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要求
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評分表?表3.0.12序號檢查項目扣分標準應得分數扣減分數實得分數1保證項目施工方案起重吊裝作業無方案,扣10分作業方案未經上級審批或方案針對性不強,扣5分102起重機械起重機起重機無超高和力矩限制器,扣10分吊鉤無保險裝置,扣5分起重機未取得準用證,扣20分起重機安裝后未經驗收,扣15分20起重扒桿起重扒桿無設計計算書或未經審批,扣20分扒桿組裝不符合設計要求,扣17~20分扒桿作用前未經試吊,扣10分3鋼絲繩與地錨起重鋼絲繩磨損、斷絲超標的扣10分滑輪不符合規定的扣4分纜風繩安全系數小于3.5倍的扣8分地錨埋設不合設計要求,扣5分104吊點不符合設計規定位置的扣5~10分索具使用不合理、繩徑倍數不夠的扣5~10分105司機指揮司機無證上崗的扣10分非本機型司機操作的扣5分指揮無證上崗的扣5分高處作業無信號傳遞的扣10分10小計60序號檢查項目扣分標準應得分數扣減分數實得分數6一般項目地耐力起重機作業路面耐力不符合說明書要求的扣5分地面鋪墊措施達不到要求的扣3分57起重作業被吊物體重量不明就吊裝的扣3分有超載作業情況的扣6分每次作業前未經試吊檢驗的扣3分68高處作業結構吊裝未設置防墜落措施的扣9分作業人員不系安全帶或安全帶無牢靠懸掛點的扣9分人員上下無專設爬梯、斜道的扣5分99作業平臺起重吊裝人員作業無可靠立足點扣的5分作業平臺腳手板不滿鋪的扣3分510構件堆放梯板堆放超過1.6m高度的扣2分其他物件堆放高度不符合規定的扣2分大型構件堆放無穩定措施的扣3分511警戒起重吊裝作業無警戒標志,扣3分未設專人警戒,扣2分512操作工起重工、電焊工無安全操作證上崗的每一人扣2分5小計40檢查項目合計100注:1.每項最多扣減分數不大于該項應得分數。2.保證項目有一項不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的,檢查評分表計零分。3.該表換算到表3.0.1后得分
(一)施工方案
1.起重吊裝包括結構和設備吊裝,其作業屬高處危險作業,作業條件多變,施工技術比較復雜,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其內容應包括:現場環境、工程概況、施工工藝、起重機械的選型依據、起重扒桿的設計計算、地錨設計、鋼絲繩及索具的設計選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構件堆放就位圖以及吊裝過程中的各種防護措施等。
2.作業方案必須針對工程狀況和現場實際具有指導性,并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批確認符合要求。
(二)起重機械
1.起重機
(1)起重機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選型,運到現場重新組裝后,應進行試運轉試驗和驗收,確認符合要求并有記錄、簽字。
(2)起重機經檢測后可以繼續使用并持有市級有關部門定期核發的準用證。
(3)經檢查確認安全裝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臂桿幅度指示器及吊鉤保險裝置均符合要求。當該機說明書中尚有其他安全裝置時應按說明書規定進行檢查。
2.起重扒桿
(1)起重扒桿的選用應符合作業工藝要求,扒桿的規格尺寸通過設計計算確定,其設計計算應按照有關規范標準進行并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批。
(2)扒桿選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組裝形式,必須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組裝后經有關部門檢驗確認符合要求。
(3)扒桿與鋼絲繩、滑輪、卷揚機等組合后,應先經試吊確認。可按1.2倍額定荷載,吊離地面200~500mm,使各纜風繩就位,起升鋼絲繩逐漸繃緊,確認各部門滑車及鋼絲繩受力良好,輕輕晃動吊物,檢查扒桿,地錨及纜風繩情況,確認符合設計要求。
(三)鋼絲繩與地錨
1.鋼絲繩斷絲數在一個節距中超過10%、鋼絲繩銹蝕或表面磨損達40%以及有死彎、結構變形繩芯擠出等情況時,應報廢停止使用。斷絲或磨損小于報廢標準的應按比例折減承載能力。鋼絲繩應按起重方式確認安全系數。人力驅動時,其安全系數K=4.5;機械驅動時,其安全系數K=5~6。
2.扒桿滑輪及地面導向滑輪的選用,應與鋼絲繩的直徑相適應,其直徑比值不應小于15,各組滑輪必須用鋼絲繩牢靠固定,滑輪出現翼緣破損等缺陷時應及時更換。
3.纜風繩應使用鋼絲繩,其安全系數K=3.5,規格應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纜風繩應與地錨牢固連接。
4.地錨的埋設作法應經計算確定,地錨的位置及埋興應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扒桿作業時的實際角度。當移動扒桿時,也必須使用經過設計計算的正式地錨,不準隨意拴在電桿、樹木和構件上。
