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外語學院教材建設管理條例

外語學院教材建設管理條例

2024-07-15 閱讀 928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教材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為使我院的教材建設和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提高我院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根據z師范大學教材建設有關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章教材建設的組織領導

第二條學院成立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其組織方式為:

1、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設組長一人,由院長擔任,副組長一人,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擔任。

2、成員由系、部主任、專業教研室主任、若干學科專家或相關專業教師代表組成。

3、領導小組成員任期四年,因工作崗位變動可由院黨政聯席會議決定做相應調整。

4.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設相應的秘書組,由院教學秘書、科研秘書和相關的教材管理人員組成。

第三條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

1、負責學院教材建設的總體規劃

2、負責學院教材選用的審核和周期性評估。

3、推薦合適的教材。

4、審核院級教材編寫資助和出版資助的申請。

5、每三年負責組織一次我院自編優秀教材的評獎活動。

6、每學年進行一次教材使用情況的調查。

7、向學校推薦我院自編的優秀教材。

8、秘書組負責教材建設相關數據的收集、統計和其他日常事務的協調工作。

第四條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每學年召開一次會議。必要時,由組長召開臨時會議。

第五條院教材建設工作的重大決策,應由教材建設領導小組投票表決,需半數以上同意方可通過。如有重大分歧應提交院黨政聯席會議討論解決。

第三章教材編寫

第六條為充分發揮學院的學科優勢和特色,促進我院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我院鼓勵科研成果顯著、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編寫符合研究生、本科生培養方案和課程計劃要求、適用性強的教材。

第七條自編教材立項的主要依據:

1.國內尚無統編出版或雖有統編出版但不適合本院使用的教材。

2.專業主干課程、反映學院學科水平、專業特色鮮明的教材。

3.學院教學中需要數量較多的教材。

4.體現我院精品課程的精神、反映我院教學改革成果的教材。

5.新開設課程的教材。

第八條自編教材的申報和審批

1.系、部應根據課程建設和教學任務的要求,確定自編教材選題、參編人員和主編人選,并提出教材編寫立項計劃,由主編教師填寫《外國語學院教材編寫立項申請表》。經教研室討論,系主任審查后報學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審核。申報工作每學年兩次,安排在5月底前和11月底前。

2.學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按照教材的性質和教學需要,確定教材編寫立項的數目。凡通過學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審核、進入學院立項計劃的項目,可以由主編教師申請相關的立項啟動經費;在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教材編寫資助、評獎時進入學院立項計劃的項目將被優先推薦。

第九條學院立項建設的教材,實行主編負責制。主編教師應具備副高以上職稱、具有五年以上良好的授課經驗、且已擔任本課程或相近課程兩次以上主講工作。主編要保證人員落實,按質、按時、按量完成任務。未按時完成編寫計劃,學院取消該教材的立項建設資格。

第四章教材編寫獎勵辦法

第十條凡列入我院教材編寫立項計劃的教材,在正式出版后,都可以得到學院的相應的資助,具體辦法依照《校、院有關科研工作的規定與條例》中的有關條款執行。

第十一條為鼓勵我院教師編寫更多優秀的教材,促進我院教材建設,我院對優秀教材進行評選,具體辦法參見《校、院有關科研工作的規定與條例》。

第十二條本規定中“教材”概念指我院教師主編,供本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各類教材(含教學參考書、輔助教材CAI課件等)。

第五章教材的選用和評估

第十三條教材選用是保證我院的教學質量的重要工作。教材選用應符合校教務處關于教材選用有關通知的要求,體現教材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的精神。

第十四條根據校教務處關于教材選用的有關通知,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定以下教材選用的原則:

1.教材的選用要認真論證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和教學上的適用性,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選用適合我院學生實際水平的教材;教材選用應優先考慮近三年出版的優秀教材,特別是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獎的、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或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優秀教材。

2.所有專業技能必修課的教材,首選教育部推薦的優秀教材,必要時可選用與教學大綱相適合的國外優秀教材進行補充;

3.專業方向性課程的教材應盡量使用全英教材,該教材必須代表本學科的最新發展方向。

4.各年級平行班相同課程必須使用統一教材。

5.教材選用一經確定,在一定時期內應保持相對穩定(一般2-3年),不得隨意改動,更不得因任課教師變動而更換教材版本。

6.選用新教材或更換教材,必須提出申請,提交樣書和《教材選用申請表》(見附件),經教研室討論、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簽字同意,由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審核后備案。

7.如無合適的教材,可提出申請,選用自編教材。

8.大外部大學英語的公共課教材選用執行教務處的有關規定,認真填寫《z師范大學公共課教材選用申請表》,并呈送一份至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備案。

