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中學講評課課堂規范要求

某中學講評課課堂規范要求

2024-07-15 閱讀 7099

中學講評課課堂規范要求

試卷講評課是以分析學生考試情況、糾正考試中存在的共性錯誤、彌補教學上的遺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一種課型。試卷講評課是師生教學雙方的一個“反饋――矯正”的過程。試卷講評課既要“講”,也要“評”。“講”――既要講考查的知識點,又要講答題思路,解題策略。“評”――既要評“不足”、評“誤解”;又要評“優勢”,要評出信心,以利于學生繼續學習。

一、課前三要

1.要及時

試卷的講評應放在測試后未上新課之前為宜。對教師來說,剛閱完卷,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了如指掌。就學生而言,此時他們對于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是非常熟悉的,測試后他們不僅急于知道分數,更急于知道正確的答案,求知欲極強。如果時間過長,逐漸淡忘,學生失去了興趣和積極性,也就失去了主動性和學習動力。

2.要統計

認真批改試卷,是上好習題講評課的前提。閱卷不是簡單地打“勾”、“叉”就完了,一方面要掌握學生在各考點的得分、失分情況以及典型錯誤;另一方面還要按人、按題統計學生的得分情況和出錯人數。教師要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把出現的問題歸類、找失誤的集中點,分析出錯原因和知識的遺漏欠缺,進行有的放矢的講評,不能不分主次,平均用力,面面俱到。

3.要備課

在統計的基礎上,要認真備好講評課。需要講什么,哪些不需要講,要重點講什么,重點內容怎么講,所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只有對這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評時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擴展和提高,使講評成為一次知識的鞏固、一次知識的更新、一次知識的收獲。

二、課堂三講

1.講思路

考試時,如果學生能正確地揣摩出命題人的考查意圖,就很有可能答對題目。因此,講評中,教師首先要講清試題考查的知識內容和目標要求。學生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對所學知識、概念及原理缺乏全面的掌握和透徹的理解,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從而產生盲點。通過教師講評,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確解答問題所必備的知識,認清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確定今后的學習目標。

講評中,教師還要給學生講解答題的基本思路,使學生逐步掌握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讀圖分析題常常考查學生對圖文深層意義的理解,包括分析圖的結構組成、功能及其相關特點,學生在做這類分析理解時常犯錯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后,要進行歸納總結:抓圖文的深層意義不是瞎碰亂猜,也不能根據個人觀點、常識隨意而定;而要善于發現圖文上下的聯系,通過概括、歸納和推理,理解題目的主旨,從而確定問題的正確答案。

2.講拓展

講評不僅要幫助學生組織答案,而且重在培養學生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因此,講評時不能就題論題,要把題目的知識點向深度和廣度上加以引伸,使學生將學到的某些原理、知識能用到學習新知識或解決新問題中去。這樣的講解才能提高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達到解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的目的。同時也有助于克服目前存在的“題海戰術”弊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保證講評課取得最佳效果。

3.講規范

即答題行文的規范,總的要求是條理清楚,邏輯緊密,恰當使用術語,從高考的答案可以看出其高度的概括性,這對審題和答題的規范化提出了高的要求。有些題目,看起來簡單,但它對答案的準確性、惟一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檢測考試中,就要對學生在審題的準確性、層次性,答題的邏輯性、嚴密性,書寫的清晰性、規范性,卷面的整潔性、美觀性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要求和訓練,在講評時要特別注重這方面的問題,要給學生講深講透,讓學生在以后的答題過程中始終想著這一點。

三、課后三落實

1.落實好知識消化

學生試卷中反映的問題大多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不大可能一次講評后他們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講評后,要求學生對錯題加以訂正,做好錯誤記錄,建立錯誤檔案,并注明正確答案及解題思路,以便學生在下次考試前有的放矢,及時復習。

2.落實好知識鞏固

選出試卷中出錯率較高的問題和知識點,通過變換角度設計出有一定針對性的鞏固性練習,有意識地放在下一次考試中,增加知識點再現率,通過反復強化,鞏固講評效果,以幫助他們真正地掌握。

3.落實好個別輔導

因為課堂上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個別學生在解題中的特殊問題,在課堂上往往無法得到關注。課后,老師很有必要進一步給予個別輔導,以幫助他們徹底弄清沒有弄懂的問題,強化講評效果,全面提高成績,一堂高質量的試卷講評課往往比做幾套試卷的功效還要高。

篇2:ZX校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范

中心校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范

一、教師上課要衣著整潔得體,穿戴以不分散學生注意力為宜,不穿拖鞋,不留怪發型,不化濃妝。

二、不準酒后上課,不準在課堂上吸煙,不準脫離課堂到教室外吸煙。

三、教師在課堂上應關閉通訊工具,嚴禁接聽、撥打電話、收發信息等。

四、教師上課要帶上教科書、教案、教具以及相關教輔資料。

五、教師上課前1分鐘,應站在教室門口等候上課。

六、上課鈴響后,教師步入教室,站在講臺中央。學生起立后,教師應立正、還禮,并示意學生坐下。

七、教師授課前要清點學生人數,并做好交接班記錄。若有學生無故缺席,要立即通知班主任。

八、教態自然,和藹親切,堅持使用普通話,聲音清晰洪亮,言談舉止文明大方。沒有特殊情況不準坐著講課。

九、尊重學生人格,不準諷刺、挖苦、歧視、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準指責、訓斥學生。不準將學生趕出教室外。

十、課題板書醒目,字跡工整規范。組織教學符合學校教學常規要求。

十一、教師要維護課堂教學秩序,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不注意聽講、說話、睡覺、搞小動作等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的行為要以適當方式予以制止。

十二、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得接待客人。如安排學生課堂作業,要巡視、個別輔導,不得在座位上休息。

十三、下課鈴響后,結束教學活動,教師應立正站在講臺中央,發出下課口令。學生起立后,教師要還禮。按時下課,不拖堂。

十四、不準存在任何形式的“放羊式”教學。

重要說明:此規范的落實情況將作為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教師職稱晉升(含崗位等級晉升)考核、教師年度考核和優秀教師評選的重要依據。

篇3:鎮Z小學教學課堂規范制度

鎮小學教學課堂規范制度

1.課前準備的要求

(1)上課預備鈴響后,學生即進入教室。

(2)備好各種學習用具,如課本、筆記本、語文和外語的字典、數學的圓規和三角板等。

(3)保持安靜。

2.上課過程中的要求

(1)上課鈴響后,教師應立即進入教室。教師登上講臺后,班長或值日生呼喊口令;教師答禮后,班長或值日生呼喊口令。

(2)學生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發言先舉手,答問要起立;不隨便說話,不做小動作。

3.下課及課間的要求

(1)下課鈴響后,教師應及時下課,不拖堂;經班長或值日生呼喊口令,教師答禮后,學生才能離開教室。

(2)課間不得在教室或走廊追逐打鬧。

4.課堂整潔的要求

(1)保持教室清潔,輪流值日,檢查評比,不得無故缺勤。

(2)不準隨意移動座位或隨便調換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