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方案規范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方案規范

2024-07-14 閱讀 9968

公司總目標重要風險名稱分解目標方案內容執行部門責任部門啟動日期檢查日期完成日期預算增加資金投入(元)加強生產管理,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火災事故,交通事故,年重傷率為零、年輕傷率控制在全員的3‰以內,年輕傷誤工合計控制在200個工日以內,機械損壞維修費控制在1萬元以內。施工臨時用電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規范》JGJ46-2005確保人身安全1、調配電室,各級配電箱及開關箱。2、加設“專用隔離開關”。3、電焊二次測設空載降壓保護裝置。4、用電線路采用地埋,沿墻或架空。5、按照規范要求做接零、接地保護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每個施工項目部4000元基礎、主體裝飾工程施工杜絕重大機械事故為零,人身傷亡事故為零,其它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1、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執行。2、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3、做好機械設備驗收,檢查和維修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臨邊洞口預防臨邊洞口無事故發生1、“四口”的防護設置定型化,工具式的安全防護,臨邊搭設防護欄桿密目網封閉。2、嚴格執行《建筑施工高處安全技術規范》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每個施工項目部10000元塔吊確保安全質量,實行規范化管理,重在事故為零,其它控制在最小限度1、安裝拆卸必須有資質的專業隊伍進行安拆。2、有職能部門檢測報告,嚴格執行“準用證”制。司機和指揮人員持證上崗,各限位齊全、靈敏、可靠。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施工機具施工現場中小型機械,杜絕重大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1、各個傳動部位設置必須設置防護罩。2、所有設備金屬外殼作防護接地。3、做好機械進場驗收,專人管理。4、加強檢查,定期維修保養。嚴禁機械帶病運轉。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全公司20000元編制:審核:審批: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方案公司總目標重要風險名稱分解目標方案內容執行部門責任部門啟動日期檢查日期完成日期預算增加資金投入(元)加強生產管理,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火災事故,交通事故,年重傷率為零、年輕傷率控制在全員的3‰以內,年輕傷誤工合計控制在200個工日以內,機械損壞維修費控制在1萬元以內。物料提升機杜絕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1、實行對每臺使用的提升機建立設備檔案。2、限定定額起重量。3、規范安全防護裝置和電氣裝置。4、嚴禁載人。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杜絕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腳手架搭設符合安全技術規范1、嚴格執行搭設方案,分段搭設,分段驗收。2、腳手架搭設人員經過考核,持上崗證。3、《嚴格執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吊籃腳手架符合《高處作業吊籃》標準JGJ59-99檢查,符合規范要求,杜絕重大事故發生1、挑梁搭設嚴格執行挑梁斷面面積,抗傾覆力矩、配重的要求。2、規范安全繩、鎖具、升降葫蘆的安裝要求。3、吊籃腳手架安裝人員持證上崗。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無證上崗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率100%1、特殊工種年度培訓計劃。2、建立、保存特殊工種人員檔案。3、項目部負責操作規程交底辦公室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全公司20000元火災杜絕重大火災事故1、嚴格執行“動火申請”制度,加強明火管理,合理布置消防器材,控制超負荷用電,嚴禁違章動火。全公司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每個施工項目部1000元交通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為零1、指定機動車路線,加強全員交通安全教育。2、過馬路時遵守交通規則。3、進入施工現場車輛限速行駛。全公司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隨施工形象進度完成編制:審核:審批:環境管理方案公司總目標重要環境因素分解目標方案內容執行部門責任部門啟動日期檢查日期完成日期預算增加資金投入(元)施工現場噪音、污水和粉塵達標排放、固廢分類處理,節能降耗,在來年的基礎上降低2%。噪聲基礎施工:晝間小于75dB。主體施工:晝間小于75dB。裝飾施工:晝間小于75dB。晚間55dB。噪聲達標排放。1、對于敏感部位和特殊要求的工程,采用降噪音安全圍簾的包裹。2、現場木工棚,攪拌機棚封閉率達到100%。3、采用噪音儀定期監控。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在建工程完工每個項目部3000元,每個木工棚500元粉塵施工現場無揚塵現象存在。現場目測無揚塵,現場道路局部混凝土硬化,運輸道路進行平整夯實沙化,排水暢通1、現場水泥采用水泥棚全封閉貯存,現場內道路采用硬化路面。2、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密目網封閉。3、嚴格從樓層拋擲建筑垃圾。4、清掃現場及樓層時應先灑水濕潤。全公司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在建工程完工水泥庫5000元,現場及道路硬化10000元污水污水排放遵守法律法規。按當地部門的標準執行,根據環保部門指定控制排放1、現場攪拌機處設置沉淀池。2、現場食堂應設隔油池,污水沉淀。3、現場設置水沖廁所及化糞池。全公司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在建工程完工全公司2500元固體廢棄物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棄物,分類存放和處理。1、嚴格控制施工過程,減少建筑垃圾產生。2、車輛運輸固體廢棄物時,用棚布包裹。3、對有毒有害,不可回收的要集中存放,并定期送有處理資格的環保單位進行處理。全公司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生產安全部每月一次在建工程完工垃圾箱3000元水電煤消耗節約水、電、暖。杜絕長流水,長明燈,空機運轉,電爐取暖,水、電、煤在來年的基礎上消耗降低2%公司長期檢查,及時統計核算,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并嚴加管理。全公司項目部公司機關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長期進行實施公司每季度一次在建工程完工采購國家禁用材料嚴格符合法律法規,采購合同按要求進行采購1、在采購時要通過網絡、行業協會,主管部門和書店等渠道收集標準規范和法律規范。2、選擇供方時進行考察評價簽訂供貨合同時要明確環保要求材料部項目部生產安全部項目部開工后進行實施公司每季度一次在建工程完工編制:審核:審批:

