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副井井筒鑿井穩車操作專項安全措施

X副井井筒鑿井穩車操作專項安全措施

2024-07-13 閱讀 5075

一、工程概況

唐家會煤礦副井井筒為華煤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施工,井筒設計井徑φ10.5m,井深550.8m。在施工過程中,為滿足鑿井需求采用南北兩側對稱布置,共布置穩車17臺,分別用于鑿井吊盤懸吊(8臺)、模板懸吊(4臺)、排水管懸吊(1臺)、中轉懸吊(2臺)、放炮電纜懸吊(1臺)、安全梯懸吊(1臺)等。鑿井穩車型號為jz/jza/2jz型(表1-1)。為規范操作穩車系統,特制定穩車操作專項安全措施。

表1-1?鑿井穩車設備一覽表

號名稱型號

規格單

位數

量功率

(kw)鋼絲繩型號計算

安全

系數規定

安全

系數備注1吊盤

穩車jz-16/1000臺8376×19-40-17706.9564根吊盤繩、4根穩繩2模板

穩車jz-16/1000臺43718×7-34-17706.6763排水管

穩車2jz-16/1000臺1556×19-34-17708.164中轉

穩車jz-16/1000臺23718×7-34-17707.3265放炮電纜

穩車jz-10/800臺12218×7-20-17707.8366安全梯

穩車jza-5/1000臺12218×7-20-177011.19二、穩車操作系統概述

1、在副提側穩車群設置集中控制中心;

2、在集中控制柜臺上設置吊盤主令開關1個,模板主令開關1個,吊盤穩車控制總電源開關1個,模板穩車控制總電源開關1個,吊盤穩車控制電源開關8個(編號1#~8#),模板穩車控制電源開關4個(編號1#~4#);

3、為規范操作系統,在主提信號房設置集中控制中心點鈴開關,需要拉放吊盤、模板時閉合,待操作完畢后將開關斷開;

4、在集中控制柜臺上安設吊盤穩車用電流表8個(編號1#~8#)、模板穩車用電流表4個(編號1#~4#)、備用電流表4個;

5、吊盤懸吊穩車、模板懸吊穩車在集中控制中心操作;排水管懸吊穩車、放炮電纜懸吊穩車、安全梯懸吊穩車分別在相應的配電柜操作;中轉懸吊穩車通過控制按鈕在主提側信號房操作;

6、井下設置信號傳遞、接收系統。每班次配備專職吊盤信號工,專職操作信號系統;

7、井口設置主副提信號房作為信號傳遞樞紐,井下需要拉放穩車,必須將信號傳遞至信號房(注:在信號房設置集控中心點鈴控制開關,準備工作未準備好不得將開關閉合,動車完畢后將此開關閉合);

8、在吊盤、0米信號房及控制中心安設通訊電話機,確保操作者安全操作穩車;

9、在主副提側穩車群設置信號點鈴,方便穩車操作者聽點作業。

三、穩車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行業的相關規定;

2、必須遵守安全崗位責任制度;

3、實行每班專人操作,非指定人員不允許操作;

4、操作穩車前,應做好穩車檢查準備工作:

①、檢查穩車電機是否正常;

②、檢查穩車聯軸裝置是否缺損;

③、檢查穩車抱閘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④、檢查鋼絲繩是否異常;

⑤、檢查穩車減速箱齒輪、油位是否正常可靠;

⑥、檢查配電柜中主回路及控制回路的開關是否閉合。

5、吊盤、模板操作

①、當需要拉放吊盤、滑模時,井下吊盤信號工提前將信號傳遞至0米信號房,0米信號工通知穩車操作人員做好動車準備;

②、動車準備工作完畢后,信號工將集中控制中心點鈴開關閉合,等待井下吊盤信號工傳遞動車信號;

③、接收到吊盤信號工傳遞的動車預備信號,準備動車;

④、穩車操作者回復動車預備信號告知吊盤信號工可以動車;

⑤、穩車操作者將吊盤(模板)穩車控制總電源閉合;

⑥、穩車操作者根據吊盤信號工傳遞的信號閉合相對應的吊盤(模板)穩車控制電源;

⑦、穩車需要上拉時,將主令開關向后拉;穩車需要下放時,將主令開關向前推動。穩車拉放時要觀察電流表的指示值;

