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教師培訓管理辦法范本

教師培訓管理辦法范本

2024-07-12 閱讀 5198

一個企業,一個機構或者其它單位都有一些相應的培訓管理辦法,如員工培訓管理辦法、企業職工培訓管理等,以下為您介紹某教育中心的教師培訓管理辦法,請閱覽:

一、指導思想:

為了建設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使我校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辦法。

二、培訓原則:

我校的教師培訓,要著眼于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和學科建設的需要,貫徹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并重、理論與實踐統一的思想,堅持按需培訓,學用一致的方針,堅持在職為主,加強實踐、多種形式并重的培訓原則。

三、培訓目標:

1、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培訓,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方針和職業道德教育,使教師自覺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做到敬業奉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教師業務素質的培訓要以提高教師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為主,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研教改能力,提高應用計算機和現代教育技術等技能的能力。

四、培訓對象:

以青年教師為主,結合專業需求更新部分老教師的知識結構。

五、培訓的組織:

1、教務處結合教學、教研教改的實際需要,做好學年師資培訓計劃。

2、教師業務進修應履行的手續:

①由教務處推薦人選。

②進修教師到教務處領取并填寫進修表格。

③由教務處審核,報主管領導審定。

④校內培訓由教務處、教科室共同組織。

六、培訓的主要形式:

1、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培訓以在職進修和培訓為主,同時鼓勵青年教師一專多能,積極拓寬本專業的知識結構。

2、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骨干教師的培養與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的相關培訓相結合。

3、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參加計算機培訓考核,注重多媒體課件制作應用能力、利用計算機辦公能力,積極推廣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參加省廳組織的“四新”培訓。

七、培訓的考核與管理:

1、教師培訓必須加強管理,嚴格考核,務求實效,避免流于形式。

2、校內教師培訓應按有關規定及培訓層次、形式的要求由學校教務處進行考核及鑒定,并記入業務檔案,作為職務任職資格、獎懲等方面的依據。外出進修教師的考核主要由接受進修的單位負責。進修結束后要將本人的考試或考核成績、相關證書等復印件送交教務處存檔,作為以后晉職晉級或進行個人教學考核的依據之一。

3、為保證培訓計劃的落實,保障教師參加培訓的權利,對按計劃已安排培訓任務的教師,學校一般不得取消。教師應當服從學校安排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形式,無正當理由和特殊情況,不得變更。

4、參加培訓的教師獲得優異成績,取得重要成果或對接受培訓教師單位的教學科研工作作出積極貢獻的,學校將予以表彰獎勵。

八、培訓的保障與有關待遇:

1、根據需要或計劃安排參加培訓的教師,在培訓期間已符合條件的,其職務任職資格評審不受影響。

2、根據需要或計劃安排,在校內或校外培訓的教師,其工資、津貼、福利等待遇不受影響。

3、外出參加培訓教師的生活補貼由學校根據有關規定核發。

檔案管理制度

篇2:培訓教師: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上級部門、上級公司及公司有關安全生產培訓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規章制度。

(二)按照國家規定培訓新上崗、轉崗人員及時辦理發放《安全資格證書》,對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和證書有統計、有報表。

(三)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關于安全培訓的規定、嚴肅安全培訓,不得降低標準。

(四)經常深入基層了解全礦安全生產狀況,了解各類人員安全生產動態,及時組織安全培訓。

(五)做好各類安全培訓開班前的準備工作,及時填寫開班報告,并認真做好培訓教案和講課工作。

十六、培訓科科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上級部門、上級公司及公司有關安全生產培訓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規章制度。

(二)協助科長認真落實各項員工培訓計劃,對日常安全培訓進行檢查,督查各項指標的完成。

(三)參與制定、編制員工安全培訓和技術業務培訓年度計劃,認真組織落實計劃的完成并寫出完成情況小結。

(四)負責檢查教師的教案、聽課記錄,安排好崗位練兵活動,檢查開班前的準備工作,跟蹤檢查培訓過程,保證培訓質量。

(五)經常深入基層檢查督促持證上崗和轉崗及到期資格證等具體問題,提出整改方案。

(六)負責做好教師、學員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習,根據教師和學員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并抓好勞動紀律。

篇3:P校教師培訓制度

某校教師培訓制度

1.對新分配的青年教師入校后,用兩周時間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從備課、上課、寫教案、班級管理、培養小干部等方面進行講授,為幫助青年教師更快地過好備課關、課堂教學關、班級管理關打下堅實的基礎。

2.組織青年教師拜師活動。青年教師入校后要向他們引薦三師,即:領導師傅、黨員師傅、業務師傅。師傅要從思想上、業務上全面幫助與關懷青年教師。

3.每月組織一次青年教師業務培訓,由學校教研室組織有經驗的教師主講。

4.每學期初、末分別召開青年教師會議,宣讀青年教師工作計劃,總結青年教師工作,寒暑兩假期要適當布置學習內容。

5.組織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校、區、市、省教委開展的各種類型的教學競賽活動,做到在活動中培養,在活動中幫助提高。

6.每學期在青年教師中開展積極的課堂教學賽、說課、粉筆字基本功比武活動,教研組強化平時幫練活動,"三師"不放松對青年教師的輔導、督促與檢查。

7.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聽課和參加業務講座。

8.每學年召開一次青年教師家長座談會,匯報青年教師工作征求家長意見。

9.關心青年教師,提高青年教師的文化素質,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業余文化進修學習,學校在排課上給予支持,時間上給予保證。

10.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文化業務學習從嚴要求,每月檢查一次教案、作業批改及業務理論學習筆記。

11.按照學校聽課制度和要求,堅持對青年教師的聽課,并及時講評。

12.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實驗專題的研究,做研究課,寫實驗方案,寫實驗報告,總結實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