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勞動法醫療期規定辦法

勞動法醫療期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6834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勞動法醫療期規定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一、什么叫做醫療期?醫療期內是否絕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2條規定,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其實這一定義并不完整,這里的不得解除是指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如果勞動者提出解除或者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法律是不做限制的。

根據上海市《關于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醫療期是指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而用人單位不得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期限。

也即是說,醫療期即是對患病的勞動者進行一定時期的解雇保護的期間,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勞動者不因傷病接受治療導致失去工作。

《勞動合同法》關于醫療期的規定主要有第40條和第42條的規定,主要是明確企業對醫療期內的員工不得進行非過錯性解除(該法第40條)和經濟性裁員(該法第41條)。

該法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該法第42條則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需要明確的是,對于處于醫療期內的員工,并非企業絕對不可以解除。

《勞動合同法》只是明確了醫療期內企業不能進行非過錯性解除和經濟性裁員,并沒有規定企業不可以進行過錯性解除(第39條)和協商解除(第36條)。

所以,對于醫療期內的員工,企業可以其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存在嚴重違紀、存在嚴重過錯的理由解除其勞動合同,也可以與其進行溝通,在支付經濟補償金等相關事宜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協商解除其勞動合同。

二、醫療期的期限多長?

根據國家相關法規政策,醫療期主要通過職工實際參加工作年限以及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作為確定醫療期的依據,如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3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1、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2、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6個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為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另外,根據《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部發[1995]309號)的相關規定,對于某些特殊疾病(癌癥、精神病、癱瘓)的員工,24個月的醫療期內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三、醫療期如何計算?

在實務中,員工如果連續休醫療期,則連續計算醫療期直至期滿,自然不會存在問題。

但更多的時候,員工斷斷續續會產生一些病假,此種情形應如何計算醫療期呢?如果間斷休醫療期,則可累計計算醫療期。

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醫療期3個月的按6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6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9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2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8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24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具體計算辦法,可按勞動部《關于貫徹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執行,即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1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享受3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3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

其他依此類推。

當累計病休時間等于醫療期時則說明醫療期已經屆滿,譬如某員工醫療期為3個月,2008年3月1日開始休病假,如果連續請病假的話,6月1日醫療期屆滿。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是以自然月作為計算單位。

如果是斷續請病假的話,則累計的時間應該以30天/月來計算,9月1日前累計請病假的時間超過90天,就算醫療期已經屆滿了。

綜上,醫療期計算的基本步驟為:

1、根據工作年限確定醫療期長短;

2、根據醫療期長短確定累計病休的計算周期,如3個月醫療期則累計病休的計算周期為6個月;3、在前一步驟確定的計算周期內確定累計病休時間。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對于醫療期的期限及計算方法有具體的規定,需要按照當地的規定執行。

四、醫療期與病假期的關系?

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混淆的是醫療期與病假期的關系,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醫療期是“法定”期間,由法律根據職工工作年限規定的“剛性”的時間段,比如工作滿一年,醫療期為3個月,這3個月就是死的,除非你的工作年限發生了變化;而病假期則是“事實”期間,事實上發生了多少就算多少,是“彈性”的時間段,譬如你休了4個月的病假,醫療期只有3個月,病假期間仍然算是4個月。

也就是說,醫療期是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固定的法定期限,而病假期則是員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事實上需要接受診療的事實期間。

在實務管理中,很多企業有一種觀點,既然國家規定了醫療期制度,那么對于已滿醫療期的員工申請病假,企業就可以不予批準。

實際上,關于醫療期的法規政策并沒有確認企業在員工醫療期滿以后可以不安排員工病假。

相關法規政策只是規定醫療期滿以后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在員工醫療期滿以后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如果企業選擇保持勞動關系,則并不能因此而不安排員工病假。