⑧、操作完畢后,依次斷開吊盤(模板)穩車控制電源開關、吊盤(模板)穩車控制總電源開關、集中控制中心點鈴控制電源開關。

6、放炮電纜、排水管懸吊穩車操作

①、當需要動車時,井下吊盤信號工提前將信號傳遞至0米信號房,0米信號工通知穩車操作人員做好動車準備;

②、動車準備工作完畢后,等待井下吊盤信號工傳遞動車信號;

③、接收到吊盤信號工傳遞的動車預備信號,準備動車;

④、穩車操作者回復動車預備信號告知吊盤信號工可以動車;

⑤、穩車操作者將穩車電源閉合、啟動油泵,等待動車信號;

⑥、穩車操作者通過配電柜上的旋轉主令開關進行拉放作業。穩車拉放時要觀察電流表的指示值;

⑦、操作完畢后,依次斷開油泵電源、穩車電源開關。

7、安全梯懸吊穩車操作

①、需要拉放安全梯時,吊盤信號供通過本質安全型按鍵電話通知0米信號工。0米信號工通知穩車操作人員做好準備工作。

②、穩車操作者將安全梯穩車電源閉合、啟動油泵,等待動車信號。

③、穩車操作者通過配電柜旋轉主令開關進行拉放作業。穩車拉放時要觀察電流表的指示值。

④、操作完畢后,依次斷開油泵電源、穩車電源開關。

8、中轉懸吊穩車操作

①、當需要拉放中轉穩車時,井下吊盤信號工提前將信號傳遞至0米主提信號房,主提信號工立即做好動車準備;

②、信號工通過控制按鈕完成中轉懸吊穩車拉放作業。

③、動車完畢后,信號工將控制開關放至安全地點,嚴禁他人隨意觸摸。

四、穩車系統操作注意事項

1、必須由專職電工、信號工操作,嚴禁他人代替操作;

2、電工、信號工必須持證上崗,經過培訓合格后方能進行操作;

3、嚴禁酒后作業,嚴禁精神狀態不良者上崗;

4、動車前檢查電控及機械系統,保證穩車正常運行,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動車過程中,操作者不得離開操作臺;

6、操作穩車者要精神集中,認真聽點作業;

7、操作過程中穩車操作者要與吊盤信號密切配合,發現問題,要及時與井下吊盤信號工取得聯系;

8、需要動車時必須先傳遞動車預備點,地面做好準備工作后要及時向井下傳遞動車預備點告知可以動車;

9、操作穩車時不得做與崗位工作無關的事情;

10、操作穩車時,要設專人巡查穩車的運轉情況。

五、穩車的日常檢修

1、穩車日常檢修項目:工作閘、安全閘是否靈敏可靠;齒圈、小齒輪及減速箱齒輪嚙合情況;潤滑油油位是否正常;電機及電控系統是否完好;鋼絲繩固定及滾筒上排列是否正常;各部螺栓是否緊固、銷軸有無松動。

2、穩車群檢修專項制度

①、為了保證安全可靠的運行,穩車每天檢修一次;

②、為了保證質量,穩車群檢修專人負責,專人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③、穩車群里必須保持清潔衛生,無雜物,無積水,無淤泥;

④、雨季施工要增加防雷電、防淋雨設施;

⑤、冬季施工穩車要采取防凍措施,確保冬季正常運轉。

六、勞動組織

1、地面指揮人員(值班經理):8點班?鞠洪斌

4點班任生柱

0點班殷春華

2、井下指揮人員:姬廣文、龐吉勝、張貴海

3、吊盤、模板、安全梯、排水管、放炮電纜懸吊穩車操作人員:趙宏波、趙漢強、張琦、鄭洋

4、中轉懸吊穩車操作人員:張玉賢、翟洪雨、姜雪

5、0米信號工:張玉賢、翟媛伊、王倩、翟洪雨、姜雪、邵曉峰

6、吊盤信號工:王道軍、楊高高、林清水、許朝暉、周傳會

7、日常檢修人員:王世紅、秦慎強

所有相關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并做好傳達簽字工作,杜絕違章作業。

篇2:某煤礦斜井井筒及硐室設計規范

0.1(1)井口應避開法定保護的文物古跡、風景區、內澇低洼區,并不應受巖崩、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等災害威脅。

