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制定程序
1.目的為明確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與指標之制作及宣導程序,特制定本程序。2.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與指標管理。3.定義無4.權責4.1各單位主管負責提出影響職業健康安全之重大因素及制定職業健康安全指標。4.2工程部負責職業健康安全目標之制定及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與指標之審查。4.3管理者代表負責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與指標之核準。5.作業內容5.1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制定5.1.1工程部依據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政策及下列事項制訂本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5.1.1.1重大職業健康安全因素A.各單位主管將所負責范圍內的噪聲污染、粉塵等記錄下來。B.工程部進行初審并篩選出優先改善項目為目標。5.1.1.2職業健康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事項A.依據職業健康安全法規管制程序之規定所查核不符合事項。5.1.1.3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的要求事項。5.1.1.4職業健康安全情況的要求事項。5.1.1.5利害相關者之觀點。5.2職業健康安全指標制定5.2.1經核定列入改善目標者,由各相關單位制定改善指標,送工程部審查。5.3將目標、指標呈管理代表核準后,依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管制程序》之規定訂定管理方案。5.4內部審核人員依據內部職業健康安全審核程序的規定,查核各單位改善工作項目。5.5管理者代表在召開管理評審會議時提出目標與指標之實施報告,并分析說明未達成所設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與指標原因,并繼續追蹤其成效。5.6工程部將經評審核準后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及指標記錄于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與管理方案一覽表。5.7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及指標之宣導。5.7.1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及指標應宣導周知,各單位應對部屬展開說明及利用教育訓練,對員工進行宣導。6.相關文件6.1職業健康安全手冊-----------------SHSM006.2危險識別、評價與控制程序---------SHSP01A6.3職業健康安全法規管制程序----------SHSP02A7.附件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與管理方案一覽表-----SHSP03A-01a8.附件8.1流程名稱: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與指標制定流程圖
篇2:安全工器工具存放安全制定
1.安全工器具的存放實行定置管理,對號入座。
2.電氣絕緣安全工器具必須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室內場所,并有專門的鉤、架、櫥柜或專用的箱、袋等。
3.登高作業安全工器具應存放在室內干燥通風場所,不能日曬夜露或受潮。
4.定期填寫安全工器具臺帳。
5.安全工器具臺帳實行部門、班組二級臺帳。
6.各部門建立安全工器具清冊,并報設備管理部審核后,交安全監察部統一建檔(每年12月下旬用軟盤報)。
7.個人保管的安全工器具歸所屬班組建立臺帳。
篇3:電監會制定電力安全事件監督管理規定
電力安全事件是指未構成電力安全事故,但影響電力(熱力)正常供應,或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威脅,可能引發電力安全事故或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事件。
《規定》明確,電力監管機構指導、督促電力企業開展電力安全事件防范工作,并重點加強對以下十項電力安全事件的監督管理:一是因安全故障造成城市電網減供負荷比例或者城市供電用戶停電比例超過《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的一般電力安全事故比例數值60%以上。二是省級以上電力調度機構管轄的安全穩定控制裝置拒動或誤動、330千伏以上線路主保護拒動或誤動、330千伏以上斷路器拒動。三是裝機總容量1000兆瓦以上的發電廠或者220千伏以上變電站因安全故障造成全廠(或全站)對外停電。四是直流輸電線路雙極閉鎖或者多回路換相失敗。五是因自然災害或外力破壞造成330千伏以上輸變電設施損毀或基礎塌陷,并導致停運。六是發生地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確定的特級或者一級重要電力用戶外部供電電源因安全故障全部中斷。七是因安全故障造成發電廠一次減少出力1200兆瓦以上,或者裝機容量5000兆瓦以上發電廠一次減少出力2000兆瓦以上,或者風電場一次減少出力200兆瓦以上。八是水電廠由于水工設備、水工建筑損壞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水庫不能正常蓄水、泄洪,水淹廠房、庫水漫壩;或者水電廠在泄洪過程中發生消能防沖設施破壞、下游近壩堤岸垮塌。九是燃煤發電廠貯灰場大壩發生潰決,或發生嚴重泄漏并造成環境污染。十是供熱機組裝機容量200兆瓦以上的熱電廠,在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采暖期內同時發生2臺以上供熱機組因安全故障停止運行并持續12小時。
《規定》強調,對上述十項電力安全事件,電力企業應當按照電監會關于電力安全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報送信息。電力企業對發生的電力安全事件,應當按照相關規定,盡快查明原因,吸取教訓,落實防范整改措施。對上述十項電力安全事件,電力企業應當組織調查組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或對社會造成較大影響的電力安全事件,電力監管機構認為必要時,可以組織專項督查。
