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師范大學教學事故認定處理辦法

師范大學教學事故認定處理辦法

2024-07-15 閱讀 2617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教學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為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減少教學工作中各種事故的出現,對教學事故及時嚴肅、妥善處理,特制定我校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計劃內本科生、專科生的教學活動、教學管理以及與教學活動直接相關的后勤保障。研究生、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的教學活動參照本辦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教學事故等級及計算

第三條教學事故依程度分為三級:一級(重大事故)、二級(較大事故)、三級(一般性事故)。

第四條一學年內累計2次三級責任事故等同于1次二級責任事故;一學年內累計2次二級責任事故等同于1次一級事故;依此類推。

第三章教學事故分類及級別

第五條一級教學事故

1、在教學中散布違反憲法和法律言論。

2、因教師錯誤指導或擅離崗位,造成教學場所財產損失或學生受傷就醫,直接經濟損失達萬元以上,或對教學組織管理工作不負責,在教學過程(含實驗教學、實習指導等)中出現人身傷亡事故者。

3、現場發現試卷未準備好或主考、監考教師遲到45分鐘以上(含45分鐘),導致考試無法按原計劃正常進行。

4、試卷印刷、傳送、保管過程中泄密。

5、考試前,教職人員有意或因試題保管不嚴泄露考試內容或在考場協助學生作弊。

6、管理部門或管理人員管理不當丟失一個教學班的在校生考試成績或學生檔案或原始成績單或應保存的試卷等。

7、故意出具或辦理與事實嚴重違背的學籍學歷成績等各類證書證明;教師及管理人員私自更改學生成績或偽造學生成績單,對學校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8、學期第2周時,按種類計劃內仍有缺供教材達20%。

9、無不當理由,教師拒不接受學院(院、教研室)安排的合理的教學任務,致使無人上課。

10、一學年中,教師指導的本科生畢業論文中出現3篇或3篇以上大面積抄襲。

11、上課遲到或提前下課45分鐘以上。

12、未獲批準,教師擅自停課、缺課、調課一次或教師上課中途離開課堂從事與教學無關的事情超過15分鐘。

13、未獲批準,教師無故未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達1/3以上。

第六條二級教學事故

1、未獲批準,教師無故未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達1/4以上或舍棄(或拖下進度)學期課程內容1/4以上。

2、不按評分標準閱卷,隨意改動學生卷面成績,造成不良后果或惡劣影響。

3、未經系主任或學院分管教學領導批準,由他人代課。

4、任課教師或有關工作人員遺失學生試卷,致使學生考試成績無法確定,嚴重損害學生利益。

5、由于教學安排和教學管理失誤,導致一個教學班缺課、缺考、停課、停考。

6、教師無故缺課一次或無故上課遲到或提前下課10分鐘以上(含10分鐘),20分鐘以內;監考遲到在10分鐘以上,20分鐘以內。

7、違背教師基本職業道德規范等方面的言論和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產生嚴重不良后果。