第十五條教材評估

1.每學年對全院所選用的教材進行一次評估,連續兩年評估分低于70分的教材必須更換(見附件評估表)。

第六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本條例由教材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篇2:外語學院教材建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教材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為使我院的教材建設和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提高我院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根據z師范大學教材建設有關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章教材建設的組織領導

第二條學院成立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其組織方式為:

1、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設組長一人,由院長擔任,副組長一人,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擔任。

2、成員由系、部主任、專業教研室主任、若干學科專家或相關專業教師代表組成。

3、領導小組成員任期四年,因工作崗位變動可由院黨政聯席會議決定做相應調整。

4.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設相應的秘書組,由院教學秘書、科研秘書和相關的教材管理人員組成。

第三條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

1、負責學院教材建設的總體規劃

2、負責學院教材選用的審核和周期性評估。

3、推薦合適的教材。

4、審核院級教材編寫資助和出版資助的申請。

5、每三年負責組織一次我院自編優秀教材的評獎活動。

6、每學年進行一次教材使用情況的調查。

7、向學校推薦我院自編的優秀教材。

8、秘書組負責教材建設相關數據的收集、統計和其他日常事務的協調工作。

第四條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每學年召開一次會議。必要時,由組長召開臨時會議。

第五條院教材建設工作的重大決策,應由教材建設領導小組投票表決,需半數以上同意方可通過。如有重大分歧應提交院黨政聯席會議討論解決。

第三章教材編寫

第六條為充分發揮學院的學科優勢和特色,促進我院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我院鼓勵科研成果顯著、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編寫符合研究生、本科生培養方案和課程計劃要求、適用性強的教材。

第七條自編教材立項的主要依據:

1.國內尚無統編出版或雖有統編出版但不適合本院使用的教材。

2.專業主干課程、反映學院學科水平、專業特色鮮明的教材。

3.學院教學中需要數量較多的教材。

4.體現我院精品課程的精神、反映我院教學改革成果的教材。

5.新開設課程的教材。

第八條自編教材的申報和審批

1.系、部應根據課程建設和教學任務的要求,確定自編教材選題、參編人員和主編人選,并提出教材編寫立項計劃,由主編教師填寫《外國語學院教材編寫立項申請表》。經教研室討論,系主任審查后報學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審核。申報工作每學年兩次,安排在5月底前和11月底前。

2.學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按照教材的性質和教學需要,確定教材編寫立項的數目。凡通過學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審核、進入學院立項計劃的項目,可以由主編教師申請相關的立項啟動經費;在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教材編寫資助、評獎時進入學院立項計劃的項目將被優先推薦。

第九條學院立項建設的教材,實行主編負責制。主編教師應具備副高以上職稱、具有五年以上良好的授課經驗、且已擔任本課程或相近課程兩次以上主講工作。主編要保證人員落實,按質、按時、按量完成任務。未按時完成編寫計劃,學院取消該教材的立項建設資格。

第四章教材編寫獎勵辦法

第十條凡列入我院教材編寫立項計劃的教材,在正式出版后,都可以得到學院的相應的資助,具體辦法依照《校、院有關科研工作的規定與條例》中的有關條款執行。

第十一條為鼓勵我院教師編寫更多優秀的教材,促進我院教材建設,我院對優秀教材進行評選,具體辦法參見《校、院有關科研工作的規定與條例》。

第十二條本規定中“教材”概念指我院教師主編,供本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各類教材(含教學參考書、輔助教材CAI課件等)。

第五章教材的選用和評估

第十三條教材選用是保證我院的教學質量的重要工作。教材選用應符合校教務處關于教材選用有關通知的要求,體現教材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的精神。

第十四條根據校教務處關于教材選用的有關通知,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定以下教材選用的原則:

1.教材的選用要認真論證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和教學上的適用性,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選用適合我院學生實際水平的教材;教材選用應優先考慮近三年出版的優秀教材,特別是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獎的、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或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優秀教材。

2.所有專業技能必修課的教材,首選教育部推薦的優秀教材,必要時可選用與教學大綱相適合的國外優秀教材進行補充;

3.專業方向性課程的教材應盡量使用全英教材,該教材必須代表本學科的最新發展方向。

4.各年級平行班相同課程必須使用統一教材。

5.教材選用一經確定,在一定時期內應保持相對穩定(一般2-3年),不得隨意改動,更不得因任課教師變動而更換教材版本。

6.選用新教材或更換教材,必須提出申請,提交樣書和《教材選用申請表》(見附件),經教研室討論、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簽字同意,由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審核后備案。

7.如無合適的教材,可提出申請,選用自編教材。

8.大外部大學英語的公共課教材選用執行教務處的有關規定,認真填寫《z師范大學公共課教材選用申請表》,并呈送一份至院教材建設領導小組備案。

第十五條教材評估

1.每學年對全院所選用的教材進行一次評估,連續兩年評估分低于70分的教材必須更換(見附件評估表)。

第六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本條例由教材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篇3: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管理辦法