篇2:附二醫院手衛生管理制度實施規范

第二醫院手衛生管理制度實施規范

一、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

6、進入或離開病房前;

二、醫務人員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

2、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揉搓雙手至少2分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為:

(1)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

4、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注意事項】

1.洗手時應當徹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部位等。

2.洗手使用洗手液、禁止使用固體肥皂。

3.手洗凈后應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小毛巾應一用一消毒。

4.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三、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進行手消毒(手消毒指征)

1、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燒傷病房、新生兒重癥病房和傳染病病房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前后;

3、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雙手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四、醫務人員手消毒的方法

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

2、嚴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驟進行揉搓;

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使雙手達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項】

1.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當先用流動水沖凈,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2、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當戴無菌手套,戴手套前后應當洗手。一次性無菌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五、醫務人員手衛生標準

不同環境下工作的醫務人員,手衛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Ⅰ類和Ⅱ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5cfu/cm2。Ⅰ類和Ⅱ類區域包括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普通手術室、產房、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潔凈區、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等。

2、Ⅲ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0cfu/cm2。Ⅲ類區域包括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及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等。

3、Ⅳ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5cfu/cm2。Ⅳ類區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傳染病科及病房。

4、各區域工作的醫務人員的手,均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衛生設施和用品的配備

1、處置室、換藥室、病房等應設有流動洗手設施,手術室、產房、重癥監護室等重點部門應當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2、禁止使用固體肥皂,建議使用洗手液。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設施應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紙巾、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小毛巾應一用一消毒。

篇3:粉塵防治安全衛生管理規范制度

1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寧波華業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粉塵作業過程的控制,以及作業防護的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辦法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辦法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20**-05-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國務院國發[1987]10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

GB5817-86?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全國電力行業塵肺病防治暫行辦法

華東電力行業塵肺病防治實施細則

3?職責

3.1?公司粉塵治理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公司粉塵治理的防治工作,由公司總工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粉塵治理領導小組組織研究并制定防塵技術措施和衛生保健措施;協調、解決防塵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根據工作優劣對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或處罰。

3.2?工程部是公司粉塵治理領導小組的常設工作機構。工程部具體負責指導和監督各項目粉塵治理工作的開展;組織制定落實防塵技術措施和防護措施;負責對粉塵作業工程項目進行危害識別,確定應落實的防護措施;負責接觸粉塵人員的健康監護、監測的管理工作;負責總結和推廣粉塵治理的工作經驗。

3.3?人力資源部負責制定并督促執行勞動保護用品及津貼的發放標準;負責勞動分級工作,做好勞動條件分級統計工作及分析管理工作;參加對作業人員接觸粉塵情況進行評定工作;負責組織職業衛生的培訓工作。

3.4?物資部負責組織防塵用品合格供方及定點單位的評定;負責防護用品、設備監測儀器設備的采購、儲存、保管、發放、維修和送檢等管理工作。

3.5?綜合辦公室負責粉塵治理作業中職業衛生的管理。負責員工的健康檢查、健康評定和健康檔案的建立和接觸粉塵人員的統計管理工作。

3.6?工會負責監督職業衛生工作的執行情況。參與并監督防塵技術措施和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負責收集、反饋員工對防塵用品的有關意見和建議,并督促有關部門解決落實;負責開展職業衛生防治宣傳工作。

