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前傾安全技術措施
目前,綜采工作面正處于初采期間,直接頂還沒有全部垮落。29#~46#和61#~74#兩段由于頂梁后端直接頂冒空,導致頂梁后端上翹,后立柱機械加長桿上端固定銷軸拉彎,后立柱脫離與頂梁的連接,支架整體前傾,為了安全處理支架前傾,保證工作面的正常回采,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采取支架上方墊木梁的方法,降低支架高度,保證支架的有效支撐高度。木梁規格為φ200~300×2200mm。
2、操作方法:
墊木梁時,兩段分別從下向上逐架進行。先在支架前梁下支設兩根單體支柱,然后降前立柱,待支架降平,人員站在上一支架下方將兩根木梁沿支架走向塞進支架頂梁(兩木梁的間距為1.0米),并用8#鉛絲將木梁與頂梁捆綁在一起。頂梁與頂板的間隙超過0.6米時,再在木梁上方用木板梁架井字型木垛,并用8#鉛絲將木板梁與木梁捆綁在一起。最后將后立柱加長桿恢復,緩緩升起支架。
3、安全措施:
(1)、降支架時,下方嚴禁有人員逗留或通過。
(2)、塞木梁時,必須觀察頂梁上方頂板情況,防止碎矸傷人。木梁塞進頂梁后,應用撬棍等工具往里推進或擺放就位,不得用手繼續向里推進。
(3)、嚴禁人員頭部、身體進入頂梁上方。
(4)、降支架時,以能將木梁塞進為準,間隙不得大于400mm。
篇2:綜采工作面安裝支架:作業規程
(一)、通風系統:
1、風量計算:
根據《風量計算細則》:安裝期間按巷道供風計算風量:
q′采=60×v采×s采×k溫
=60×0.25×2.5×6.0×1.325
=281(m3/min)
式中:q′采——工作面基礎需要風量,m3/min
v采——工作面最低風速,取0.25m/s
s采——最大凈斷面積,15.0m2(高2.5m,寬6m)
k溫——溫度調整系數,27度,取1.325。
9606工作面安裝期間的供風量為281m3/min。
2、通風路線:
地面→新副井→井底車場→-750m西大巷→-750m西一車場→-1000m西一軌道上山→7425材料道外段→7425材料道→7425綜采切眼→7425運輸機道→7425運輸反坡→-1000m西一皮帶上山→-500m西二皮帶下山、-500m西二軌道下山→-500m西二九煤上山、-500m西一軌道上山→-260m西總回風道、-290m東總回風道→東風井、西風井→地面。
(二)、防塵系統:
(1)、材料道、綜采切眼:-500m西二小井上口水池→軌道反坡→-500m西二車場→西二皮帶下山→西二皮帶延伸下山→-750m西一車場→-1000m西一軌道上山→7425材料道外段→7425材料道、綜采切眼;
(2)、運輸機道:-500m西二小井上口水池→軌道反坡→-500m西二車場→西二皮帶下山→西二皮帶延伸下山→-750m西一車場→-1000m西一皮帶上山→7425運煤反坡→7425運輸機道。
(三)、綜合防塵措施
1、工作面內防塵供水軟管的直徑的要求:工作面供煤機的管路直徑為38mm,供架噴的管路直徑為25mm。每架安裝一組移架同步自動噴霧裝置。兩道的防塵管路管徑為100mm,每50m至少設一個“三通”閥門。
2、工作面兩道內應分別設置隔爆水袋棚,隔爆水袋棚距工作面60~200m,高度不低于1.8m,工作面材料道、運輸機道出口30m范圍內各設一道凈化水幕,運輸機道外頭再設一道凈化水幕。
3、工作面及兩道出口50m范圍內,由安裝單位負責每班進行灑水防塵,兩道50m向外的巷道每2天至少灑水防塵一次,實現無塵化,不得有積塵。
4、安裝單位負責工作面及兩道范圍內的所有大小電纜線、風水管路、排水管路、電氣設備、機械設備以及巷道內相關設施的除塵工作。
5、兩道防塵管路吊掛平直牢固,刷藍漆并進行編號,經常檢查防塵設施和吊掛情況,確保完好可靠,防止防塵管路出現“跑、冒、滴、漏”,丟失和損壞時,應及時修復。
6、工作面安裝時,要配備防塵水加壓泵,以確保水壓符合規定。加壓泵要與煤機實現閉鎖啟動,未啟動防塵水加壓泵不得啟動煤機。
(四)、防滅火措施及預案
1、工作面兩道的防塵管路兼作消防管路,必須保證供水系統穩定可靠,水壓、供水能力符合要求。并在兩道出口防塵管末端分別安裝2寸消防栓和不少于工作面長度的消防軟管。