(四)吊點
1.根據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藝要求選擇吊點,并在方案中進行規定。
2.吊點是在重物起吊、翻轉、移位等作業中都必須使用的,吊點選擇應與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且吊點應在重心之上(吊點與重物重心的連線和重物的橫截面成垂直)。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3.當采用幾個吊點起吊時,應使各吊點的合力作用點,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須正確計算每根吊索的長度,使重物在吊裝過程中始終保持穩定位置。
當構件無吊鼻需用鋼絲繩捆綁時,必須對棱角處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切斷鋼絲。鋼絲繩做吊索時,其安全系數K=6~8。
(五)司機、指揮
1.起重機司機屬特種作業人員應經正式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書。合格證書或培訓內容,必須與司機所駕駛起重機類型相符。
2.汽車吊、輪胎吊必須由起重機司機駕駛,嚴禁同車的汽車司機與起重機司機相互替代。(司機持有兩種證的除外)。
3.起重機的信號指揮人員應經正式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書。其信號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52一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的規定。
4.起重機在地面,吊裝作業在高處作業的條件下,必須專門設置信號傳遞人員,以確保司機清晰準確的看到和聽到指揮信號。
(六)地耐力
1.起重機作業區路面的地耐力應符合該機說明書要求,并應對相應的地耐力報告結果進行審查。
2.作業道路平整堅實,一般情況縱向坡度不大于3‰,橫向坡度不大于1‰。行駛或停放時,應與溝渠、基坑保持5m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3.當地面平整與地耐力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鋪墊措施,以確保機車的作業條件。
(七)起重作業
1.起重機司機應對施工作業中所起吊重物重量切實清楚,并有交底記錄。
2.司機必須熟知該機車起吊高度及幅度情況下的實際起吊重量,并清楚機車中各裝置正確使用,熟悉操作規程,做到不超載作業。
(1)作業面平整堅實。支腳全部伸出墊牢。機車平穩不傾。
(2)不準斜拉、斜吊。重物啟動上升時應逐漸動作緩慢進行,不得突然起吊形成超載。
(3)不得起吊埋于和粘在地面或其他物體上的重物。
(4)多機臺共同工作必須掌握各起重機起升的同步性,單機負載不得超過該機額定起重量的80%。
3.起重機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變換后首次起吊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200~300mm后停住,檢查起重機的工作狀態,在確認起重機穩定、制動可靠、重物吊掛平衡牢固后,方可繼續起升。
(八)高處作業
1.起重吊裝于高處作業時,應按規定設置安全措施防止高處墜落。包括各洞口蓋嚴蓋牢,臨邊作業應搭設防護欄桿封掛密目網等。結構吊裝時,可設置移動式節間安全平網,隨節間吊裝平網可平移到下一節間,以防護節間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高處作業規范規定:“屋架吊裝以前,應預先在下弦掛設安全網,吊裝完畢后,即將安全網鋪設固定”。
2.吊裝作業人中在高空移動和作業時,必須系牢安全帶。獨立懸空作業人員除去有安全網的防護外,還應以安全帶作為防護措施的補充。例如在屋架安裝過程中,屋架的上弦不允許作業人員行走,當走下弦時,必須將安全帶系牢在屋架上的腳手桿上(這些腳手桿是在屋架吊裝之前臨時綁扎的。);在行車梁安裝過程中,作業人員從行車梁上行走時,其一側護欄可采用鋼索,作業人員將安全帶扣牢在鋼索上隨人員滑行,確保作業人員移動安全。
3.作業人員上下應有專用爬梯或斜道,不允許攀爬腳手架或建筑物上下。對爬梯的制作和設置應符合高處作業規范“攀登作業”的有關規定。
(九)作業平臺
1.按照高處作業規范規定:“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符合要求的腳手架或平臺上作業。
2.腳手架或作業平臺應有搭設方案,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和封掛密目網。
3.腳手架的選材和鋪設應嚴密、牢固并符合腳手架的搭設規定。
(十)構件堆放
1.構件堆放平穩,底部按設計位置設置墊木。樓板堆放高度一般不應超過1.6m。
