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四嚴五公開六不批工作制度
“三全、四嚴、五公開、六不批”制度
貴德縣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實行
“三全、四嚴、五公開、六不批”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黨組織發展壯大工作的監督機制,切實維護發展黨員工作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嚴格各項工作程序,嚴把黨員“入口關”,保證黨員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根據《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等有關規定,貴德縣從而20**年起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實行“三全、四嚴、五公開、六不批”制度,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是發展黨員工作中,各黨總支、黨支部在上報材料和黨委在審批過程中做到“三全”、堅持“四嚴”。
“三全”,即:①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要求轉正的申請等個人材料齊全;②組織考察、政審、(總)支部同意吸收預備黨員和預備轉正式黨員等黨組織的材料齊全;③上級黨組織談話意見、批準文件等黨委的材料齊全。
“四嚴”,即:①嚴格審查支部大會的決議,看是否按規定程序吸收;②嚴格審查考察材料,看被發展對象是否具備黨員條件;③嚴格審查培養人意見,了解組織對發展對象的培養教育情況;④嚴格審查各項手續,看各種材料的填寫及應履行的各項手續是否完備。
二是各黨總支部、黨支部和黨委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分別堅持做到“五公開”。
黨總支、黨支部堅持做到:①對要求入黨人員的名單公開;②對確定的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培養教育考察情況公開;③支委會或支部大會討論意見公開;④被培養對象的培養人和發展對象的入黨介紹人公開;⑤支委或支部大會討論預備黨員的名單及意見公開。
黨委堅持做到:①黨委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意見公開;②審批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結果公開;③發展黨員工作程序公開;④處理結果公開。即把黨員、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及調查處理的結果及時向黨內外公開;⑤舉報電話公開。
三是黨委在討論審批預備黨員時,做到“六不批”,即:①未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的不批;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期不夠一年的不批;③沒有經過政審和政審材料不全的不批;④入黨前未經過談話的不批;⑤入黨手續不全的不批;⑥干部群眾反映的意見、問題未查證的不批。
篇2:X民政局政務公開工作制度
**民政局政務公開工作制度
瀏陽市民政局
政務公開工作制度
一、對外宣傳制度
(一)負責機構及職責
瀏陽市民政局對外宣傳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外宣傳黨和國家的有關路線、方針、政策及有關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二)宣傳的內容和對象
宣傳的內容:宣傳的內容除國家有關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外,還包括我局有關政務公開制度的內容:瀏陽市民政局工作職責、關于政務公開的規定、政務公開實施方案、各科室的組織機構、工作職責、標準與要求以及辦事依據、紀律、程序。
宣傳的對象:瀏陽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的黨政機關、民主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全體人民群眾。
(三)宣傳的形式及措施
宣傳形式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編發信息、簡報,或通過瀏陽政務服務網、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介向社會和群眾宣傳有關內容。民政工作宣傳要領導重視,責任明確,專人負責。工作人員要認真負責,宣傳內容要及時準確。
二、社會監督制度
為進一步推進我局政務公開工作,把局機關及所屬各部門的工作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的經常性教育,使其正確行使手中權力,依法行政,廉潔奉公,提高辦事效益和辦事質量,自覺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
二、設立監督舉報箱,公布監督電話(3612038、3635652),接受群眾的投拆、舉報。
三、采取座談會、問卷調查、對口部門和上級機關評議等形式,定期征求社會各界(特別是管理相對人)的意見。
四、對群眾投訴、舉報和社會各界的意見,要及時研究、認真解決,并把處理結果、改進意見向投拆、舉報人反饋。
五、成立局政務公開監督委員會,具體負責社會監督工作和行政事務的督查督辦。
六、為投拆、舉報人保密。對利用工作之便進行打擊報復的工作人員,將依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及有關法規,予以嚴肅處理。
三、內部監督制度
(一)負責部門及職責