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速培養我省創新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形成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創新人才梯隊,確保我省科技人才隊伍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省科技廳組織開展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培育工作,并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按照“集成各類資源,對接國家和省級人才工程,聯合培養和資助”的原則,每年在全省范圍內選拔一批青年科技骨干,認定為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以下簡稱科技 新星),通過對其開展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等活動提供項目資助等方式,培育學科和技術帶頭人,使其加快進入國家和省級重大人才工程計劃,增強我省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后勁,為建設西部強省提供技術和人才儲備。

第二章 申報對象及條件

  第三條 凡在我省境內從事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產品或工藝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科技活動,表現突出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均可申報科技新星。

  第四條 科技新星候選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專業基礎扎實、學術思想活躍,具備良好的科研作風和科研道德;

  (二)所從事研究開發領域屬于國家優先發展的科學技術領域,并對提高我省科技發展水平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三)被所在單位列為科技創新方面的重點培養對象;

  (四)申報當年不超過35周歲(含35周歲),在企業研究開發或農業技術推廣第一線工作、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五)一般應獲博士學位(企業申請者應獲碩士以上學位)或具有副高級(含副高級)以上的專業技術職稱。有重要科學發現、重大科技成就或做出突出貢獻者,可不受學歷、職稱的限制;

  (六)具有較高的科研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發展潛力較大,已經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參加人(前三名)承擔“973”、“863”、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技計劃重大項目,或主持國家級科技計劃一般項目、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重大科技創新計劃等省部級科技計劃重大項目;

  2.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主要完成人(前七名),獲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主要完成人(前五名)、二等獎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3.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著名檢索系統(如 SCI、SSCI、A&HCI、EI等)收錄的期刊上發表論文3篇;或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及CSSCI源期刊發表論文8篇;

  4.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形成的科研成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做出突出貢獻;

  5.在技術轉移和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創辦科技型企業,或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中成效突出,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三章 推薦及評選

  第五條 科技新星的推薦、評選和日常管理工作由省科技廳具體負責。科技新星每年評選一次。

  第六條 省級各有關部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設區市科技局和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其歸口管理單位科技新星候選人的推薦申報工作;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廳直管協管單位由省科技廳負責其科技新星候選人的推薦申報工作。

  第七條 各申請者所在單位根據有關規定在本單位選拔的基礎上,優中選優,推薦科技新星候選人。科技新星候選人應如實填寫《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申請書》,并提供相關材料。

  省級各有關部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設區市科技局和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高新區管委會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并出具具體詳實的推薦意見。

  第八條 省科技廳對省級各有關部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設區市科技局和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高新區管委會提交的被推薦人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有以下情況的不予受理:

  (一)不符合申請條件;

  (二)不按規定要求填寫申請書;

  (三)提供的材料不齊全。

  第九條 省科技廳聘請學術威望高、造詣深的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以及有關部門的科技管理專家組成專業評審組。對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材料,根據學科專業、研究領域分組評審。省科技廳根據專家評審結果,研究提出年度科技新星建議名單,通過陜西省科技信息網向社會公示。

  第十條 凡無異議或經對異議事項調查后認定仍符合入選條件者,省科技廳確定為年度科技新星,頒發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證書。

第四章 實施與管理

  第十一條 科技新星培育周期為3年。培育期內,省科技計劃原則上資助一次以上由科技新星主持的科技項目。科技新星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可不受所在單位申報項目數的限制,并在立項審批時予以重點傾斜。

  第十二條 科技新星獲得省級科技計劃資助后,所在單位可給予不低于1比1的專項資金配套。

  第十三條 省科技廳會同有關部門及入選科技新星所在單位,對其申報國家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和科技獎勵等優先予以推薦。

  第十四條 省科技廳會同有關部門及入選科技新星所在單位,優先安排并資助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開展國際合作研究等科技合作交流活動。

  第十五條 省科技廳、歸口管理部門和所在單位對科技新星實行動態管理和服務,跟蹤掌握其發展和科研工作情況。

  科技新星培育3年期滿,由所在單位、歸口管理部門及省科技廳對其德、能、勤、績等情況進行初評和綜合評價。

  在3年培育期間做出重大成績、取得顯著科研成果和經濟社會效益的科技新星,省科技廳授予“陜西省優秀青年科技新星”稱號,優先在省級科技計劃中給予跟蹤支 持;優先推薦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優先推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和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第十六條 科技新星在科研誠信等方面出現重大不端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將取消其資格,中止享受相關激勵政策。

第四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陜西省科學技術廳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