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表面溫度干縮裂縫防治技術措施
1設計
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時,應遵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筑技術規程》JGJ/T14-2004及《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的規定;住宅長度大于40m時,應設置變形縫,。
1.2當填充墻體長度大于5m時,墻頂應與框架梁或樓板拉結,拉結方法應符合《框架結構填充小型空心砌塊墻體結構構造》02SG614的規定。
1.3當墻長超過層高1.5~2倍時,宜在墻內設混凝土芯柱或構造柱,其設置要求應符合《框架結構填充小型空心砌塊墻體結構構造》02SG614的規定。
1.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當墻高超過4m或墻上遇有門窗洞口時,應分別在墻體半高處和外墻窗洞的上部及下部,內墻門洞的上部設置與柱連接且沿墻貫通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帶。
1.5為了防止或減輕房屋墻體的裂縫,應采取措施:
1)屋面設置保溫、隔熱層;
2)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與墻體圈梁的接觸面處設置水平滑動層,滑動層可采用兩層油氈夾滑石粉或橡膠片等;
3)底層、頂一、二層屋面板下設置的圈梁應沿墻滿布,圈梁高度宜兩磚高,配筋應符合抗震設計等相關要求;
4)頂層挑梁末端下墻體灰縫內設置3道焊接鋼筋網片(縱向鋼筋不宜少于2Φ4,橫向鋼筋間距不宜大于200mm)或2Φ6鋼筋,鋼筋網片或鋼筋應自挑梁末端伸入兩邊墻體>1000mm;
5)頂層墻體有門窗等洞口時,在過梁上的水平灰縫內設置2-3道焊接鋼筋網片或2Φ6鋼筋,并應伸入過梁兩端墻內>600mm;
6)頂層及女兒墻砌體砌筑砂漿強度等級>M5.0;
7)女兒墻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4000mm,構造柱應伸入女兒墻頂并與現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整澆在一起;
8)當實體墻長度大于5m,應在每層墻中部設置3道焊接鋼筋網片或3Φ6的通長水平鋼筋,并伸入丁字橫墻(或縱墻,構造柱中),豎向間距500mm;
9)在頂層和底層按墻及出窗沿寬確定設置通長鋼筋混凝土窗臺梁,窗臺梁的高度≥100mm,縱向鋼筋≥4Φ8(240厚墻體)或6Φ8(370厚墻體),橫向鋼筋6@200,混凝土C20;
10)當有必要時(剛度較大),可在窗臺下或窗臺角處墻體內設豎向控制縫,(或假縫)縫寬10mm,豎向控制縫的構造和嵌縫材料應能滿足受力耐久的要求;
11)當混凝土多孔磚、再生混凝土多孔磚用于填充墻、隔墻時,砌體與梁、柱或墻結合的界面處(包括內外墻),應在抹前設置10mm×10mmΦ0.5-0.8鋼絲網,鋼絲網沿界縫兩側各延伸250mm;
12)墻體轉角處、縱橫墻交接處沿豎向每隔500mm設拉結鋼筋,其數量應120mm墻厚不少于1Φ6或焊接鋼筋網片,埋入長度從墻的轉角或交結處算起,每邊不少于1000mm。
2施工
2.1砌體工程所用的材料應有產品的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砌塊、水泥、鋼筋、砂石、外加劑等材料主要性能的進場復驗報告,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齡期不應小于28d,宜控制40d,相對含水率不應大于40%。磚在使用之前必須保證存放時間不少于40d(蒸壓養護時,存放時間不少于20d)。
2.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現場應設置專門的砌塊存放棚。雨期施工期間,每天收工前將當天所施工的墻體進行覆蓋,并將施工現場剩余的小砌塊返回庫內或進行覆蓋,被雨淋濕的不得上墻。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及蒸壓粉煤灰砌塊等材料的運輸與堆放應避免磕碰,防止缺棱掉角。不同品種的材料不得混砌。
2.4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筑填充墻時,墻底部應砌普通磚或多孔磚、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現澆混凝土坎臺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2.5采用空心磚、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的填充墻與框架柱交接處,應用15mm×15mm木條預先留縫,在加貼網片前澆水濕潤,再用1:3水泥砂漿嵌實。
2.6填充墻應分為二次砌筑(即在1.4m以下、1.4m以上分二次砌筑,并應留置不少于5~7天的間歇期)。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有30~80㎜的空隙,并應留置不少于7天的間歇期,用細石混凝土加膨脹劑塞實。兩側和中部三角空隙應用預制式干硬性膨脹砂漿填塞、補砌緊密。坡屋頂臥梁下口的砌體應砌成踏步形,空隙的補砌方法如上所述。
2.7多層建筑非框架結構頂層、頂下層挑梁在挑梁端左右要設抗裂鋼筋。陽臺扶手壓頂及欄板與墻體之間的拉結筋應與墻體構造的主筋相連。
2.8寬度大于300mm的預留洞應設鋼筋混凝土過梁,并且伸入每邊墻體的長度應不小于250mm。
