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通風空調工程安裝過程中安全技術措施

通風空調工程安裝過程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4281

1、現場施工安全措施

(1)每個新進入施工現場或轉換工種的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在操作中應經常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交待安全操作要求。

(2)進入施工現場前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禁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

(3)下料所留下的邊角余料,應隨時清理,以免扎傷人。

(4)施工點應有足夠的采光或照明設備

(5)風管及部件操作時下料地點不得有閑人停留

(6)操作前檢查所有工具,特別是錘把是否松動,活動扳手控制螺絲是否失靈,并及時修理。

(7)打大錘時不準戴手套,并注意四周人員和錘頭起落范圍內有無障礙物。

(8)使用電動剪板機時,應檢查機件是否靈活可靠,嚴禁用手摸刀片。如兩人配合下料時更要互相協調,在取得一致的情況下,才能按下開關。

(9)電動機具應裝在室內或搭設在工棚內,防止風雨侵襲,并制訂電動機具的安全操作規程,對機器操作不熟練的人員一律不準單獨操作。

(10)鉚法蘭及加固圈時,配合人員不要用眼去看鉚釘,要用襯鐵撐住,防止鐵皮屑飛入眼中。

(11)使用鉆床鉆孔時,不準帶手套操作。

(12)風管安裝時,安裝通風管道前,先檢查吊卡及支架是否牢固,有無脫落的危險。

(13)安裝操作在4.5M上的作業人員必須醫務人員進行體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

(14)高空作業要使用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必須隨帶工具袋。

(15)上下同時作業時必須帶安全帽,防止上面掉下料具傷人。

(16)風管吊裝,不得中途停止,以免發生危險,如必須中途停止時,則應將吊繩臨時綁牢在固定的結構上,但必須在下班前處理完畢。

(17)風管吊裝就位后,立即用正式吊卡固定住,不準用鐵絲或繩子代替吊卡。

(18)打洞時,要帶防護眼鏡、手套,同時要檢查手錘錘頭是否有脫落的危險。還應注意上、下、左、右有無其他人員,以防碎料掉下砸傷人。

(19)風管連接、設備連接的螺孔應對準,要使用定位尖頭沖定位,不許用手指摸索,以免軋傷手指。

(20)在頂棚內安裝風管,必須檢查吊頂龍骨是否牢固,并鋪上木板,防止踏空。頂棚內不準吸煙。

(21)夜間或在頂棚,地下室施工,有足夠的照明設備。行燈照明必須有防護罩,電壓不得超過36V。

(22)在施工區域如有井、洞、坑、池等,設置護攔、蓋板等,任何人不得挪動。

(23)操作時精神要集中,不準打鬧,不準上下投擲物件。

2、通風空調設備安裝安全措施

(1)搬運和安裝大型設備,設專人指揮

(2)通風機和電動機安裝皮帶輪時,操作的二人應相互緊密配合,以防軋傷手。

3、通風空調安裝油漆、保溫施工安全措施

(1)高空風管刷油,保溫作業,必須架設腳手架,油漆桶要縛在牢固的物體上,防止墜落傷人。

(2)安裝保溫材料時,操作人員必須戴口罩、防風鏡、薄膜手套和綢料連衣褲帶風帽。

篇2:單跨系桿拱橋拱肋安裝安全技術規定

1必須配備相應的防高處墜落等安全防護設施和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在作業區危險部位應設置相關的安全標識。

2在施工前進行安全策劃,編制與工程相適應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

3按有標準規范的要求選擇確定拱肋吊裝的起重機械。

4應先計算、驗算拱肋吊裝機械的工作地基與拱肋拼裝場地承載能力,并有地基處理方案。

5腳手架和作業人員的安全操作通道、可靠立足點、臨邊洞孔等的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要滿足動態吊裝需要(含輔助腳手架的設計和使用)。

6拱肋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要求、運輸路線及交通組織,可參照本規程第六章6.17節相關規定執行。

7設計拱肋運輸到現場后吊裝的安全施工順序和航道安全措施。

8選用與施工組織設計相符合的起重機械,所有起重機械必須驗收合格方可進場使用。

9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設置夜間大型起重吊裝作業的照明,并遵循多角度多方位投光的原則。

10為保證拱肋的運輸、吊裝的過程安全,必須對每一個施工作業面設置專職安全員及監控人員。

11嚴格執行起重吊裝作業的“吊裝令”會簽制度,起重機械的工作地基及大型運輸車輛的行走通道未經驗收合格、起重機械及索具吊具未經驗收合格、腳手架未經驗收合格、現場照明不符合要求、勞動組合不滿足施工組織設計要求、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及安全操作規程交底、墩橫梁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要求或未經橫向張拉、大風大雨等惡劣氣候不予簽發吊裝令。

