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物業質量管理體系
zz物業質量管理體系
1總要求
zz物業按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建立本質量管理體系,并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本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四部分內容:
1)管理職責
管理職責主要針對zz物業的領導層。zz物業的領導層按照ISO9001:2000標準要求,采取各種措施,包括宣傳教育、培訓學習、實操考核等,提高zz物業全體員工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在全體員工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業戶至上"的理念,培養"精心策劃、狠抓落實、辦事高效"的工作作風;制定符合zz物業實際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和權限;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負責策劃、建立和實施本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zz物業內部溝通機制,定期主持管理評審會議,了解、掌握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評價并持續改進,以確保本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資源管理
zz物業負責確定和提供本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所需的人力、物力、設備(設施)及其它資源;各部門和物業項目(管理處)負責其管理區域內資源的協調、溝通、公共服務設施及工作設備的維護,共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3)服務實現
zz物業的產品即物業管理服務,這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部分。按ISO9001:2000標準要求,在充分研究業戶要求的基礎上,zz物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業主要求和自身發展需要,對向業戶提供服務的活動進行了精心的策劃。這些活動包括保潔、綠化、治安、車管、消防、業戶檔案、交收樓、租賃、裝修、收費、接待、咨詢、報修、巡查、商業服務,電梯正常運行、水、電供應及其相關設備(設施)的維護。各項服務都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和工作規范,擬定了質量標準及考評辦法,對服務提供過程實行嚴格監督,確保提供優質高效的管理服務。涉及服務活動的區域、人員均有明確的標識,對顧客的財產予以切實保護。對外包的各項服務活動全部識別并加以控制。
4)檢查、分析和改進
zz物業、物業項目(管理處)及其各部門及時檢查管理服務的各項活動和活動的結果,并采取糾正、預防措施,持續改進。檢查一般有以下途徑:顧客反饋、內部審核、領導監督、服務質量考評。對檢查的結果及時進行分析,不符合要求時,及時進行糾正,必要時采取相應的糾正或預防措施,或召開管理評審會,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效果進行評價。
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和相關的質量記錄表格構成統一的、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
外包或分包項目管理過程的控制在本手冊7.4中做出說明。
2文件要求
2.1總則
本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表現為紙型文本和電子文本兩種形式,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質量手冊(包含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程序文件、作業文件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的記錄表格。
2.2質量手冊
本組織的《質量手冊》:
1)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覆蓋的范圍:
①機構:zz物業最高管理層、公司總部、品質管理部、公司總部、物業項目(管理處)及其下屬行政管理部、客戶服務部、工程維護部、保安部、環境衛生部、經營部。
②服務:包括保潔、綠化、治安、車管、消防、業戶檔案、交收樓、租賃、裝修、收費、接待、咨詢、報修、巡查、商業服務,電梯正常運行、水、電供應及其相關設備(設施)的維護等。
③本質量管理體系采用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1:2000)標準(除7.3外)所有要求。
2)與其它體系文件的關系:
本手冊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引用了程序文件的內容要點,具體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作為細則獨立于質量手冊之外。
3)質量管理體系各條款的相互作用在本手冊各章節作表述。
2.3文件控制
為了對質量管理體系所要求的文件加以控制,zz物業編制了《文件控制程序》,以下內容在《文件控制程序》中作了詳細的表述。
1)需要控制的文件有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與zz物業和物業管理服務有關的外來文件,包括法律、法規、行業服務規范、條例等相關文件。
2)文件發布前必須經不同層次領導的批準,以確保文件充分適宜;文件在管理評審活動中進行評審,修改更新后,需再次批準。
3)文件印刷清晰,編輯要易于查閱,便于發放與更新。要求文件做好標識,便于識別,如文件名稱、編號、版本號、分發號、發布日期、實施日期、編寫者、審批人、修改次數等。
4)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法律、法規文件的適用性,要識別清楚并控制分發。
5)按要求將文件發放到各崗位的使用者手中,使用者應對文件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文件作廢時,應將該文件做出適當處理,需要保留參考時,要對該文件做出"作廢留用"的標識,防止作廢文件被使用;無價值文件要予以定期銷毀。
文件控制歸口管理部門是品質管理部。文件使用過程的管理由各使用部門負責。電子版本文件的控制與紙型文本相似,具體規定詳見《文件控制程序》。
2.4記錄的控制
記錄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組成部分。空白質量記錄表格屬"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管理;已有文字內容的記錄屬"質量記錄",按《記錄控制程序》管理。記錄是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和物業管理服務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證據,組織建立并保存記錄,證明物業管理服務過程是受到嚴格控制的,體系運行是有效的,并為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提供追溯依據。
記錄要按名稱、編號分類進行管理,便于保管和查閱;記錄表格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更改時,名稱和編號不能改,但表內欄目可變動,便于操作。記錄填寫要規范,做到字跡清晰、內容真實、簽名完整、不漏項。記錄按保存期限規定妥善保存,存放的地方要適當,確保記錄不會丟失和損壞;對無價值的記錄要進行銷毀,對超過保存期限但仍有使用價值的記錄,要做出說明并保存。
為確保記錄得到有效控制,對記錄的標識、填寫、歸檔保存、檢索、借閱、保存期限和處置等方面在《記錄控制程序》中已做出了規定。一般記錄保存三年,由品質管理部按《記錄控制程序》執行。對需長期保存或延長保存期限的記錄應在文件中做出規定或由管理評審決定。
收銀制度