2.構件多層疊放時,柱子不超過兩層;梁不超過三層;大型屋面板、多孔板6~8層;鋼屋架不超過三層。各層的支承墊木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各堆放構件之間應留不小于0.7m寬的通道。
3.重心較高的構件(如屋架、大梁等),除在底部設墊木外,還應在兩側加設支撐或將幾榀大梁以方木鐵絲將其連成一體,提高其穩定性,側向支撐沿梁長度方向不得少于三道。墻板堆放架應經設計計算確定,并確保地面抗傾覆要求。
(十一)警戒
1.起重吊裝作業前,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劃定危險作業區域,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2.除設置標志外,還應視現場作業環境,專門設置監護人員,防止高處作業或交叉作業時造成的落物傷人事故。
(十二)操作工
1.起重吊裝作業人員包括起重工、電焊工等均屬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并發給合格證書方可操作。
2.起重吊裝工作屬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工作,其工作應由有關部門認證的專業隊伍進行,工作時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指揮。
篇2: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評分表
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評分表
單位工程(施工現場)名稱:年月日JGJ59-99序號檢查項目扣分標準應得分數扣減分數實得分數1保證項目施工方案起重吊裝作業無方案,扣10分。作業方案未經上級審批或方案針對性不強,扣5分。102起重機械起重機起重機無超高和力矩限制器,扣10分。吊鉤無保險裝置,扣5分。起重機未取得準用證,扣20分。起重機安裝后未經驗收,扣15分。20起重扒桿起重扒桿無設計計算書或未經審批,扣20分。扒桿組裝不符合設計要求,扣17~20分。扒桿使用前未經試吊,扣10分。3鋼絲繩與地錨起重鋼絲繩磨損、斷絲超標的扣10分。滑輪不符合規定的扣4分。纜風繩安全系數小于3.5倍的扣8分。地錨埋設不符合設計要求,扣5分。104吊點不符合設計規定位置的扣5~10分。索具使用不合理、繩徑倍數不夠的扣5~10分。105司機指揮司機無證上崗的扣10分高處作業無信號傳遞的扣10分。非本機型司機操作的扣5分。指揮無證上崗的扣5分。10小計60
續表3.0.12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評分表
序號檢查項目扣分標準應得分數扣減分數實得分數6一般項目地耐力起重機作業路面地耐力不符合說明書要求的扣5分。地面鋪墊措施達不到要求的扣3分。57起重作業被吊物體重量不明就吊裝的扣3~6分。有超載作業情況的扣6分。每次作業前未經試吊檢驗的扣3分。68高處作業結構吊裝未設置防墜落措施的扣9分。作業者不系安全帶或安全帶無牢靠懸掛點的扣9分。人員上下無專設爬梯、斜道的扣5分。99作業平臺起重吊裝人員作業無可靠立足點的扣5分。作業平臺臨邊防護不符合規定的扣2分。作業平臺腳手板不滿鋪的扣3分。510構件堆放樓板堆放超過1.6M高度扣2分。其他物件堆放高度不符合規定的扣2分。大型構件無穩定措施的扣3分。511警戒起重吊裝作業無警戒標志,扣3分。未設專人警戒的,扣2分。512操作工起重工、電焊工無安全操作證上崗的每一人扣2分。5小計40檢查項目合計100
篇3:建筑施工安全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評分表
序號
檢查項目
扣分標準
應得分數
扣減分數
實得分數
1
保證項目
施工方案
起重吊裝作業無方案,扣10分
作業方案未經上級審批或方案針對性不強,扣5分
10
2
起重機械
起重機
起重機無超高和力矩限制器,扣10分
吊鉤無保險裝置,扣5分
起重機未取得準用證,扣20分
起重機安裝后未經驗收,扣15分
20
起重扒桿
起重扒桿無設計計算書或未經審批,扣20分
扒桿組裝不符合設計要求,扣17~20分
扒桿作用前未經試吊,扣10分
3
鋼絲繩與地錨
起重鋼絲繩磨損、斷絲超標的扣10分
滑輪不符合規定的扣4分
纜風繩安全系數小于3.5倍的扣8分
地錨埋設不合設計要求,扣5分
10
4
吊點
不符合設計規定位置的扣5~10分
索具使用不合理、繩徑倍數不夠的扣5~10分
10
5
司機指揮
司機無證上崗的扣10分
非本機型司機操作的扣5分
指揮無證上崗的扣5分
高處作業無信號傳遞的扣10分
10
小計
60
序號
檢查項目
扣分標準
應得分數
扣減分數
實得分數
6
一般項目
地耐力
起重機作業路面耐力不符合說明書要求的扣5分
地面鋪墊措施達不到要求的扣3分
5
7
起重作業
被吊物體重量不明就吊裝的扣3分
有超載作業情況的扣6分
每次作業前未經試吊檢驗的扣3分
6
8
高處作業
結構吊裝未設置防墜落措施的扣9分
作業人員不系安全帶或安全帶無牢靠懸掛點的扣9分
人員上下無專設爬梯、斜道的扣5分
9
9
