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安全應對措施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全面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減少傷亡事故尤其是控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提高工程建設從業人員素質,確保我項目部施工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發展,針對我部現場情況,特制定相關安全應對措施。
二、基本工作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項目經理負責制及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各職能機構、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情況;技術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作業規程建立、執行情況;隱患排查整改、作業現場安全監督檢查情況;施工隊伍安全監管情況等。
(三)安全培訓教育情況。項目建立健全安全培訓教育制度、保證經費情況;全員“三級”安全教育及考核情況;“三類”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
(四)應急管理情況。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應急救援預案制訂及演練情況。
(五)對上級部門檢查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落實情況。
(六)安全生產責任書簽訂及落實情況。
(七)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施工現場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高處作業平臺、高邊坡、物料提升機(包括人工挖孔樁卷揚機)及人員上下爬梯、塔吊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護與管理符合標準規范的情況。施工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防護、勞動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
(八)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情況。
(九)施工現場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安全檢測檢驗合格情況,以及起重設備、拌合樓等安裝、拆除方案的制訂及使用情況。
(十)腳手架的設計、制造、搭設、使用、管理和維修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情況。
三、觸電傷害事故安全應對措施
觸電事故與其他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當流經人體的電流小于10mA時,人體不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但當流經人體的電流大于10mA時,人體將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并隨著電流的增大、時間的增長將會產生心室纖維性顫動,乃至人體窒息(“假死”),在瞬間或在兩三分鐘內就會奪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護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人體觸電傷害得極易發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發生觸電事故時要正確處理,搶救傷者。
防觸電傷害防范措施
1.采用TN-S系統(保護零線PE與工作零線N分開的系統,也稱三相五線制)。
2.采用三級配電二級保護(總配電、分配電、開關箱,以及除在末級開關箱內加裝漏電保護外還要在上一級加裝一級漏電保護器,形成兩級保護)。
3.對配電箱和開關箱的要求
(1)配電箱、開關箱必須是合格的鐵皮箱,有門、有鎖、有防雨措施。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能超過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水平距離不超過3M,發生電氣及機械故障時,可迅速切斷電源,減少事故持續時間。
(2)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面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1.3~1.5M。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面與地面距離大于0.6M,小于1.5M。
(3)配電箱、開關箱進出線應由箱底進出,金屬箱體必須保護接零,道路要暢通。
4.電線
(1)所有電線必須使用電纜線,并架空搭設。架空高度:現場4M,機動車道6M。電纜埋地深度不小于0.6M,上下鋪5CM厚的細砂,防止不均勻沉降,硬物損壞電線。
(2)電線采用五芯電纜,不允許使用四芯電纜外側加一根PE線的做法。
5.全面檢查用電安全落實情況,建立定期檢查制度,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6.配備必要的勞保品:電工要配備絕緣靴,砼振搗工要配備水靴。
四、高空墜落事故安全應對措施
本項目以橋梁施工為主,高處作業項目比較多。多年來,高墜傷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較高,這種事情對社會影響較大,要作為項目施工的頭等大事來工作。避免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必須加強監控管理,對職工及民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技術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操作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和防護用具。同進,以預防墜落事故為目標,對于可能會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的特定危險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應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
防止高空墜落防范措施
1.安裝、拆除鋼管支架等高處作業(高于工作面2米以上)時,要系好安全帶。
2.從腳手架距地面2米以上要掛上合格的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要張掛要嚴密、牢靠。
3.通道口:應設置防護欄桿;做法:用欄桿柱腳綁上下兩道橫桿。上桿離地面高1~1.2M,下桿離地面高0.5M,欄桿綁扎要牢固。
4.預留洞口:水平孔洞短邊大于2.5CM,豎向孔洞高于75CM的都要防護;對于邊長小于50CM的洞口,用木板蓋好釘緊;對于邊長小于150CM的洞口,要用鋼管扣件連成網格,鋪上腳手板。對所有孔、洞口要封閉牢固、嚴密,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如要拆除,須經過工地負責人批準。
5.施工作業平臺和上下走道兩邊必須設兩道防護欄桿或立掛安全網的一道防護欄桿。
6.腳手架的搭設進度必須跟上主體的施工進度。
7.進行鋼筋綁扎和安裝鋼筋骨架的高處作業,都要搭設操作用平臺和掛安全網。
8.加大高空作業檢查力度,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五、物體打擊事故安全應對措施
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的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短,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轉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事故發生。
防止物體打擊防范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
