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飯堂衛生制度(3)

飯堂衛生制度(3)

2024-07-15 閱讀 6877

學校飯堂衛生制度(三)

為全面貫徹落實《食堂衛生法》。切實搞好食堂衛生,預防病從口入和食品中毒的發生,保證廣大就餐者的身體健康,特制定本條例:

一、膳食中心下屬各食堂、班、組和工作人員都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努力搞好食堂衛生工作。

二、各食堂應把衛生工作作為伙食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切實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考核。使之規范化、制度化、經營化,并實行定人、定物、定時間、定重量、劃片分工包干負責。

三、虛心接受各級衛生監督部門的檢查和指導,以防為主,做到防檢并重。

四、食堂周圍應經常保持干凈衛生。垃圾雜物應按指定地點倒入。飯廳、操作間應保持地面、墻壁、門窗、玻璃、桌、凳、臺等干凈,各工作面無積水。不得在食堂、燒火道、下水溝、墻角等處隨便亂倒垃圾等廢物。

五、鍋臺、吸塵墻、菜池、各種機具、菜墩、菜筐、菜盆等必須落實到人,做到經常刷洗,以保持清潔。

六、食堂各個庫房必須符合衛生要求,物品按規定存放,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堅決不允許存入庫房。

七、烹飪過程中要按程序操作,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堅決不能加工出售。對主副食原材料要利用儀器經常進行毒性檢查,凡超標原材料,堅決清理,不得使用。

八、賣飯時必須堅持工具售貨,碗、勺、夾、筷子等每次用完必須認真清洗,煮沸,定點存放,專人管理。

九、炊事人員每年定期體檢一次,凡發現有開放性活動性肺結核、傳染性肝炎、澳抗陽性和其它腸道傳染疾病以及帶菌者化濃性皮膚病者一律不得參加食堂工作。

十、炊事人員必須牢記衛生“五?四制”自覺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衛生習慣。

篇2:飯堂衛生制度范本

不管是員工飯堂還是學校的學生飯堂,衛生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如何制定相應的衛生管理制度。以下整理了飯堂衛生制度的范本,可供參考。

公司為了加強對飯堂管理力度,杜絕鋪張浪費、愛清潔、講衛生、講文明就餐,特制定以下規定:

一.辦公室人員從三月一日起,掛牌登記就餐,就餐標準與原來一樣,中餐、晚餐。中餐、晚餐個人每餐支付3元,領取工資時繳交,余下由公司負責。

二.員工領膳就餐時,不得在食堂內發泄個人情緒或高聲喧嘩、嬉鬧,嚴禁帶外人到員工食堂就餐,餐具要輕用輕放。

三.講究衛生,殘食剩喳不準亂丟亂倒,應到指定地點倒放,勤儉節約、酌量盛飯,不準浪費食物、紙巾、牙簽等。不得將餐具、食品、飯菜拿出飯堂。(除當值人員及傷、病員外)

四.如有特殊情況、假期、公事等,應預先掛牌登記,并與管理人員打招呼,說明情況。

以上各項,請互相知照執行。

行政人事部

二0**年二月二十六日

篇3:某學校飯堂食品從業人員衛生制度

學校飯堂食品從業人員衛生制度

(一)食品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有關食品衛生的基本要求。

(二)食品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都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者,均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四)食品從業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于食品衛生的病癥時,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五)食堂從業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必須做到: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后、大小便后必須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應洗手和消毒藥水浸泡消毒;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并把頭發置于帽內;不得穿戴工作衣帽進入廁所及與生產無關的場所;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吸煙、穿拖鞋,不隨地吐痰,亂丟廢棄物;必須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勤換工作服。

(六)食品從業人員必須加強食品衛生法規和食品衛生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