作業平臺
起重吊裝人員作業無可靠立足點扣的5分
作業平臺腳手板不滿鋪的扣3分
5
10
構件堆放
梯板堆放超過1.6m高度的扣2分
其他物件堆放高度不符合規定的扣2分
大型構件堆放無穩定措施的扣3分
5
11
警戒
起重吊裝作業無警戒標志,扣3分
未設專人警戒,扣2分
5
12
操作工
起重工、電焊工無安全操作證上崗的每一人扣2分
5
小計
40
檢查項目合計
100
注:1.每項最多扣減分數不大于該項應得分數。
2.保證項目有一項不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的,檢查評分表計零分。
(一)施工方案
1.起重吊裝包括結構和設備吊裝,其作業屬高處危險作業,作業條件多變,施工技術比較復雜,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其內容應包括:現場環境、工程概況、施工工藝、起重機械的選型依據、起重扒桿的設計計算、地錨設計、鋼絲繩及索具的設計選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構件堆放就位圖以及吊裝過程中的各種防護措施等。
2.作業方案必須針對工程狀況和現場實際具有指導性,并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批確認符合要求。
(二)起重機械
1.起重機
(1)起重機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選型,運到現場重新組裝后,應進行試運轉試驗和驗收,確認符合要求并有記錄、簽字。
(2)起重機經檢測后可以繼續使用并持有市級有關部門定期核發的準用證。
(3)經檢查確認安全裝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臂桿幅度指示器及吊鉤保險裝置均符合要求。當該機說明書中尚有其他安全裝置時應按說明書規定進行檢查。
2.起重扒桿
(1)起重扒桿的選用應符合作業工藝要求,扒桿的規格尺寸通過設計計算確定,其設計計算應按照有關規范標準進行并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批。
(2)扒桿選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組裝形式,必須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組裝后經有關部門檢驗確認符合要求。
(3)扒桿與鋼絲繩、滑輪、卷揚機等組合后,應先經試吊確認。可按1.2倍額定荷載,吊離地面200~500mm,使各纜風繩就位,起升鋼絲繩逐漸繃緊,確認各部門滑車及鋼絲繩受力良好,輕輕晃動吊物,檢查扒桿,地錨及纜風繩情況,確認符合設計要求。
(三)鋼絲繩與地錨
1.鋼絲繩斷絲數在一個節距中超過10%、鋼絲繩銹蝕或表面磨損達40%以及有死彎、結構變形繩芯擠出等情況時,應報廢停止使用。斷絲或磨損小于報廢標準的應按比例折減承載能力。鋼絲繩應按起重方式確認安全系數。人力驅動時,其安全系數K=4.5;機械驅動時,其安全系數K=5~6。
2.扒桿滑輪及地面導向滑輪的選用,應與鋼絲繩的直徑相適應,其直徑比值不應小于15,各組滑輪必須用鋼絲繩牢靠固定,滑輪出現翼緣破損等缺陷時應及時更換。
3.纜風繩應使用鋼絲繩,其安全系數K=3.5,規格應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纜風繩應與地錨牢固連接。
4.地錨的埋設作法應經計算確定,地錨的位置及埋興應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扒桿作業時的實際角度。當移動扒桿時,也必須使用經過設計計算的正式地錨,不準隨意拴在電桿、樹木和構件上。
(四)吊點
1.根據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藝要求選擇吊點,并在方案中進行規定。
2.吊點是在重物起吊、翻轉、移位等作業中都必須使用的,吊點選擇應與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且吊點應在重心之上(吊點與重物重心的連線和重物的橫截面成垂直)。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3.當采用幾個吊點起吊時,應使各吊點的合力作用點,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必須正確計算每根吊索的長度,使重物在吊裝過程中始終保持穩定位置。
當構件無吊鼻需用鋼絲繩捆綁時,必須對棱角處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切斷鋼絲。鋼絲繩做吊索時,其安全系數K=6~8。
(五)司機、指揮
1.起重機司機屬特種作業人員應經正式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書。合格證書或培訓內容,必須與司機所駕駛起重機類型相符。
2.汽車吊、輪胎吊必須由起重機司機駕駛,嚴禁同車的汽車司機與起重機司機相互替代。(司機持有兩種證的除外)。
