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管理數據統計控制程序

物業管理數據統計控制程序

2024-07-15 閱讀 6948

物業管理公司數據統計控制程序

1.0目的

確保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判斷是否達到相關目標和要求,并針對不足提出措施加以改進。

2.0范圍

適用于公司服務過程中的各類數據統計及分析活動。

3.0職責

3.1質管部負責公司內審的數據統計和分析。

3.2質管部負責每月和年度管理處工作完成情況的統計。

3.3相關單位負責各自檢查范圍內檢查結果的數據統計和分析。

4.0程序

4.1確定對象及方法

4.1.1各單位根據相關標準和公司文件的規定,結合檢查的實際情況,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并針對結果進行相應的分析。

4.1.2質管部應完成管理處服務質量、工作情況、內審情況等的統計和分析。服務質量的數據在每月月檢結束后的一周內整理、分析完畢,隨同月檢通報發放;工作情況統計在每月初5個工作日內收齊有關資料,2個工作日內統計完成情況;內審分析按《內審控制程序》執行。對月檢情況和工作統計情況在每年12月份進行綜合統計,分析結果作為年底工作會議的基礎數據之一。

4.1.3工程部負責公司安全檢查、設備檢查及水電節約等的統計分析,分析時間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4.1.4會計部應完成管理處成本核算及經營狀況的統計分析,按公司財務制度規定的時間進行。

4.1.5人力資源部負責公司人員數量、素質的統計分析,每月更新數據一次,每年6月、12月份提供數據給相關單位(創建單位、年底工作會議備用)。

4.1.6培訓部、安保部等其他單位按公司規定對相關專業的檢查進行統計分析。

4.2實施統計分析

4.2.1各單位在進行數據統計的收集及匯總時,均應對數據的結果進行分析,以明確以下幾方面的信息:

1)相關方的滿意程度及關注度;

2)服務過程的特性是否滿足;

3)是否符合行業和公司的有關規定。

4.2.2各單位對數據進行分析時,應達到直觀、準確的效果,除按公司文件規定的統計方法外,可引入新型的統計技術作為輔助。

4.2.3責任部門根據有關單位的檢查情況,將與供方有關的信息識別并根據合同或提供的標準作為依據對其進行提供的物品或服務進行分析,該數據作為供方評選的依據之一。

4.2.4對顧客意見征詢的處理情況參考《顧客滿意控制程序》執行,對于投訴的處理按照文件進行每件事項的分析和處理,每年至少應統計一次,作為管理評審或體系改進的分析數據之一。

4.3改進

各單位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均應針對顧客的不滿意、產品服務的不合格(包括供方)、質量目標未達到要求等情況運用因果分析法找出問題的原因,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預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使某項服務過程乃至整個質量管理體系得到持續改進。

4.4統計記錄的保存應按《文件控制程序》執行。

5.0相關文件與記錄

COP8.5.1《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COP8.5.2《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COP4.2.3《文件控制程序》

篇2:物業公司物務過程中數據統計控制程序

物業公司物務過程中的數據統計控制程序

1.0目的

確保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判斷是否達到相關目標和要求,并針對不足提出措施加以改進。

2.0范圍

適用于公司服務過程中的各類數據統計及分析活動。

3.0職責

3.1質管部負責公司內審的數據統計和分析。

3.2質管部負責每月和年度管理處工作完成情況的統計。

3.3相關單位負責各自檢查范圍內檢查結果的數據統計和分析。

4.0程序

4.1確定對象及方法

4.1.1各單位根據相關標準和公司文件的規定,結合檢查的實際情況,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并針對結果進行相應的分析。

4.1.2質管部應完成管理處服務質量、工作情況、內審情況等的統計和分析。服務質量的數據在每月月檢結束后的一周內整理、分析完畢,隨同月檢通報發放;工作情況統計在每月初5個工作日內收齊有關資料,2個工作日內統計完成情況;內審分析按《內審控制程序》執行。對月檢情況和工作統計情況在每年12月份進行綜合統計,分析結果作為年底工作會議的基礎數據之一。

4.1.3工程部負責公司安全檢查、設備檢查及水電節約等的統計分析,分析時間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4.1.4會計部應完成管理處成本核算及經營狀況的統計分析,按公司財務制度規定的時間進行。

4.1.5人力資源部負責公司人員數量、素質的統計分析,每月更新數據一次,每年6月、12月份提供數據給相關單位(創建單位、年底工作會議備用)。

4.1.6培訓部、安保部等其他單位按公司規定對相關專業的檢查進行統計分析。

4.2實施統計分析

4.2.1各單位在進行數據統計的收集及匯總時,均應對數據的結果進行分析,以明確以下幾方面的信息:

1)相關方的滿意程度及關注度;

2)服務過程的特性是否滿足;

3)是否符合行業和公司的有關規定。

4.2.2各單位對數據進行分析時,應達到直觀、準確的效果,除按公司文件規定的統計方法外,可引入新型的統計技術作為輔助。

4.2.3責任部門根據有關單位的檢查情況,將與供方有關的信息識別并根據合同或提供的標準作為依據對其進行提供的物品或服務進行分析,該數據作為供方評選的依據之一。

4.2.4對顧客意見征詢的處理情況參考《顧客滿意控制程序》執行,對于投訴的處理按照文件進行每件事項的分析和處理,每年至少應統計一次,作為管理評審或體系改進的分析數據之一。

4.3改進

各單位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均應針對顧客的不滿意、產品服務的不合格(包

括供方)、質量目標未達到要求等情況運用因果分析法找出問題的原因,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預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使某項服務過程乃至整個質量管理體系得到持續改進。

4.4統計記錄的保存應按《文件控制程序》執行。

5.0相關文件與記錄

COP8.5.1《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COP8.5.2《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COP4.2.3《文件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