《規定》指出,對多次發生上述十項電力安全事件,且負有主要責任的電力企業,電力監管機構應當采取約談、通報、現場檢查和專項督辦等手段加強督導,督促電力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排查安全隱患,落實防范整改措施,切實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防止類似事件重復發生。電力企業違反《規定》要求的,由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處理。
我國電力行業將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和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2011年12月9日在濟南聯合召開全國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會議,要求積極應對當前電力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持續深入開展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電力系統抵御風險的能力,防范和減少電力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力爭全國電力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
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要求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和標準化建設。近日,國務院又對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出要求,強調對在規定期限內未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的企業,要依據有關規定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
電力安全標準化建設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風險分析和預控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人、設備、環境、管理處于良好狀態,并持續改進。
根據電力行業實際,電監會決定先行開展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并與國家安監總局聯合印發了《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計劃在明年制定出臺電網企業和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開展電網企業和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成熟一批,審批一批。
據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介紹,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努力實現2013年底前規模以上企業標準化達標,2015年底前所有企業標準化達標,確保一般事故隱患及時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隱患得到整治或監控,職工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違”現象得到有效禁止,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顯加強。
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目前,全省117家供電企業、68家發電企業完成二級標準化創建任務,180多家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完成三級安全標準化創建目標。自2007年以來,山東電力系統連續四年未發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
2012電力設備市場需求分析
電網側
2012年迎來行業拐點,但投資增速有限,關注智能電網、配網和特高壓三大增長確定的領域:(1)“十二五”年均智能化投資350億元,變電、配電和用電環節智能化投資成為重點。智能變電站在2011年下半年開始建設加速、配電自動化第二批試點正在開展;(2)“十二五”配網投資將達到10000億元,占總投資50%;其中農網投資同比增長36%,中低壓一次設備未來需求將保持15%-20%的增速;(3)隨著擴建線路的驗收,特高壓交流技術不斷成熟,2012年特高壓交流項目建設將加速。
電源側
能源結構轉型加速,清潔能源投資成為重點,關注核電重啟和水電建設加速:(1)發展核電是必然選擇,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00萬千瓦,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將成為安全核電的保障,預計在建項目和新項目帶來核電設備需求超過3300億元;(2)“十二五”期間,水電發展將提速。根據水電規劃,我們預測“十二五”期間對水電設備需求為1046億元,年均209億元,水電設備提供商訂單將獲得快速增長。
用戶側
?在節能減排和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背景下,電力電子設備需求依然強勁:(1)高壓變頻器受宏觀經濟影響需求有所下滑,但仍有巨大的節能改造空間;(2)風電受到并網瓶頸的影響,風電變流器改造市場將達到50億元,“十二五”新增風電裝機對風電變流器的需求接近200億元,面臨巨大的進口替代空間;(3)“十二五”國內光伏裝機將達到14GW,國內光伏市場的開啟對光伏逆變器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國內光伏逆變器企業技術的不斷成熟,國內逆變器廠商將面臨發展機遇。
國網電科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化產業集團
1月17-18日,國網電科院召開一屆四次職代會暨2012年工作會議,傳達學習公司兩會精神,在公司總體戰略指引下部署2012年重點工作,全面深化“三個轉變”,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化產業集團,為公司創建“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多作貢獻。
