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A縣物價局工作差錯追究制度

A縣物價局工作差錯追究制度

2024-07-12 閱讀 3202

**縣物價局工作差錯追究制度

**縣物價局工作差錯追究制度

第一條為強化價格工作和價格行政執法責任,加強內部監督,避免和減少行政執法中的錯案和工作中的差錯,提高全局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局工作人員,在價格工作和行政執法活動中所發生的差錯和錯案應遵循本制度。

第三條本局設立工作差錯責任追究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股所辦負責人為成員。

第四條本局工作人員在執法和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工作差錯或執法過錯,應追究責任:

(1)超越法定權限的,違反法定程序和期限的;

(2)在工作中弄虛作假、提供偽證,或者出現重大失誤、疏漏而造成工作錯誤的;

(3)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

(4)依法應當作為而不作為,不應作為亂作為的;

(5)違規批準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和價格的;

(6)對價格違法行為處理不恰當或造成冤假錯案的;

(7)價格評估、認證結果顯失公正或虛假認證的;

(8)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視為工作差錯或執法過錯案件,進行立案審查:

(1)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判決我局敗訴的;

(2)經行政復議撤消原處罰決定或者具體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的;

(3)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檢舉、控告或申訴經查屬實的;

(4)其他應立案審查的。

第六條工作差錯和執法過錯責任人的認定:

(1)因承辦人的故意過失,造成工作差錯和執法差錯的,由承辦人承擔責任;

(2)承辦人經過批準后造成工作差錯和執法過錯的,由批準人承擔責任;

(3)經會議集體研究決定而造成工作差錯或執法過錯的,由單位承擔責任;

(4)負責人指使或授意承辦人違法辦理事項、違法辦案的,由該負責人承擔責任;

(5)任用不具執法資格(工作資格)的人進行執法(工作),造成的差錯或過錯的,在追究承辦人責任的同時,還應追究用人失職的責任。

第七條對工作差錯和執法過錯責任人的處理,應根據產生錯誤的原因、性質、程度、后果及責任人的認錯態度決定是否給予下列處理:

(1)批評教育;

(2)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3)行政處分;

(4)調離工作崗位;

(5)賠償損失;

(6)延期晉級、晉職;

(7)取消評選先進的資格;

(8)減發或者停發獎金;

(9)辭退;

(10)構成犯罪的,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處理的種類,可單項選用,也可合并運用。

第八條工作人員及行政執法人員在工作中及行政執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工作差錯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

(1)行政執法實踐中難以認定的疑難案件;

(2)法律規定不明確或者有關司法解釋不一致的;

(3)因不能預見或無法抗拒的原因致使錯誤發生的;

(4)執行上級命令的;

(5)按照辦案協作規定協助辦案的;

(6)工作差錯和執法過錯責任人主動糾正錯誤,并未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

第九條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錯案或者過錯責任有明確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第十條工作差錯和執法過錯追究的一般工作程序

(1)我局在接到有關投訴、舉報、控告、檢舉、判決和復議決定后,由局主要領導決定是否立案;

(2)決定立案的指定不少于2人的調查小組對案件進行調查,并提出調查處理建議;

(3)工作差錯責任追究領導小組根據調查情況,作出處理意見。

第十一條工作差錯和執法過錯責任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查或提出申訴,復查和申訴期間處理決定不停止執行。

篇2:某衛生院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衛生院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一、醫務科、護理部及醫療、醫技科室都應建立醫療差錯、事故登記、討論報告制度。由科主任護士長或指派專人登記發生差錯、事故的經過、原因及后果,務必做到及時、準確并及時組織討論總結。

二、凡發生醫療差錯、事故或可能是醫療差錯、事故的事件,當事人應立即向本科室負責人報告??剖邑撠熑思皶r向醫務科或護理部報告。發生嚴重差錯或醫療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并報告醫務科、院領導。對重大事故,應做好善后工作。當事人及所在科室應主動填寫差錯登記表或醫療事故登記表。

三、差錯、事故發生后,如不及時(當即)匯報,或有意隱瞞,事后發現,要根據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四、差錯、事故發生后,醫務科護理部及其它有關部門,要認真調查事發的詳細經過,并必須于當班或當時完成調查經過(含討論),盡快做出準確的科學結論。由醫院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上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五、醫務科、護理部在組織調查處理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過程中,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保管有關病案和資料,任何人不得涂改、偽造、隱藏、銷毀、丟失,違者按情節輕重于以嚴肅處理。

六、患者死因不明或雙方對死因持有異議,為查明患者死因,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由醫務科向死者家屬及時提出尸檢要求。如拒絕和拖延尸檢而影響對死因的判斷,由拒絕和拖延一方負責。為確保尸檢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尸檢應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

七、情況檢查清楚后,由院、科向家屬、單位做詳細說明。任何人不得隨意向其家屬及單位解釋。必須嚴格遵守保護性醫療措施。

八、各科室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重大差錯事故的發生。

九、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應按衛生部20**年規定,向市縣兩級衛生部門進行報告。

十、發生醫療事故爭議已通過三種途徑解決并進行了賠償的,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向市縣兩級衛生部門報告備案。

篇3:附院輸血差錯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附屬醫院輸血差錯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1、一般差錯:血型鑒定錯誤、漏報、錯報、誤報檢測結果。

2、嚴重差錯:

1)錯發血液并已給患者輸入,發生嚴重反應者。

2)各種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將污染血液輸入患者體內但未引起嚴重反應者。

3、事故:

1)錯發血液已輸入患者體內,發生嚴重反應并導致患者臟器功能損害或死亡者。

2)各種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輸入患者體內導致患者臟器功能損害或者死亡者。

4、報告及處理辦法

1)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設置登記人員,負責差錯事故登記,每月在月報表內認真填寫。

2)差錯發生后,科主任及相關人員應主動與臨床科室協作,迅速處理,防止差錯發展為事故,并注意查找原因。事故發生后,科主任及相關人員應主動與臨床協作,迅速處理,竭盡努力減少事故所導致的危害。

3)當發生差錯事故時,當事人應于差錯事故發生后三天內提交書面分析材料,說明事件經過、差錯、事故的處理與結果,分析原因及教訓??剖抑魅螒谝恢軆冉M織科室人員分析原因,找出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4)差錯事故定性后,依據醫院相關差錯事故處理辦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