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水土保持管理組織機構
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水土保持領導小組,由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及各部門負責人組成。安全質量管理班組、施工班組和項目總工程師負責施工現場的有關技術、方案的制定、執行、檢查、落實、評估等。
2.水土保持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對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則:“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凡在生產建設過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對水土流失進行治理。
根據工程水土流失的特點、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標,水土保持采取分區、分期防治:
⑴分區:分為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兩部分,主要以項目建設區作為重點防治區,其又分為主體工程區、取土場區、棄渣場區及臨時工程用地區4個大區。
⑵分期:工程建設前期以工程措施為主,因地制宜,輔以生物措施相結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3.主體工程區主體工程區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建立水土流失防治體系,在施工區,按照設計及時完成系統、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
工程施工嚴禁切割、阻擋地表徑流的暢通,不得強行改變徑流的方向或改溝、改河,保證地表徑流的排泄。
基礎施工的棄渣及時運輸到指定棄渣場堆放,不得堆棄河灘;
開挖山體邊坡時,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減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時,臨時堆碴場地和施工污水處理設施與水源的距離符合有關法規的要求,臨時堆碴場采取設置擋碴墻等措施、污水處理設施采取防滲漏措施,防止水質惡化。
施工結束,及時清除水中雜物,作到工完場凈,并及時恢復原地貌。
4.取土場區保護措施
根據取土場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條件進行綜合治理,主要通過坡面防護、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
取土場在取土的過程中破壞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因此應對其進行治理改造,對裸露面進行削坡,在開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護,在開挖坡面坡頂設截水溝防治水土流失,恢復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動控制到治理開發的根本轉變,確保工程建設及運營期不發生大的水土流失。
5.棄渣場區保護措施
應采取擋土墻、護坡工程以及綜合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設置碴場排水系統,攔碴墻,堆碴后回填表土,表面平整,人工夯實,坡面植物防護,恢復植被。防治棄碴下泄,穩定邊坡,恢復和改善土地生產力。
6.臨時工程用地區臨時工程用地區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在施工中的臨時占地,應將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畢后,再將這些熟土推至恢復原有表層,以利于今后恢復耕種。根據自然情況,對裸露地除硬覆蓋外,還應種植適合地區的長綠植物等美化措施,使工程建設造成的地表裸露面盡可能恢復植被。
工程建設形成的其它裸露地表,均應綠化栽植,防止產生新增的水土流失源。植物防護措施配置要求土地整治與造林種草措施相結合,對樹種選擇要做到適地適樹,并結合生活及美化要求,可適當選擇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在具體布設上防護林帶要合理密植,注意喬、灌、草合理搭配,綠化和美化有機結合,形成綜合性保水保土防護體系。
篇2:水土流失綜治工程現場監理管理辦法
小流域水土流失綜治工程現場監理管理辦法
1.監理部人員管理
1.1監理部進駐現場工作前七天應將監理部組成人員的組織架構、資歷、工作職責、擬為本工程服務的時間上報甲方。甲方于七天內給予書面答復。如甲方項目部對監理部的工作人員有調整、更換意見,監理部必須于七天內將調整、更換的名單再報給甲方項目部;
1.2隨著工程形象進度不同,監理部需要調整工作人員時,應于七天前將調換、增加、減少的人選報給甲方項目部,新進監理部的工作人員其資歷必須經過甲方項目部審批;
1.3監理單位不許隨便更換總監,如因特殊原因需更換監理部總監理工程師,必須提前七天將替補人員的資歷報給甲方項目部審批。未經審批的人員不得進入監理部工作,原總監理工程師不得離崗;
1.4所有監理部工作人員必須每天到監理部上班,不得兼任其它項目職務。總監理工程師離崗時間在一天以內的,應向甲方項目部請假;離崗兩天以上的,應甲方領導請假,經同意后上報請假條;如出現未經請假或請假未批情況項目將給予監理部罰款處罰。