2.9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筋應與原結構有可靠連接,留置位置應與砌體灰縫相符合,不得彎折使用,拉結筋未端應有90°彎鉤。
2.10當門窗洞上口至梁底距離小于200㎜時,門窗過梁應與結構梁整澆。上料口、施工洞封堵時,頂端應采用細石混凝土加膨脹劑填實。
2.11嚴禁在承重砌體上開鑿橫槽、斜槽;嚴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門垛、窗間墻上開鑿線管槽和接線盒孔洞;如設計上有布置的,必須在砌筑時預埋或留置孔槽。在砌體上開槽時應采用機械切割,開槽深度不宜超過墻厚的1/3;管道埋設完畢后,應采用細石混凝土或干硬性砂漿填封密實牢固,開槽部位應設置加強網片,網片寬度應跨過槽邊150㎜。填充墻面開槽、開洞安裝管線、線盒及插座等必須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筑技術規程》JGJ/T14-2004的規定。電線導管嚴禁在多孔磚砌體中斜向敷設。
2.12砌筑砂漿:
1)灰砂磚、粉煤灰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宜采用專用砌筑砂漿砌筑。
2)砌筑用砂漿應采用中、粗砂,嚴禁使用細河砂和山砂。
3)砌筑砂漿應使用砂漿攪拌機拌制。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當摻加外加劑時,攪拌時間不得少于3min。摻用外加劑時,應先將外加劑按規定濃度溶于水中,在拌合水投入時投入外加劑溶液,外加劑不得直接投入拌制的砂漿中。砂漿應隨拌隨用。
4)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拌好后3h和4h內使用完畢,如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必須分別在2h和3h內使用完畢。專用砌筑砂漿砌筑按有關規定執行。
5)砌筑砂漿的拌制、使用及強度應符合相關規范及設計的要求,應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筑砂漿》JC860-2000的規定,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Mb5.0,稠度應為70~80㎜。
2.13磚、砌塊澆水及含水率:
1)常溫狀態下,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應提前1~2天澆水濕潤,含水率宜為8%~12%,嚴禁干磚或雨水浸泡含飽和水的磚上墻;
2)普通混凝土小空心砌塊不得澆水,宜為自然含水率,潮濕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不得進行砌筑,當天氣干燥炎熱時可提前灑水濕潤。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施工前提前灑水濕潤,但不宜過多;
3)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粉煤灰砌塊可在砌筑面上應適量灑水;
4)當采用專用砌筑砂漿砌筑時,應根據材料特性及專用砌筑砂漿的要求確定是否澆水及澆水方式。
2.14砌筑方法:
1)對于抗震設防地區的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應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應采用底面朝上反砌法施工。水平灰縫應采用坐漿法滿鋪,小型砌塊全部壁肋或多排孔小砌塊的底面封底;豎向灰縫應采用滿鋪端面法,即將小砌塊端面朝上鋪面砂漿再上墻擠緊,然后加漿插搗密實,并隨砌筑隨將灰縫勾成3~5㎜的凹縫。
3)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粉煤灰砌塊的水平灰縫采用鋪漿法,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兩塊砌塊的長度;豎向灰縫采用滿鋪端面法(方法同上),并隨砌筑隨將灰縫勾成距墻表面為3~5㎜的凹縫。
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常溫條件下的日砌高度應控制在1.6m以內。
5)外墻轉角處、內外墻交接處必須同時砌筑或留坡槎,構造柱等處按設計設置拉結筋,嚴禁漏設或少設。
2.15砌體灰縫厚度及砂漿飽滿度:
砌體灰縫應厚度一致,砂漿飽滿,豎向灰縫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和假縫。灰縫厚度及灰縫飽滿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應控制在8~12㎜。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不低于70%;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寬度應控制在8~12㎜。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90%;砌體灰縫應厚度一致,砂漿飽滿。當豎向灰縫大于20mm,應灌C20細石混凝土。豎向灰縫宜用灌縫,應插搗密實,豎向灰縫飽滿度得不應低于80%,不得出現瞎縫、透明縫。灌豎縫應在每皮砌塊校正后即進行,并采用先灌縫,后勾縫,勾縫深度距墻表面為3~5mm。
