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OHS要素4:目標

OHS要素4:目標

2024-07-14 閱讀 1358

4.1總則

依據本公司的OHS方針和確定的重大危險,制定OHS目標和指標,并建立目標、指標控制程序,公司的目標和指標應分解到各部門,以實現對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預防和持續改進。

4.2職責

a)安全處負責提出和修訂公司的OHS目標和指標及其日常檢查及審核;

b)OSH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查OHS目標和指標;

c)相關單位負責本單位OHS目標、指標的分解和細化并落實;

d)總經理負責審批OHS目標和指標。

4.3控制要求

4.3.1目標、指標制定的依據

a)公司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

b)要考慮技術的先進性及可選方案;

c)相關方的期望和要求,法律、法規的要求;

d)經營管理與競爭的要求,市場狀況,經濟條件。

4.3.2目標、指標的檢查與修訂:

a)安全處組織有關部門每半年對公司OHS目標、指標的實施情況進行一次(必要時可增加次數)檢查,并將結果報OHS管理者代表;

b)當目標和指標需要修訂時,安全處應報管理者代表,并提交OHS管理評審會議,各部、科要根據評審結果對本部門的目標和指標進行相應的修訂;

c)各部、科應根據OHS管理方案的實施,對分解的目標、指標實施過程進行檢查和控制。當重要危險因素發生變化時,應及時修訂目標和指標并文件化;

d)目標和指標的變更和修訂必須經0HS管理者代表審查,總經理批準。

4.4目標與指標見附錄(略)

4.5相關文件

…/.—/…——19990HS目標、指標管理程序

篇2: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組織應針對其內部相關職能和層次,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目標,并使之形成文件。

組織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時,應考慮法律和法規要求、自身職業安全健康危害和危險的特點、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相關方的觀點。目標應符合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并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1.理解要點

組織的OHS目標是OHS方針的具體體現。要實現這些目標,組織需要制定具體的指標。

標準要求組織在建立OHS管理體系時,凡屬可行目標要具體要量化,指標應是明確并可測量的。在制定組織目標、指標時,應考慮設置可測量的參數,為OHS管理和體系運行提供信息。

組織建立OHS管理體系的重要目的是組織的OHS管理水平得到整體改善,標準要求做到持續改進,而持續改進可見證性的數據就是反映在每年不斷更新的目標和指標上,從而才能達到整體水平的不斷改善。

目標、指標是根據其方針,考慮組織的規模、經濟、技術等情況制定的,并且要體現出危險識別與評價和控制的連續性。另外,標準要求目標、指標是有層次的,是一個逐漸細化、分解的過程,目標要符合國家職業安全健康規劃的要求、安全技術政策的要求,指標的制訂要體現先進性、可操作性、可調整性和量化的要求。

組織應注重目標、指標的經濟技術可行性,一個組織不能為通過認證而制定出不可行、不合理的、空洞的目標。否則,目標和指標不能完成也有可能成為認證通不過的原因。

標準中明確指出組織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要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如某公司某階段的方針目標:

方針: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

目標1:兩年內事故率減少50%(公司一級),裝配部1999年事故率降低20%(與1998年相比)(部門級);

目標2:本年內個體防護用品佩戴符合率從目前的70%提高到98%。4月1日前3車間全部使用新的安全帽。

2.審核要點

1)目標和指標如何體現OHS方針,是否考慮了與該組織活動相關的重大危險因素。

2)制定的目標和指標是否層層分解,負有責任的員工是怎樣將職責納入實施活動的。

3)相關方的觀點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是如何考慮的。

4)所有的目標和指標是否設置了具體的可測量的參數。

5)如何評審和修訂目標和指標,以反映組織所期望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