篇2: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監督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全市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指導和督查建筑施工企業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執行有力、監管到位”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建筑施工企業,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工程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城鄉建設委建管局)主管全市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監督工作,并具體負責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的管理。黃島區、城陽區、嶗山區、高新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藍色硅谷核心區、膠州市、膠南市、即墨市、平度市、萊西市(以下簡稱七區五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從事施工活動的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監督工作。
第二章?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及專職人員設置
第四條?本地建筑施工企業在注冊地設立專門的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外地入青企業在入青備案注冊地設立駐青專門的質量安全管理機構,統一負責本企業在轄區內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條?總承包特級、一級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負責人應具有高級及以上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總承包二級、三級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負責人應具有中級及以上相應專業技術職稱;專業承包企業、勞務分包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負責人應具有初級及以上相應專業技術職稱。
第六條?本市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總承包特級建筑施工企業各不少于6人,總承包一級企業各不少于4人,總承包二級及二級以下企業、專業承包一級企業各不少于3人;專業承包二級及二級以下企業、勞務分包企業各不少于2人。
第七條?外地入青建筑施工企業駐青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總承包特級建筑施工企業各不少于4人,總承包一級企業各不少于3人,其他企業各不少于2人。外地入青建筑施工企業在青工程量在30萬平方米以上時,每增加20萬平方米,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各增加1人。
第八條?建筑施工企業應按《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備案登記表》(附件1)、《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備案登記表》(附件2)要求,填寫本企業專門的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配備情況。注冊地屬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的建筑施工企業,將備案表報市城鄉建設委建管局;注冊地屬七區五市的建筑施工企業,將備案表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匯總后,報市城鄉建設委建管局。
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發生變更的,應當在變更后15日內重新填報。
第九條?建筑企業施工現場項目部必須配備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在辦理工程項目質量安全監督手續時,應提供有資格的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名單。
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施工現場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建筑工程合同造價5千萬元以下或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下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各不得少于1人;5千萬(含)~1億元或1萬(含)~5萬平方米的工程,各不得少于2人;1億元(含)以上或5萬平方米(含)以上的工程,各不得少于3人,并分別設立質量安全主管。
勞務分包企業施工現場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要求:施工人數在50人以下的,質量安全專職工作人員各不得少于1人;施工人數在50(含)~200人的,各不得少于2人;施工人數在200人(含)以上的,各不得少于3人,并根據所承擔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危險實際情況增加,不得少于工程施工人員總人數的5‰。
第十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都應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三章?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及專職人員監督職責
第十一條?建筑施工企業應每季度組織一次本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自查,全面檢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配備、企業制度建設等情況,并針對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糾正。
企業自查記錄及整改措施需經企業法人代表(外地入青企業駐青主要負責人)審簽確認并存檔備查。
第十二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分管負責人,應嚴格落實對轄區內在建工程的檢查工作,每項工程質量安全檢查每月應各不少于1次,重點檢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現場的執行落實情況,并在企業檢查隱患整改通知單上簽字并存檔備查。
外地入青建筑施工企業其總部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對轄區內的在建工程檢查每季度應不少于1次。
第十三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具體監督職責:
(一)宣傳和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建筑工程質量的法律、法規、規范、技術標準及有關規定;
(二)負責制訂落實企業質量管理制度、質量責任制。參與企業施工技術標準的編制,并監督實施;
(三)協調企業各級管理部門的工作關系,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四)編制并適時更新施工現場項目部質量管理制度和工程質量檢驗制度,并監督實施;
(五)組織企業內的質量管理交流和教育培訓工作;
(六)組織對在建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每個項目每月不少于2次,及時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質量行為;
