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車管理制度(范本)
為加強教練車管理,延長教練車使用壽命,保證教練車的完好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1、教練車必須證件齊全、有效,按時交保險等各種規費,車輛車檢及每年一次安全技術性能的檢測,須達到二級以上。車輛技術性能狀況良好,并有統一的教練車標識。
2、與培訓無關的人員不準乘坐教練車。
3、教練車必須在規定的路線進行訓練。
4、練車堅持實行日常維護、一級維護和二級維護等。
5、每天對教練車車容、安全性能、安全狀況及使用情況的檢查。
6、檢查車輛轉向、制動、燈光、制動踏板、副后視鏡等技術狀況。
7、檢查中如發現故障要及時排除,確保教練車教學安全。
8、嚴格遵守國家車輛報廢年限,每年進行教練車更新,更新教練車要與考試車型保持一致。
9、嚴禁將教練車交無證人員駕駛,訓練中教練員應隨車指導,不能離開正在訓練中的學員,保證安全訓練。
篇2:教練車管理制度(范本)
為加強教練車管理,延長教練車使用壽命,保證教練車的完好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1、教練車必須證件齊全、有效,按時交保險等各種規費,車輛車檢及每年一次安全技術性能的檢測,須達到二級以上。車輛技術性能狀況良好,并有統一的教練車標識。
2、與培訓無關的人員不準乘坐教練車。
3、教練車必須在規定的路線進行訓練。
4、練車堅持實行日常維護、一級維護和二級維護等。
5、每天對教練車車容、安全性能、安全狀況及使用情況的檢查。
6、檢查車輛轉向、制動、燈光、制動踏板、副后視鏡等技術狀況。
7、檢查中如發現故障要及時排除,確保教練車教學安全。
8、嚴格遵守國家車輛報廢年限,每年進行教練車更新,更新教練車要與考試車型保持一致。
9、嚴禁將教練車交無證人員駕駛,訓練中教練員應隨車指導,不能離開正在訓練中的學員,保證安全訓練。
篇3: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臨床路徑工作持續有效深入開展。
二、范圍
適用于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成員。
三、內容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由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主持。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分為日常工作和召開會議兩部分。
1、 日常工作
(1)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對于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各自崗位上發現的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報給委員會秘書,由秘書負責匯總整理。
(2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相關專業的學術活動及臨床路徑方面的會議,不斷更新知識。
2、 召開會議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議;每年組織相關專家,對本院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1)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如主任委員不能參會,可由主任委員指定副主任委員主持。
(2)會前成員根據所在醫院分管的工作范圍,收集資料,歸納分析后做出議題。
(3)議題遞交大會秘書,呈遞主任委員審核,并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4)會議參會委員盡可能全部參加,部分議題范圍確實局限,可按相關成員選擇參會人員。
(5)建立專門會議登記本,記錄各委員發言,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臨床路徑實施科室。
四、支持性文件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11年版)》
2、《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衛生部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