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辦法
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對下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下一級工會經費的審計監督,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工會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縣級以上(含縣級)工會。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對下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是指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對下一級工會經費的收繳、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必要時,對下一級工會有投資、撥款補助的直屬企業、事業單位財務收支、財產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下一級工會遇有重大或必要的審計事項需要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計時,由下一級工會或下一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向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對其進行審計。
第四條審計依據
(一)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二)工會有關規章制度。
第五條審計內容
(一)經費收人。是否真實、完整、合法、合規、有無截留或轉移收入、漏欠應解經費問題。
(二)經費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工會有關規定,有無違法、違紀、違規及工會資產流失等問題。
(三)上級工會補助資金和救濟、救災、送溫暖等專項資金的使用。有無挪用或改變用途等問題。
(四)當地政府撥款、補助資金。使用是否符合撥款用途的規定。
(五)借款的使用及效益。使用是否符合借款用途,借款償還狀況及償還能力。
(六)下一級工會的直屬企業、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和資產管理。是否合法合規及經濟效益狀況。
(七)其他需要審計的事項。
第六條審計時限一般為上一年度。如有特殊需要,可追溯以往年度。
第七條審計程序
(一)經費審查委員會根據審計計劃,制定審計方案,組成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前3個工作日,向下一級工會(以下簡稱被審計單位)發送審計通知書。被審計單位應當在接受審計時,向審計組提供以下審計資料:
1.經費預、決算會計報表;
2.全部會計賬簿、憑證;
3.上級工會財務部門撥款批復;
4.與上級工會財務部門簽訂的借款協議;
5.本級工會有關財務開支的規定、辦法及審計所需的其他資料。
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工作,并對其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實施承諾。
(二)審計組按照本辦法第四、五、六條要求實施審計。通過審查會計賬簿、會計憑證、會計報表,查閱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向有關人員詢問等方式,取得證明材料。
(三)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后15個工作日內,向經費審查委員會提出審計報告并發送被審計單位征求意見。
(四)被審計單位自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30日內,提出書面意見。在規定時間內未提出書面意見的,視為無意見。
(五)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提出的意見進一步核實,根據核實情況對審計報告作必要修改。
(六)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核審計報告,對審計事項作出評價,出具審計意見書。審計意見書報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審批后,發送被審計單位。
(七)被審計單位收到審計意見書后,應當在30日內將整改結果報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八)審計意見書及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意見的整改結果,應當報同級工會委員會。
第八條本辦法由全國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篇2:B醫學院專項經費使用審計監督辦法
醫學院專項經費使用審計監督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學院專項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強化專項經費的使用監督,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學院專項經費是指除滿足正常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維持等經常性經費之外的,由學院財務劃撥用于專門特定事項的經費。
第三條學院專項經費的管理和使用原則是單獨核算、專款專用、量入為出、注重效益。
第四條來源于學院上級部門的專項經費的管理使用應嚴格按照經費來源部門的要求進行管理和開支。
第五條學院所有經費均應納入預算管理,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時應當明確經常性經費和專項經費的界限,并分別采用與經費性質相適應的管理方式。
第六條財務部門在劃撥專項經費時應當同時明確經費的使用用途、責任部門等事項,做到用途明確、責任到位,并對專項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財務監督。
第七條各部門應該嚴格按照學院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使用專項經費,并結合實際情況,完善相關專項經費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經費的開支范圍、使用期限、支出審批程序等事項,經學院同意后,報財務部門備案,并在適當范圍內公開。
第八條責任部門應當妥善安排使用專項經費,加強指導,嚴格把關,做到專款專用,注重效益,不得超支,不得與部門經常性經費互相占用,并自覺接受財務、審計等部門的監督。
第九條學院針對具體項目劃撥的專項經費,在項目建設完成或建設期滿后,責任部門應組織財務、審計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結余經費由學院收回。
第十條學院審計部門對專項經費的立項、使用和效益情況進行審計監督,財務部門在下達專項經費時應同時報送審計處備案。審計處根據工作安排對各專項經費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審計。
第十一條對專項經費管理和使用中出現虛報冒領、截留侵吞、挪作他用、揮霍浪費等情形的,學院審計部門將在職權范圍內做出處理或按照有關規定報送紀檢監察部門處理。構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由審計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