(七)對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項目及創優評獎項目應當組織專項質量檢查;
(八)指導和督促項目部貫徹落實建筑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
(九)掌握和了解工程質量動態,幫助解決工程存在的質量問題,監督質量問題的整改與驗收,參與質量事故處理,并按規定對在建項目的施工質量提出獎罰意見;
(十)開展“自檢、互檢、專檢”(以下簡稱“三檢”)工作,并監督實施;
(十一)參加工程項目的地基基礎、主體及重要分部(子分部)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
(十二)負責工程項目質量控制資料的檢查、歸檔和管理工作;
(十三)負責竣工項目的質量保修與投訴處理,并監督實施;
(十四)制定工程項目的質量回訪制度并監督實施;
(十五)企業明確的其他質量管理職責。
第十四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機構對在建工程監督檢查中,應重點對以下重點環節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并落實到位。
(一)施工現場項目部按規定配備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情況;項目部必備檢測檢驗儀器配備情況;
(二)施工圖紙會審記錄及重大設計變更施工前圖紙審查等落實情況;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三)深基坑、樁基、地基處理等施工質量及檢測報告、驗收記錄情況;
(四)基礎、主體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砌體等材料質量和施工質量情況;
(五)防水、保溫、鋼結構、幕墻、外墻粘(掛)飾面等工程主要材料、重點部位、關鍵節點質量控制及隱蔽驗收情況,嚴格落實“樣板領路”責任制;
(六)供熱采暖和制冷系統、照明和通風、電氣及智能化等工程的材料、設備及其施工安裝質量和檢測試驗情況;
(七)屋面、外墻和衛生間、淋浴室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部位及衛生器具防滲漏試驗的記錄情況;
(八)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重要分部(分項)的質量驗收資料、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及質量驗收情況;
(九)分戶驗收檢查記錄情況。
第十五條?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具體監督職責:
(一)宣傳和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范、技術標準及有關規定;
(二)編制并適時更新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監督實施;
(三)組織或參與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及演練;
(四)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與交流;
(五)協調配備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六)組織對在建項目的施工安全進行檢查,每個項目每月不少于2次,及時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行為;
(七)監督在建項目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
(八)參與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會審;
(九)參與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會;
(十)參與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大模板等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驗收;
(十一)參與在建項目違規違章查處;
(十二)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評優評先工作;
(十三)建立企業在建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檔案;
(十四)考核評價分包企業安全生產業績及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情況;
(十五)按規定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的相關工作;
(十六)貫徹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管理職責。
第十六條?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對在建工程監督檢查中,應重點對以下環節實施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并落實到位。
(一)施工現場項目部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情況;
(二)施工現場項目部每天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檢查、整改及記錄情況;
(三)深基坑設計方案評審、基坑支護驗收、基坑檢測、日常巡查等內容;
(四)起重機械產品備案、安裝拆卸、檢查驗收、安裝檢測、使用登記、日常使用等內容;
(五)腳手架、大模板安全方案論證、搭設拆除、檢查驗收日常使用等內容;
(六)“三寶”、“四口”、“臨邊”防護和施工用電、消防安全管理情況;
(七)防汛和重大突發事件、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情況;
(八)施工現場圍擋墻、臨建設施、場地硬化等文明施工相關情況。
第十七條?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在施工現場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施工現場存在重大質量、安全隱患的,應當場給予糾正并落實整改,檢查記錄、整改復核記錄由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簽署意見后,分別獨立成卷存入施工現場資料檔案備查。
第十八條?建筑施工企業項目部應重點履行以下質量安全管理職責:
(一)項目部每周組織一次質量安全情況檢查;
(二)項目經理等應進行考勤的人員每月在崗時間不少于20天;
(三)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每天對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不少于2次的檢查,檢查應當包含工程操作層情況、現場重大危險源質量安全方案實施情況、大型設備情況,并做好檢查記錄備查;
(四)對作業人員違規違章行為應當場予以糾正或查處,并做好記錄備查;
(五)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
(六)對進場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
(七)嚴格施工工序管理,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
(八)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進行見證取樣,并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檢測;
(九)組織開展現場施工過程中重要工序的質量檢驗,及時發現報告質量問題;
(十)對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應立即整改,并將整改情況記錄備查;
(十一)對發現的重大質量安全隱患,應立即向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報告并做好記錄備查。