2、井下使用的各種油脂、棉紗等易燃物品,必須放在鐵桶內并蓋嚴,有專人負責管理,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或硐室內。液壓泵站、油脂庫等地點按規定配備2臺滅火器、不少于0.2m3的砂子和長度不小于25m的消防軟管,配備一把專用消防鏟和一只消防桶,皮帶機頭按標準安裝堆煤保護和煙霧保護裝置,配備一把專用消防鏟和一只消防桶,配備2臺滅火器、不少于0.2m3的砂子和長度不小于25m的消防軟管,并經常檢查確保完好。
3、所有下井人員必須帶自救器,自救器要按規定進行校驗,保證完好,超期的自救器不得使用。
4、所有的電器設備要達到“三無”,杜絕失爆。
5、工作面兩道一旦出現片幫、冒頂,應采用不燃性材料接實頂,必要時采取噴漿封堵、注防滅火劑等方法進行防火處理。查火員按規定設點檢查,掛牌管理。
6、任何人發現火災時,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辦法滅火,并立即將火災地點、火災性質、人員位置等情況匯報礦調度室。礦值班調度和在現場的區隊長、班組長,應依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受災區威脅的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并組織滅火。
7、明火的滅火方法為:用水、砂子、滅火器等。電器設備失火時,必須先斷開電源以后再用水滅火。要充分考慮火風壓的作用,防止風流逆轉。必要時采取風流短路、封閉辦法減少事故擴大范圍。
(五)、通風和瓦斯管理
1、嚴格按規定進行測風,工作面及其兩道的通風斷面不得小于設計斷面的80%,并根據實際需要及時調整風量,保證風量滿足要求。
2、加強通風設施的維護和管理,風門閉鎖要可靠靈敏。
3、愛護通防設施,嚴禁破壞通防設施,電絞繩嚴禁穿過風門拉料,嚴禁兩道風門同時打開。
4、風門前后5m范圍內不得堆放物料和停放車輛,不得有積水、淤泥、雜物等。密閉墻、柵欄前5m范圍內不得有積水、淤泥、雜物等。
5、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有人工作時每班至少檢查2次瓦斯,無人工作時每班至少檢查1次瓦斯,發現瓦斯超限時立即進行處理。
6、當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時,災區人員要立即戴好自救器沿避災路線撤離災區,并及時匯報礦調度室。礦值班調度和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受災區威脅的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并組織救災。
(六)、瓦斯(煤塵)爆炸、火災事故避災路線:
事故發生地點進風側的人員,立即沿以下路線撤離:
7425綜采切眼、材料道→7425材料道外段→-1000m西一軌道上山→-750m西一車場→-750m西大巷→新副井→地面。
事故發生地點回風側的人員,應立即戴上自救器沿以下路線撤離:
7425綜采切眼、運輸機道→7425外切眼→-1000m西一石門→-1000m西一軌道上山下車場→-1000m西一軌道上山→-750m西一車場→-750m西大巷→新副井→地面。
附:7425綜采切眼安裝期間通防系統及瓦斯(煤塵)爆炸、火災事故避災路線示意圖
篇3:綜采工作面增加液壓支架刮板機框架安全技術措施
12205綜采工作面172#支架與上幫現間距達2.6m,且隨著工作面的向前推進還有增大的趨勢,此段原采用交錯邁步棚子管理頂板,由于空頂面積大,頂板破碎,加之綜采工作面上巷上幫片幫,支護效果不好,為了有效控制頂板,減小勞動強度,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決定在工作面上端頭增裝一臺液壓支架及刮板機框架,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藝流程
1、工前準備
2、地面裝卸車及運輸
3、井下運輸