民政內部監督由監察室負責。其主要職責是:監督檢查民政系統工作人員工作中廉潔從政的情況,促進民政工作人員正確行使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發揚遵紀守法,秉公辦事,艱苦奮斗,克已奉公的優良傳統,杜絕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推進廉政建設。
(二)進行內部監督的內容、對象、形式、措施
內容和對象:監督檢查民政系統工作人員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以及決定、命令的情況;受理對我局監察對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違反法規以及違反政紀的行為。
形式和措施:采取制定、落實有關責任制度;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向有關單位發放征求意見卡,在全社會范圍開展對我局實行監督、定期請有關單位人員到我局參加座談會,征求群眾意見;加大對發現案件的查處力度;要求全局干部掛牌上崗、熱情服務并加強監督檢查等多種形式強化民政內部監督機制,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從嚴治吏、從嚴執紀,促進黨風廉政和民政干部隊伍的建設,保證民政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
四、獎懲制度
(一)負責部門及職責
由監察室負責監督管理、執行獎懲制度。其職責是:根據干部考核結果,嚴格按照獎懲辦法執行干部獎懲制度,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二)獎懲的內容、對象、形式、措施
獎懲內容:根據對干部職工在政務公開及行風評議工作中的考核評比,結合對其德、能、勤、績、廉幾方面的全面考核結果,執行獎懲制度。
獎懲對象:局機關及所屬單位有全體干部職工。
獎懲形式及措施:凡是被機關單位及群眾舉報有不按章辦事、以權謀私、濫用職權或服務態度不好等現象的工作人員,一經查實,一次予以警告,并記入個人檔案;兩次扣減本人年度干部考評分10分;三次停職培訓。凡被舉報的科室(單位),一經查實扣減本科室(單位)工作目標責任制分5分,并扣減科室(單位)負責人干部年度考評分10分。
[1][2][3]下一頁
**民政局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凡能夠一貫嚴格執行我局有關政務公開行風評議各項規定,或在工作當中受到有關單位或群眾表揚的個人,經研究將分別給予以下獎勵:表揚、物質獎勵、記入個人檔案、增計個人干部年度考評分數,同時作為公務員升級、升職參考依據。
五、便民優質服務承諾制度
(一)為了增強我局全體工作人員的公仆意識,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全局實行便民優質服務承諾制度。
(二)全局工作人員應佩帶胸卡上崗辦公,舉止文明,禮貌待人,為群眾來訪辦事提供方便。
(三)樹立服務意識,對民政管理對象和群眾來信來訪和民政業務咨詢要熱情接待,認真負責地切實解決問題。
(四)依法行政,各項民政審批審核工作,要及時快捷,程序公開,嚴格依據法定程序和期限辦理,確屬特殊情況,應主動予以解釋說明。
(五)深入開展便民優質服務競賽活動,不斷提高便民優質服務承諾的質量和水平。
六、首問、首辦責任制度
1、當辦事人來我局辦事時,問到第一個工作人員時,無論是誰必須熱情、周到回答問題,不得說“我不知道”而拒絕回答;
2、當辦事人咨詢的問題是屬自己的范疇,必須回答,并對解答的問題負責;
3、當辦事人咨詢的問題不屬自己工作范疇或不清楚時,應主動耐心解釋,并將辦事人員引導到有關職能科室;
4、對屬于自己工作范疇的問題,問清來意,并認真辦理;
5、對不屬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協助相關單位辦理;
6、負責到底,直至滿意。
7、拒不解答、態度生硬、不予理睞,按違規追究。
七、審批事項“十公開”制度
1、審批執法收費事項公開;
2、審批執法收費職能單位公開;
3、審批執法收費政策依據公開;
4、審批執法收費辦事條件公開;
5、審批執法收費辦理程序公開;
6、審批執法收費時限公開;
7、審批執法收費結果公開;
8、審批執法收費工作紀律公開;
9、審批執法收費工作違規違紀責任追究制度公開;
10、投訴舉報電話公開。
八、政務公開目標管理考核制度
1、局辦公室負責對局機關各科室及局各事業單位的政務公開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考核。
2、實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通過聽匯報、看材料,群眾座談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考核。
3、監督檢查考核的內容為政務公開制度建設情況,決策事項公開情況,便民措施執行情況,承諾踐行情況,政策依據公開情況以及群眾滿意情況等。
4、監督檢查考核人員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各科室,對存在主要問題或較嚴重問題的,責成整改。
5、每年通報監督檢查考核結果,好的科室給予表彰,差的通報批評乃至進行責任追究。
九、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
一、政務公開責任是指局各科室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時,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造成不良影響或產生嚴重后果所應擔負的責任。
二、本制度適用于局機關各科室、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三、局辦公室負責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工作。
四、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懲處與教育相結合、追究責任與改進工作相結合、責任與處理相適應的原則。