2.0.2(1)井口必須布置在粉塵、有害和高溫氣體不能侵入的地方。

2.0.2(2)井口必須有防止煙火進入礦井的安全措施。

2.0.6串車提升的斜井井筒,除應遵守現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外,井筒的上、下部及各水平甩車場交叉點上方,必須設置自動常閉的跑車防護裝置。

2.0.7(2)硐室不得布置在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煤層和沖擊地壓煤層中。

3.1.2采用串車、箕斗、卡軌車、齒軌車或膠套輪機車提升運輸的井筒,井筒周邊與提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人行側從道床頂面其1.6m的鉛垂高度內,必須留有0.8m(綜合機械化才礦井為1.0m)以上的人行道。

2非人行測的高度不得小于0.3m(綜合機械化采礦井為0.5m)。

3采用雙鉤提升的井筒,兩相對運行的提升原屬設備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2m,礦車摘掛鉤地點不得小于1.0m。

4提升運輸設備最突處部分與井筒拱部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3m。

3.1.3采用帶式輸送機提升的井筒,應設可靠檢修設施道及人行道,井筒周邊與提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井筒內設檢修道并靠井壁設人行道時,檢修道提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與帶式輸送機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4m;人行道的寬度,從道床頂面起1.6m的鉛垂高度內,不得小于0.8m。

2井筒內設檢修道并在其與帶式輸送機之間設人行道時,人行道的寬度不得小于0.8m;檢修道提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與井壁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3m。

3精通內不設檢修道時,從井筒底板面起1.6m的鉛垂高度內,人行道的寬的不得小于1.0m。

4非人行測的寬度不得小于0.5m。

5帶式輸送機與井筒拱部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m。

6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或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時,上部輸送帶至井筒頂部的垂距,在行駛段內不得小于1.0m;在上、下人員的20m區段內不得小于1.4m,其中上、下人平臺部分不得小于1.8m。上、下輸送帶間的垂距不得小于1.0m。

7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或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的斜井井筒中,在上、下人員的地點應設有平臺,上行帶上、下人平臺的長度不得小于5.0m,寬度不得小于0.8m,并應設有欄桿。

3.1.4(1)人行道的寬度,從井筒地版面起1.6m的鉛垂高度內不得小于1.0m。

3.1.4(2)兩相對運行的提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8m。

3.1.4(3)非行人側提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與井壁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7m。

3.1.4(4)提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與井筒拱部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4m。

3.1.5(1)人行道的寬度,從井筒底板面起1.6m的鉛垂高度內,不得小于1.2m。

(2)雙車道布置時,兩相對運行的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8m。

(3)非人行側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與井壁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7m。

(4)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與井筒拱部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4m。

3.1.6斜井井筒兼作礦井主要進、回風通道時,其斷面應按風速校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串車提升的斜井井筒,只用于升降物料時,風速不得超過12m/s;用于升降物料和人員或升降物料兼作安全出口時,風速不得超過8m/s。

2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礦井中,箕斗或帶式輸送機提升的斜井井筒不應兼作風井。低瓦斯礦井中,箕斗或帶式輸送機提升的斜井兼作風井時,除應遵守現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外,其風速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箕斗提升的斜井井筒兼作回風井時,風速不得超過8m/s;兼作進風井時,風速不得超過6m/s。

2)帶式輸送機提升的斜井井筒兼作回風井時,風速不得超過6m/s;兼作進風井時,風速不得超過4m/s。

3)卡軌車、齒軌車、膠套輪機車或無硅膠輪車提升運輸的斜井井筒,風速不得超過8m/s。

3.1.7斜風井井筒凈斷面應根據前后期所通過的風量和允許的風速確定,其風速除應遵守現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無提升設備又不作安全出口時,不得超過15m/s。