4、井下卸車
5、安裝支架
二、工前準備
1、由綜采隊將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的連續牽引絞車、鋼絲繩、運輸信號等設施進行全面檢查,不合格處及時處理或更換。連續牽引絞車機尾尾輪必須用壓杠固定牢固。
2、綜采隊負責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繞道、綜采工作面上巷軌道及巷道高度進行全面檢查,對不合格處及時進行處理。
3、由機電隊對東副斜井絞車、鋼絲繩全面檢查,要求動力制動可靠,信號靈敏可靠,鋼絲繩符合標準要求。
4、所使用的專用工器具:
捆綁支架卡具一套,S鉤4個、卸扣體4個,5T導鏈2臺、18.5的鋼絲繩扣2條,裝支架30T平板車一輛。
三、裝卸車與運輸
1、支架從綜采設備庫用8T電機車運至東副斜井井口,入井時,支架尾梁在前,前梁在后,并用卡具、導鏈按規定捆綁牢固。
2、運輸路線:東副斜井→1265m車場→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繞道→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12205綜采工作面上端頭。
3、入井運輸支架時,東副斜井絞車必須用動力制動,速度控制在0.5m/s范圍內,絞車司機必須是熟練工,并持證上崗。
4、支架車在井下運輸至1265m車場后,使用8T蓄電池電機車牽引至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繞道內的連續牽引絞車車場停穩,其他路線均采用綜采工作面上巷的SQ110型連續牽引絞車運輸。
5、在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巷道處下放支架,必須對此處的“一坡三擋”等安全設施仔細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運輸。
四、支架卸車及安裝方法
1、將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軌道延續至離刮板機尾10m處,并檢查絞車信號,保持信號靈敏可靠。
2、支架卸車:
①支架拉至軌道末端停車,將平板車用阻車器固定牢固,并在平板車上拴一根10m長的麻繩。
②由工作面172#支架接出一根臨時供、回液管路接至該支架上,將該支架升起,以托住頂板為宜。
③用四根支柱分別在支架兩側頂梁下支設,將捆綁的卡具、導鏈取掉,緩緩地升起支架底座,將平板車用麻繩從支架下方拉出。
④降下支架底座,接實底板,將單體支柱回收掉,將支架降至最低高度。
⑤卸車時,支架車至172#支架及架間范圍內,除操作人員以外,任何人員不得停留或作業。
⑥卸車工作由當班跟班隊干負責任統一指揮。
3、支架卸車后,用單體柱將支架頂至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上幫,并將支架墊平墊穩。
4、在172#支架四連桿上用Ф24.5鋼絲繩捆綁一個10T滑輪,將絞車鋼絲繩與捆綁在支架尾梁上的Ф24.5鋼絲繩用卸扣體相連,通過綜采工作面上巷JD-25絞車將支架拉至合適位置。
5、將立柱加長桿拔出二節,升起支架,以支架頂梁拖住頂板為宜。拔加長桿按照12205作業規程《拔加長桿的安全技術措施》要求執行。
6、工作面上口切頂線至新增支架尾梁段,與切頂線末排支柱平行每間隔0.7m打一排點柱,排距0.7m,柱距0.7m,然后隨著工作面的推進,逐排回收原切頂線的支柱,并在新切頂線末排支柱間增打帶帽點柱,保證柱距在400mm以內,直至要安裝的支架于工作面支架平齊。
7、待刮板機機尾框架增加后將支架于刮板機連在一起。
五、安裝支架的安全技術措施
1、向工作面運輸支架時,提前將妨礙支架運行的超前支護單體支柱撤掉,待支架車就位后,馬上將拆掉的單體柱恢復打好(每次只準拆一顆支柱,)并嚴格執行先支后回的原則。
2、支架車就位后,必須將支架運行線路整平,浮煤雜物清凈。
3、小絞車鋼絲繩如從刮板機上跨過,與刮板機接觸處要加墊木板。