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科室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1、沒有實行政務公開;
2、政務公開流于形式,政務活動中搞“暗箱操作”,承諾不踐諾;
3、應當公開的重點工作項目沒有按要求公開,造成不良影響;
4、不及時處理群眾的舉報投訴,對有關責任人員包庇縱容,不向群眾公開處理結果;
5、其它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且不按要求整改的問題。
上一頁[1][2][3]下一頁
**民政局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六、工作人員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發生下列行為之一的,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1、工作時間脫崗、漏崗,延誤正常公務,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辦理正常公務;
2、對符合條件,手續齊備的事項不予受理和批準;
3、不履行服務承諾;
4、擅自提出額外的辦事條件和要求;
5、拒絕、干擾、阻撓政務公開主管機關的檢查與監督,或者編造假情況、隱瞞問題;
6、對手續不齊的辦事當事人不做具體說明,態度生、冷、硬;
7、其它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且拒不改正其行為。
七、對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的局機關科室、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按以下辦法追究責任:
(一)責任的區分
l、未經主管領導審核批準而作出的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的行政行為,由直接承辦人承擔全部責任;
2、經主管領導審核批準或同意后作出的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的行為由主管領導承擔主要責任,直接承辦人承擔次要責任;
3、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作出的違反政務公開有關規定的具體行政行為,由主要領導承擔主要責任,直接承辦人員承擔次要責任。
(二)責任的追究
1、情節輕微、影響較小的,對直接責任人給予告誡或批評教育,并限期改正。
2、影響正常工作或者給群眾造成損失的對有關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責令作出書面檢查,取消其當年評優、評獎資格。
3、情節嚴重、影響較大的,對部門或單位給予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取消年度評優、評獎資格;對領導給予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評獎資格,視情節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將直接責任人調離原工作崗位,并按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4、觸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十、效能監察制度
一、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國家公務員法》等為依據,提高全局公務員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效率、效果、工作態度、工作方法為目的,開展行政效能監察。
二、行政效能監察工作實行崗位責任制,局長對全局的行政效能監察工作負總責。紀檢組長具體分管,并負責行政效能監察的日常工作,各科室負責人對科室行政效能監察工作負責,并對主管領導負責。
三、加強對貫徹國家法律法規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行政,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行為。切實解決行政服務過程中效率不高,處置不當,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問題。
四、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管理,及時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糾正和查處漠視群眾疾苦,侵犯群眾利益的行為。對工作不負責任,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效律低下,造成損失的行政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五、認真貫徹首問責任制、首辦責任制。對外來聯系工作的有關人員要熱情接待,并即時給予認真的答復。不能答復的,應請示主管領導研究后,在規定的時限內給予答復。
六、嚴格各項工作紀律和廉政制度,工作人員在公務活動程中,要牢固樹立廉潔高效的形象。不得不作為,亂作為,緩作為。嚴禁索、拿、卡、要、報,挾私報復等違紀違法行為。
七、行政效能監察工作實行群眾評議制,納入個人的黨風廉政建設擋案,每年以科室為單位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報局黨組,凡評議不合格者年終不得評優,有嚴重違紀違規的,由紀委立案查處。
八、立黨為公,勤政為民,切實履行公務員和機關工作人員職責,認真執行局黨組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樹文明新風,創文明機關。
上一頁[1][2][3]
上一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