第四章?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
第十九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規定開展建筑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監督檢查,重點審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專職工作人員配備及履責情況、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配備情況、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現場的落實情況等,查找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指導企業不斷完善自控體系。
第二十條?建筑施工企業出現下列問題的,記入不良行為記錄,按照建筑市場主體管理考核辦法給予考核扣分。
(一)建筑施工企業每季度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自查工作不真實的;
(二)企業分管負責人、質量安全管理機構開展檢查次數未達到規定要求的;
(三)企業分管負責人開展檢查記錄不真實或代簽字的;
(四)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不到崗到位、企業與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人員或質量與安全管理人員相互兼職的;
(五)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履行管理職責不到位,對各類隱患未及時發現或未進行有效整改的;
(六)企業及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記錄不全,存放整理不清晰的。
第二十一條?建筑施工企業出現下列問題,除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實施行政處罰外,同時視為企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不暢,按照建筑市場主體管理考核辦法給予扣分,并將該企業列入重點監控企業,與該企業法人代表進行預警談話。屬本地企業將重新復核企業資質條件和安全生產條件;屬外地入青企業將重新復核其入青信用登記。
(一)建筑施工企業未開展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季度自查自糾工作的;
(二)企業分管負責人或質量安全機構未開展檢查的;
(三)企業分管負責人或質量安全機構未認真履行職責,未發現現場質量安全較嚴重隱患的;
(四)質量安全管理專職工作人員數量未達到本規定配備標準,虛報人員或者非本單位人員的;
(五)對發現的質量安全違章違規行為或隱患,未當場給予處理的;
(六)企業及項目部偽造施工質量控制資料的;
(七)工程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
第二十二條?凡列入重點監控的建筑施工企業,經整改后仍發生上述行為的,取消該企業年度評優資格,屬本地企業給予暫停企業辦理資質升級或增項、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處罰;屬外地入青企業收回其入青信用登記證。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2012年7月1日起實施。此前已發布的相關規定與本辦法相沖突的,以本辦法為準。
篇3:QMS質量手冊質量管理體系策劃控制程序
QMS質量手冊:質量管理體系策劃控制程序
1.目的
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策劃,以制定質量目標并規定必要的運行過程和相關資源以實現目標。
1.范圍
適用于確保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與質量管理體系策劃。
2.職責
3.1總經理根據年度質量目標,配置必要的資源,負責批準手冊、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3.2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批各部門為質量管理體系策劃編制的有關文件,并對質量的管理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3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組織本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策劃的實施。
3.要求
總經理應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策劃,以滿足質量目標及質量管理體系的總要求。
4.1質量管理體系策劃的時機:
組織在下列情況下需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策劃:
a.按照質量管理標準建立、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b.組織的質量方針、目標或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
c.組織的資源配置、市場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d.現有體系文件未能涵蓋的特殊事項。
4.2質量管理體系策劃的內容
總經理應確保對實現質量目標所需的資源加以識別和策劃。策劃的內容應包括:
A.需達到的質量目標及相應的質量管理過程,確定過程的輸入、輸出及活動,并作出相應規定;
B.識別為實現質量目標所需建立的過程的資源配置;
C.對實現總體質量目標、指標和階段或局部的質量目標評審的規定,重點應評審過程和活動的改進;
D.根據評審結果尋找與質量目標的差距,確保持續改進,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E.策劃的結果(包括變更)應形成文件,如質量計劃等。
4.4質量管理體系策劃輸出文件的編制原則
4.4.1參照質量管理手冊的有關內容,應符合質量方針,并與產品實現過程的策劃及其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內容協調一致;
4.4.2現有的質量文件中的內容可被引用,并根據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內容。
4.5質量管理體系策劃輸出文件的編制、審批和發放
4.5.1質量管理體系策劃輸出文件由綜合部組織各部門負責人編制,經常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以受控文件形式發放到相關部門。
4.5.2質量管理體系策劃輸出文件的封面必須寫明策劃項目名稱及編號、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發布日期。
4.6質量管理體系策劃的實施、監督檢查和更改
4.6.1各部門在執行中應按照策劃規定的內容、進度、要求進行控制,并將執行情況、存在的問題等及時反饋到綜合部。
4.6.2綜合部對策劃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驗證,協凋相應的資源。
4.6.3對質量管理體系策劃的更改
A.策劃輸出文件的更改應在受控狀態下進行,應由更改部門填寫《文件更改申請單》,經總經理批準后進行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執行。
B.在更改期間應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完整運行,例如組織機構調整時,應對職責做出相應的變更,以確保體系正常運作。
4.6.4質量管理體系策劃所形成的相關文件,由綜合部負責存檔保存。
4.相關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4.2.3
5.2《產品實現的策劃控制程序》7.1
6.記錄
6.1各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策劃輸出文件
6.2《文件更改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