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井筒作業:安全措施
施工時間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
施工分工
施工負責人:主、副井維修班長
安全負責人:主、副井段長
施工人員:主、副井維修人員
安全措施內容
一、一般規定:
1、本規程適用于對豎井井筒裝備、設施的維修工作;
2、井筒維修工需經過機械維修、高空作業、起重等基礎作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3、無妨礙本職工作的病癥。
4、井筒維修工應熟悉所維修的各種井筒裝備設施的結構性能、技術特征,并了解井筒淋水及井壁狀況;
1、井筒維修工必須熟悉井筒作業的各種聯絡信號;
2、井筒維修作業時不應少于2人。多人(2人以上)從事一項井筒作業時,要有施工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統一指揮作業及安全狀況。進行井筒維護、檢查作業時,不得上、下方多組人員平行作業,只能自上而下的順序作業;因情況特殊需平行作業時,必須另行制訂安全措施;
3、在井筒或距井筒不足2m范圍內作業,必須佩帶合格的安全帶,并且生根在相對固定的地方;
4、井筒維修工作需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措施,并嚴格執行;
5、井筒維修工應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及有關規定;
二、作業前的準備:
1、上班前不準喝酒,班中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遵守有關各項規章制度。
2、由施工負責人和安全員負責檢查所用的工具、設備、器材必須齊全可靠,安全帶及工具上的防墜繩必須合格;
3、由施工負責人與井上、下信號工、把鉤工和絞車司機聯系好,確定提升速度、工的內容、時間和聯絡信號等;
4、上、下井口應設警,10m范圍內不準有無關人員。清理干凈井口附近的浮煤、雜物等;
5、井筒維修工需站在罐籠或箕斗頂上作業時,必須遵守以下事項:①在罐籠或箕斗頂上必須設保護傘或護欄;②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和安全帽;③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為0.3~0.5m/s,最大不能超過2m/s;④施工所需的工具、量具必須用繩拴牢;⑤施工所需的零件、配件、器材要放置牢靠,小型零件應裝箱放在罐籠的頂部,以防墜落;
三、井筒作業:
1、檢查井筒裝備時,只允許從上往下檢查(包括天輪平臺和井架),并隨時清掃浮在罐道梁上的碎石、木塊和其他雜物;
2、檢查罐道和各部件間隙或清除間隙中污物時,應采用工具,不能直接用手;
3、進行更換罐耳滑套等零部件及緊固罐道螺釘等施工時,應注意配合,工具應拴防墜繩,傳遞工具及零部件時要手傳遞,等對方拿穩后再松手,嚴禁拋擲;
4、在更換罐道、井筒電纜及風水管路等大型檢修項目需分組分班作業時,應按施工進度表及施工程序順序作業,在交接班時必須做到:
(1)核對工程進度。
(2)臨時懸掛緊固裝置應可靠,并一一交代清楚。
(3)對入、出井筒的工具、零配件一一點清交接。
(4)交接的安全帶必須由安監員逐條檢查,方可再次入井使用。
(5)工作時橋板、工具的保險繩應逐一檢查,確認拴綁牢固可靠后方可再次入井使用。收尾工作:
5、檢修結束后,應清理施工現場,清點工具、材料、配件等,并配合司機、信號工、把鉤工將提升系統空運行一個循環,正常后才能正式提升;
6、遇特殊情況需調整施工內容及進度圖表時,要先停止作業,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研究決定有關事項后,方可繼續施工。
四、收尾工作
1、檢修結束后,應清理施工現場,清點工具,材料、配件等,及時通知并配合司機、信號工、把鉤工,提升系統空運行一個提升循環正常后,才能正式提升。
2、將檢修內容及發現的問題如實填寫檢修記錄,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所發現的問題。
3、大型檢修項目結束后,應由專人負責進行質量檢查,確認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投入運行。
篇2:副井筒更換入井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時間:2010年月日
施工地點:副井筒
施工單位:提升車間
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施工內容:副井筒更換入井電纜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各負責人要盡職盡責。施工負責人必須是科領導。
2、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逐項對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將施工時要使用的工具準備齊全并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施工工作安全順暢。所有施工工具應佩戴安全繩,防止工具掉井傷人、損壞工具。
3、施工現場要有足夠照明。
4、施工前要認真檢查起重工具,起重工具必須合格可靠。嚴禁超負荷使用。
5、使用慢速絞車前,要對慢速絞車及其開關進行認真檢查,有損壞的零部件要立刻更換。絞車車閘要靈敏可靠,絞車必須鎖到牢固安全可靠的位置,并拉緊絞車。開關動作要準確無誤,開關要接三聯按鈕進行遠方操縱。在啟動器電源側必須有空氣開關隔離。
6、高空及井筒作業人員要每人帶好安全帽、安全帶,安全帶要系在牢固位置。