更多企業的務實作法是,如果員工選擇申請事假來取代申請病假,企業可以暫不行使解除權,這種做法基于雙方合意,不能說違反了相關規定,是可以實際操作的。

【相關閱讀】特殊疾病醫療期

No

處理意見

地區

法律依據

條文

1

未明確

勞動部

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

二、關于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問題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實施《醫療期規定》時,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具體細則,并及時報我部備案。

2

特殊疾病醫療期仍需根據本人工作年限計算,不能理解為最少24個月

勞動部

《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

76.依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和

勞動部《關于貫徹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

號),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業工作年限長短,享受3-24個月

的醫療期。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

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廣東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疾病醫療期問題的復函》【粵勞社〔2004〕250號】

二、職工患特殊疾病的醫療期也應按勞部發479號文規定執行,即根據本人實際工作年限、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計算醫療期,而不能理解為患特殊疾病的最少有24個月的醫療期。

三、如企業愿意繼續承擔超過醫療期的醫療責任,屬企業自主權,勞動保障部門不應干涉。

浙江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關于印發《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四)》的通知【浙高法民一〔2016〕3號】

十三、《勞動部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規定:“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該規定是否可以理解為患上述特殊疾病的職工無需考慮其工作年限而直接給予24個月醫療期

答:該規定指職工根據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確定醫療期,該醫療期滿后尚不能痊愈的情況下,可以申請延長,并不意味著患有上述特殊疾病的職工的醫療期當然為24個月。

四川

四川省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川勞辦〔1996〕19號】

48、勞動者患特殊疾病(癌癥、精神病、癱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適當延長醫療期。延長醫療期原則上在勞動者應享受規定的醫療期內掌握。延長醫療期滿仍不能恢復工作的,按醫療期滿的有關規定執行。

重慶

《關于貫徹執行(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若干問題的意見》【渝勞辦發〔2000〕233號】

五、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原已享受的醫療期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所在區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延長的醫療期原則上在不超過本人原醫療期內掌握。延長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工作的,按《暫行規定》第八條執行。

3

特殊疾病不受工作年限限制,醫療期至少享受24個月

江蘇

《江蘇省勞動仲裁疑難問題研討會紀要》【蘇勞仲委[2007]6號】

三、原勞動部《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1995]236號)第二條規定:“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應如何理解和執行

根據原勞動部的規定,對某些患有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不論其工作年限長短,均給予不少于24個月的醫療期,醫療期滿后能否延長、延長多久,應由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的具體情況自行確定。如果勞動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達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標準的,可以辦理病退手續。如未達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標準的,醫療期滿尚未痊愈的,用人單位可依法提前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南京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印發《關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與審判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寧中法[2008]238號】

第十八條患有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特殊疾病的勞動者,不受實際工作年限或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

限制,其享受的醫療期均為24個月。醫療期滿,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篇2:勞動法醫療期規定辦法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勞動法醫療期規定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一、什么叫做醫療期?醫療期內是否絕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2條規定,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其實這一定義并不完整,這里的不得解除是指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如果勞動者提出解除或者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法律是不做限制的。

根據上海市《關于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醫療期是指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而用人單位不得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期限。

也即是說,醫療期即是對患病的勞動者進行一定時期的解雇保護的期間,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勞動者不因傷病接受治療導致失去工作。

《勞動合同法》關于醫療期的規定主要有第40條和第42條的規定,主要是明確企業對醫療期內的員工不得進行非過錯性解除(該法第40條)和經濟性裁員(該法第41條)。

該法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該法第42條則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需要明確的是,對于處于醫療期內的員工,并非企業絕對不可以解除。

《勞動合同法》只是明確了醫療期內企業不能進行非過錯性解除和經濟性裁員,并沒有規定企業不可以進行過錯性解除(第39條)和協商解除(第36條)。

所以,對于醫療期內的員工,企業可以其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存在嚴重違紀、存在嚴重過錯的理由解除其勞動合同,也可以與其進行溝通,在支付經濟補償金等相關事宜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協商解除其勞動合同。

二、醫療期的期限多長?