3.7項目部負責執行公司粉塵作業安全管理工作。項目部組織作業過程的粉塵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粉塵危害控制工作;負責編制和實施防塵技術措施及防護措施;負責防塵用品使用計劃的申報工作;檢查、監督、糾正現場作業人員粉塵作業行為。

4.粉塵作業安全管理

4.1常見的粉塵作業

常見的粉塵作業一般分為:

a)保溫作業;

b)焊接作業;

c)爆破作業;

d)除銹作業;

e)油漆作業;

f)清掃作業;

g)檢修作業。

4.2粉塵分類

a)按粉塵的性質分類:無機性粉塵、有機性粉塵、混合性粉塵。

b)按粉塵顆粒的大小分類:灰塵、塵霧、塵煙。

c)按光學分類:可見粉塵、顯微粉塵、超顯微粉塵。

4.3粉塵作業的管理

4.3.1人員要求

4.3.1.1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從事粉塵作業

4.3.1.2有下列禁忌癥者不得從事粉塵作業:

a)各種類型活動性肺結核病。

b)慢性肺部疾病,嚴重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氣管疾病。

c)顯著影響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

d)嚴重的心血管系統疾病。。

4.3.1.3對接觸粉塵作業的員工,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建立職工健康監護檔案。

4.3.1.4不應在粉塵工作場所用膳和飲水。

4.3.2防護要求

4.3.2.1凡涉及粉塵作業的施工項目,個體安全防護用品、器具、通風設備應齊備。

4.3.2.2紗布口罩不得作防塵口罩使用,空氣過濾式防塵口罩可選擇免保養型防塵口罩如:普通式、呼氣閥式、焊接專用式等。

4.3.2.3在進入設備容器、深井、隧道內進行粉塵作業前,應經檢測人員(或委托環保部門)用監測儀器測定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并進行強制通風或水抑塵,降低粉塵濃度。

4.3.2.4在進行有粉塵作業時,應配備足夠適用的個體防護用具(防塵口罩、半面式(全面式)防塵面罩、動力送風防塵面具、供氣式面具)和預防性保健藥品。

4.3.2.5粉塵作業或揚塵點,應采用水、風(通風)等綜合的職業衛生技術措施來做好防塵工作。不應在沒有采取防塵措施的情況下進行作業。

4.3.2.6對粉塵嚴重的作業部位(如:前后爐膛、未部受熱面、空預器、燃燒器層及以下區域等)進行作業,作業人員必須正確配戴過濾式口罩如:半面式(全面式)面具,或供氣式的送風半面(全面)式面罩,進行有效的個體防護措施,不應配戴空氣過濾式免保養型防塵口罩進入上述作業部位。

4.3.3過程控制要求

4.3.3.1凡涉及粉塵作業的施工項目,在開工前,施工單位應在編制安全施工技術措施時對作業環境進行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制定防止粉塵危害的職業衛生技術治理措施和防護措施,經安全員和工會小組勞動保護監督員審核,報項目總工批準,必要時須公司工程部審核,公司總工批準。

4.3.3.2作業前,專業技術負責人或專業負責人負責安全施工技術措施中職業衛生技術措施交底,使每個作業人員心中有數,并作好交底記錄。

4.3.3.3勞動保護監督員和技術人員應在作業前檢查安全施工技術措施中職業衛生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只有在安全施工技術措施中職業衛生措施已交底、且正確無誤落實情況下,方可同意開工,否則有權阻止施工。

4.3.3.4凡進入設備容器、深井、隧道內進行粉塵作業,應到項目安全部門或業主有關部門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或“熱力機械工作票”,作業人員必須按防護要求穿戴適用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器具等。

4.3.3.5?在落實職業衛生技術措施同時,作業人員應做好現場設備的防淋保護措施,如電器開關、電器設備等。

4.3.3.6?粉塵作業人員工作時應按作業環境粉塵濃度測定結果,配戴適宜的防塵用品。

4.3.3.7作業人員使用的防塵保護用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除免保養型防塵口罩外的(不屬消耗類)防塵保護用品必須落實專人定期進行檢查、檢驗和保養。

4.4?防塵技術措施

4.4.1一切粉塵作業活動必須有防塵技術治理措施和防塵保護措施,無措施或未交底,嚴禁布置作業。

4.4.2保溫作業過程中,除必須做好防材料散落的措施外(大面積保溫作業必須設置尼龍圍網或彩條編織布來阻擋揚塵),并應自上而下對不同作業部位噴水抑塵,并及時清理干凈,為防止二次揚塵還應定期灑水。