3.起重機的信號指揮人員應經正式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書。其信號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52一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的規定。
4.起重機在地面,吊裝作業在高處作業的條件下,必須專門設置信號傳遞人員,以確保司機清晰準確的看到和聽到指揮信號。
(六)地耐力
1.起重機作業區路面的地耐力應符合該機說明書要求,并應對相應的地耐力報告結果進行審查。
2.作業道路平整堅實,一般情況縱向坡度不大于3‰,橫向坡度不大于1‰。行駛或停放時,應與溝渠、基坑保持5m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3.當地面平整與地耐力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鋪墊措施,以確保機車的作業條件。
(七)起重作業
1.起重機司機應對施工作業中所起吊重物重量切實清楚,并有交底記錄。
2.司機必須熟知該機車起吊高度及幅度情況下的實際起吊重量,并清楚機車中各裝置正確使用,熟悉操作規程,做到不超載作業。
(1)作業面平整堅實。支腳全部伸出墊牢。機車平穩不傾。
(2)不準斜拉、斜吊。重物啟動上升時應逐漸動作緩慢進行,不得突然起吊形成超載。
(3)不得起吊埋于和粘在地面或其他物體上的重物。
(4)多機臺共同工作必須掌握各起重機起升的同步性,單機負載不得超過該機額定起重量的80%。
3.起重機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變換后首次起吊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200~300mm后停住,檢查起重機的工作狀態,在確認起重機穩定、制動可靠、重物吊掛平衡牢固后,方可繼續起升。
(八)高處作業
1.起重吊裝于高處作業時,應按規定設置安全措施防止高處墜落。包括各洞口蓋嚴蓋牢,臨邊作業應搭設防護欄桿封掛密目網等。結構吊裝時,可設置移動式節間安全平網,隨節間吊裝平網可平移到下一節間,以防護節間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高處作業規范規定:“屋架吊裝以前,應預先在下弦掛設安全網,吊裝完畢后,即將安全網鋪設固定”。
2.吊裝作業人中在高空移動和作業時,必須系牢安全帶。獨立懸空作業人員除去有安全網的防護外,還應以安全帶作為防護措施的補充。例如在屋架安裝過程中,屋架的上弦不允許作業人員行走,當走下弦時,必須將安全帶系牢在屋架上的腳手桿上(這些腳手桿是在屋架吊裝之前臨時綁扎的。);在行車梁安裝過程中,作業人員從行車梁上行走時,其一側護欄可采用鋼索,作業人員將安全帶扣牢在鋼索上隨人員滑行,確保作業人員移動安全。
3.作業人員上下應有專用爬梯或斜道,不允許攀爬腳手架或建筑物上下。對爬梯的制作和設置應符合高處作業規范“攀登作業”的有關規定。
(九)作業平臺
1.按照高處作業規范規定:“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符合要求的腳手架或平臺上作業。
2.腳手架或作業平臺應有搭設方案,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和封掛密目網。
3.腳手架的選材和鋪設應嚴密、牢固并符合腳手架的搭設規定。
(十)構件堆放
1.構件堆放平穩,底部按設計位置設置墊木。樓板堆放高度一般不應超過1.6m。
2.構件多層疊放時,柱子不超過兩層;梁不超過三層;大型屋面板、多孔板6~8層;鋼屋架不超過三層。各層的支承墊木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各堆放構件之間應留不小于0.7m寬的通道。
3.重心較高的構件(如屋架、大梁等),除在底部設墊木外,還應在兩側加設支撐或將幾榀大梁以方木鐵絲將其連成一體,提高其穩定性,側向支撐沿梁長度方向不得少于三道。墻板堆放架應經設計計算確定,并確保地面抗傾覆要求。
(十一)警戒
1.起重吊裝作業前,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劃定危險作業區域,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2.除設置標志外,還應視現場作業環境,專門設置監護人員,防止高處作業或交叉作業時造成的落物傷人事故。
(十二)操作工
1.起重吊裝作業人員包括起重工、電焊工等均屬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并發給合格證書方可操作。
2.起重吊裝工作屬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工作,其工作應由有關部門認證的專業隊伍進行,工作時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