7、施工前要將罐籠停到安全位置,防止撤除和敷設電纜時刮到罐籠。
8、副井上、下不允許同時作業,防止掉物傷人。
9、副井上、下要有專人看守,非工作人員禁止靠近,并協助信號工傳遞信號,信號必須靈敏可靠。副井上人員要兼看導向滑輪上鋼絲繩的運行情況。
10、必須在井架子上焊滑輪支架,焊接的支架要牢固可靠,將定滑輪和手拉葫蘆吊掛在支架上,吊掛要牢固可靠。
11、撤除舊的電纜時,要將慢速絞車的鋼絲繩與舊電纜的鋼絲繩用繩卡子連接牢固,緩慢、勻速的下放。井下撤除電纜的人員要站在安全位置作業。
12、下放電纜時,上下人員要配合好,信號要有明確規定,由現場指定信號人員傳到信號工,再傳到絞車司機,信號傳遞要及時準確,信號工與絞車司機必須注意力集中,保證停車或拉、放車準確。
13、敷設入井電纜時,要將入井電纜坐在托繩盤上,托繩盤要固定在可靠的位置上,并且保證繩盤能夠靈活轉動。
14、入井鋼絲繩頭部要掛有10kg左右的墜砣,并且與鋼絲繩用繩卡子鎖牢。
15、入井電纜與鋼絲繩的連接要用繩卡子夾持敷設,繩卡子應能承受入井電纜及鋼絲繩的重量,并不得損傷電纜。
16、繩卡子要打在導向輪的外側,每5m打一個,繩卡子要按要求打好,螺絲要緊固好,不得松動。打卡子的人員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站在安全位置,并將安全帶系在牢固位置。
17、梯子間每5米處要有一人用長木桿推動入井電纜卡子,防止入井電纜刮住井壁或井筒內的其它物件,保證電纜順利入井。梯子間施工的人員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站在安全位置,并將安全帶系在牢固位置。
18、信號要有明確規定,由現場指定信號人員傳到信號工,再傳到絞車司機,信號傳遞要及時準確,信號工與絞車司機必須注意力集中,保證停車或拉、放車準確無誤。
19、各種卡具必須牢固可靠,慢速絞車下放入井電纜時要特別注意絞車的運行情況及入井電纜的下放情況,防止入井電纜墜井事故發生。
20、施工人員必須做好自保、聯保。
21、施工時安全負責人必須自始至終在現場,并監督施工進程,保證工程順利完成。
22、施工完成后,要由施工負責人檢查現場,罐籠要空載、慢速(速度在2m/s以內)運行2次,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現場。
運轉區技術室
2010年月日
篇3:副井井筒放光纜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一、基本情況概述
因礦井新增視頻監控系統,需在副井井筒內增設2根光纜(型號:MGxtSV-10B直徑9.1mm重量0.15Kg/米長600米一根)。為了安全順利完成下放光纜作業,特制定副井井筒敷設光纜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二、現場狀況描述
光纜固定在副井罐籠東碼側井壁電纜架上,上頭放至調度室內,下放前將光纜放置在東碼罐籠下層,下放光纜每隔4米進行固定,下頭放至副井底管子道內。
三、施工前準備工作及安全措施
1、施工前,清理井口、井架周圍雜物,嚴防墜落傷人。
2、施工前把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準備齊全,所使用的工具一律上繩。
3、施工前先檢查井筒梯子間情況,對損壞的應加固修復,否則不準上下人。
4、參加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安全帽、安全繩及其他必須的安全設施,并堅持正常使用。工具一律上繩,嚴防墜落。
5、施工期間應有專人在井口警戒,井口10米范圍內嚴禁人員逗留。并設臨時安全柵欄。
6、井筒作業人員采用敲擊罐籠的方法傳信號,井口和井底各安排一人聽信號,敲擊罐籠規定:一聲停車;二聲上提;三聲下放。敲擊罐籠傳信號時,車房司機要聽清楚信號后才能以0.5米/秒的速度開絞車。
7、在井筒中施工的所有人員要搞好協作,精力集中,由在罐籠中的人員任指揮員,所有人員必須聽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
8、敷設光纜時,不能強拉硬拽,不能將光纜彎成死角光纜彎曲半徑最小不低于300㎜,以免折斷光纜。
9、本次施工由監測隊負責,施工負責人由隊干擔任,并指定一名安全負責人,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堅決做到不安全不施工。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10、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此措施,并進行簽字。
1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要加強自主保安意識,嚴防意外事故發生。
12、本次施工由安監科現場進行監督,保證措施的貫徹落實,確保施工安全。
三、作業步驟
1、作業前所有工具及光纜運至井口。
2、將副井東碼罐籠停在井口后,通知司機把提升方式改為手動提升。
3、將光纜盤好放入罐籠的下層,每圈為2米。
4、將罐籠提升方式打至手動提升方式,在東碼罐籠的下層派兩名作業人員放光纜,放光纜的速度要與罐籠行駛的速度保持一致,并放有一定的余量,防止光纜交纏傷人。上層罐籠放兩名作業人員進行固定光纜,每4米用尼龍扎帶進行固定一次,固定光纜的尼龍扎帶使用250×6.5(H)型扎帶。在罐籠的下層安排一名信號傳遞人員,負責敲擊罐籠發送信號。
5.作業人員將光纜頭饒過鎖口梁,從罐籠下層穿至電纜溝內,并確定光纜預留長度。
6、井上放足量以后,在鎖口梁下方將光纜固定牢固,然后以0.5米/秒速度向下提升罐籠,罐籠每隔4米聽敲擊信號提升一次,罐籠上層的施工人員每隔4米用尼龍扎帶進行固定一次。
7、光纜放至副井底后,將光纜的下頭穿到管子道內,與井下敷設好的光纜進行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