8、因教師錯誤指導或擅離崗位,造成教學場所財產損失或學生受傷必須就醫直接經濟損失達千元以上,萬元以下。

9、教師或相關管理人員因過失致使考題泄漏。

10、教師上課時指名或不指名辱罵學生。

11、按計劃應有作業(實驗報告、設計報告)的課程整個學期中未布置作業或整個學期中布置的作業無一次批發。

12、試卷命題嚴重出錯或試卷印刷錯誤致使考試中斷或失效。

13、監考人員遲到10分鐘以上(含10分鐘),發現考生有違紀或舞弊行為未及時制止或未按有關規定及時進行處理。

14、因監考人員不認真清點試卷,造成考試結束收回試卷數與參加考試人數不相符(己聲明不交的學生除外)。

15、考試評分以后試卷應保留至少3學年,在此期間無法提供參加考試學生的試卷。

16、在課堂上惡意散布不健康的內容或大量談論與課程無關的內容。

17、經抽查,因批改錯誤或核分錯誤而更改學生成績5名以上。

18、給學生發放、攤派征訂計劃外的教材或參考書。

19、對本單位所發生的教學事故故意隱瞞不報或未及時了解和處理,造成嚴重后果。

20、在指導實踐性教學環節時,不按規定的時間和次數進行指導,隨意離開指導崗位,或擅自請他人代替指導。

21、因工作疏忽,學院期末未及時發送教師任課通告,造成下學期初教師缺課。

22、管理部門或管理人員管理不當丟失在校個別學生考試成績、檔案或原始成績單或應保存的試卷等。

23、因課程編排、考試編排不當造成教室使用沖突,未能在接報后15分鐘內妥善解決。

24、因教室管理人員疏忽,造成無教師(學生)到課,致使學生(教師)空等。

25、非客觀因素造成單課教材錯購需報廢價值(以原價計)在3000元以上。

26、學期第2周,按種類計劃內仍有缺供教材達15%。

27、教輔人員管理、維護不當,造成實驗儀器損壞價值達千元以上(含千元);或未購、錯購、誤購、錯配實驗所用試劑,致使實驗課無法正常進行;或可修復的壞損儀器未能及時修復,致使實驗課無法正常進行,

28、非校外因素或非突發事故并且事先未能通知的停電、停水造成上課、實驗中斷。

29、己允諾完成的水電氣及教學設備修繕未完成,又未提早解釋,使己到場的師生無法正常上實驗課程。

30、一學年中,教師指導的本科生畢業論文出現2篇或以上大面積抄襲。

31、未獲批準,變動上課時間或停課出差。

32、因過失出具與事實嚴重違背的學籍成績等各類證書、證明。

第七條三級教學事故

1、課前未點名或未委托班干部點名。

2、無故上課遲到10分鐘以內。

3、教學管理人員工作疏忽,致使教師(學生)等候15分鐘以上(含15分鐘)。

4、教師未能維護正常教學秩序,導致課堂出現無序狀態。

5、上課遲到或提早下課10分鐘以內;監考人員遲到10分鐘以內。

6、教師著背心(體育課例外)或拖鞋上課(必須換鞋場所例外)。

7、教師在上課時接聽手機或者攜BP機或手機并發出聲響。

8、監考人員遲到在10分鐘以內。

9、教師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報送成績。

10、任課教師未經開課學院批準,擅自調整考試時間。

11、因教師錯誤指導或擅離崗位,造成教學場所財產損失或學生受傷就醫直接經濟損失300元以上1000以下者。

12、試題印刷、裝訂出錯,影響考試正常進行。

13、不按教學大綱要求出題,致使試題過于簡單或過于難,成績分布嚴重不合理。

14、未按授課計劃規定次數布置作業,批改作業未達到規定的數量,批改后的作業未在規定的時間內返還給學生。

15、審查不認真,錯發、漏發學生學位證書或畢業證書。

16、因教師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及時報出所用教材,使學生在學期第2周內尚未得到教材。

17、學期第2周時,按種類計劃內仍有缺供教材達10%。

18、一學年中,教師指導的本科生畢業論文中出現1篇或以上大面積抄襲。

19、教輔人員管理、維護不當,造成實驗儀器損壞價值在千元以下;或未購、錯購、誤配、錯配實驗所用試劑,影響實驗課正常進行;或可修復的壞損儀器未能及時修復,影響實驗課正常進行。

20、上課前15分鐘,值班人員未打開教室。

21、在上課時間內,鈴聲或廣播亂響。

第八條教學計劃內的體育、實習、實驗課程,其適用辦法等同于課堂教學。

第四章教學事故的認定及處分

第九條教學事故可由發現人、知情人向教務處報告。教務處一周內對教學事故責任人進行查實,即按一次一表的方式做好記錄;并報事故裁定人核準后,于一周內將事故認定書通知事故責任人及其所在部門。