12組織拱肋運輸人員對已確定的拱肋運輸路線,進行沿線路面、路寬、沿途各轉彎半徑、橋梁限寬限重、跨越交通道的電氣線路高度等情況的交底。

13運輸車輛必須在拱肋裝車前,做好例行保養工作,并重點檢查其制動、主承載部件、方向器、燈光等關鍵部位裝置,必須保證性能良好,避免車輛在運輸途中產生不必要的故障而引發事故。

14拱肋裝車后固定的方法和固定所采用的索具、大型構件運輸車輛警示信號設施,必須符合施工組織設計和交通管理部門的要求。

15拱肋裝車固定、警示信號設施安裝完畢后,必須經檢查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放行。

16拱肋吊運裝車,應事先確定最佳停車位置,當汽車就位拱肋起吊裝車時,汽車駕駛人員必須關閉發動機、拉好手動剎車,放上墊木固定車輪,離開駕駛室到安全位置等候。

17掛車在掛設、脫離時,作業人員應在車輛停妥后進行,嚴禁車輛在行動時進行掛車掛設或脫離作業。

18拱肋運輸車輛的行走路線,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和交通方案所確定的路線運行,不得私自變更行走路線。

19拱肋的吊點,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選用材料,加工制作。在拱肋起吊前,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沿拱肋全長規范搭設腳手架(亦可采用定型化、工具化的產品腳手架),供作業人員進行起重掛鉤脫鉤、三榀拱肋的連接等高處作業使用。腳手架及拱肋的吊點應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1為了能使拱肋起吊后從拼裝的橫臥狀態改變為豎起的直立狀態,一般采用兩臺主起重機在主吊點起吊拱肋,另設兩臺起重機起吊拱肋的端部,作為輔助吊裝。由于四臺起重機的距離較遠(隔岸),起吊時,應設分級指揮,明確起重指揮信號(應采用對講機),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應集中思想,謹慎駕駛。

20兩臺起重機抬吊時,起重指揮人員應能在看到整個構件的同時,能看到兩臺起重機械的駕駛人員。起重機械駕駛人員在看到起重指揮的同時,能看到構件吊裝過程的全部。

22當起重機與拱肋所有吊點的吊索安裝完畢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設置纜風繩,并進行試吊。通過試吊再次檢查起重機械的地基和位置是否合適、纜風繩的地錨等是否符合要求、作業人員是否真正掌握了交底內容等的綜合情況,在各項內容均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后方可進入正式吊裝。

23在拱肋正式起吊翻身前,應對起重機械駕駛人員、纜風繩控制人員再次進行操作過程和操作要領的交底。現場作業區吊裝、翻身部位無關人員應全部撤離。

24單榀拱肋的起吊翻身是通過兩臺主起重機在多個主吊點處起吊,兩臺輔助起重機在拱肋的兩個端部進行起吊,將拱肋自地面平行地起吊至一定的高度(略大于拱肋矢高的高度),此時主起重機繼續起吊或略作提升,而端部的輔助起重機卻開始下降吊鉤來實現拱肋翻身。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25單榀拱肋翻身豎直后纜風繩的控制十分重要,應配合吊機緩緩移動拱肋使其準確進入拱腳定位。單榀拱肋就位固定,起重機松鉤后,其豎直橫向的穩定性完全依靠纜風繩來進行穩定。

26在拱肋兩端的橋墩位置,應搭設腳手架并與拱肋上的腳手架規范連接。

27相鄰拱肋安裝就位后,必須及時安裝水平支撐系統,使相鄰拱肋形成整體。

28整個拱肋的吊裝,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連續進行直至全部工序完成。

篇3:行車安裝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定

1確保進場安裝(拆除)行車使用的起重機械必須具備準用證和安裝(拆除)許可證,駕駛人員持證上崗,其他特殊工種持證上崗。

2安裝(拆除)行車必須編制專項方案,經批復后方可施工。必須由總包單位的總工程師進行批復。

3高空作業必須落實防護設施,護欄制作必須符合高空作業防護規范,跳板應牢固的綁扎在行車結構上,跳板的厚度必須符合承載要求。施工人員必須有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可系掛在鋼絲繩、尼龍繩、麻繩(必須經過計算),以保證安全帶使用的有效性。

4責令行車安裝單位配備各種型號的鋼絲繩索具,從而確保吊運施工的安全。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嚴格執行規范,配置專職電工,確保一定數量的拖拉電箱到位。

6施工現場動火必須辦理申報手續,配備滅火設施,防護監護人到位。

7行車就位拼裝時,底部必須有可靠支撐,行車結構搭建完成后,必須保持整體的穩固性,確保受力均勻,防止傾倒傷人。

8行車安裝必須避開施工人員集中點,嚴禁在井口上方安裝,嚴禁行車安裝單位將零星物件放置在井口臨邊處,以防落物傷人。

9行車安裝完畢后,必須督促安裝單位及時聯系技術質量監督局進行檢測驗收。在未經檢測前,嚴禁安裝單位和總包單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