4、小絞車電信號靈敏可靠,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在有支護的地點操作。
5、支架車就位時,所有人員必須站在有支護的安全地點和鋼絲繩受力外側,不得靠近鋼絲繩,不得來回走動,必須服從當班跟班隊干的統一指揮,現場必須派專人觀察頂板、器械的安全情況,如有異常馬上通知作業人員停止作業,撤離到安全地點。
6、施工過程中必須有隊領導現場指揮工作,技術負責人為劉濤,施工負責人為韓秀兵。
7、所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8、用絞車提升或卸支架時,嚴禁人員在支架及鋼絲繩附近5m范圍內作業或停留。
六、頂板維護的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上口切頂線至新增支架尾梁段,與切頂線末排支柱平行每間隔0.4m架一架棚子,排距0.4m,柱距0.8m,然后隨著工作面的推進,逐排回收原切頂線的支柱,并在新切頂線末排棚子間增打柱子,保證柱距在400mm以內,直至要安裝的支架于工作面支架平齊。
2、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上端頭距切頂線10范圍內頂板破碎,壓力大,在此段內原架棚支護的基礎上增加木板梁形成一粱三柱,使棚距達到0.4m加強維護頂板。
3、人工回柱時嚴格執行先支后回的原則,按由里向外的順序進行,回柱后切頂線支柱必須保證與支架頂梁后邊保持平齊,切頂有效,迎塘角合格,支設有力,能有效維護頂板。
七、刮板機增加框架的安全技術措施
1、刮板機框架增加工作在液壓支架安裝完畢后進行。
2、首先將刮板機機尾過渡槽與中間槽連接的啞鈴銷及齒軌拆除。
3、在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上幫(機尾正上方)打設一根單體支柱,在柱根利用Ф22.5鋼絲繩固定一個10T滑輪。利用綜采工作面上巷回柱絞車經滑輪改向機尾及過渡槽向上拉1.7m。
4、將提前備用到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的刮板機中間框架運到安裝位置進行安裝。
5、中部框架安裝好后將機尾過渡槽利用5T導鏈或單體柱進行就位安裝。
6、利用絞車牽引過程中,鋼絲繩沿線不得有人工作,行走、逗留。回柱絞車戧柱壓杠及系滑輪單體柱必須打設角度合理、牢固可靠,并有專人監護頂板及支護情況。
7、安裝框架過程中,應注意不得有人站在框架對接口處,對接過程中不得將手、腳放入對接面。
8、在從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向下運中部框架過程中,應利用5T導鏈拖拉。托運下方不得有人。
9、使用鋼絲繩、導鏈、滑輪等器具必須完好,并有專人檢查。
10、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可靠地點。利用40T鏈條時,連接環必須使用M20×80螺栓封口,并緊好螺母。
11、施工過程中要將刮板機電纜、水管移開,并加以保護,以防損壞。
12、利用單體支柱推移設備時,必須將注液槍手把用8#鐵絲綁好,在支架上進行遠方操作,以防打滑傷人。
13、掐刮板鏈時,應將機尾伸縮油缸縮回,借用單體柱進行掐鏈,但單體柱打設施,必須利用8#鐵絲將柱頭和柱根分別綁在支架和溜槽刮板鏈上,以防打滑傷人。
14、人員進入煤幫側工作時必須嚴格執行《12205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中人員進入煤幫側的安全技術措施。
八、連續牽引絞車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在12205綜采工作面上巷運輸過程中,嚴格執行《12205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中的相關要求,現場嚴格執行。
其他,均嚴格執行《12205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中的相關規定。