根據國家相關法規政策,醫療期主要通過職工實際參加工作年限以及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作為確定醫療期的依據,如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3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1、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2、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6個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為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另外,根據《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部發[1995]309號)的相關規定,對于某些特殊疾病(癌癥、精神病、癱瘓)的員工,24個月的醫療期內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三、醫療期如何計算?

在實務中,員工如果連續休醫療期,則連續計算醫療期直至期滿,自然不會存在問題。

但更多的時候,員工斷斷續續會產生一些病假,此種情形應如何計算醫療期呢?如果間斷休醫療期,則可累計計算醫療期。

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醫療期3個月的按6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6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9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2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8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24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具體計算辦法,可按勞動部《關于貫徹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執行,即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1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享受3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3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

其他依此類推。

當累計病休時間等于醫療期時則說明醫療期已經屆滿,譬如某員工醫療期為3個月,2008年3月1日開始休病假,如果連續請病假的話,6月1日醫療期屆滿。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是以自然月作為計算單位。

如果是斷續請病假的話,則累計的時間應該以30天/月來計算,9月1日前累計請病假的時間超過90天,就算醫療期已經屆滿了。

綜上,醫療期計算的基本步驟為:

1、根據工作年限確定醫療期長短;

2、根據醫療期長短確定累計病休的計算周期,如3個月醫療期則累計病休的計算周期為6個月;3、在前一步驟確定的計算周期內確定累計病休時間。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對于醫療期的期限及計算方法有具體的規定,需要按照當地的規定執行。

四、醫療期與病假期的關系?

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混淆的是醫療期與病假期的關系,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醫療期是“法定”期間,由法律根據職工工作年限規定的“剛性”的時間段,比如工作滿一年,醫療期為3個月,這3個月就是死的,除非你的工作年限發生了變化;而病假期則是“事實”期間,事實上發生了多少就算多少,是“彈性”的時間段,譬如你休了4個月的病假,醫療期只有3個月,病假期間仍然算是4個月。

也就是說,醫療期是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固定的法定期限,而病假期則是員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事實上需要接受診療的事實期間。

在實務管理中,很多企業有一種觀點,既然國家規定了醫療期制度,那么對于已滿醫療期的員工申請病假,企業就可以不予批準。

實際上,關于醫療期的法規政策并沒有確認企業在員工醫療期滿以后可以不安排員工病假。

相關法規政策只是規定醫療期滿以后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在員工醫療期滿以后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如果企業選擇保持勞動關系,則并不能因此而不安排員工病假。

更多企業的務實作法是,如果員工選擇申請事假來取代申請病假,企業可以暫不行使解除權,這種做法基于雙方合意,不能說違反了相關規定,是可以實際操作的。

【相關閱讀】特殊疾病醫療期

No

處理意見

地區

法律依據

條文

1

未明確

勞動部

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

二、關于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問題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實施《醫療期規定》時,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具體細則,并及時報我部備案。

2

特殊疾病醫療期仍需根據本人工作年限計算,不能理解為最少24個月

勞動部

《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

76.依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和

勞動部《關于貫徹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

號),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業工作年限長短,享受3-24個月

的醫療期。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

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廣東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疾病醫療期問題的復函》【粵勞社〔2004〕250號】

二、職工患特殊疾病的醫療期也應按勞部發479號文規定執行,即根據本人實際工作年限、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計算醫療期,而不能理解為患特殊疾病的最少有24個月的醫療期。

三、如企業愿意繼續承擔超過醫療期的醫療責任,屬企業自主權,勞動保障部門不應干涉。

浙江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關于印發《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四)》的通知【浙高法民一〔2016〕3號】

十三、《勞動部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規定:“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該規定是否可以理解為患上述特殊疾病的職工無需考慮其工作年限而直接給予24個月醫療期

答:該規定指職工根據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確定醫療期,該醫療期滿后尚不能痊愈的情況下,可以申請延長,并不意味著患有上述特殊疾病的職工的醫療期當然為24個月。

