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中建某局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中建某局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2024-07-12 閱讀 2134

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程序文件

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1目的

對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所必需的能力予以確定,提供培訓或采取其它措施,以確保實施、保持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工程局所有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

3引用文件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4術語

4.1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有關的術語和

下述定義。

4.2特殊崗位人員:項目經理、內部審核員、施工員、預算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機械員、焊工、電工、起重工、架子工、機操工(中小型機械作業)、機動車輛駕駛員等國家規定必須持證上崗的特殊崗位人員。

5職責

5.1工程局各級領導對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所必需的能力予以確定,審批年度培訓計劃,對于提供的培訓或采取的其它措施的有效性進行檢查與監督。

5.2局人力資源部

5.2.1負責組織編制從事與質量有關的管理、執行和驗證工作人員的《職位說明書》。

5.2.2根據工程局的施工生產情況和管理需要以及人事管理權限搞好人力資源配置。

5.2.3結合局相關部門(單位)提出的年度培訓需求,制定局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或指導對培訓等有關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評估。

5.3局總部各職能部門根據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結合本系統管理工作需要,提供培訓建議或需求計劃,協助人力資源部作好本業務系統的培訓工作。

5.4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按公司生產情況和項目培訓需求,提出公司年度培訓需求,于每年12月20日前報局人力資源部。公司各職能部門負責所屬單位員工上崗資格及下崗、轉崗培訓。負責對自辦培訓等有關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評估。

6工作程序

6.1人力資源配置

6.1.1局人力資源部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單位)編制工程局各級崗位的職位說明書,經局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6.1.2根據局的職位說明書及有關規定,依照人事管理權限對相關崗位人員進行競聘和解聘;

6.1.3競聘上崗人員必須是能夠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

6.1.4上崗后經考核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員工,按規定解聘,同時補充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

6.1.5解聘員工可通過培訓后再競聘或轉崗。

6.2員工考評

6.2.1考評依據

a)《職位說明書》;

b)《職工績效考評表》。

6.2.2考評實施

按局有關規定對員工實施績效考評,及時公布與反饋考評結果,并驗證績效改進計劃的有效性。

6.3培訓

6.3.1培訓計劃

6.3.1.1每年12月31日前由局人力資源部依據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目標、局各單位(部門)提出的年度培訓需求,結合員工績效考評和管理評審匯總反映出員工在知識結構、專業技能或經驗等方面的不足,制定局年度培訓計劃,經局主管領導審批后下發各單位(部門)。

6.3.1.2年度培訓計劃的內容包括:培訓目的、內容、對象、時間、地點、方式、負責人等。

6.3.1.3局年度培訓計劃由局人力資源部組織實施或督促各部門(單位)組織實施。

6.3.1.4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應于次年元月15日前根據局年度培訓計劃,提出公司實施安排意見,并報局人力資源部。

6.3.1.5局年度培訓計劃和公司員工培訓實施安排意見由局人力資源部負責保存。

6.3.2培訓實施

6.3.2.1新員工上崗前基礎培訓,由各部門(單位)組織實施。培訓內容包括:

a)工程局及公司概況;

b)局、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及國家適用的法律、法規;

c)局、公司質量方針(目標)及GB/T19000-2000基礎知識;

d)安全和質量法規、意識。

6.3.2.2上崗資格培訓包括:

a)第一次上崗培訓:新參加工作員工由各部門或公司人力資源部門適時組織實施。培訓內容包括:所在崗位職位說明書和相關作業文件、操作規程、實際工作技能、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知識等內容;

b)轉崗培訓:組織符合轉崗條件的員工參加新崗位知識的培訓;

c)業務提高培訓:以自辦班形式為主,送外培訓為輔進行;

d)特殊崗位人員培訓:按國家、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及公司規定的上崗要求接受培訓考核[不含見(實)習員工],達到要求獲得資格認證后方可正式上崗。

