置計劃、資產核查記錄、企業質量計劃、經營者年薪考核記錄等。
6、市場營銷信息由營銷部負責。
7、工程、裝修、預算信息由對口部門負責。其他信息系統。根據實際情況由有關部門建立。
四、生產經營部門除上述部門適用的信息外,還須建立起行業技術信息材料,市場動態、行業動態信息,顧客/供應商/經銷商信息材料。
五、信息收集來源:
1、政府發布的法律、法規、政策、統計資料及下發的有關文件。
2、公司內部各部門已有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所記載的;
3、公司外部公共圖書、報刊、情報信息機構收集的;
4、專業和權威的國際互聯網網站;
5、通過社會調查、外出考察獲得的專題信息;
6、通過有償的專業技術、管理咨詢等獲得的具有針對性的信息。
六、信息收集的方式
1、信息應以原件、剪貼復印、文摘卡片、簡報和電子數據五種方式收集。
2、所有信息系統收集的信息均應經過篩選、鑒別、分類、綜合四個步驟的加工。篩選指圍繞公司的中心工作、參考價值大、有前瞻性和啟發作用的原則進行選擇;鑒別指和查證,去偽存真,衡量盜用;分類指按公司需要分類;綜合指對住處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對其進行編輯和研究;
3、經分析加工整理的信息以文字、表格、圖示、影像和錄音的形式反映成果。
七、各部門分級管理的信息資料按部門工作需要和部門職責建立信息檔案。
八、信息的使用:為領導決策服務,即信息自下而上的傳遞,提供決策依據、素材、為貫徹公司各部門日常經營管理事務,即信息自上而下的傳遞;為公司各部門日常經營管理事務;由各個信息系統自行使用信息或上下傳遞;為公司協調工作服務,即信息平行的傳遞;為特定的咨詢問題服務;為適應上級領導部門和有關部門需要服務;為公共關系目的服務。
九、公司各部門每逢雙月10日向行政部提交已收集的信息材料。
十、公司行政部每逢雙月15日向各部門發送一次《圣北信息簡報》,同時將各部門收集的信息目錄予以公布。
十一本規定由行政部負責解釋。
十二本規定自通過之日起施行。
篇2:生產調度室信息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生產信息調度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調度信息管理水平,健全強有力的生產調度指揮系統,使信息調度真正成為安全生產的指揮部和信息參謀部,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組織機構
主任1人,副主任2人,調度員6人,調度統計和信息管理1人。
調度員值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每班2人,每天安排一名主任值班,協同調度員處理生產環節出現的各類生產問題并匯報有關領導,調度統計及信息管理員負責當日各類報表的匯總和整理工作。
二、調度管理方面:
1、要嚴格按照煤礦煤礦安全規程組織和指揮生產。在日常工作中,始終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住”的指導思想。按日、按班、按旬、按月完成原煤產量、掘進進尺、開拓進尺。各項重點工程和各項生產任務,堅持生產預測、預報,及時有效的解決安全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2、組織召開調度室,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督促檢查各單位生產計劃的執行情況,按上級主管部門核實的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凡是涉及影響當前安全生產的問題,有權對同級部門統一行駛調度職權。
3、理解和及時掌握產、運、銷、存、計劃和實際完成情況,并要求及時上報和填寫,按時出生產報表。
4、在實際工作中對威脅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有權下達調度命令,并督促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凡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調度室值班人員應根據有關領導指示,按規定的時間和匯報程序向上級調度匯報。并積極組織有關部門調動所需人力、物力進行搶救,并組織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5、隨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對影響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和發生重大影響生產的事故,要進行事故追查和參與事故追查。并有處理意見。
6、認真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對領導指示以及上級的各種傳真電文應及時提交領導閱示或交有關部門辦理,并做好登記紀錄。對基礎反映的安全生產等重大問題,如實地、迅速地上報,對上級下發的安全生產指示、通知、通報、命令按時轉發,并認真傳達貫徹落實。