四川

四川省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川勞辦〔1996〕19號】

48、勞動者患特殊疾病(癌癥、精神病、癱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適當延長醫療期。延長醫療期原則上在勞動者應享受規定的醫療期內掌握。延長醫療期滿仍不能恢復工作的,按醫療期滿的有關規定執行。

重慶

《關于貫徹執行(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若干問題的意見》【渝勞辦發〔2000〕233號】

五、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原已享受的醫療期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所在區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延長的醫療期原則上在不超過本人原醫療期內掌握。延長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工作的,按《暫行規定》第八條執行。

3

特殊疾病不受工作年限限制,醫療期至少享受24個月

江蘇

《江蘇省勞動仲裁疑難問題研討會紀要》【蘇勞仲委[2007]6號】

三、原勞動部《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1995]236號)第二條規定:“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應如何理解和執行

根據原勞動部的規定,對某些患有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不論其工作年限長短,均給予不少于24個月的醫療期,醫療期滿后能否延長、延長多久,應由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的具體情況自行確定。如果勞動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達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標準的,可以辦理病退手續。如未達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標準的,醫療期滿尚未痊愈的,用人單位可依法提前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南京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印發《關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與審判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寧中法[2008]238號】

第十八條患有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特殊疾病的勞動者,不受實際工作年限或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

限制,其享受的醫療期均為24個月。醫療期滿,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篇3:非因工醫療期規定辦法

非因工醫療期規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為了適應勞動用工制度改革需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企業改革,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醫療期限的規定,我部制定了《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現予發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

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

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解除勞動關系,并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第八條醫療期滿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本規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注:根據《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59條規定,在醫療期內企業支付的病假工資標準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員工工作期間生病,是常見的事情,無論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都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要求自己,本期的《法律實務講座》為您帶來員工非因工受傷或患病的醫療期法律問題

員工非因工受傷和患病的概念:

非因工受傷是指不是因為工作原因導致的傷害行為。

從本定義來看,該條明確限定了工作原因,這一定性,如果是工作原因則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

患病是指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下,因自身原因導致或其他原因所患的疾病。

一、醫療期的概念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享有醫療期的勞動者必須因(1)患病,(2)非因工負傷,才能享有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的權利,且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二、醫療期規定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1、職工實際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下,并且在現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為五年以下的,醫療期位為三個月;

2、職工實際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下,并且在現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為五年以上的,醫療期為六個月;

3、職工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現用人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

4、職工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現用人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

5、職工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現用人單位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

6、職工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現用人單位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

7、職工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并且在現用人單位工作年限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我們從上面規定的情況來看,首先要明確兩個關鍵點:

1.職工實際工作年限是指職工自參加工作開始起,能夠證明的工作年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工齡”。

2.在用人單位工作年限是指勞動者到用人單位參加工作的工作年限。

通過以上兩個條件既可以有效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保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

達到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發展。

關于醫療期的計算問題

1.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應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

其他依此類推。

2.病休期間,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包括在內。

關于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問題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實施《醫療期規定》時,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具體細則,并及時報我部備案。

從本條來看:對于重病可以延長醫療期但需要用人單位和勞動主管部門同意,否則,不能夠延長醫療期。

同時,考慮到經濟發展不平衡,也把相關權利下放到省市。

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沒有約定醫療期工資支付的規定,則根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

法律依據:根據《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的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醫療期與解除勞動合同

一、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在醫療期內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序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三、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7條規定,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并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四、根據原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4]481號)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五、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條執行。

從上面的規定可以看出:在勞動者有一定不足,用人單位沒有過錯,且作了一些補救措施,但勞動者仍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情況下,允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但為平衡雙方的權利義務,用人單位須支付經濟補償。

因公負傷醫療期

一、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二、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

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農民工醫療期

農民工的醫療期規定適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和其他企業職工一樣平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