6.3.2.3其它培訓:按局年度培訓計劃實施。

6.4局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培訓外的其他措施(如崗位競聘、職稱調整、職務調整等)以滿足員工能力的要求。

6.5培訓及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評估

6.5.1每年12月20日前,由局人力資源部組織局相關部門或有關單位及其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不定期對員工的培訓和其他措施進行有效性評估,征求改進工作(培訓和其他措施)的意見、建議,以便及時調整培訓計劃,為更好的制定下年度培訓計劃,開展培訓工作提供參考,或為改進其他措施提供依據。

6.5.2培訓及其他措施有效性評估應注重對員工質量意識和能力提高及適應現崗工作的評估。

6.5.2.1培訓有效性評估的內容包括:

a)培訓內容本身的評估,包括教材、場地的準備、師資、方法、時間等;

b)學員考試(核)成績評估,包括筆試、現場提問、答辯等;

c)學員實際操作能力評估,包括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工作的相互協調與配合、創新能力等;

d)工作績效評估,以各單位按局有關規定對員工培訓前后各六個月的績效考評的績效為依據進行評估。

6.5.2.2其他措施有效性評估的內容包括:

a)措施的評估,包括措施的內容、方式、方法等;

b)實際效果評估,包括采取措施前后員工質量意識與能力的差異。

6.5.3有效性評估的分值確定

評估采用百分制,各單項分值由評估人員根據當年員工培訓情況討論確定。

6.5.4評估結果的運用:

a)了解培訓及各項措施的效果;

b)調整培訓計劃,酌情采取更換培訓教材、更換師資、重新培訓、強化或減少培訓等相應措施;

c)為制定下年度培訓計劃提供參考;

d)改進措施;

e)對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應及時安排培訓并考核,或轉換工作崗位等其他措施,使其具備的能力與從事的工作相適應。

6.5.6通過各種培訓教育和其他措施的實施,使員工質量意識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6.6培訓記錄

6.6.1員工的每次培訓(包括送外培訓和內部培訓)由其所在單位人力資源部門負責記入《員工培訓登記卡》,并保存。

6.6.2局內部舉辦的培訓,培訓時間超過20學時的,須由培訓舉辦單位按如下規定辦理:

a)培訓開始前,應向局或所在單位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培訓目的及教學計劃(課程表)、學習制度及要求;

b)培訓結束后,應做好員工培訓報告表、員工培訓考勤表、受訓人員成績或考核、鑒定、培訓總結等記錄報送局或所在單位人力資源部。

6.6.3每年底,各單位向局或所在單位人力資源部填報《基層單位員工培訓匯總表》。

6.6.4委托外單位進行的培訓由局或所在單位人力資源部保存受訓人員花名冊或培訓合格證書影印件。

6.6.5建立員工培訓檔案,將員工學歷(影印件)、《員工培訓登記卡》、資格或職稱證書(影印件)、工作簡歷等資料存入保存,并隨員工工作單位變動及時傳遞。

7支持性文件

7.1ZJS.GL0508《職位說明書》

8記錄

8.1表206-01《員工培訓需求表》

8.2表206-02《員工培訓登記卡》

8.3表206-03《員工培訓報告表》

8.4表206-04《基層單位員工培訓匯總表》

8.5表206-05《員工培訓備案表》

8.6表206-06《培訓有效性評估表》

8.7表206-07《其他措施有效性評估表》

篇2:QMS質量手冊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QMS質量手冊: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1.目的

確保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以及重要質量崗位員工的操作技能,制定和實施培訓計劃,使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2.范圍

適用于質量管理體系中從事影響產品質量的所有人員,包括臨時雇用的人員。

3.職責

3.1總經理

批準公司年度培訓計劃,批準《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

3.2綜合部

A.負責審核各部門的《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滿足要求;

B.負責《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制定及監督實施;

C.負責上崗基礎教育;

D.負責組織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

3.3各部門

A.編制本部門員工《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

B.負責本部門員工的崗位技能培訓。

4.程序

4.1人員能力

4.1.1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所有人員應是勝任的,對能力的判斷應從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等各方面考慮。