第十條事故記錄表和認定書應明確列出責任人(一人或多人),不得以部門集體代替。領導對本部門事故故意隱瞞者,或教學檢查人員對執勤中發現的事故拖延不報或有意隱瞞者,應列為責任人。

第十一條教學事故及事故等級依照《教學事故分類與等級界定》進行認定和區分。一級教學事故由主管校長核定,二級和三級事故由教務處處長核定。事故責任處分由有關部門依據事故認定結果及本辦法有關條文負責實施。有關教學事故有檔案記載應一式二份,分別由教務處和事故責任人所在單位辦公室存檔。

第十二條對于構成1次三級教學事故責任者,予以記載并在院、系或部門范圍內通報;對于構成1次二級教學事故(累計等同)責任者,予以全校通報;對于構成1次一級教學事故(累計等同)責任者,予以全校通報并推遲其評聘高一級職稱(職務)時間一年;一學年內累計構成2次以上一級教學事故(累計等同)的責任者,將視情況分別予以降級(職)、調離教學工作崗位直至解聘,并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第十三條凡構成教學事故的責任人,都應依照其事故等級,相應對其施行扣減學年教學工作量或扣發年度工作獎金的處罰:一級教學事故責任者扣減30%;二級事故責任者扣減20%:三級事故責任者扣減10%。

第十四條如累計達到等同于高一等級事故者,應執行其所等同的事故等級的處罰,對其己實行累計的事故只予記載,不作重復處罰。

第五章申訴和仲裁

第十五條教學事故的責任人、舉報人、知情人或調查人員如認為事故認定結果與事實不符,或事故責任處分不當,可在教學事故認定書下達后十日內向校教學工作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或書面提請復議。

第十六條教學工作委員會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學事故聽證會,通知本學期內教學事故責任人(申訴人)或提請復議人到會申述,并進行復議和仲裁。教學工作委員會仲裁為最終裁定。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未盡的教學事故,可參照本辦法認定其事故的類別、等級和責任人,并根據本辦法有關條文施行處分。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2006年8月28日起實行。實行之日起,原《z師范大學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試行)同時作廢。

第十九條本辦法由校教學工作委員會負責解釋。

篇2:中學學校教育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

中學(學校)教育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

為了及時發現、嚴格控制和妥善處理教學中的事故,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教學質量,維護學校名譽,堅持預防為主,盡量減少直至消滅教育教學事故,特制訂此辦法。

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校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學環節中出現的事故的認定及處理。

二、職責

(一)教師、職工如發現教學事故,有責任向教導處、校長室及時報告。

(二)三級事故由教導處負責處理。

(三)二級事故由校長室負責處理。

(四)一級事故由校行政會負責處理。

三、工作程序

(一)教學事故分級:重大事故(一級)較大事故(二級)一般事故(三級)

(二)教學事故的認定

1、教學環節中的事故

(1)備課環節中的事故

①無教案上課。(三級)

②備課不認真。(三級)

③沒有備好必備的實驗課而影響教學工作。(三級)

(2)在授課環節中的事故

①未經教導處同意私自調課;教師上課無故遲到、眼保健操不監督或提前下課。(三級)

②無故曠課。(二級)

③教師儀表穿著及裝飾不符合職業要求,在師生中產生不良影響。(三級)

④教師不履行教育職責,不認真組織教學,放任自流,課堂教學秩序混亂;或對其他班級教學造成不良影響。(二級)

⑤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泄私憤,講臟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影響很壞,或造成后果,被反映到上級部門;或教師不認真組織教學,放任自流,學生在課堂打架造成傷害。(一級)

⑥教師上課時撥打或接聽手機。(二級)

⑦酒后上課;或一學期未能完成教學任務;或課堂中使用侮辱性語言,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二級)

⑧上課鈴響后,教師沒按時上課,學生在教室打鬧造成傷害事件;或教師上課擅離崗位,學生打鬧造成傷害事件。(一級)

⑨課堂中抽煙;或不認真組織教學,學生損壞、儀器、微機等教學設備。(三級)