2當無提升設備但兼作安全出口時,不得超過8m/s。

3.2.3(2)斜井井口至堅硬巖層之間,必須采用砌碹支護,且碹體向堅硬巖層內延深5m。

(3)在地震烈度為7度及以上的地區,斜井井口至堅硬巖層之間,必須采用鋼筋混凝土支護,且碹體向堅硬巖層內至少延伸5m。

4.1.8(3)運送人員的井筒,嚴禁布置3根軌。

4.3.1作為安全出口的斜井井筒,當傾角等于或小于45°時,必須在其中設置人行道。

4.3.3作為安全出口的斜井井筒,當傾角大于45°時,必須設置梯道間或梯子間。梯道間必須分段錯開設置,每段斜長不得大于10m。

4.5.1作為人員上下的斜井,垂深超過50m時,應裝備運送人員的機械設備。

4.5.3(2)蹬座中心與井筒一側的距離不得小于0.7m。

5.3.1(1)斜井兼作提升和人行通道時,在人行道一側必須設躲避硐。躲避硐的間距不得大于40m。

5.3.2躲避硐的凈寬不得小于1.2m,凈高不得小于1.8m,凈深不得小于0.7m。

5.4.1(2)設備與懂事壁之間的距離必須滿足設備檢查和維修的需要,并不得小于0.7m。

(4)硐室對外通道不應少于2個,硐室必須有新鮮風流通過,溫度不得超過30℃。

5.4.2(3)電器硐室與驅動裝置硐室之間及電器硐室的對外通道中,應設防火柵欄門。硐室溫度不得超過30℃.

5.8.1串車提升的斜井井筒,必須在井筒上、下部及各水平甩車場交岔點上方布置斜井跑車防護裝置硐室。

篇3:井筒收放電纜工作安全規定

1、組織相關人員提前到施工現場認真察看現場情況,并根據現場條件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及施工所需材料機具計劃。

2、每班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傳達當班作業的安全措施。統一分工,統一指揮,并向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信號工、絞車司機和穩車司機交代好信號聯系方式和施工中的具體要求。

3、施工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材料,用具確保完好。使用工具和攜帶材料要拴牢,以防墜落井筒。

4、每班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把井筒(井架、井塔)上的雜物清理干凈,防止施工中墜落傷人;使用前必須試驗上井口至車房及上井口至井筒內聲光信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信號靈敏可靠。

5、施工時井筒內其他提升容器必須停止運行,乘人施工的提升容器提升速度不得超過1m/s,同時上下井口要設專人警戒,井口5m范圍內不得有雜物,不得有閑人停留。

6、信號工、絞車司機和穩車司機必須熟知施工程序和信號傳遞方式,必須集中精力,聽清信號。若聽不清信號,不準動車。

7、井口作業及井筒施工按井口(井筒)作業相關安全規定執行。

8、過橋架在提升容器上要安全穩固,鋼絲繩及保險小繩要仔細檢查,確保完好,過橋架的擺放必須牢固可靠。

9、站在提升容器上的工作人員,除戴好安全帽,拴好保險帶外,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超出提升容器防護傘,以防井筒墜物傷人。

10、下放電纜鋼絲繩應采用不旋轉鋼絲繩,將其在穩車上盤好,繩根卡牢。電纜下放時,電纜盤設專人監護,操作人員站在電纜走向的反方向,電纜前方3m不得站人,防止電纜盤拉倒傷人,電纜拐彎處人員應站在電纜外側,防止被電纜擠傷。

11、電纜上提或下放時,要設專人監護,觀察滑輪是否有移位和松動等現象,電纜頭是否與其它物體交叉和阻礙現象,發現問題立即打點停車及時處理,確保安全。

12、在下放電纜期間,如當班未完成施工任務,要用Φ12.5mm的繩頭、4分元寶卡,將電纜頭固定在鋼梁上,不得在井筒內遺留其它物體,特別要檢查電纜是否影響絞車運行。切斷穩車電源,卡上穩車棘爪。

13、每班開工前要檢查穩車、滑子有無損壞或松動現象,經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解除鋼梁上的留繩,開始施工。

14、電纜下放過程中,如發現電纜受阻,施工人員應立即發出停車信號,待處理好后,方可繼續施工。為防止下放電纜及鋼絲繩在井筒中旋轉,必須在提升容器上方的罐道繩上裝設固定導向滑架。

15、在下放電纜過程中必須有二人在井筒內跟隨電纜頭巡視。開始下放電纜時,在鋼絲繩上固定電纜至少用2個卡蘭卡住,電纜下放過程中,5~10m用鐵絲扎一道,每20~40m用卡蘭卡一道。電纜下放至要求位置后,由上至下用卡子將電纜永久固定,卡好后回收鋼絲繩。

16、在施工過程中,若發生特殊情況或隱患時,施工負責人有權暫停施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下達口頭措施,采取有效辦法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17、施工結束后,由施工負責人檢查和驗收施工質量,清點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備件,并做好記錄。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