會上,院長肖世杰作題為《全面深化“三個轉變”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化產業集團》的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面向“十二五”,公司確立了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科技產業集團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國網電科院作為產業集團的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作為公司直屬產業板塊的重要力量,國網電科院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升對公司和電網發展的技術支撐、裝備支撐和效益貢獻等方面,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國網電科院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緊緊抓住科技、管理、機制、文化、人才五個關鍵要素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做強做大的基礎上做優做精,力爭至“十二五”末,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國際化產業集團。
面對新的定位和跨越發展新目標,國網電科院將加快企業轉型,全面深化“三個轉變”,加快國際化發展,打造持續創新能力,強化企業文化建設。2012年國網電科院將深入推進科研發展方式、產業發展方式和運行管理方式轉變,以加強人、財、物集約化管理和研發、產業、營銷、安全、生產體系建設為抓手,在打造持續創新能力上實現新提升,在實施國際化戰略上實現新突破,在企業轉型升級上實現新跨越,全面提升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重點做好九個方面的工作: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做強做優做大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推進國際化發展;加強檢測試驗和技術服務能力建設;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面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加快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黨的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
國家電網公司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轉發國務院國資委《關于深入開展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切實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系統各單位落實《通知》內容,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順利完成全年安全生產任務。
國家電網公司要求各單位結合公司關于秋季安全生產檢查和“兩抓一建”活動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突出工作重點,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問題整改。針對冬季易出現大風、濃霧、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的情況,有關單位要密切跟蹤天氣變化,分析風險,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加強設備運行維護,完善事故預想和應急預案。
當前,電網項目調試投產、建設施工任務艱巨。國家電網公司要求抓好特高壓擴建、青藏聯網、錦蘇直流等重點工程的安全工作,同時落實農網改造升級和公司所屬煤礦、發電企業的安全措施,抓好冬季消防和交通安全,堅決防范人身傷亡事故。
國資委《通知》指出,中央企業要結合行業特點,逐一檢查關鍵環節、重要部位、重點設備及重大危險源,消除隱患;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科學組織生產經營活動。電力企業要針對冬季低溫雨雪和大風等極端天氣,加強設備管理,落實現場安全措施,確保供電萬無一失。施工方面要加強隊伍、機械裝備和現場安全管理。
《通知》強調,要加強基層崗位和一線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加強應急管理,制定完善冬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落實機構、隊伍、裝備和物資,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調聯動,開展針對性演練,做好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的預警、預防。
中國電力建設任務仍然艱巨堅持電力適度超前發展
今日從中電聯獲悉,電力供需緊張是一個長期問題。預計到2015年和2020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分別達到6.3萬億千瓦時和8.3萬億千瓦時,電力建設任務艱巨。
中電聯理事長、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指出,中國電力行業的發展正面臨嚴峻形勢和諸多挑戰。首先是宏觀經濟和能源形勢復雜,要充分認識加快電力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電力適度超前發展,并在發展中解決好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其次,是電力發展方式亟待轉變,當前中國電力發展存在“總量趨緊、調控力弱、機制缺失”等問題。“總量趨緊”主要體現在電力供需持續緊張。“調控力弱”主要體現在對煤、電、運調控長期乏力。“機制缺失”主要體現在缺乏統一的電力發展規劃機制、合理的電價機制和有效的市場調控機制。
第三,電力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受煤電運緊張、風電無序發展、電網建設滯后等因素影響,電力系統安全一直面臨很大壓力,大面積停電風險始終存在。
最后是,電力企業經營困難,發展受到影響。高煤價、低電價導致電力企業陷入困境,行業發展能力嚴重不足。
劉振亞強調,中國電力行業將重點研究解決以下四項重大問題。第一,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優先發展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提高電力供給能力和能源配置能力。
第二,加強電力統一規劃。當前國家正在編制“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能源、電力、電網等專項規劃,這對于電力行業是一個重要機遇。
第三,加快大型電源基地和特高壓電網建設。最后,要關注電價機制調整。積極促進電煤價格與上網電價聯動,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