(3)在輔導及作業環節中的事故

①沒有正當理由,未按教導處安排的規定時間上輔導課,致使班級輔導課(含早讀和晚自習)秩序混亂。(三級)

②未按規定布置、批改作業,未完成教導處規定的作業次數。(三級)

③讓學生批改課堂作業、試卷。(二級)

④對學生罰抄作業次數較多。(三級)

(4)在考試環節中的事故。

①命題不認真,試題出現嚴重知識性錯誤。(三級)

②考務人員未能按照要求把試卷及考試必需品準備好,影響正常考試。(三級)

③監考教師因遲到,造成考試延誤。(三級)

④不按規范要求監考,在考場內看書閱報,批改作業(試卷),說話談心,脫離教室,早退。(三級)

⑤監考教師漏收或丟失試卷,試卷學科錯亂。(三級)

⑥在監考時使用手機。(二級)

⑦私自讓他人代為監考。(三級)

⑧無故不參加閱卷。(三級)

⑨考分已經報出,批錯試卷,或漏統試卷3份以上。(三級)

2、教學管理中的事故

①學生在教室內墻壁、門窗、課桌亂畫、亂糊,影響整體美觀,事故責任人為班主任。(三級)

②學生不能按時上操,或少部分學生不做操,事故責任人為班主任。(三級)

③學校布置工作及通知,未能按時完成,事故責任人為班主任。(三級)

④班主任擅自不給學生上課,學生逃學,造成后果。(一級)

⑤班主任擅自停課,或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家長意見較大。(二級)

⑥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造成重大后果。(一級)

⑦學生缺課,班主任未即時通知家長。(三級)

⑧每學期學生流失5人及以上。(一級)(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各承擔一半責任)

3、其他方面出現事故

①上班時間教職工因某種原因吵架,造成不良影響。(雙方定為三級)

②在班級超標準收費,搭車收費等亂收費現象。(三級)

③沒有通過教導處私自組織學生訂購資料,牟取私利。(三級)

④組織本班部分學生辦班補課。(三級)

4、教學事故的處理

(1)事故的報告

教育教學事故的發生,由學校領導巡視發現,值日領導、考勤員發現,及其他教職工發現,應及時向教導處、校長室報告;當事人主動報告事故,并積極彌補過失,挽回損失和影響,可減輕處罰。事故發生發現后,當事人有義務向教導處、校長室說明情況,并等候處理。

(2)事故處理

①凡發生教學事故,一律填寫《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意見書》,由教導處歸入業務檔案。

②事故認定與處理采用逐級上報形式,任何部門和個人一旦發現事故發生有權利和義務作出反映和匯報,直到事故認定和處理。

③事故處理與教師年終獎及考核掛鉤,所有老師基本分為10分,一級事故一次扣除5分;二級事故一次扣除1分;三級事故一次扣0.5分,每位同志年終獎=年終獎金數×得分/10,得5分以下的同志年終考核為不合格。8分以下的同志年終考核不得評優,所有處理結果都作為今后崗位聘任和評先選優的參考因素。

④教學事故造成經濟上的賠償全部由當事人負責。

⑤發生特重大事故的報上級部門處理。

篇3:X鎮小學教學事故認定處理制度

鎮小學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盡量減少、及時發現、嚴格控制和妥善處理教學中的事故,以保證教學質量。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校教學管理和教學環節中出現的事故的認定及處理。