2.樁基成孔后暫停施工時孔口進行覆蓋;橋面濕接縫、橫隔板預留孔洞要封閉牢固、嚴密,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
3.在進行吊運物料、模板安拆、架子搭設拆除、電焊、氣割等作業時,其下方不得有人操作。模板、架子拆除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并應設立警戒標志,專人監護。
4.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應該堆放平穩,不可置放在臨邊或洞口附近。
5.提升裝置做好防護措施。
6.嚴禁從上往下亂拋擲東西,高空作業時作業人員配備工具袋,作業平臺上的材料、工具擺放平穩,不得隨意放置。
7.禁止在同一垂直面的上下位置作業,交叉作業應有專人指揮。
8.地面進出料口、通道口要搭設防護棚(棚頂鋪設5CM厚板,必要時設雙層)。
9.按操作規程施工,加強操作人員責任心教育和技術培訓。
六、機械傷害事故安全應對措施
防止機械傷害防范措施
1.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2.特種設備安裝完成后,必須經過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試車或投入使用。
3.機械設備上或操作場所內懸掛或放置安全操作規程牌,操作人員應熟悉其內容,并按要求操作。
4.做好日常檢查、維修、保養,并及時進行記錄。
5.操作時注意力集中,不得將自己的機械交他人操作。
6.對空壓機、鋼筋機械等其傳動部分應有防護罩。
7.停電檢修設備時、斷路開關應懸掛停電標志牌或派人看守,以免發生意外傷害。
8.龍門吊、架橋機等起重設備吊裝時要有統一的信號,要有專人指揮。
9.龍門吊、架橋機也要配置限位裝置等安全裝置。
10.龍門吊、架橋機等起重設備要按機械說明要求,設置牢固的基礎,預埋鐵件固定在建筑物上,并應牢固穩定。
七、大型機械倒塌事故安全應對措施
防止大型機械倒塌方法措施
1、制定大型機械(龍門吊、架橋機)拆裝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并報送公司、監理辦審批后執行。
2、對機械拆裝的全過程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3、大型機械拆裝應由有拆裝資質的隊伍拆裝,涉及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4、拆裝全過程應派專人監護。
5、拆裝人員應按操作規程說明中拆裝工序拆裝,嚴禁違規操作。
6、大型機械組裝結束后,應先進行自檢查,試運轉后請當地主管部門檢測合格后,掛牌運行。
篇2:腳手架現場安全應對措施
1、腳手架作業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1)鋼管腳手架連接材料應使用扣件,接頭應錯開,螺栓要緊固。立桿底端需使用立桿底座。鉛絲和白麻繩不得連接鋼腳手架
(2)腳手板要鋪滿、綁牢,無探頭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腳手架的支撐上。腳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與模板相聯。
(3)腳手架要設置欄桿。敷設的安全設施應經常檢查,確保操作人員和小型機械安全通行。
(4)腳手架上的材料和工具要堆放整齊,雜物應及時清除。有坡度的腳手板,要加設防滑木條。
(5)要求對進場的鋼管、扣件、腳手板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產品不得使用。
(6)設置剪刀撐和斜撐。
(7)嚴格按操作規程及施工交底進行施工,按規定的構造方案和尺寸搭設,要注意腳手架桿件的搭設順序。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按緊扣件(擰緊程度要適當)。隨時校正好桿件的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過大。沒有完成的腳手架,在每日收工時一定要確保架體穩定,防止發生意外。
(8)施工班組每天應做一次安全交底,消除安全隱患,杜絕違章指揮、冒險作業,切實做到施工和安全工作的“五同時”。加強安全教育,使每個職工都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把保證安全生產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所有的施工操作人員必須提高安全意識,做到“三不傷害”,增加施工期間腳手架的安全檢查頻率。
(9)所有的施工操作人員在施工區域內嚴禁戲耍,使用的工具、零配件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得隨意向下丟擲。所有的腳手管、腳手板、扣件等一定要用人工上下遞送,以免傷人。
(10)要求不得酒后作業。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在高處操作要將安全帶系在安全、可靠處,并穿防滑鞋。
(1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各項施工操作規程。
(12)當有六級或六級以上的風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的搭設工作。
(13)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放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
(14)拆除腳手架時,周圍應設置護欄或警戒區和警示標志,并應從上而下地拆除,不得上下雙層作業。拆除的腳手桿、板應用人工傳遞或吊機吊送,嚴禁隨意拋擲。
(15)臨河邊應設防護設施,防止高空墜物。
(16)雨季來臨之機,腳手架搭設應考慮有可靠的接地避雷措施,用φ12的鋼筋將避雷針與腳手架拉接。
(17)在操作過程中,施工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不得酒后作業。搭設工人必須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
人工高空墜落風險事件施工應對措施
(1)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殊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
(2)高處作業前,應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軟底鞋,扎緊袖口,衣著靈便;凡從事2m以上高處作業人員,須進行體檢,凡不適合高處作業者,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前,應檢查作業點行走和站立處的腳手板、臨空處的欄桿或安全網,上、下梯子,確認符合安全規定后,方可進行作業。
(4)作業過程中,如遇需搭設腳手板時,應搭設好后再作業。如工作需要臨時拆除已搭好的腳手板或安全網,完工后應及時恢復。
(5)高處作業所用的料具,應用繩索捆扎牢靠,小型料具應裝在工具袋內吊運,并擺放在牢靠處,以防墜落傷人,嚴禁拋擲。
(6)嚴禁在尚未固定牢靠的腳手架和不穩定的結構上行走和作業以及在平聯桿件和構架的平面桿件上行走,特殊情況下必須通過時,應以騎馬式向前通行。
(7)安全帶應掛在作業人員上方的牢靠處,流動作業時隨摘隨掛。
(8)在易斷裂的工作面作業時,應先搭好腳手板,站在腳手板上作業,嚴禁直接踩在作業面上操作。
(9)拆架或起重作業時,作業區域設警戒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10)從事高處作業人員要定期或隨時體檢,發現有不宜登高的病癥,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嚴禁酒后登高作業。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
(11)高處作業所用的梯子不得缺檔和墊高,同一架梯子不得二人同時上下,在通道處(或平臺)使用梯子應設置圍欄。
3、電鉆、噴槍機具事故風險事件施工應對措施
(1)根據施工安全要求選用小型電鉆、涂料噴槍,使用前應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經試頂確認良好,方可使用。
(2)每次使用前必須檢查設備的漏電保護。
4、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以人為本實施應急救援,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損失。同時切實加強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應該成立應急救援小組,預設定聯絡電話,救護傷病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