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工會委員會職責3

醫院工會委員會職責3

2024-07-15 閱讀 3122

醫院工會委員會職責3

(一)在醫院黨委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依照《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獨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黨群聯系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二)認真履行工會“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四項社會職能,動員和組織職工搞好醫院的發展建設,增強醫院、科室和職工的凝聚力。

(三)執行工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和上級工會決定,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醫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院內的重大決策。

(四)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監督職代會決議的執行和提案的落實情況,進一步推進院務公開工作。

(五)發揮工會的教育職能,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支持、鼓勵職工學習、掌握科學技術文化和管理知識,提高職工綜合素質;樹立“愛院、愛崗、敬業”精神,增強職工主人翁責任感。

(六)參與協調勞動關系和調解勞動爭議,做好職工的信訪、調解工作,與行政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涉及職工的切身利益。

(七)督促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協助和督促行政全面做好勞動保險、勞動保護及醫療保險,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

(八)組織開展有益于職工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動,堅持開展具有增強團隊精神的系列文體比賽,進一步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職工思想道德和文化修養。

(九)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發展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做好新會員的入會和教育工作。

(十)收好、用好、管理好工會經費及其固定資產。

(十一)積極、主動、認真地完成黨、政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十二)做好工會工作范圍內各類檔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立卷歸檔。

篇2: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

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

為了健全市總經審會會議制度,提高會議質量,更好地履行全委會職責,特制定本規則。

第一章會議的內容

第一條審議《經審工作報告(草稿)》。

第二條審查本級工會經費預算及預算執行情況。

第三條依照有關標準和辦法,對下級工會開展經審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評比,確定考核結果。

第四條對在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中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做出表彰獎勵決定。

第五條審查市總本級工會經費預算調整及追加追減事項。

第六條討論有關經審工作的其他重要事項,做出決定。

第二章會議的舉行

第七條市總經審辦根據上述會議內容需要提出會議的日期等建議,經過經審會主任同意后做好會議的籌備工作并發出會議通知。

第八條經審會全委會議由經審會主任主持或由主任委托副主任主持召開。

第九條經審會全委會議須有2/3以上委員參加方能召開。委員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席會議,須在會前向經審會主任請假。

第十條根據會議內容需要,可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全委會議。

第三章議題的表決和決定

第十一條參加會議的委員要對會議議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表達自己的意見。經審會主任對大家的意見進行歸納總結后做出會議決定。也可以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議題進行表決,根據表決結果做出會議決定。

第十二條市總經審辦的工作人員負責做好會議記錄。會議記錄作為檔案資料保存。

第十三條本規則從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3: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辦法

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對下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下一級工會經費的審計監督,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工會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縣級以上(含縣級)工會。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對下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是指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對下一級工會經費的收繳、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必要時,對下一級工會有投資、撥款補助的直屬企業、事業單位財務收支、財產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下一級工會遇有重大或必要的審計事項需要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計時,由下一級工會或下一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向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對其進行審計。

第四條審計依據

(一)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二)工會有關規章制度。

第五條審計內容

(一)經費收人。是否真實、完整、合法、合規、有無截留或轉移收入、漏欠應解經費問題。

(二)經費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工會有關規定,有無違法、違紀、違規及工會資產流失等問題。

(三)上級工會補助資金和救濟、救災、送溫暖等專項資金的使用。有無挪用或改變用途等問題。

(四)當地政府撥款、補助資金。使用是否符合撥款用途的規定。

(五)借款的使用及效益。使用是否符合借款用途,借款償還狀況及償還能力。

(六)下一級工會的直屬企業、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和資產管理。是否合法合規及經濟效益狀況。

(七)其他需要審計的事項。

第六條審計時限一般為上一年度。如有特殊需要,可追溯以往年度。

第七條審計程序

(一)經費審查委員會根據審計計劃,制定審計方案,組成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前3個工作日,向下一級工會(以下簡稱被審計單位)發送審計通知書。被審計單位應當在接受審計時,向審計組提供以下審計資料:

1.經費預、決算會計報表;

2.全部會計賬簿、憑證;

3.上級工會財務部門撥款批復;

4.與上級工會財務部門簽訂的借款協議;

5.本級工會有關財務開支的規定、辦法及審計所需的其他資料。

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工作,并對其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實施承諾。

(二)審計組按照本辦法第四、五、六條要求實施審計。通過審查會計賬簿、會計憑證、會計報表,查閱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向有關人員詢問等方式,取得證明材料。

(三)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后15個工作日內,向經費審查委員會提出審計報告并發送被審計單位征求意見。

(四)被審計單位自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30日內,提出書面意見。在規定時間內未提出書面意見的,視為無意見。

(五)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提出的意見進一步核實,根據核實情況對審計報告作必要修改。

(六)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核審計報告,對審計事項作出評價,出具審計意見書。審計意見書報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審批后,發送被審計單位。

(七)被審計單位收到審計意見書后,應當在30日內將整改結果報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八)審計意見書及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意見的整改結果,應當報同級工會委員會。

第八條本辦法由全國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