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制度范本
師德制度:
一、教師要認真覆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校、愛生、愛崗,熱愛本職工作,忠誠教育事業。
二、為人師表,文明有禮,說話態度和藹,不講粗言和使用侮辱人格的語言,不講不利于團結的話,熱愛關心集體,不做不利于集體的事。
四、不歧視、諷刺、謾罵學生,更不能以任何理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克服以罰代教的簡單、粗暴教育方法。
五、要面向全體學生,偏愛差生,耐心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六、不得參與賭博、迷信等違法活動。
七、教師必須注意個人形象,做到廉潔從教,不得向學生和家長索、借財物,暗示學生向教師送禮或暗示學生家長給教師好處。
八、不進行有償家教。教師不能私帶全托學生。
篇2:一道小學教職工師德考核管理制度
街道小學教職工師德考核管理制度
一、每學年末進行一次教職工師德考核,師德考核由各校具體組織實施。
二、師德分由教職工民主測評、學校領導小組評和扣分三部分組成。其中教職工民主測評占60%,學校領導小組評占40%。
三、教職工民主測評:任課教師由分管領導組織全體教師打分,學校領導由全校教師打分。
四、學校領導小組評分:由學校全體領導小組,對全校教職工進行打分測評。
五、教職工民評和學校領導小組評分兩項合計得分的基礎上,再按以下幾方面實施扣分后,為教職工師德考核最后得分。
1、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校內造成影響扣2分,造成市級及以上影響為零分。
2、教職工出現違法違紀事件被公安機關處罰,視其情節和影響扣1至5分。
3、每學期遲到早退超過五次,超一次扣0.5分,有一次無故曠工曠課扣2分。
4、在校內挑撥是非,鬧不團結視其情況扣1至3分。
5、師生反映的其它違背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師十不行為規范》的問題,一經查實,酌情扣分。
六、根據教職工師德考核最后得分,按參評人數的50%的名額,從高分到低分取夠優秀人數。
七、師德考核總分為100分,95分以上為優秀,低于75分者為不合格,其余為良好。
八、師德考核得分作為教職工評優的重要依據。
篇3:區一中學學校師德建設考核制度
區一第中學學校師德建設考核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以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扎實地開展師德教育工作。使教師自覺規范自己的思想行為。
二、考核內容
(一)廉潔從教
1、嚴禁教師違反規定,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其他課余時間私自組織學生在校內外補課或參與社會有償補課。
2、嚴禁教師私自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訂購學習資料、書刊及其它商品。
3、嚴禁教師私自設立名目向學生收取各種費用,學校的正常收費要及時上繳。
4、不準收受學生和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
(二)表率作用
1、在學生面前不說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話。
2、不失人格,愛護名譽,不逃避職業義務。
3、不串辦公室聊天閑談,不說臟話粗話。
4、不在走廊、辦公室大聲喧嘩。
5、不在背后議論他人的是非,不說不利于團結的話。
6、注重儀表,穿著適宜,不穿奇裝異服。
7、不遲到,不早退,遵守請銷假制度。
8、虛心接受家長的正確意見和建議,不遜斥或無故指責家長。
(三)關心熱愛學生
1、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侮辱歧視和挖苦學生,不把學生攆出課堂。
2、不上不負責任和無準備的課。
3、認真批改作業,及時輔導。
4、學生犯錯誤教師能夠作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學生有困難教師能夠主動幫助解決。
三、考核辦法
以上內容,采用民主監督評議的形式進行考核。
1、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發揮黨支部、工會、各職能部門的作用,評議教師師德,學校領導班子對教師進行紀實考核,建立紀實考核表,按照考核內容,根據教師的師的表現每月給教師打分。
2、召開家長、學生座談會評議教師師德,每學期期末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考核。
3、教師互評的形式,每學期期末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按教師師德考核內容互相打分。
4、教師自評的形式,每學期期末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按教師師德考核內容要求教師實事求是對自己進行評價。
5、學校制定教職工工作考核細則:教師的日常表現有黨支部進行考核;班主任工作有德育處考核;課堂教學有教務處進行考核。
6、學校師德建設領導小組成員以上述考核為依據,對教師進行綜合評定,作為對教師政績考核的主要內容并作為教師評職晉級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