三、職責

1.教師、職工如發現教學事故,有責任向教導處報告。

2.各年級發現本年級教學事故,除向教導處報告外,還應進行記錄并采取糾正措施。

3.教導處負責對二、三級事故進行處理。

4.主管副校長負責對一級事故進行處理。

四、工作程序

1.教學事故的分級

教學事故分為:重大事故――一級;較大事故――二級;一般事故――三級

2.教學事故的認定

(1)教學環節中的事故

①備課

a.未按時編制《授課計劃》(含實習訓練計劃);三級

b.未能在開課前準備供一周使用的教案;三級

c.沒有做好必備的教學模型、實驗、訓練、電化教學等準備工作;三級

d.未按規范編寫教案。三級

②授課

a.未按教學大綱或教學計劃授課;二級

b.未經教導處同意,擅自變動上課時間;二級

c.未經教導處或教學主管校長同意,擅自請人代課;二級

d.無正當理由,擅自缺課三節以上;一級

e.上課無正當理由遲到或提前下課5分鐘以內;三級

5分鐘以上(含5分鐘);二級

f.未經教導處或教學主管副校長同意,舍棄一門課程內容15%以上(不含15%);二級

5%以上,15%以下(含15%);三級

g.上課時佩戴的手機發出響聲;三級

h.在課堂上發牢騷、泄私憤、講臟話,影響很壞;一級

i.儀表穿著不符合職業要求;三級

j.不認真組織教學,課堂秩序混亂。二級

③輔導及作業

a.未按規定的時間和要求輔導;二級

b.未按規定的次數布置、批改作業,少于總量的1/4;三級

c.布置和批改作業不認真,脫離大綱要求和學生實際,分量和難度不適當。三級

④考試

a.未按教學大綱要求命題;二級

b.試題嚴重出錯;一級

c.考前10分鐘試卷及考試必需品仍未準備好;二級

d.在試卷的命題、印刷、保管、傳送過程中失職泄密;二級

e.監考教師遲到、考場準備不充分等原因造成考試延誤5分鐘以內(含5分鐘);三級

f.未按規定封裝試卷,考后收回試卷數與考試人數不符;三級

g.評分后,未按時提供考卷、試卷分析表及成績登記表給教導處;三級

h.判卷評分不公正,單份試卷評分誤差在10分以上;二級

10分以下(含10分);三級

i.考分已報出,因考卷批改錯漏需更改學生成績。三級

(2)教學管理中的事故

①教室管理

a.在上課時間內,未按時打開公共教室或公共教室周末無人打掃;二級

b.教學設施故障,未及時報修或報修后未維修而影響正常上課;二級

c.上課教室無粉筆供應;二級

d.教室未貼課表、作息時間表及學生行為規范;二級

e.在上課時間內,上、下課鈴聲不按時或亂響。二級

②教材管理

a.錯買或錯發教材,耽誤教學;一級

b.各年級沒有按時報出教材或教材采購部門沒有及時買到教材而影響開課一周。三級

③學籍管理

a.學生學籍差錯10人以下;三級

學生學籍差錯11~20人;二級

學生學籍差錯21人以上;一級

b.過失出具與事實不符的學歷證明或成績單。一級

④教學儀器設備管理

因管理不善造成教學儀器設備損壞或丟失,價值500元~1000元;三級

價值1000元~2000元;二級

價值2000元以上。一級

⑤排課

a.因安排調度不當造成教室或場地使用沖突;三級

b.造成教師或學生在教室空等15分鐘以上(含15分鐘)。三級

⑥其他

a.授課教師不按要求填寫《教學日志》達兩次;三級

b.未如實填寫工作記錄和教師工作量;三級

c.未按要求聽課或未填寫《聽課記錄》;三級

d.干擾學生評教或同行評教;二級

e.上班時間在辦公室吵鬧、游戲或做其他嚴重影響他人備課和辦公的事情;三級

f.在教室抽煙;三級

g.利用教學活動經商謀取私利;一級

h.上班脫崗從事第二職業。一級

3.教學事故的處理

(1)事故的報告

事故發生后,由發現人或當事人及時向教導處報告。各年級負責人對教學事故3天內知情不報,應列為事故責任人,并按同級事故處理;當事人瞞報或報復事故的發現人,加重處理;當事人主動報告事故,并積極彌補過失,挽回損失,可減輕處罰。一級事故由主管副校長認定,其他事故由教導處認定。

(2)事故的處理:按《關于事故認定處理意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