4.1.2各部門負責人編制本部門《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由綜合部進行審核,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應報總經理審批。

4.1.3《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經審批后,作為綜合部選擇、招聘、安排人員的主要根據。

4.2培訓和意識

4.2.1綜合部應根據對從事影響質量的活動的人員的能力需求,分別對新員工、在崗位員工、轉崗員工、各類專業人員、管理層等進行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滿足要求。

4.2.2新員工與在崗員工必須經過以下培訓

A.公司基礎教育:包括公司簡介、員工紀律、質量方針和目標、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基礎知識等的培訓,在進入公司一個月內,由綜合部組織進行;

B.部門基礎教育:學習本部門工作手冊的主要內容,由所在部門負責人組織進行;

C.崗位技能培訓:學習作業指導書、所用設備的性能、操作步驟、安全事項及緊急情況的應變措施等,由所在崗位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并進行書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

4.2.3在崗人員培訓

按培訓計劃,每年應對在崗員工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崗位技能培訓和考核。

4.2.4特殊工作人員培訓

A.特殊工序、關鍵工序人員的培訓,由所在崗位技術負責人負責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每年對于這些崗位的人員還應進行培訓和考核;

B.電氣焊工、電工、駕駛員等需取得國家授權部門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

C.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應由質量認證咨詢機構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4.2.6轉崗人員應遵循以上原則。

4.2.7各管理層

相關的法律法規、目標、指標、質量手冊的識別。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意義、有關法律法規和質量手冊及相關程序文件。

4.2.8通過教育和培訓,使公司全體員工意識到:

A.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

B.違反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的工作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

D.如何為實現自己工作的質量目標做出貢獻。

4.2.9評價所提供培訓的有效性

A.綜合部組織各部門通過操作考核、理論考核、業績評定和觀察等方法,評價培訓的有效性,考察被培訓的人員是否具備了所需的能力。

B.每年第四季度綜合部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及員工代表,召開年度培訓工作會議,評價培訓的有效性,征求意見和建議,以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訓計劃。

C.綜合部應加強對員工日常工作業績的評價,可隨時對各部門員工進行現場抽查,對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員工,應及時暫停工作,安排培訓、考核,或轉崗,使員工的能力與其從事的工作相適應。

4.2.10綜合部負責建立員工能力檔案、保存員工的教育、培訓、崗位資格認可和經驗的適當記錄,如學歷證明、培訓記錄、職稱證明、工作經歷等。

4.3培訓計劃及實施

4.3.1每年11月前各部門上報綜合部下年度的培訓申請,根據公司需求及下年度各部門需要,綜合部于12月前制定下年度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內容、對象、時間、考核方式等內容),經總經理批準后下發各部門,并監督實施。

4.3.2每次培訓各相關部門應填寫《員工培訓記錄》,記錄培訓人員、時間、地點、教師、內容及考核成績等,培訓后將有關記錄、試卷或操作考核記錄等交綜合部存檔。

4.3.3各部門的計劃外培訓,應提出培訓申請,經總經理批準,由相關部門組織實施。

5.相關文件

5.1各部門工作手冊及相關的法律法規

5.2各部門《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

6.記錄

6.1《員工培訓記錄》

6.2《年度培訓計劃》

6.3《員工能力檔案》

篇3:公司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1.目的

對承擔管理體系職責的人員規定相應崗位的能力要求,并進行培訓以提高崗位能力和意識。

2.范圍

適用于承擔管理體系規定職責的所有人員,包括為公司工作的人員,必要時還包括供方的人員。

3.職責

3.1辦公室是人力資源控制的歸口管理部門。

a)負責全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制訂及監督實施,建立培訓檔案;

b)負責上崗基礎教育,負責外培人員登記及培訓資料的收集;

c)負責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

3.2各部門

a)提出員工需求及技能、素質要求;