1.5甲方項目部有權對監理部未盡職和不稱職的工作人員提出警告,直至要求監理部或監理單位對其進行撤換。對總監理工程師的警告或撤換指令由甲方項目經理向監理單位提出;其他工作人員的警告或撤換指令由甲方項目部向監理部提出,抄送甲方工程部管理部。甲方項目部人員認為總監理工程師未盡職或不稱職的,可向項目部經理提反映。
2.監理部作息時間與值班
2.1監理部的工作日作息時間應與施工單位項目部保持一致,在工作日工作時間以外應根據工程施工情況安排工作。晚間必須有人值班;
2.2甲方項目部需要在休息日安排工作的,監理部必須安排人員加班,加班人數可適當減少,但不得影響正常工作,休息日未安排工作的,監理部應安排人員值班。
3.監理單位的內業管理要求
3.1監理部必須做好監理日志,對日常工作作詳細記錄;
3.2監理部辦公場所應保持整潔,監理規劃和實施細則要點、工程形象進度、現場平面布置等資料要求上墻。監理部應配備一套工程規范及相關圖集、工程檢測工具等;
3.3施工單位報給監理單位要求審核、審批的技術資料、工程款、簽證等,監理部的審核、審批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七天。超過七天而無合理理由的,施工單位可以向甲方項目部反映;
3.4監理部應設有專人跟蹤檢查施工單位技術資料,以使技術資料的整理與工程進度同步。工程竣工后,應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提交技術資料,經審核后,由施工單位向甲方項目部移交;
3.5監理單位應參加我公司組織的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會議,對圖紙和工藝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甲方向設計單位建議;
3.6監理部要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方案)進行審查,并將意見書面報給甲方項目部;
3.7監理部應參加單位工程竣工驗收,按照株洲市竣工驗收及備案工作等有關規定,完成所有工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及驗收,協助甲方完成竣工資料的預驗收工作;
3.8監理部每月25日前向甲方項目部報送一份上月的監理工作月報。監理月報的內容應符合《建設工程監理規范》的要求。
4.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的管理
4.1監理單位應對施工單位使用的大型設備、機具的準用文件、操作人員的資格證書進行審查,督促施工單位履行安全報驗手續。監理部應將審查結果歸檔備查。
4.2監理單位應隨時檢查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發現施工單位安全生產不符合規定或存在安全隱患時,應發文責令其整改。文件應抄送甲方項目部。
4.3監理單位應提供必要的測量工程師服務。監理部對施工單位報送的測量放線控制成果及保護措施進行復核、檢查,要求如下:
4.3.1檢查施工單位專職測量人員的資格證書及測量設備檢定證書。
4.3.2復核工程控制樁的校核成果、控制樁的保護措施、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臨時水準點的測量成果,并辦理驗收手續。
4.4施工單位進場后,監理部應要求其將工程重點部位、關鍵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和質量保證措施上報,監理部在審核后應附上監理措施,一并報給甲方項目部。在重點部位、關鍵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時,甲方項目部將實地檢查監理工作。
4.5監理單位應對照施工合同的材料備選清單和相關的規程規范驗收施工單位采購的材料。材料分批進場的,每批均必須驗收,發現質量不符合合同規定或國家、地方標準的,監理部應責令施工單位在兩天內將材料運離現場,同時將不合格事項書面通知甲方項目部,抄送甲方項目部,不得隱瞞。
4.6施工單位工程質量發現異常或發生質量事故的,監理部必須書面報告甲方項目部,并與甲方項目部研究處理意見。
5.對監理單位的考核與處罰
5.1對監理部的考核由甲方項目部組織進行,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考核完畢后由甲方項目部發考核通報,主送監理部,抄送監理單位。除定期考核外,甲方項目部可以在適當時間組織抽查。
5.2對監理部的考核內容包括內業、資料檢查,施工工序監理工作檢查,聽取甲方項目部對監理部工作和具體人員的評價,聽取施工單位對監理部工作和具體人員評價。
5.3對考核通報中要求監理部整改的事項,監理部必須在限期內整改完畢,并通知甲方項目部組織復查。整改事項完成以前,最近一期監理款暫不支付。
5.4處罰:
5.4.1監理部未按監理服務合同和監理規劃(實施細則)要求履行控制工程質量責任的,第一次由甲方項目部通報批評,第二次由甲方項目部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罰款處罰,第三次由工程管理部向監理公司要求撤換總監理工程師,直至終止監理合同。
5.4.2監理部發現施工單位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要求,雖責令其將材料運離現場,但未向甲方項目部報告的,由甲方項目部通報批評。發現材料不符合要求,但默許施工單位使用,未造成公司損失或工程永久性質量缺陷的,由甲方項目部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罰款處罰;造成公司損失或工程質量永久性缺陷的,由公司根據監理服務合同向監理單位索賠,并立即中止監理服務合同。
