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內容
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的內容包括外部檢查、內外部檢驗和耐壓試驗。
1.外部檢查:在運行中進行。
●壓力容器的本體、接口部位、焊接接頭等的裂紋、過熱、變形、泄漏等。
●外表面的腐蝕,保溫層破損、脫落、潮濕、變質。
●檢漏孔、信號孔及各連接處有無漏液、漏氣。
●壓力容器與相鄰管道或構件的異常振動、響聲,相互摩擦。
●進行安全附件檢查。
●支承或支座的損壞,基礎下沉、傾斜、開裂,堅固件的情況。
●運行的穩定情況;4級壓力容器安全狀況的監控情況。
2.內外部檢驗:在停用時進行。
●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結構檢驗:筒體與封頭連接處、開孔處、焊縫、支座、法蘭。
●幾何尺寸:核對有資料可確認的容器的主要幾何尺寸。
●表面缺陷:腐蝕與機械損傷、表面裂紋、焊縫咬邊、變形等。
●壁厚測定。
●材質:主要受壓元件的材質是否惡化。
●保溫層、堆焊層、金屬襯里的完好情況。
●焊縫埋藏缺陷的檢查。
●安全附件檢查。
●堅固件檢查。
3.耐壓試驗:
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應包括內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并在內外部檢驗合格的基礎上進行壓力試驗。試驗的內容、方法及評定應遵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經耐壓試驗的容器,應由檢驗人員根據檢驗情況作出檢驗結論。
對定期檢驗的壓力容器必須提交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報告書,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報告書的內容應包括:原始資料的審查報告;內外表面檢查報告及缺陷部位圖;無損探傷報告及探傷部位;材質化驗、性能試驗報告;安全附件檢驗報告;耐壓試驗報告;檢驗結論報告。
檢驗報告是否有效,主要考慮檢驗單位是否持有檢驗許可證,檢驗人員是否持有檢驗員證書。檢驗員和檢驗單位負責人簽字手續是否齊全,檢驗單位有無蓋有印章。檢驗內容是否完整,包括缺陷處理后的檢驗。檢驗結論明確與否。
篇2:壓力容器申報定期檢驗工作制度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為使壓力容器保證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狀態,防止由壓力容器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設備事故的發生。
1.2范圍
1.2.1適合于按國家規定的要求向國家法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壓力容器定期檢驗。
1.2.2也適合于按單位內部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要求進行的定期檢查的報檢工作。
2.職責
壓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工作。
3.定期報檢制度
3.1壓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員在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全面檢驗、外部檢驗)合格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3.2壓力容器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由壓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檢驗。
3.3壓力容器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有檢驗有效期內的,壓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3.4申請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由壓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壓力容器管理檔案保存。
篇3:壓力容器配合現場檢驗制度
1.準備有關壓力容器技術資料:
1.1、設計單位資格、設計、安裝(使用)說明書,設計圖樣,強度計算書等。
1.2、制造單位資格、制造日期、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竣工圖、質監部門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單位出具的安全質量監督報告、質檢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審核簽發的進口壓力容器安全性能檢驗報告。
1.3、大型壓力容器現場組裝單位資格、安裝日期、驗收記錄以及有關規范規定的竣工驗收文件和資料等。
1.4、運行記錄、開停車記錄以及有關運行參數、介質成分、載荷變化情況,運行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等資料。
1.5、檢驗資料,歷次檢驗報告、記錄和有關資料。
1.6、有關修理或改造的文件,重大修理改造方案,批準文件,施工記錄,檢驗報告,竣工圖等。
1.7、使用登記證件等。
2.現場整理:
2.1、影響內外表面檢驗的附設部件或其他物體,應按檢驗要求進行清理或拆除。
2.2、為檢驗而搭設的腳手架、輕便梯等設施,必須安全牢固,便于進行檢驗和檢測工作。
2.3、高溫或低溫條件下運行的壓力容器,應按照操作法的要求緩慢地降溫或升溫,防止造成損傷。
2.4、檢驗前,必須切斷與壓力容器有關的電源,拆除保險絲,并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
3.進行內外部檢驗時,應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進行檢驗:
3.1、必須將內部介質排除干凈,用盲板隔斷所有液體、氣體或蒸汽的來源,設置明顯的隔離標志。
3.2、具有易燃、助燃、毒性或窒息介質的,必須進行置換、中和、消毒、清洗,并取樣分析,分析結果應達到有關規范、標準的規定。取樣分析的間隔時間,應在使用單位的有關制度中作出具體規定。
3.2.1人孔和檢驗孔打開后,必須注意消除所有可能滯留的易燃、有毒、有害氣體。壓力容器內部空間的氣體含氧量應在18-23%(體積比)之間。必要時,還應配有通風、安全救護措施。具有易燃介質的,嚴禁用空氣進行置換。
3.3、能夠轉動的或其中有可動部件的壓力容器,應鎖住開關,固定牢靠。
3.4、需要進行檢驗的表面,特別是腐蝕部位和可能產生裂紋性缺陷部位,應徹底清掃干凈。
3.5、檢驗用燈具和工具的電源電壓,應符合GB3805《安全電壓》的規定。
3.6、內部檢驗時,應有專人監護,并有可靠的聯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