b)負責本部門員工的崗位技能培訓。

3.3管理者代表

審批《年度培訓計劃》和《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

4.程序

4.1崗位能力

4.1.1承擔管理體系規定職責的人員應是有能力的。對能力的判斷應從教育、培訓、技能和經歷方面考慮。

4.1.2所有員工應充分認識所在崗位的重要性和崗位要求。

4.1.3辦公室編制《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作為招聘、錄用、選擇員工的依據。

4.2培訓計劃及要求

4.2.1辦公室根據企業當前和以后發展的需要,于每年的12月份編制下年度的《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內容、對象、時間、考核方法等),經總經理審批后監督實施。

4.2.2每次培訓各相關部門應填寫《培訓記錄表》,記錄培訓人員、時間、地點、教師、內容及考核成績等,培訓后將上述材料交檔案室存檔。

4.2.3各部門的計劃外培訓,應報辦公室,經總經理審批后,由相關部門組織實施。

4.2.4職能部門接到外培通知后,必須到辦公室登記,培訓結束后,到辦公室匯報培訓情況及考核成績,相應的有關資料(新標準、新法規等)交辦公室登記后,按《文件控制程序》進行傳遞。如本人確實需要用,可辦理借閱手續。

4.3培訓的實施及意識和能力的提高

4.3.1我公司管理培訓的總體要求是:對有關人員必須進行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術三方面的培訓。

a)質量意識教育內容包括質量概念、質量管理基礎知識、崗位責任、有關質量方面的法規、工藝操作紀律、職業道德以及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思想等。

b)專業技能培訓內容包括為提高產品質量以及工作質量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c)環保意識內容應包括:符合環境方針與程序和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各級員工實際的或潛在的重大環境因素及工作的改進帶來的效益;執行環境方針與程序實現體系要求包括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d)管理技術培訓內容包括有關企業質量管理、現代化管理的理論和方法、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基礎知識等。

e)產品強制性認證知識,包括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有毒有害物質的危害等。

4.3.2辦公室協同有關部門確定從事影響質量、環境工作的人員的能力需求,分別對新員工、在崗員工、轉崗員工、各類專業人員、特殊工作人員、內審員等,根據他們的崗位責任,制訂并實施培訓計劃。

4.3.3新員工培訓

a)基礎教育:包括企業簡介、企業規章制度和紀律、方針和目標、安全生產和

環保意識、相關法律和法規、標準基礎知識等的培訓,由辦公室安排。

b)崗位技能培訓:包括崗位生產技術、崗位安全技術、崗位操作技能等,由所在崗位的技術負責人進行培訓并進行考核,合格者上崗。

4.3.4在崗人員培訓

每年應對在崗員工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崗位技能培訓和考核。

4.3.5轉崗人員培訓(同5.2.2b)

4.3.6特殊工作人員培訓

對特殊崗位人員如電工等,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培訓并取證,持證上崗。

4.3.7管理、經營人員培訓

a)國內同行業發展概況;

b)企業的質量環境方針和質量環境目標;

c)產品知識(性能、技術標準、應用領域、使用方法等);

d)法律法規(產品質量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e)業務/專業技能;

4.3.8技術、檢驗人員培訓

應創造條件使技術、檢驗人員知識不斷更新,可通過自學、外出學習和請老師講課等方式進行培訓,由辦公室負責安排。

4.3.9對管理體系內審員,要接受專門的培訓,并要取得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才能上崗。

4.3.10領導層自學,參加討論給他人講課等。

4.4評價所提供培訓的有效性

通過考核、觀察和業績評定等方法,評價培訓的有效性,評價被培訓人員是否具備了所需的能力;

4.5辦公室負責建立《重要崗位登記表》、保存員工培訓檔案。

5.文件

《崗位工作人員任職要求》《有害物質限量控制人員能力要求》

《環境重要影響人員能力要求》

6.記錄

6.1《年度員工培訓計劃》6.2《培訓記錄表》

6.3《重要崗位登記表》

北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