5.4.4監理部內業資料記錄、整理不全面,在下次檢查或考核中依然存在的,由甲方項目部通報批評并給予罰款處罰。
5.4.5應由監理部審核、審批的資料積壓時間過長而無合理理由的,由甲方項目部責令監理部限期完成;在限期內未完成的,由甲方項目部要求監理單位相關責任人責任。
5.4.6監理部一般工作人員有索賄、或故意刁難施工單位行為的,由甲方項目部要求監理部撤換直接責任人;發生兩次以上的,由甲方項目部要求監理單位撤換總監理工程師和直接責任人。
5.4.7監理部在工作時間內人員不齊,工作松懈,工作人員經常遲到早退,或在非工作時間未安排人員值班的,第一次由監理部口頭警告,第二次由甲方項目部對監理單位給予罰款處罰。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監理部
二
篇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水土保持管理組織機構
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水土保持領導小組,由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及各部門負責人組成。安全質量管理班組、施工班組和項目總工程師負責施工現場的有關技術、方案的制定、執行、檢查、落實、評估等。
2.水土保持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對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則:“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凡在生產建設過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須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對水土流失進行治理。
根據工程水土流失的特點、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標,水土保持采取分區、分期防治:
⑴分區:分為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兩部分,主要以項目建設區作為重點防治區,其又分為主體工程區、取土場區、棄渣場區及臨時工程用地區4個大區。
⑵分期:工程建設前期以工程措施為主,因地制宜,輔以生物措施相結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3.主體工程區主體工程區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建立水土流失防治體系,在施工區,按照設計及時完成系統、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
工程施工嚴禁切割、阻擋地表徑流的暢通,不得強行改變徑流的方向或改溝、改河,保證地表徑流的排泄。
基礎施工的棄渣及時運輸到指定棄渣場堆放,不得堆棄河灘;
開挖山體邊坡時,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減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時,臨時堆碴場地和施工污水處理設施與水源的距離符合有關法規的要求,臨時堆碴場采取設置擋碴墻等措施、污水處理設施采取防滲漏措施,防止水質惡化。
施工結束,及時清除水中雜物,作到工完場凈,并及時恢復原地貌。
4.取土場區保護措施
根據取土場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條件進行綜合治理,主要通過坡面防護、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
取土場在取土的過程中破壞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因此應對其進行治理改造,對裸露面進行削坡,在開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護,在開挖坡面坡頂設截水溝防治水土流失,恢復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動控制到治理開發的根本轉變,確保工程建設及運營期不發生大的水土流失。
5.棄渣場區保護措施
應采取擋土墻、護坡工程以及綜合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設置碴場排水系統,攔碴墻,堆碴后回填表土,表面平整,人工夯實,坡面植物防護,恢復植被。防治棄碴下泄,穩定邊坡,恢復和改善土地生產力。
6.臨時工程用地區臨時工程用地區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在施工中的臨時占地,應將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畢后,再將這些熟土推至恢復原有表層,以利于今后恢復耕種。根據自然情況,對裸露地除硬覆蓋外,還應種植適合地區的長綠植物等美化措施,使工程建設造成的地表裸露面盡可能恢復植被。
工程建設形成的其它裸露地表,均應綠化栽植,防止產生新增的水土流失源。植物防護措施配置要求土地整治與造林種草措施相結合,對樹種選擇要做到適地適樹,并結合生活及美化要求,可適當選擇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在具體布設上防護林帶要合理密植,注意喬、灌、草合理搭配,綠化和美化有機結合,形成綜合性保水保土防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