4.4.3粉塵作業應盡量避免同其他作業活動交叉進行,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應做好隔離措施和防塵措施作業后,并經安全員確認,才可進行作業。

4.4.4通風不暢的作業區域,應安設通風換氣裝置及空氣凈化設施。

4.4.5在機務檢修作業前,需進入容器內作業的(如:前后爐膛、部受熱面、空預器、磨煤機內等),必須對容器內進行水沖洗,并進行通風,佩戴適宜防塵防護用具才可作業。

4.4.6在容器外部作業(如:空預器、磨煤機、煤粉管、灰斗、燃燒器層及以下區域等),可用水對拆除設備后的檢修現場作業環境進行噴淋,并及時清掃干凈。

4.4.7檢測人員需分階段用監測儀器按時測定檢修現場和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從中查看粉塵的危害程度,為防塵工作提供依據,確保作業環境符合要求。

4.5?防塵防護用品的采購

4.5.1由專職粉塵治理管理人員負責會同有關人員來確定防塵防護用品,并由物資部門統一采購。

4.5.2所采購的防護用品,必須是公司物資采購合格供方或定點單位所提供的產品。

4.5.3各項目應在年初或新開工項目開工前(至少一周)根據工程進度及分項情況做好年度(工程項目期限)防塵防護用品的定購計劃,包括實際需要規格、型號等,并報物資部門予以采購。

4.5.4各項目應按規定做好防塵防護用品的管理工作。

4.6?健康管理

4.6.1對已確診為塵肺病的員工,按《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調離粉塵作業崗位,并給予治療或療養。

4.6.2對新發現的病人,要建立個人病案和隨訪制度,以控制病情發展,病情診斷按《職業病診斷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執行。

4.6.3對于疑似塵肺(O+)和I期塵肺病人,按勞動部發(96)266號文《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執行,并應作為觀察治療重點,做好塵肺二級預防工作。

5培訓

5.1職業衛生培訓應當作為企業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納入培訓規劃。

5.2對各級管理人員應進行勞動保護法規、勞動保護科學管理和有關勞動安全衛生與職業危害基本知識的培訓。

5.3檢測管理技術人員應進行預防性工業衛生監督、監測技術方法的培訓以及職防人員應進行塵肺病治療技術的培訓。

5.4員工應定期進行勞動保護法規、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及培訓。

6?獎懲

6.1對在粉塵治理及防治工作中有顯著成績的項目部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6.2對違反《全國電力行業塵肺病防治暫行辦法》及《華東電力行業塵肺病防治實施細則》和本管理標準的項目部和個人給予經濟處罰。

6.2.1不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OHSMS)的有關程序要求對作業環境進行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制定防止粉塵危害的職業衛生技術治理措施和防護措施,對技術負責人處以200元罰款。

6.2.2粉塵嚴重作業部位未經檢測,不落實防塵措施,強制作業人員作業,對違章領導處以300元罰款。

6.2.3不按規定在粉塵作業場所正確配戴防塵用品,對違章者處以100元罰款。

6.2.4安全施工技術措施中防塵技術治理措施作業前不進行交底,對技術員處以100元罰款。

6.2.5發生違章被指出后仍不改正,對違章者處以200元罰款。

6.2.6進入設備容器、深井、隧道內進行粉塵作業,不按規定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或“熱力機械工作票”,對責任人處以200元罰款。

6.2.7作業時,未按安全措施要求實施防塵措施,或在實施防塵措施時未對設備防護(防淋、防撞)措施進行落實,視情節輕重,對工作負責人處以50-200元罰款,造成事故的,按公司《安全獎懲制度》有關規定,追究事故責任。

6.2.8倉庫提供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的防塵用品,對倉庫負責人處以100元罰款。

6.3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致使企業、投資者和員工利益受損失,情節嚴重的,按上級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6.4對違反本標準的項目單位,根據公司《安全獎懲制度》有關規定予以考核。6.5所罰款額全部用于粉塵治理的防治工作。

7?記錄

7.1下列記錄按記錄控制程序進行控制:

7.1.1安全施工作業票。由安全部門提供表式,施工單位形成和保存記錄;

7.1.2風險控制計劃表(RCP)。由技術部門提供表式,施工單位形成和保存記錄;7.1.3安全措施交底記錄。由安全部門提供表式,施工單位形成和保存記錄;

7.1.4物資采購申請表。(個體防護用品采購單獨制單)由物資部門提供表式,施工單位形成記錄,物資部門保存;

7.1.5接觸粉塵作業人員個人健康檔案記錄。由醫務部門提供表式并形成和保存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