7、調度工作人員要經常深入實際,掌握了解生產情況和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關鍵問題,掌握指揮生產的主動權,及時向有關領導提出報告和有利安全生產的建議性意見。
8、落實各類調度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按業務范圍要有業務保安責任制,按專業指責要有崗位責任制,各類責任制要分工明確,內容具體,責任到位。
9、建立完整的原始紀錄、臺賬、記錄本、圖表、調度資料要定期歸檔保存,各種圖表應按時填寫。應建立的原始紀錄、臺賬、記錄本、圖表如下:
(1)當日調度值班綜合紀錄臺賬(內容:全礦、采掘、機、運、通及各輔助單位當日安全生產等活動紀錄。全礦產、運、銷、存及礦領導值班、帶班,當日值班領導重要指示及安排,并詳細紀錄全礦安全生產等活動內容,并進行如實紀錄和登記,并做好信息的上下反饋工作。)
(2)調度解決安全生產問題,掌握安全動態記錄本。
(3)礦年、月、旬安排的重點工程記錄本。
(4)調度會議記錄本。
(5)調度業務及安全規程學習記錄本。
(6)礦領導重要指示,命令、安排記錄本。
(7)上級傳真電文、指示、通知、通報命令登記和轉發本。
(8)事故登記本,應如實填寫影響安全生產2小時以上的事故,并按事故登記程序要求如實登記傷、亡事故,并按規定存檔保存。
(9)調度主任、調度工作人員深入實際,解決問題。
(10)影響安全生產,參加事故追查處理登記本。
注:要求以上各種記錄本,紀錄如實準確,內容規范齊全,字跡工整、清晰、條理清楚。應具備原始性,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條條有紀錄。并按時間順序分類進行存檔,以備待查,并安排專人保管。
臺賬:
1、全礦的產(產量、掘進進尺)、運、銷、存,綜合臺賬,(并逐日、逐月如實填寫填寫)
2、礦安排的重點區隊(綜采、綜掘)臺賬。
注:臺賬數字準確、字跡工整、賬面整潔、內容齊全。并按規定(生產調度新程序要求)輸入計算機,打印好當日生產報表,確保正常聯網。
圖表、牌板:
1、調度事故匯報程序表(室內上墻)
2、礦領導值班牌板(室內上墻)
3﹑礦月產﹑銷﹑進尺公布欄(室內上墻)
4、采掘工程平面圖及施工圖
5、礦井災害預防、避災線路圖
6、通風、運輸、供電、通訊、管路系統圖
7﹑按業務范圍有業務保安責任制(室內上墻)
8﹑按專業人員職責有崗位責任制(室內上墻)
三、調度匯報:
1、南風井及北風井主扇房每天下午6點、瓦斯抽放站每天上午7點必須向調度室匯報主扇和抽放泵的一天運行情況和規定的相關參數。
2、各單位跟班干部必須每班至少向調度室匯報三次,入井、班中、升井前及生產過程出現問題時都必須匯報,否則當班無工并由黨群工作部進行談話。
3、堅持玉華煤礦“四位一體”安全質量確認匯報制度,即每班開工前由當班班長向調度室匯報工作點的安全狀況及工作任務,安全監察員根據現場情況匯報是否可以開工,調度員根據安全監察員的匯報下達是否開工的命令。
4、人身事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報告。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事故現場情況。調度室街道匯報后立即匯報相關值班領導,并組織搶救。
5、影響生產的非人身事故,跟班干部必須在半個小時以內匯報調度室,事故經過及原因必須清楚,并要有相關處理措施,調度員根據情況匯報值班領導。
篇3:石油銷售公司市場信息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市場信息管理辦法(暫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市場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提高市場信息的使用價值和效率,為企業更好地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訂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HB公司市場信息管理工作。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三條市場信息部是市場調研和信息收集的主管部門。主要職能是:
(一)擬定市場信息管理辦法;
(二)組織開展市場調研工作;
(三)收集、整理、分析市場信息,提出相應的市場信息分析報告提交主管領導審閱,并在公司內部實現信息共享。
第四條公司其他部門是市場信息管理的支持配合部門,可提交自身所收集和掌握的市場信息至市場信息部進行匯總、整理。
市場信息部組織開展銷售業務活動中,應積極關注市場信息。
第三章信息渠道
第五條獲取市場信息的主要方法
收集市場信息可采取電話、面談、參展、查閱和購買資料等方式。
開展市場調研時,需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調研提綱及費用預算,組織實施市場調研后,應編寫相應的市場調研報告提交領導審閱。
第六條獲取市場信息的主要途徑
(一)通過各種專業統計數據庫、權威部門的信息披露、行業內權威人士發言、公開媒體報道、報刊雜志等;
(二)通過參加行業協會、產業協會等活動收集信息;
(三)在拜訪、回訪或同客戶業務洽談中,適時詢問客戶相關問題、競爭對手的服務情況和經營情況;
(四)對目標區域、潛在客戶的走訪;
(五)業務人員對客戶進行定期電話回訪;