3)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粉煤灰砌塊的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5㎜,豎向灰縫寬度宜為20㎜。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90%,豎向縫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
4)當采用專用砌筑砂漿砌筑時,灰縫厚度應根據材料特性及專用砌筑砂漿的要求確定,但灰縫飽滿度必須符合上述要求。
2.16磚、砌塊搭接長度:
1)混凝土空心小砌塊墻體應對孔錯縫搭砌,搭接長度不應小于90mm。墻體的個別部位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在灰縫中設置拉結鋼筋或鋼筋網片,但豎向通縫仍不得超過兩皮小砌塊。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小高度的2/3。砌筑內外墻時采用滿鋪滿擠法砌筑。鋪漿長度不大于700mm。按排好的尺寸,先砌兩端的第一皮,然后掛線砌墻身。鋪一塊砌塊長度的砂漿砌一塊,揉擠密實,并校正水平及垂直位置。砌塊上下皮應錯縫搭砌,搭接長度一般為砌塊長度的1/2,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
2)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粉煤灰砌塊的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不應小于150㎜。墻體的個別部位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在灰縫中設置拉結鋼筋或鋼筋網片,但豎向通縫仍不得超過兩皮小砌塊。
2.17砌塊墻體施工其它要求
1)配制砂漿的原材料必須符合要求,設計配合比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施工配合比必須準確,保證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2)不準使用剛出廠的“熱砌塊”,待砌塊收縮基本穩定后再使用。
3)砌筑前應清除砌塊表面污物。
4)縱橫墻相交處,按砌塊模數定,一般每隔二皮加一道2ф6水平拉結筋或網片(間距控制在800mm左右)。
5)設計上應考慮采取一些增強房屋整體剛度的措施,如窗洞口處加設水平鋼筋;在房屋四周大角、樓梯間角等處,沿房屋全高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將基礎、各層圈梁連成整體;對五層及五層以上的小砌塊、空心砌塊建筑,應沿墻每隔二皮砌塊在水平灰縫內設置與構造柱連接的拉結鋼筋等。
6)按規定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內不得留有磚、木、垃圾等硬物。
篇2:樓地面裂縫滲漏防治技術措施(2)
樓地面裂縫、滲漏防治的技術措施(二)
a、上下水管道套管及預留洞口座標位置應正確。套管應高出建筑層50mm;洞口形狀為上大下小。
b、管道安裝前,樓板板厚范圍內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應先做毛化處理,再均勻涂一層401塑料膠,然后用篩洗的中粗砂噴灑均勻。
c、現澆板預留洞口填塞前,應將洞口清洗干凈、毛化處理、涂刷摻膠水泥漿作粘結層。洞口填塞分二次澆筑,先用摻入抗裂防滲劑的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澆筑至樓板厚度的2/3處,待混凝土凝固后進行4h蓄水試驗;無滲漏后,用摻入抗裂防滲劑的水泥砂漿填塞。管道安裝后,應在洞口處進行24h蓄水試驗。
d、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將樓板四周清理干凈,陰角處粉成小圓弧。防水層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e、地面找平層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鄰地面低5mm。
f、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畢后,應進行24h蓄水試驗,蓄水高度為20mm-30mm。
g、衛生間墻面防水砂漿就進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h、混凝土預制樓板板間預留縫寬宜為35mm-45mm,并應按要求配置構造鋼筋。板縫清理干凈、用水濕潤后,用C25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充密實,板縫上下預留深度25mm-30mm的弧形凹槽,并按要求進行養護。
i、室內外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實,并見證取樣試驗合格。
j、工業廠房普通混凝土地面必須設置分格縫,并在混凝土終凝前原漿收光,嚴禁撒干水泥或刮水泥漿收光。
篇3: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防治技術措施(2)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防治的技術措施(二)
a、現澆板的混凝土應采用中粗砂。
b、混凝土應采用減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對混凝土收縮影響小的外加劑,其減水率不應低于8%。
c、預拌混凝土的含砂率應控制在40%以內,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