(六)不定期召開客戶座談會,交流市場信息,了解客戶各項需求。
(七)收集、整理公司其他人員反饋的信息;
(八)從上級公司的各個業務部門和財務報告獲得;
(九)委托第三方信息/調查/咨詢機構進行市場調研與信息收集;
(十)其他信息收集渠道
第七條信息渠道的建立
與信息提供單位或個人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溝通渠道,以便及時快捷準確的獲取信息。
第八條信息渠道的維護
定期拜訪信息提供單位或個人,交流市場信息,維護客戶關系。
第四章市場調研與信息收集的主要內容
第九條宏觀經濟與行業背景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一)國際與國內整體經濟政治形勢;
(二)國家對本行業的政策、規劃和法律法規;
(三)本行業的國內外發展動態及上下游發展現狀;
(四)未來新產品與新技術發展方向等信息。
第十條市場供需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一)市場規模與容量
主要了解全國及區域市場的產能、產量和進口量及增長情況等,未來上游擴建及新建統計;下游消費群體發展狀況、消費量和出口量及增長情況等。
(二)市場界定與細分
主要了解每個細分市場的界定、容量和分布,分析生產工藝、技術指標、銷售渠道和用戶體驗等方面的差異。
(三)市場競爭
主要跟蹤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以便隨時調整競爭策略。
(四)市場價格
主要分析價格構成(成本、供需、交割時間、交割地點、付款方式、賬期等)和定價策略,同時統計人民幣現貨價格、美金船貨價格、生產商的掛牌價與結算價等。
(五)分銷渠道
主要了解分銷商的綜合實力、經銷品類和銷量,并分析其運營模式。
(六)物流布局
主要了解華中、華南市場固體與液體化工產品倉庫的分布特點,同時了解固體與液體化工產品的運輸特點。
第十一條競爭對手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主要收集標桿企業銷售政策,現有競爭對手的經營規模、產能、生產工藝、生產品類、分銷策略、定價策略、營銷策略、客戶群體、物流布局和產能擴張計劃及潛在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
第十二條客戶對象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主要收集經銷商、分銷商、直銷客戶的分布、需求、生產能力、庫存情況、技術與服務要求、資金信用狀況、付款方式、經營效益和外購原料來源等信息。
第十三條企業自身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主要收集上游生產企業產能、生產工藝、生產品類、產能擴張計劃及本企業銷售動態、客戶群體、客戶結構、本企業在行業內地位、物流布局等信息。
第五章信息的整理、分析和應用
第十四條信息整理與分析
信息管理崗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并形成相應的市場信息分析報告,在公司內部實現信息共享。
市場信息分析報告應重點分析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能夠帶來哪些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等內容。
第十五條信息的匯報
(一)匯報時間:根據信息內容的差別,按照不同的頻次匯報。
1.定期上報
根據公司信息需求,編制市場信息周報、月報和季報,每周、每月和每季末上報。
2.不定期(即時)上報
當發生以下情況時,應即時上報相關信息:
①.宏觀政治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時;
②.行業和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
③.本企業銷售與策略發生重大變化時;
④.其他希望通過公司內部共享的信息。
(二)匯報方式
信息匯報的方式主要有口頭匯報和書面匯報、電話匯報和郵件匯報、單獨匯報和會議匯報等方式。信息匯報人員可根據各類信息的特點以及現實條件采取相應的匯報方式。
第十六條信息歸檔和保密
信息歸檔包含原始未加工的信息材料、信息分析報告、公司內部信息等信息的歸檔,可按信息類別、信息重要程度、信息發布時間、信息權威性等進行整理歸檔。
信息管理崗需根據各類信息的重要程度和機密程度設置保密等級,確定每類信息的借閱范圍,借閱場所,并詳細記錄信息借閱記錄,包括借閱信息名稱、借閱時間、借閱人員、借閱目的和歸還時間。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制度由市場信息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八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產品經銷公司相關
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本制度自頒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